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信息产业向何处去 [1-3] -- 邓侃

共:💬97 🌺49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如果还是堵的思路,第二个问题无解。

以俺个人对web技术的了解和掌握,大致如此。如果谁说有,大概就是忽悠。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实在不想抽薪,把釜砸了也成。这里的釜就是互联网,3G,SMS。再不成,把2G网,电话全关掉就彻底解决问题了。

家园 伟大的预言

都是些牛人,牛人也有说蠢话的时候。

家园 【原创】信任

在我写过绿坝试用报告以后,我曾经反思过,虽然绿坝是不能装的,但是绿坝这件事情的后果,远远不是简单的一个软件的问题。政府机关在那件事情上面,损失的不仅仅几千万人民币,更大的损失是人民的信任。

反观美国的经营,核心是积累世界人民的信任,从二战的宣传,到战后的马歇尔计划,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和黄金挂钩,到民主的宣传,好莱坞的电影,对恐怖主义的打击,无不是建立世界大众对美国的信任。

中国政府在这点上面,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最简单的办法是拿来主义,学习美国人是如何教育群众的,让群众在好莱坞的春风化雨里面,相信自己的国家,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是的确是最适合自己的。

这是一门艺术。

家园 嘿嘿。。。

看到色情内容和性犯罪率关系的论述了,好像没必要想这么深吧,根据男性先天的生理特点,色情内容浏览量和同一时段内性犯罪能力负相关,嘿嘿

家园 完全同意

惊喜:所有你加的好友,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先大把撒花。

完全同意,格劳也说,当他遥望天安门广场的时候,他纳闷的是,为什么中国ZF这么多年的教育与宣传,怎么没有获得人民的认同。

依我看,未必执政者所有举措都是错的,事实上,ZF做了很多对人民有利的事情。但是如何引导人民响应和拥戴ZF的号召,的确需要反思一下。

家园 老兄

林师关于宗教的阐述能不能给说一下?方式随你.

对,
家园 小虎接下去把科力远的事说完吧。

今天又暴涨了

家园 不仅仅是御用文人的潜规则,是欧美体制的潜规则

在美国,御用文人的潜规则是小骂大帮忙,小骂是为了显示公正,骗取民心,大帮忙是立场。立场不坚定,后台老板当然让你下课。

想当年克林顿认领蓝裙子的时候,给全世界美国是多么诚实印象,总统犯了错,也要承认,多感人啊,无数小白们忍不住想跑去白宫做实习生了。克林顿在小事上诚实做出的一点点牺牲,在实事上,对影响世界怎么看小布什宣布对伊拉克动武两点条件的真实性难道没有帮助吗。

小事上诚实,大事上说谎,这种简单到白痴的技巧在事实上效果是很惊人的。以承认莱温斯基裙子的代价,换取入侵伊拉克道义高地,多值啊。

家园 给标题党送花,这还是第一次

有思想,写的也不错,先来不及回复了,稍后请教

家园 绿坝肯定是来自最高层的指示

信息产业部只是借机捞钱的小鬼而已。

只光是外交部发言人对“绿坝”已有底稿这一项事实(秦发言人完全是有备而来,辩护词起承转合,情深理直,而不是随便说两句“询问有关部门”或者“内政”之类的搪塞),就已经说明这是一次高层协调的大型动作。

家园 手下不利也很尴尬的

如果那款软件本身质量不错,也不会搞得这么狼狈。装了以后连机器都不能用了,这个事情本身就被搞砸了。

用户在意的不是网络过滤,用户在意的,仅仅是自己想看的东西,能看到。

家园

好的结局就是大家以为要开始的说的时候,已经说完了.

家园 影帝闹不好又是第二个赵。从作SHOW开始,又从作SHOW

结束。

家园 【原创】【7】政企分开,与官办经济

【7】政企分开,与官办经济

中国信息产业的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部门,尤其是工信部和国资委,以及央企的作为。所以要分析国内信息产业的走向,首先要搞清楚政府如何参与并指导信息产业的发展,其次,信息产品是个生态环境,这个环境中大大小小的企业林林总总,他们相互依赖,却又勾心斗角。央企的定位以及行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信息产业生态环境的状态。

工信部和国资委的战略规划,以及央企的定位和发展,我了解的情况不多。知之不多,就胡言乱语,不仅轻浮,而且有误导的嫌疑,罪莫大焉。能做的是整理一些相关文献,供大家参考讨论。

Chalmers Johnson于1960,1970年代担任伯克利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同时兼任日本政策研究所主任,是美国学界东亚研究的重量级学者。1990年代后,受聘于中央情报局,做国际国情咨询。2004年以来,著书美帝国主义三部曲,猛烈抨击美国的军事帝国主义国际政策。

1982 年,在日本经济一路狂飙的年代,Chalmers Johnson写了一本题为“通产省与日本奇迹(MITI and the Japanese Miracle)” 的书,分析通产省的产业政策,如何推动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这本书篇幅不长,旗帜鲜明地反对英美体制的政企完全分开的体制,鼓吹计划体制有利于经济增长,认为计划并不等同于苏联式的共产主义体制,通产省的作为,把政府计划与自由市场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创造了日本经济奇迹。

这本书有中文版,并由中央党校在1992年出版过,可惜没买到。后来托Y君,在美国买了一本原著。英文原著当然忠实于原作者的思想,但是书中大量的日本人名和日语口号,翻译成英文,总有雾里看花的感觉。所以,如果能找到中央党校的中译本,建议读中译本。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igure 7. MITI and the Japanese Miracle

Courtesy http://www.booyee.com.cn/uploadfiles%5C73425880583.JPG

1980年代,在日本经济势头很猛的时候,日本模式的研究曾经是热门。1990年代,日本经济低迷,日本模式也就不再热闹,被打入冷宫。

我有一个不成熟看法,觉得不必追求普世的终极的经济体制与产业政策。不存在完美的体制和政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环境下,我们能做的,应该是比较各种体制和政策,找出最适合当前的形势的体制和政策。随着时间的流逝,经济环境变了,就应该相应调整体制和政策,而不必强求万世一统。

苏联式共产主义,在1930年代,在积弱的沙俄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世界工业大国,并以此打赢了二战,一度成为超级大国。日本的通产省,在 1950-1970年代,在废墟上创造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英美人不理解,因为在他们眼里,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创造了日不落英帝国和后起之秀美帝国。所以,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才是终极的普世的标准经济体制。在面对经济危机的时候,可以参杂一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辅助手段,但是本质上,资本主义的精髓与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是水火不相容的。

“通产省与日本奇迹” 这本书,力图把意识形态从产业政策的分析比较中分离出去,站在谁对经济发展有利的立场,就事论事地比较不同的经济体制,推崇日本通产省的做法。我不认为通产省的产业政策全部都正确,但是至少在某些经济环境下,在某些领域,起到过积极作用。在经历了1990年代日本经济十年低迷后的今日,我们读这本旧书,应该能够更清醒地认识到,通产省的产业政策,对于什么样的经济环境,对于什么样的领域,能够起到什么样的推动作用,同时,有什么样的副作用。

关键词(Tags): #硅谷评论
家园 总算看到下文了。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