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信息产业向何处去 [1-3] -- 邓侃

共:💬97 🌺49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花,正好也看过格老的这本书,关于中国的这一段读了3遍

互联网象造纸和印刷术的推广普及一样,对社会冲击之巨大难以估量。 未来中国何去何从,这是每一个有良心有头脑的中国人都要思考的问题。

家园 我收集的有关IT的

This 'telephone' has too many shortcomings to be seriously considered as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The device is inherently of no value to us.”--Western Union internal memo, 1876

“The Americans have need of the telephone, but we do not. We have plenty of messenger boys.” — Sir William Preece, Chief Engineer, British Post Office, 1878.

"The wireless music box has no imaginable commercial value. Who would pay for a message sent to nobody in particular?“--David Sarnoff's associates in response to his urgings for investment in the radio in the 1920s.

"I think there is a world market for maybe five computers." -- Thomas Watson, chairman of IBM, 1943

"640K ought to be enough for anybody." -- Bill Gates, 1981

====================================================

"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invent it.”--------- Alan Kay

家园 呼唤邓大(太)前来填坑

此史前巨坑挖了有些时日了, 还不见填, 等的心焦啊!

家园 去加州出差,日程较紧

填坑速度可能会降低,请各位原谅。

家园 对,

理性和经验是科学的两个面,当科学说什么什么是什么的时候,科学也就死了.我个人认为,经济科学很多时候表明的是一种严肃的怀疑态度,就是在现有的学科规范上还能够更进一步的怀疑.

但是,这样又谈何容易,光是在经济学知识的一小点上达到人类现有认识的极限就要花十几年的时间,然后才谈得上创新.

所以,预测本身无异于赌博,只是有人博中的机率大,有人机率小.就好像西班牙足球队和中国足球队比赛,老虎也要打盹,西班牙10000场也许会输几场(尤其是如果中国或韩国主办比赛),但是如果严肃地赌球,我们还是押西班牙足球队比较好.

所谓理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比较有用.

换了西班牙对意大利,就纯粹是个人喜好和更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在左右我们的下注了.

所谓经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比较有用.

家园 关于威权皇子的论述很有意思

黄仁宇在他的作品中一直强调"数目字管理",其实就是信息管理.他认为威权的产生在于社会需要提供巨大的公共产品,比如说治理黄河. 而在没有数目字管理的科技和社会条件下,就必须由威权皇子拍脑袋来决定.这就决定了中国的集权体制.

关于你所说的信息技术导致中央威权的下降,这基本上是对的.不过,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基本上有两种:1) 接触到知识的技术,比如说个人电脑,移动硬盘,互联网,WIKI, GOOGLE等等,这种技术会极大地降低政府的威权.政府以前的信息中心的地位,领导人聪明睿智的形象会荡然无存.而普通官员选拔以听话的"德"为先,所以他们的智力最多就是中等偏上,在长期的吃喝玩乐后,知识结构必然落后于知识分子的社会平均水平.因此,政府在90年代开始承认现实,积极调整自己的组织结构,放权给拥有知识的基层,从金字塔形的管理结构,向所谓的扁平结构演化,削减公务员队伍,减轻基层负担,才有长期的经济增长.为什么说温家宝在经济上是笨蛋,就是因为在他的年龄段,以及他所信赖和能理解的智囊的年龄段都无法吸收新的知识了,而且不肯承认现实.才会一直在使用一些朱镕基时代的经济政策在统治这个变化的社会,肆意挥霍前人的成果.同时,才会有绿坝,网络警察之类的东西,就是威权皇子们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力,对这种新技术的反击.

2)是降低联络成本的技术,比如说电子邮件,QQ,MSN和手机.这些技术对集权是有利的.由于信息畅通,可以设立多个管理层来处理信息.所以,在2005年后,世界开始向左转,从扁平结构管理结构,又向金字塔形的结构演化回去.官员通过设置多层次管理,阻挡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冲击.只要联系成本足够低,把技术官僚和外聘专家堆积在中央和民众之间,多层次结构就可以有效地保护集权又不会丧失效率,重新维护中央政府高深莫测的形象.所以,你可以看到,电子政务或更好的技术设备没有减少政府臃肿的人员编制,反而愈演愈烈到二十个社会公民就要供养一个官员的局面.现在政府的组织结构越来越复杂,寻租行为在新技术的帮助下越来越方便.民怨不大才怪呢.

两种不同的趋势都在起作用,用水浒中的两大主题来概括就是:造反共招安一色,投降与反抗齐飞.

也许,这就是中国进入到民主时代前的最后的心理辅导期.

家园 阿虎阅历丰富,观点深刻,实在是我等p民仰慕的偶像。

你的箭鱼行动实在太好看了。。我看到的时间比较晚,事后补个称赞。。。。。

当然,其它帖子也很好看。3x

家园 楼主是个独立思考的人。。。这玩意再深究下去

四大皆空。。。这才是真理。。

家园 【讨论】【求助】

大牛就是大牛!用简单朴素的话就能说明深奥的道理!

家园 花,这很难两全么

[QUOTE][/QUOTE]没有岁数做不到这么高,又因为年龄导致知识结构脱节,难办啊。

家园 【原创】一点不同意见

从政府力推绿坝的现象分析,或许有关部门对自己引导言论的能力,缺乏自信。也有可能有关部门认为,万一引导失败,导致社会动荡的可能性极大,后果不堪设想。总之,赌不起言论失控的可怕后果。

我觉得这件事可能是被复杂化了,可能只是想打个幌子骗点钱而已,就跟“金税工程”似的。只不过是他们运气不好而已,人家税务局面向的对象都是有钱的孙子,想收多少收多少,每年都收;可是这帮家伙遇到了穷酸秀才,明明工信部出钱(当然也是纳税人的钱),不需要穷酸秀才出钱,可是还出来炸刺儿。唉,都是在一家屋檐下过日子,人跟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捏

对,
家园 关于预测

我觉得很多人关于预测的想法就是给定输入条件,然后让模型运行一会,我期望得出来的值越合乎实际越好。但是这如何解决运行当中发生的事情呢?比如西班牙的前锋在比赛中受伤下场,这对结果无疑有着重大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那么模型的操作着如何应付这种情况呢?是不是就是简单的把这个当做延后的初始条件输入进去?但是延后多少时间呢?这似乎也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因素,前锋一上来就下场和快结束的时候下场,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家园 【原创】确实如此

官僚适应技术后,必然产生对策!去掉不了旧的,就会增加新的,结果就是官僚的进一步扩大!

家园 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的确是社会稳定的一大因素。在这个问题上,ZF的判断并没有错。前苏联和东欧巨变,印证了这个观点。而GFW与绿坝,表明ZF不能容忍互联网言论无政府状态的延续。

问题有两个,

1. 从普世道德来讲,言论自由的界限在哪里,互联网言论无政府状态该不该控制。

2. 如何有效控制互联网言论自由。

老实说,第一个问题俺不想参与。普世道德的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信仰不同,观点就不同。而统一信仰,从人类几千年的发展来看,是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的事情,谈了也是空谈,最多是宣泄情绪而已。

第二个问题,假设从执政者角度来讲,必须控制互联网言论自由,那么什么样的手段才是有效的?楼下老虎提了一个建议,值得好好琢磨。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舆论控制

我在前面的回帖中,谈到如何有效控制网络言论的问题。

旧时代金字塔型的,从上而下的发号施令的方式,在信息通讯技术极大发展的今天,已经不太奏效了。假如我们不讨论是不是应该控制言论这个道德问题,而是从技术角度,看看哪种手段能够更有效地控制言论,老虎的办法很值得琢磨琢磨。

只要联系成本足够低,把技术官僚和外聘专家堆积在中央和民众之间,多层次结构就可以有效地保护集权又不会丧失效率,重新维护中央政府高深莫测的形象

事实上,如果把几个世纪前,欧洲列强在全球开展的殖民运动理解成,企图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政府。或者,至少是建立少数几个超级政府,统治整个世界。那么上个世纪,殖民地的瓦解,与众多民族国家的独立,表明世界大政府的努力是不成功的。(Again,我们不讨论殖民地和世界大政府在道义上是否符合人类终极理想,而只是讨论技术的可行性。)

美国取代英帝国成为世界霸主,它仍然企图控制世界,但是手段要隐蔽一些。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组织,WTO,奥委会,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国际组织。取代了旧时代殖民者的总督制度,回避了旧时代殖民者直接发号施令的令人厌恶的方式。表面上看,在这些国际组织内,任何成员国都有发言权和投票权,似乎很民主,但是美国以及国际秩序的大佬们,通过制订和修改游戏规则,寻找代言人以及打手,采用间接的手段,达到同样的目的,这个目的还是控制世界,与当年英帝国并无区别。

譬如说美国想修理东南亚,先是放出打手Soros索罗斯,人为制造金融危机,然后又派出IMF国际货币组织,去重建秩序。有人说,索罗斯的所作所为是个人行为,与美国政府意志无关。我认为这是天真的想法。但是美国政府的高明所在,就在于的确很难找到美国政府暗中支持和纵容索罗斯的确凿证据。

中国民运斗士魏京生刚到美国的时候,收到美国各界隆重热烈的欢迎。哥伦比亚大学聘用老魏去做研究员,让他写写书,为美国对华政策做做注脚。老魏是个坚持原则的人,他不愿做美国政府的御用文人,而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建议美国政府断绝一切对华贸易。于是有人来找老魏说项,委婉地暗示了一通以后,发现老魏执迷不悟。最后只好明说,老魏你的彻底革命的办法不符合美国国策。老魏不听,结果哥伦比亚大学找了个岔就把老魏一脚赶出校门。老魏从此衣食无着落。

这不是坊间的八卦,而是华尔街日报上的正经文章。在美国,御用文人的潜规则是小骂大帮忙,小骂是为了显示公正,骗取民心,大帮忙是立场。立场不坚定,后台老板当然让你下课。

又比如说,前苏联休克疗法的政策制订,受到以哈佛大学教授组成的智囊团的深刻影响。休克疗法的基本宗旨是先建立资本市场,然后再建立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是基础,资本市场是上层建筑。离开了基础,先折腾上层建筑,岂有不失败的道理?

哈佛的教授们怎么会犯这个常识性的错误?他们诡辩说这是非常时期的特殊政策,是历史的创举。这个历史创举的后果大家都知道,把当年世界老二一巴掌打成三流国家。如果说叶利钦有什么成就,最大的成就就是2000年元旦,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宣布普京为接班人,让世界舆论哗然。叶利钦为什么突然袭击?或许他终于明白了满嘴学术的教授,也是可以充当代言人的,而且迷惑性更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