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信息产业向何处去 [1-3] -- 邓侃

共:💬97 🌺49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通产省与日本奇迹》孔夫子上有,不知道卖呢没

见连接外链出处

您这些观点和我最近所看的卢作孚在其文集中《四个运动做到中国统一》中观点有共鸣。

所有的产业运动,交通运动,文化运动,国防运动,其方法,其历程,其所到达的最高记录,通通搜集起来,整理起来,摆在全国人民面前,摆在关心全国问题的人的面前,使明白什么样是现代化的国家,如何才能够立国于现代

然后再把中国的产业,交通,文化,国防的状况也“通通调查起来,统计起来,摆在全国人民面前,摆在关心全国问题的人的面前,使明白自己国家是如何空虚,如何贫乏,如何恐慌”

另,就国家现代化国家建设时,卢先生提出

中国是要建设一个现代国家,即应参考现代国家建设的资料,图书馆应尽量搜集参考书籍,出版事业应尽量编译印行参考书籍,研究机关应尽量研究这类问题,报刊杂志应尽量讨论此类问题,先使现代国家的建设经验成为举国人民的常识,尤其成为专门人才的专门知识,使对中国的建设前途,有较为确定而且较为深刻的认识,使能提出若干建设性质的建议,以供政府的参考和依据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有这样的人才真正关心国家建设的在不了那个位置,在那个位置的不一定有那心思去学去研究,认识都勉强,更别提什么对国家建设有利的建议。外来的和尚有的时候一忽悠在位置的就把银子往外当和平鸽各地放。

没听说哪个大国崛起靠房地产和股票来建设的。保8究竟在保谁的口袋,唉

家园 不能完全这么说

卢先生的倡导,咨询公司们照着做就可以了。

高层是不会有这么多时间去整理消化这些信息的,所以就需要咨询公司,代为消化。

家园 网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自然是后生可畏,居然关心起这么根本性的问题。

家园 如果从互联网的特质讲,官办经济还真没起什么

大作用。除了互联网接入这一块,国内产业政策限制了私营企业的介入,所谓的互联网企业大可以排排队,有几家姓“公”?占的市场份额有多大?

现在开始3G,开始移动互联网了,国企似乎抢到了一个先手和“制高点”,希望若干年后,现在的三大营运商不至于重蹈有线接入的复辄。问题是,这可能吗?

家园 献花欢迎邓大回归

填坑的时间紧,任务急,邓大加油啊。

家园 同感,政治体制、经济体制都不必普世一统

否则容易水土不服,淮南之橘,淮北为枳。

实事求是,随世而变,更可取。

可是怎么走才对呢?

我有一个不成熟看法,觉得不必追求普世的终极的经济体制与产业政策。不存在完美的体制和政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环境下,我们能做的,应该是比较各种体制和政策,找出最适合当前的形势的体制和政策。随着时间的流逝,经济环境变了,就应该相应调整体制和政策,而不必强求万世一统。

家园 【原创】【8】为什么要研究日本模式

【8】为什么要研究日本模式

“通产省与日本奇迹” 一书的序言,开宗明义,直奔主题。Chalmers Johnson说到,政治经济学最古老最基本的主题,就是研究政府与经济实体之间的关系。关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不同定位,是现代政治分析的所有不同派别的根本分水岭,譬如自由贸易与重商主义,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与明确的社会目标,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还有,也是最重要的,强调过程的自由,还是强调为了实现目标而忍受过程的不自由。在这个争论中,无论作为一种模式,还是作为一个案例,日本具有显著的地位。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胜利,也就是,日本经历的史无前例的经济增长,并成为世界第二强大的高效的开放的经济体,使日本成为研究计划指导下的市场经济系统的最好范例。

这本书的重心,在于研究日本的经济官僚体系,尤其是通产省,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的领导角色。虽然通产省并不是影响日本经济的唯一政府机构,而且日本政府机构对于经济的运作也不是一直具有乾坤独断的影响力,但是日本政府机构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无论如何是不能低估的。忽略了通产省的贡献,任何关于日本经济发展的奢谈,无论是速度,还是形式,以及后果,都是不明智的。日本政府机构与各大企业的密切协作的关系,长期以来被看作是日本经济的显著特点,但是,在这个协作中,政府机构的角色,不是被指责为过度专断,就是被贬低为仅仅具有辅助作用的配角。这两种判断,都是有失公允的。

通产省的历史,是现代日本经济史和政治史的核心。同样重要的是,日本政府经济机构的举措以及成就,是共产主义计划经济的拥护者,与西方市场经济的拥护者,两个阵营辩论的焦点。完全的官僚体制下的计划指令经济,会导致资源配置的失衡,会遏制创新的驱动力。为了维持这种经济体制,政府必须把国民禁锢在铁幕后面,或者其它不可穿越的壁垒后面,不让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而市场经济的困境在于,很难贯彻明确的发展战略,从而患上英国病,或者纠缠于美国式的喋喋不休的议会辩论。考虑到二十世纪末期,能源供应,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等等,这些问题无一离得开政府的干预,日本的做法具有非常有益的参考价值。当然,不能视而不见的是,日本的成就必然伴随着代价。

作为经济发展模式,日本模式不仅有别于西方市场经济,共产主义专制体制的发展模式,而且也有别于战后新兴国家的发展模式。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在经济活动中日本政府机构扮演的角色,其权威并不表现在专制,而是接纳了私营企业共同参与决策,分享权威。政府机构与私营企业携手合作,共同寻求并完善一种机制。市场经济的通病是各个私营企业各自为政,导致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动缺乏整体目标。而日本这个机制力图克服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明确国家发展的目标,促进政府机构与私营企业相互协作,相互促进。日本模式是有史以来,为了实现明确的发展目标而实践过的最成功的战略。这个战略不仅在日本成功了,而且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包括南韩,台湾,新加坡,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它们复制了日本的战略,同样也取得了成功。在追赶英法等老牌工业化国家的诸多发展战略中,对比共产主义阵营那种纯粹政府专制的计划经济,日本模式被实践证明,更行之有效。毛去世以后的中国,不敢说全面仿效,但至少在参考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注:此书写于1982。中国30年的改革,印证了Chalmers Johnson当年的判断。)

“日本奇迹”一词,最早出现于1962年9月1日,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看一看日本(Consider Japan)”。但是滑稽的是,在那个年代大多数日本人并不看好他们自己所取得的经济成就,尤其是他们不相信当时日本经济增长的速度,认为这个速度表明日本经济过热虚高,因为这个速度在日本历史上是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日本人对自己的成功缺乏心理准备。日本国内的学者和经济学家在撰文鼓吹,日本经济泡沫即将破灭,经济危机即将到来,日本政府的政策缺乏理性等等。他们认为,政府的预算过于庞大,不负责任,银根太松,贷款过度,国内市场需求虚高,等等。但是在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眼里,同样的事实被读解为需求扩张,生产力高,劳资关系融洽,储蓄率高,一句话,日本经济不是过热,是该热,形势一片大好。

“经济学家”杂志的文章,迅速影响了舆论导向,国际社会,以及先前自我唱衰的日本国内,对于战后日本经济的成长,普遍开始称赞。研究“日本奇迹”的奥秘,成为显学。

关键词(Tags): #硅谷评论#产业政策通宝推:范进中举,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击节赞叹,抚宝沉吟:太阳底下果真无新鲜事嘛

“日本奇迹”一词,最早出现于1962年9月1日,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看一看日本(Consider Japan)”。但是滑稽的是,在那个年代大多数日本人并不看好他们自己所取得的经济成就,尤其是他们不相信当时日本经济增长的速度,认为这个速度表明日本经济过热虚高,因为这个速度在日本历史上是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日本人对自己的成功缺乏心理准备。日本国内的学者和经济学家在撰文鼓吹,日本经济泡沫即将破灭,经济危机即将到来,日本政府的政策缺乏理性等等。他们认为,政府的预算过于庞大,不负责任,银根太松,贷款过度,国内市场需求虚高,等等。但是在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眼里,同样的事实被读解为需求扩张,生产力高,劳资关系融洽,储蓄率高,一句话,日本经济不是过热,是该热,形势一片大好。

PS:此地有宝,速来!

家园 谢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家园 话语权在欧美

话语权的问题,不仅发生在中国,而且也出现在日本。欧美如何表态,决定了舆论风向。

今日之中国,非常渴望能够得到欧美,尤其是美国的肯定。如同小学生做了几件好事,渴望被老师表扬一样。

家园 【原创】一百多年的洗脑

今日之中国,非常渴望能够得到欧美,尤其是美国的肯定。如同小学生做了几件好事,渴望被老师表扬一样。

一百多年以前,我们意识到曾经的天朝上国,相对西方从科技,到军事,到经济的全方位落后,几乎摧毁了我们对自己文化传承和民族血脉的信心。这种不自信,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还占据着思想界的主流。中间虽然建国和朝鲜/中印/援越战争为我们争取到了一次机会,但是随着经济的重心从对工业基础的积累,转换到对民生的关注,让我们发现,我们似乎又一次落在了世界的后面。把几百年缺失工业基础补课,简单的归结为建国以来的经济政策失误,对民族信心是又一次打击。

可喜的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人中间,已经有人开始对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在此之上的话语权,进行反思和批驳:西方人是否一定正确,西方人的话是否是真实的谎言?去年的闹运火炬,还有后来的神七,还有地震,都是中国人在一个更大的规模,对自己的文化和民族,以及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国家的一次反思和历练。

现在这种反思,还没有非常的系统和深入,在很多方面,还是简单的两元化:西方人要么是来帮助我们的天使,要么是来陷害我们的恶魔。很多思考还是处在要么把西方奉为圣旨,要么把西方当作手纸的阶段。老叫花更希望看到的,是把西方这么几百年的积累,当作一只鸡:鸡腿鸡翅我们下酒;鸡胸比较无味,用来做粥;鸡屁股用来喂狗;鸡毛用来做被子;鸡骨头用来剔牙

消化吸收之

关键词(Tags): #叫花鸡
家园 拿来主义

老叫花说得好极了。

没有自信,就谈不上辨别力。没有辨别力,就没有真正的拿来主义。

家园 日本著名经济团体经团联主席土光敏夫说过

幸亏民间不理睬官方的意见(官方意见是经济过热了,要压缩投资,消除过剩产能和过度竞争)自己干了,否则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

呵呵,这个官方意见,看起来也很熟悉吧。

家园 新剧官僚们的夏天讲的就是那段吧

六十年代日本从政策上怎么支持民族工业的,那时候认为自己造不如买的洋派也蛮多的

家园 不好不好

鸡毛又骚又臭,做被子没人要的。

还是拿去肥田比较稳妥。

以前的浙江人做鸡毛换糖的生意听说就是拿鸡毛做肥料,折算一斤鸡毛可以增产3斤粮食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