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蒋介石改名了! -- 细脖大头鬼

共:💬57 🌺7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oh my! 这世道疯了。

大头鬼兄,总是很有料啊。

家园 这个名字听起来非常有江浙的味道,赞一下。
家园 常常当凯子还申冤无门?
家园 以蒋在帝国主义(包括社会帝国主义)面前的得失

这个翻译不是挺传神的么?

家园 国内的历史翻译确实经常有问题

我看过一本关于二战柏林战役的书,那翻译的叫一个惨不忍睹啊……迦太基被翻译成卡尔迭戈我就忍了,毕竟是差了几千年不是?问题是连崔可夫的名字都翻错了,也正好碰上我脑袋短路,看着长着乱蓬蓬头发的“措伊科夫”将军那张照片,好久没反应过来……

家园 老实交代!

你有没有过帮人家去翻译出书?

家园 扩招的……

学生扩招,老师也得扩招。

工科大学要扩,加进文科扩成综合大学。

说句不好听的,这种扩招后新建的院系,里面很多教师都有可能不是那个专业科班出身的。

家园 “业内人士”现身啦!
家园 德国人菲尔德马歇尔曼斯坦因发来贺电

当时看到这个名字,俺真是泪流满面。

家园 感慨一下,还是拼音好啊..
家园 拼音也不好用

当年ESPN有一期节目,把中国运动员Fangping Zhao给翻译成方平朝……

家园 作者这么翻译

不但是学术上不认真,而且是对威妥玛拼音这个研究中国近代中外关系的重要工具不熟悉,更严重点儿说,是根本不会读拼音or英文。

举例看一下

林海青(Hsia Ching-lin)→夏晋麟

汉语拼音里的x,一律被威妥玛拼音写成hs,而该作者居然以为hs读h,hsia读做hi,这根本是对英文发音规则的无事。因为不但英文,在几乎所有拉丁文字里,hs中,s都是要发音的。果然是“林海青”的话,他的威妥玛拼音应该是Lin Hai-ch'ing

常凯申(Chiang Kai-shek)→蒋介石

把Chiang读做Chang,说明作者压根就没看到Chiang里的那个i,这个i很重要,是区分威妥玛拼音ch究竟是汉语拼音里的zh、ch还是j的重要字母。chi-是读做ji-的。

kai-shek的问题则比较复杂,因为这种拼法是考虑到江浙一带汉语的读音的。介要读做gai,所以它的拼法应该是kai。而石是入声字,不考虑声母表音的情况下,是应该读做shek的。

家园 老七,这里蒋介石的发音似乎来自粤语而非吴语

这个拼法最早出现时,蒋已经南下广东了。

家园 这个和粤语,吴语武官啊~

威妥玛式拼音

  威妥玛式拼音

  Wade-Giles Spelling System

  -------------------------------------------------------------------------

  又称“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威妥玛(1818~1895)﹐英国人。从1841年起在英国驻华使馆任职﹐1871年升为英国驻华公使。1883年回国。1883年起在剑桥大学任教授﹐讲授汉语﹐直至1895年逝世。

  威妥玛在华任职期间﹐为了外国人(主要是使用英语的人)便於学习和掌握汉语﹑汉字﹐先後写成《寻津录》(1859)和《语言自迩集》(1867) 两部著作。在这两部著作中﹐威妥玛使用他根据北京读书音制订的拉丁字母拼音方案给汉字注音。这个方案以後被普遍用来拼写中国的人名﹑地名等﹐一般称为威妥玛式拼音。中国清末至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中国和国际上流行的中文拼音方案。又称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

  翟理斯(1845~1935)也是英国驻华外交人员﹐著有《语学举隅》(1873)﹑《字学举隅》(1874)和篇幅巨大的《华英字典》(1892上海初版﹐1912伦敦再版)。这些书中翟理斯采用威妥玛式拼音来给汉字注音。

  威妥玛式拼音在实际应用中﹐送气符号常常被省略﹐因而造成很大的混乱。

家园 威妥玛拼法我知道,早先70年代学英语时看到的

中国人名都是这么拼的,比如Teng Hsiao-ping。

但是蒋介石这个拼法,用的音译是从粤语里来的,最早出现在《字林西报》的音译,是从《南华早报》上去的。吴语里面“介”并非发“盖”之音。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