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也谈“中华之星”的下马(1) -- 忘情
是早期空调列车的试验品
只靠砸钱是砸不出一只好的团队的,参见中国足球
以忘情前面的描述可以看出,中华之星这个队伍的态度是成问题的,太关注营销,没有对自己下手的狠进
好的人才是需要用事业来凝聚在一起的,如果他们做的东西铁道部不敢用,不能用,这些人才要不在内耗,要不就各奔东西。
我认为米爹对钱的重要性看的太重:
扔钱砸死人的故事有个前提就是被砸的人没骨气。
对战略看的太片面:
太多从战略方面考虑坚持自主研发,军迷都讲外行谈战略,内行谈后勤。如果我们现在自主研发还说的过去的话,选择自主研发还是海外引进就是个选项(好比英国选美国的核潜艇),但目前看来是没的选。
看一看民航专家在《中国民航报》上的讨论,看他们对形势的判断,跟对政府主管部门要什么政策。
http://202.106.77.40/mhb/html/2009-04/14/content_44729.htm
http://202.106.77.40/mhb/html/2009-04/14/content_44721.htm
没说现在一定就要选择自主研发的产品……
钱呀战略呀什么的不回复您了。所答非所问。
砍是因为中华之星不好,不仅不能当大任彻底把国外产品挤出去,连自保也做不到。
不同时养是因为养不起,这就和养个孩子一样,要养他不光花钱,还要让中华之星的车继续跑,需要拿血来填。如果只研发,不生产,研发队伍本身就没目标,没正事做的人往往容易走邪路。
我不知道在你的行业,技术怎么算。在熊仔的软件行业,技术就是在技术人手里,物质化的东西都没大用,少数有用的也对使用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想铁路没有引进老外来为我们搞设计,也没有成群的高级技工带着他们熟手的工具来为我们加工。所谓引进的技术,就是产品。你可以参考一下河里某位写的关于我国引进前苏联专家的故事。这么说吧,引来的所谓技术很像抄答案,小学算数能混过去,到了高中成了几何证明题就不灵了。更有可能的是你不会尺规作图法抄都抄不上。
不差钱,但要花的值。拿钱养特权集团是不对的,养学霸也不好。
这个还是要问忘情。我猜是停止了。南车,北车好多厂子都说过了,还有别的什么地方吗?
第一,在人手底下做事,不容易,领导有领导的视角,不会一直都把干活的难处考虑好,有困难有麻烦只能自己解决,有疲劳未必有苦劳,有苦劳未必有功劳。把人组织起来办事就免不了这样,有分工就免不了这样。守好自己一摊岗不容易,来,歇一下,喝口酒。
第二,闲人多的是,这年头有了网络闲人还爱扎堆。站在岸上的常常不明真相,不去调查思考,也难得为自己的话负责任。不咸不淡地讥讽嘲笑义愤责骂太容易。实际干活的没办法,顶着唾沫还得把自己的活干好。来,歇一下,喝口酒。
第三,工作能不能干得好不光靠自己还得靠环境,长期费心费力有时也有可能不见效,挺无奈的。行业大趋势的发展机遇没到国家不给资源,或者本单位某些条件不足有难处,或者领导没开窍,有什么办法?眼看着某些行业千帆竞渡,自己这里却原地踏步,说不着急是假话。可是上班还得天天上不是?社会给了自己现在这个角色,就得用现有的资源把这个角色扮演好。做爷们免不了遇到坎坷,有时候累了也可以歇一下喝口酒。
那么其实就是说,至少在铁路这个行业里,我们经过了几十年的引进消化,仍然不具备独立研发适合本国国情的新产品的能力。是这样吗?
我只是希望中华之星20年以后不需要再象运十那样成为一个神教的崇拜法器。只是希望20年以后我们没有必要象现在急赤白脸地搞大飞机那样搞自己的铁路。
除此无它。
铁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可以独立生产机车,建设高速铁路,但与迅速发展的经济相比,还是不能满足要求,在国家需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情况下,仍然需要直接引进。
曾经有人说过,在历史的许多转折口上,A选项可能不对,但这并不说明B选项就是对的,运十就是个B.
因为拿到通宝了,呵呵。
好多行业,做一线的都有一肚子牢骚,我也有同感。老实人在这种情况下,要么很强要么离开,否则总是要受点气的。但是冷静下来,也能学到很多东西,磨练到自己。说个玩笑话,忘情兄文章写的好,也有人生崎岖的一点功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