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我的民科版科学发展观,有点悲观 -- 蓝蚊子
作为个人,努力工作挣钱的目标是什么?
开更好的车(现在技术水平下,就是更吃油的车)
住更大的房子(更多的能源消耗)
满世界旅游去(更多的碳足迹)
每天衣服不重样的穿、大白馒头吃一个扔一个,PSP、任天堂、Xbox一样买一个,手机一星期换一个(更多的资源消耗,更严重的环境污染)
别说这些理想太俗,99%的人如果被剥夺了这些乐趣就不会继续工作了,国家也就停摆了,其实说白了,大家努力追求的美好生活就是以糟蹋更多的能源和资源为代价的,虽然中国ZF一直在鼓吹这样的思路: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但是实际上这样的说法也就是一个说法而已,除了更彻底的工业化,消耗更多的能源和资源生产更多的汽车,造更大的房子,给上班族更多的工资去马尔代夫度假,消耗更多的钢铁造军舰保卫自己的原油航线外还有别的方式发展吗?这样的发展方式和美国欧洲又有什么不同呢?(想起个可笑的事:前副总统,坚定的环保主义斗士戈尔在田纳西的大房子每个月的电费是1200美元)
唯一不同的是,中国有十三亿人,预计有可能达到15亿人,就是傻子也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按欧美人的标准来生活的话,那将是世界能源与资源的末日,更不要说还有10亿(这个数字我是猜测的)印度人民也在努力的奔小康呢。
中国的经济总量将来会很强大,但作为个体的绝大多数中国人,注定了只能享有有限的物质资源和与之相对应的生活水平。
这,大概就是命,命苦不能怨政府
现在中国面临的问题,不是需求过剩,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
就最单纯,最人性化层次来理解“经济”“发展”这些词汇来说,不就是最终实现更高的生活需求?
发展肯定是螺旋进行的,现在萧条了,不意味中永远要萧条
其实我的民科观点是早就有了,可惜俺是工科的,经济学大部头没看过,没想到居然跟马尔萨斯大师想到一起了。
不过你觉得我说的命苦论对不对呢?
游牧到农耕,奴隶到封建,封建到资本主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某个地区能养活的人口的容量是在不断增加的。
今天多数人的生活,与封建社会相比,无疑是大大改善了。皇帝吃荔枝,需要快马传递,今天是很普通的事情。如果当年的皇帝知道了现在普通人的生活,也许会想:想吃荔枝就吃荔枝,这需要多少驿站啊?
今天的普通人的生活,一般要好于当年的地主。与当年地主的区别是不能通过土地和封建特权控制别人:娶三四个老婆,养一群家丁,横行乡里。阶级社会,控制权永远属于少数人。
具体到你说能源和空间,中国人口多,全球化石能源不够,风能、潮汐能和太阳能就可能发展。电力汽车,氢能汽车都可能出现。住房面积不够,更高的建筑或者向地下拓展的建筑,都可能出现。资本主义发展不是问题,关键是有没有支付能力。
生产力的发展,生活必然不断改善。人口多,就必然艰苦,我不那么认为。
目前技术成熟或接近成熟的可利用的能源总量,似乎不够维持全球人民都按照老美的方式浪费。
目前已知的可以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总量并不是无限的。
除非核技术有突破。
有理论上的,有技术上的,有经费上的。许多情况下,还是经费上的制约。经费问题如果解决,能极大地推动理论和技术的进步。
爱因斯坦给罗斯福写信要求发展原子弹的时候,多少人相信这样的东西能爆炸?拿出美国全国人力物力的若干,东西就出来了。没有德国人的压力,我们现在对核能的利用,可能还停留在纸面上。这样的例子还有阿波罗登月。
市场价格调节人力、物力是很有效的。数学高手,不研究物理,去研究金融衍生物。原因很简单,搞金融衍生物的收入是搞物理的多少倍。金融衍生物对人类的贡献,我们也都看到了。
我不是说只要投入就能如何如何,但是现在的条件下,垄断资本控制世界主要市场,确实没有必要大规模投入,科学技术原地踏步也是很正常的。
这么个问题也能扯这么远。
一些技术问题不是有投入就能解决的。一些事情,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你至少还认为人类有一个美好生活的样本--美式生活,可以作为值得为之追求的目标。
至少包括社会学、物理学、经济学,还有一定的就业经验。
仔细看了看,没觉得超越了范围。
我并不觉得投入就一定能解决技术难题,不过不投入肯定解决不了。这点你也认可吧。
要实现你说的这个能源目标,目前来看只有可控核聚变才有希望。
但是就是这个东东,全世界各个国家有自己玩的,也有一起来玩的,折腾了几十年,到目前为止,还只有一个“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结论。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为了保证孩子的教育人们会有意识的减少生育。
看老马丁的帖子。
老美的生活方式,对中国来说根本上是行不通的,更何况老美自己现在都过不下去了,中国人应该有适合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深井地热,油挖完了让那些石油巨头挖热水去
美国人也许是,中国人恐怕难。中国收入8000以上的有几个把PS3,XBOX和WII买全了的?
大多数人也就是小康版的老婆孩子热炕头,只要全家其乐融融欢声笑语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戈尔有大House我觉得也没什么错阿,毕竟人家是有钱人嘛。改变我们的生活模式,改变我们固有的想法,这已经很了不起了。我在看戈尔的电影前,接触的基本是保守派的观点,就是认为气候问题还存在争论,人为说缺乏依据,但看过之后,我就转而支持改变了。戈尔投资数百万美元宣传自己的观点难道不能交1200美元电费?
我觉得戈尔改变如此多人的环境观念,这个功绩,1200万美元也换不回来。
反正我是讨厌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