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中国国防白皮书有语病 编审者该扣奖金 -- 常乐
看了回帖,谈谈看法。
1. 有的河友不觉得那个句子有歧义。
恭喜你们,你们是幸福的,不用对此新闻费神了。不过我觉得你们的汉语敏感性有问题,当然这不重要,除非你的饭碗需要汉语敏感性。此外,你们不觉得有歧义,否定不了有歧义,因为不同的人,语感有差异。对于有歧义的句子,有的人敏感,有的人得到提示后能看出,有的人得到提示也看不出。谁也否定不了谁。
2. 有的河友说,歧义不是语病。
文章里可以用歧义句,如为了一语双关、显得俏皮等。无心的不是为了特定目的的歧义句,会导致不同解读,就是语病了。
3. 参与撰写的专家说,我们的意思是这种解读,那种解读是误读。
这说不过去。多个读者理解为那种解读,证明那个句子有歧义。出错的是撰写者和审稿者,不是读者。
4. 有河友说,BBC记者对白皮书咬文嚼字,说明外媒重视中国了。外国主要媒体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全会决议,更应该高兴。
枯燥的公文如国防白皮书和中共中央全会决议,一般人的阅读兴趣不大,所以会以为记者也不仔细读。但是报道这方面的外国记者对这些公文却早就是仔细读了,中国记者就更不用说了。这是专业性阅读,是工作。外国记者如同外国外交官、学者、分析师等,是公开的情报分析员。他们的工作,很大一部分和情报机关的分析员一样,仔细阅读和分析公开出版物,逐渐尝试拼凑出对象国某方面越来越大、越来越细的画面。国防白皮书和中共中央决议是必须仔细阅读的。
5. 会汉语的外国记者(有些是以汉语为母语的),是不是只看出一种解读?
不太可能。估计他们看出两种解读,但一种更像作者的意思,新闻价值不大,另一种不像作者的意思,却新闻价值大。他们当然选新闻价值大的。他们知道这不像作者的意思,但逮住了作者的语病,就有点恶作剧,看你如何应对。
6. 参与撰写者应对不当
被人家逮住了硬伤,怎么做损害控制呢?倒打一耙,指责对方是断章取义的误读,这是扩大损害,让人觉得是无理搅三分。这本是个小事,说不是那个意思啦,是这个意思啦,就完了。所以说,扣他们奖金不冤枉。
当时也很吃惊,后来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编者确实该打板子.
“中国主张所有核武器国家明确承诺全面、彻底销毁核武器;并承诺停止研发新型核武器,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政策中的作用”
如果是这样一句话,又该如何理解?
这年头国防部也要关注阿
拿出来对比不就知道了
我嘲笑一下国防白皮书的一个语病及作者的应对,不少河友的回复让我想起文革中的一个故事。
文革中,江苏省革委会成立。支持者说,省革会好得很,得名“好派”。反对者说,省革会好个屁,得名“屁派”。因为不雅观,改写作“P派”。这两大派可不是光使用“批判的武器”(马克思的话),还使用了“武器的批判”。徐州地区武斗还动用了大炮。
90年代以来,海内外华人中出现了新P派。你说中国发展得不错,他就不舒服,非要说中国好个屁。P派包括相互憎恶的两类人,一类是独、运、轮等西崽,另一类是毛派等极左派。
有河友自称是逍遥派(这也是文革中的人群标签,指不参加互斗的群众组织并且躲避群众运动的百姓)或打酱油的(香港艳照门时,有记者问一个行人的看法。行人说我不知道,我是出来打酱油的),是表示不参与西崽和毛派的争斗,但不是P派,不一定是真正的逍遥派。因为西方媒体和西崽老是无端地说中国好个屁,惹恼了很多华人,就偏要晒晒中国好得很的事实。这样的华人是新好派。好派不能过头,过头了就像阿Q,忌讳说他头上有疮疤,发展到忌讳光、亮、灯等。
谈论中国事务,需要的是面对现实,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或许可以叫做现实派的态度。
让他们去猜吧。
两种意思,一,不加评论;二,不加理睬。
据说二战末期,波茨坦公告一出来,日本已经准备接受了,老首相声称对波茨坦公告持“默杀”态度,他的意思是不加评论,盟国翻译成了“不加理睬”,于是原子弹下来了。小日本这个冤叫给谁听呢?
不知这个典故是真是假。
熊,出没注意
熊出,没注意
熊出没,注意
变成:
中国主张所有核武器国家明确承诺全面、彻底销毁核武器,并停止研发新型核武器
国防部的这帮饭桶,军国大事当儿戏。
胡core上台以来,有充实国防部职权的倾向。但是现在看来人员配备上还很不扎实。连文字功底都不过关
我说的是
这是文法上的省略,全句是:这里不是这个句子有语病,而是这个句子有歧意.
省略的缘故是因为标题有字数限制.
他不等于
歧意和语病是两个相互交叉的概念,有重合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
不是一个重复在另外一个概念之中,句子的歧意和语病是两个范畴作为您这样专业的河友我想应该是不言自明的.
那么此时我是引入不同的概念来解析句子,表示的是此时出现四种情况:
句子有语病,没有歧意
句子有语病,有歧义
句子没有语病,有歧义
句子没有语病,没有歧义.
以上任何一种情况,不能表达出"歧义不是语病"这个含义.
双关是另外一种运用歧意的修辞.
双关不是病句,但他并不等同于除了双关,所有的歧意都是病句.
最后补充说明:
无论是原文中的:
还是修改后的:
同样都可以解读出歧意.
这里有两个主张,一是"所有核武器国家明确承诺全面、彻底销毁核武器",这里主谓宾清晰明确,没有争议.
另外一个主张是"承诺停止研发新型核武器"缺少主语,
那么可以从理解成中国的另一个主张是"承诺停止研发新型核武器",这里主语是中国,因为中国不能代替其他国家承诺,那么只能是自己承诺自己停止研发新型核武器
另外一个理解则是后面这个主张和前面一个主张共享主语,中国主张所有核武器国家承诺停止研发新型核武器
如果仔细斟酌,"明确"这个副词是否也被共享了,需要考虑.
可以如果不是共享,意味着"全面、彻底销毁核武器"之前有过承诺,但只是一个意思表示,没有明确的肯定下来.
而"停止研发新型核武器"则是别说没有明确的肯定,是从来没有人有过这样的承诺,连意思都没有.
那么这两个主张要达到目标的共识程度是不一样的.
如果共享了"明确"这个副词,那么就是只是再次将这两个主张重申一下,由含糊的认可表示明确的认可,需要达成的目标共识是一样.
我不是国际关系专家,实际的意思表达是否共享了"明确"这个词汇我不清楚,但是揣测是不共享的,不然不会重复出现两次"承诺"这个词汇.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复合句,为了句子简洁而省略主语,主语你可以在前面找到两个.
要想毫无歧意,必须补上省略掉的主语.但是这样句子非常累赘.
在累赘和歧意中间选择,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是考虑句子的简洁流畅,放弃累赘句子,歧意的地方可以通过上下文判断出真实的意思表达.
但是公文应该以避免歧意为第一考量.
尝试考虑修改如下:
中国主张两点,首先所有核武器国家明确承诺全面、彻底销毁核武器,其次所有核武器国家承诺停止研发新型核武器以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政策中的作用
不过,随口一提,就算这样还是有歧义,是"所有核武器国家明确承诺全面、彻底销毁核武器,承诺停止研发新型核武器"才得以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政策中的作用呢?还是"所有核武器国家承诺停止研发新型核武器"就得以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政策中的作用呢?
我不知道是哪个意思,所以,望天....那这里就不修改了.
另外"明确"这个副词我采用的上文所分析的不共享的意思,而且这个语句的修改不考虑全文的通顺问题,因为原文讲述的问题是会让我看得头大的..
好派屁派与革委会无关,有好派屁派时还没有革委会。
大约在67年春夏,南京以“红色造反总队”(简称红总)为首的一帮造反组织夺了江苏省委的大权,不知什么原因,有不少造反组织没被带上。这些没被带上的造反组织当然不干,于是以八.二七(另一大造反组织)为首宣布这次夺权行动不好。
红总当然要说夺权就是好,八二七就说夺权好个屁。
这就是江苏好派屁派的来历,那时还没有革委会。
自此以后江苏造反派分裂成两大派,从口斗发展到手斗,发展到八二七一派撤出南京主要市区(据当时八二七的宣传是被红总赶出城的,但实际上那几天并没有武斗)隔城墙对持,还动了枪,最大的大厂镇动枪一仗红总一方死了七个人(这七个人我亲眼看到的,另一看到的是在挹江门被冷枪打死,“八二七”一方死了多少人不知道,大厂镇那一仗八二七是进攻一方)。
再往后中央指示工人阶级不要搞派性,要搞大联合,派军队进驻各单位才成立了各级革命委员会。各级政府的革委会是“三结合”,革委会常委中革命干部(被解放的,可见干部平反在胡上台以前很早就开始了)、军人、职工代表(实际上是造反派头头)各占大约三分之一。当然实际掌大权的基本上是军队代表。
再往后红总一派觉得吃了亏,就开始反当时在江苏掌实权的许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