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那年庐山(十六) 夜会 -- 史文恭

共:💬107 🌺312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那年庐山(十六) 夜会

在东哥敲定了会议从纠左到警惕“右倾”的转变之后,所有庐山聚首的大佬们,如拨云雾而见青天,看到东哥的底牌后,纠左的一方和反右的一方,在气势上立刻有了此消彼长的变化。对于会议的前半段,生气勃勃的秀才和湖南省的领导们,他们像骄傲的公鸡挨了一记闷棍,此时,他们才初步领略了政治气象学的高妙和不可测。--------对于这些在前一段日子深深相信东哥已经彻底下决心纠左的秀才们而言,他们既不能在理论上认同东哥对他们“右倾”的指责,又不能在感情上接受东哥看似突然的转变,于是,在他们娇嫩的心灵里,疑惑,彷徨,悲伤,甚至“受骗”带来的愤怒,像云雾升腾,遮掩了他们的理智。-------在这一群人中,周小舟的感觉是最为强烈的。

在庐山的“纠左”队伍里,看起来彭总是无可争议的领袖,但事实上,彭总的上书有大半是秀才鼓动的结果,------从庐山会议的前期整个情况看,在大跃进的全国一片狂热中保持冷静的湖南是最得东哥看重的,“前途光明,成绩伟大,问题不小”这个结论就是东哥化用周小舟和周惠这两个时任湖南第一和第三把手的报告,-----而周小舟和周惠更加骄傲的地方在于,大跃进里湖南的两个兄弟省,北面的湖北和南面的广东,都是浮夸最厉害的省,但到头来,这两个省的头头,王任重和陶铸都红着脸跟湖南借粮过难关,所以,二周对于其他大跃进中出尽风头的诸侯们,自然带着睥睨的眼色。

况且,周小舟还曾是东哥得意宠爱的秘书,一二九运动领导人之一。24岁,就代表TG赴南京,秘密与国民党宋子文、陈立夫的代表谈判国共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问题。25岁做东哥的秘书,31岁做任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冀中委员会委员兼第六地委书记、第六军分区政治委员,建国后不久,年仅41岁,官拜湖南省委书记,----这可是东哥家乡的书记啊,周小舟的后任,张平化52岁才接任周小舟执掌湘政,后来调到中央就做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革后还扶正。而张平化的后任,就是。。。。。。。华国锋同志。----所以几乎可以把湖南省视为东哥时代的政治重镇。-----作为湖南省书记,拥有曾经跳过龙门经历的周小舟,虽然和同僚比起来年轻的多,但在庐山会议的前期,得到了广泛的敬畏。--------政治局候补委员张闻天小组发言,屡屡被打断,东哥的现任秘书田家英,胡乔木,李锐(兼职秘书)发言,也是被中途打断无数,唯独周小舟在小组里发言纠左时,无人打断他的话头。

也正因为如此,东哥扭转乾坤的谈话对周小舟的情绪刺激是最大的。据李锐的回忆:“他怀疑毛泽东的这篇讲话,是否经过常委讨论。按照讲话精神发展下去,很像斯大林晚年,没有真正集体领导,只有个人独断专行。这样,终将导致党的分裂。我们都同意这种看法。周惠也感到毛泽东对一些问题的决定,反复变化太快。谈到斯特朗的谈话,她曾当面称赞毛泽东超过马恩列斯,而毛泽东没有答话。感觉多年来的顺境,毛泽东确实骄傲起来了。我认为毛泽东确是喜欢高指标的(这是我这一年多来的接触和个别谈话中,深深感觉到的),只喜欢柯庆施那样一些吹牛说大话、奉承迎合的人(柯是个手拿大棒,随时准备整人的人)。当然,谭老板放炮不准,但勇于负责,还是很喜欢的。黄克诚这样比较偏于稳重、多看困难的人,就很不喜欢。我又说,这样的讲话不是“翻云覆雨”吗?小舟也认为这个讲话,是“一百八十度转变”,使人转不过弯来。他特别激动,想三人一起到毛泽东处辩论一顿,争吵一顿也好。我认为从讲话来看,正在气头上,去也没法谈。于是小舟要去找黄克诚谈。这时,我倒有个心眼,觉得这样去谈,不就变成“小组织活动”了?会授人以柄。周惠也不想去。但拗不过小舟。他拨通电话,黄克诚不同意我们去。由于小舟的坚持,黄大将只好说:“你们要来就来吧。

根据上面非常关键的回忆,可以清楚地看到:

1, 周小舟的确此时反应过激了。他从组织程序的角度怀疑东哥的谈话是否经过常委讨论,但我们现在知道,至少东哥已经和胡服同志讨论过了。

2, 其次,东哥谈话的深意在于他老人家已经看到庐山会议上关于大跃进错误的争论已经转会到影响和动摇党的团结的层面了,也就是说,当时政治上最大的矛盾已经转移了。但周小舟和李锐,周惠明显地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只是看到东哥违背了他一直留给秀才们的印象,不再纠左了。

3, 非常奇怪,也是令人深思的是,在周小舟等三人发完怒气后,他们的共同反应是去找黄克诚大将谈,---固然,黄克诚是建国后首任湖南省委书记,是周小舟,周惠,李锐的老领导,在他们这些人情绪上转不过弯来时,找老领导谈心是很自然的反应,但话说回来,这个时候找老领导谈心又有什么效果呢?尤其是,这个时候,他们三人对东哥的认识又是如此偏激和危险?

4, 最后,还是要让大家再仔细看看周小舟反应,他居然还“想三人一起到毛泽东处辩论一顿,争吵一顿也好。”----吃惯了辣椒的湖南人,发起脾气来真的是宝庆骡子的倔脾气,庐山会议的几个要角,东哥,彭总,黄大将,周小舟,李锐统统都是湖南人,(还有谭震林,贺龙等等),要是这些个人里面,有几个不是湖南的,可能矛盾就不会这样激化吧。

5,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东哥号召的党内团结问题,根本就没有引起这些愤怒的秀才们的注意。从这点看,其实他们虽然也是政治从业人员,但所在的层次和眼光,毕竟还不高啊。

在他们三人到了黄克诚和彭总的别墅之后,根据李锐的回忆“小舟将斯大林晚年的话讲了。说袁世凯称帝前,围着袁那些人,专门印一种报纸给袁看,意谓毛泽东受了蒙蔽。我说了一句很愤激的话:他不能一手遮天。黄克诚劝我们不要激动,说毛泽东又不是慈禧太后,中央集体领导很好,自己有错误,多想想,可以作检讨。黄克诚最后劝慰我们,有意见还是当面去见主席谈谈。周惠很少说话。这样,我们才平静下来。小舟又谈了些湖南当前抗旱等一些工作问题。这时已经近10点钟了。将起身走时,彭德怀到黄克诚的房间来了。他们住在一栋平房的两头。小舟见彭德怀进来,即说:老总呀,我们离右派只有30公里了。彭说,着急有什么用。我见房内无多余的椅子,都站起来了,就催小舟:太晚了,该回去了。我们三人即走了出来。由于住处方向不同,我单独一人走了。回头看见小舟正在路边碰见罗瑞卿,向罗瑞卿打招呼。”

这段回忆,值得注意的有几点:

1, 周小舟,周惠,李锐三个当然知道黄克诚大将和彭总是住在一块的,但他们都只是找了黄大将,说明了他们三个人来,主要是为了和老领导谈心,发牢骚。

2, “斯大林晚年”这个形容词是非常有爆炸力的。因为,就在三年前,赫鲁晓夫就是那这个武器彻底打掉了因在全世界共产党人脑海里近三十年的偶像,斯大林同志。所以,当时TG对“斯大林晚年”的忌讳,如同“两线作战”对德军总参谋部一样---而且,“斯大林晚年”所影射的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制度建设方面的缺陷也同样体现在当时的中国,这个缺陷的危害逐步的显露,对于象周小舟这样怀着民主理想,在“一二九”运动中参加革命的,高级知识分子出身的TG高干们,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黄克诚大将必须及时地制止了他们的这个危险的牢骚。----但话一出口,覆水难收。周小舟终究还是为他自己埋下了这颗地雷。

3, 恰如李锐所言,当周小舟等三人离开彭总和黄大将住所时,时间已经超过晚上十点。但是在他们出门时,还是碰到了时任公安部长罗瑞卿大将。-----在这个时间发生的邂逅,不知道是命运女神的淘气,还是罗大将出于职业本能的负责?----恐怕要详细考察罗大将当时在庐山的住所和彭总别墅的相对位置和距离才能知道了。--------顺便提一句,罗大将的住所和贺龙元帅的,是邻居。

---------总之,用客观的角度来描述,就是在东哥讲话后,被警告的周小舟,周惠,李锐在当天晚上去拜访了同样持纠左观点的黄克诚大将并碰到了给东哥上书,触发庐山会议转变的彭总。---然后,当他们离开的时候,被持反右观点的,以东哥大警卫员自居的罗瑞卿大将看到了。--------在这微妙的转折时刻,这样的偶遇不可能不带来变化。但所幸的是,罗大将只看到他们三个从彭总,黄大将住所出来,并不知道他们三个在里面议论了什么。-------然而,有些话既然说出了口,就很难被人忘记的。。。。。。

相关链接:史文恭:【原创】那年庐山 (一)

史文恭:【原创】那年庐山(五) 七月二十三日

史文恭:那年庐山(九) 东哥发言了。

史文恭:【原创】那年庐山(十一)毛彭旧事

史文恭:【原创】那年庐山(十二)毛彭旧事之华北座谈会

史文恭:那年庐山(十三)众说纷纭

史文恭:【原创】那年庐山(十四)洛甫的发言

史文恭:【原创】那年庐山(十五)千古名文

关键词(Tags): #庐山会议

本帖一共被 8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

正在看史MM的其他帖子,突然想起来“那年庐山”不知更新了没有,遂循“家园博客”->“主题贴”进来,一看,嚯!居然是第一个阅读!

年仅41岁,官拜湖南省委书记

41岁就官拜刺史,这个记录现在还没有被打破吧...

家园 没沙发了,只有首花,呵呵。
家园 关键时候,该让步就得让步呀!

像那个周小舟听了太祖的话,你就消停点呗!别在四处点火了,不就没事了。结果闹得事也没解决,自己还陷进去了,多不值呀

家园 史料来源是否太偏于李锐。观此人近年言行,与李医生可

谓是五十步与百步了。

家园 李锐的《庐山会议实录》一书

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回忆以及当年在庐山所做的现场记录写成,其骨干是大量的第一手的现场记录,应该说史料价值很高,这也是这本书成为研究庐山会议最重要史料之一的原因,毕竟这方面的档案目前开放的还很有限。

家园 几个关键的夜会,到现在还没搞清楚

7月22日夜间的大区负责人会议,其实是一个关键节点,此会应该开到很晚,以致于毛泽东、刘少奇都服了不少安眠药。王光美对这个会避而不谈。

7月23日早晨的讲话,对刘少奇是意外,按李银桥的回忆,对毛泽东多少也有意外,是被吵醒的。

7月23日夜间,罗长子撞见秀才们之后怎么向毛泽东汇报的,也是个很大的谜团。

家园 李锐的问题

他当时只是一个副部级干部,一些关键的高层面会议是没有资格参加的(比如7月22日夜间的大区负责人会议)。

因此从他这个本位来看问题,信息本来就是不全面的,再加上文革之后其个人主观态度的问题,有些事情是放大了,有些事情是避而不谈了。

家园 【独辟蹊径还是耸人听闻?】尽管并不以为然可还是送花一朵

史文恭的这个系列除了目前大家都能看到的一些史料外,就是分析彭德怀的情绪和性格对庐山会议结果的影响,以及秀才们的作用。有独特的地方,但无法排遣人们心中的疑惑和块垒。

庐山会议对于后世的影响莫过于:在TG里,起码中央,也不能说实话、真话,说实话是要倒霉的。

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比较一下庐山会议的参加者的人品,特别是那些受益者的人品会更吸引读者的眼球。

官样回忆录为何不受欢迎,就是把所有人的品质都拉平了:都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家园 【探讨】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看了几个很有力的回复,觉得写庐山会议也到了快半截的时候,有一些总结类的话可以说一点了。呵呵,

1,关于本帖的史料问题。----目前来讲,同学们对俺还是比较宽容地,最尖锐地批评也是说俺善于“剪裁”史料,而不是“涂改”。---对此俺已经非常满足了,因为据俺看过的历史书,比如关于二战的,苏联的通史类二战书和丘吉尔的,或者美国方面的,几乎不一致的地方很多,(大家都是在干剪裁的活啊,)---俺之前曾经非常自信,认为自己的帖子几乎每一个史料都有出处,但现在慢慢地回顾,觉得自己对于庐山会议未必没有一点倾向性,这个倾向性是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俺对史料的选择和解读,---是无法拍着胸脯说,俺可以百分百公正的。---因此,还请同学们多多监督啊。

2,关于庐山会议的历史教训。----写历史,毕竟不是挖掘八卦,其目的总是要从教训中得到启发。----庐山会议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和启迪是什么?----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公鲨老前辈说:“庐山会议对于后世的影响莫过于:在TG里,起码中央,也不能说实话、真话,说实话是要倒霉的。”---这是一个很对的结论。----因为,庐山上面提意见的彭总,洛甫,周小舟,黄克诚,李锐,乃至后来的周惠都统统倒霉了。-----------------但是,纵观庐山会议的总过程,这些老革命的“倒霉”是否直接和他们提意见有关,是值得推敲的。-----事实上,在庐山会议上,对大跃进有意见,提意见的高级干部很多,比如做会议结论性文件的田家英,胡乔木,乃至陈伯达都说了很多纠左的话,地方大员里面,这些人也有,如俺开头举得赵尔陆,陶鲁茄等,---为啥这些人都没有被打入“反党右倾集团”呢?

还有很多细节同样需要解释,比如彭总的确根本就不想上山的,---就是上了山之后,他给东哥写信也有周小舟鼓励的因素,----这种态度是不是一种主动为民请命的态度,---我们后来者显然有一个较为公正的判读。

又如,洛甫最后八千字的发言,如果在庐山会议前期大家充分讨论的那两个礼拜给出,---作为后人对此,当然要赞同他的发言的深度和勇气,然而,他给出这个发言已经是庐山会议开始性质从“讨论大跃进得失”转化到“维护党的团结”这个阶段了,---这个时候,他的发言是否符合会议的流向,对会议的最终结果会产生好的还是坏的结果,这个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思索。

第三,俺觉得在评论庐山会议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经过一系列的“个人崇拜”后,东哥作为TG的形象代言人,他的威信成为了一个玻璃器皿一样的易碎品。-----也就是说,已经不容对他的威信稍加损害了,---因为被塑造的过于完美,东哥的威信象一道光环,破了一点,整个圈就没了。-----从这个角度考虑,事实上,庐山会议,东哥7月23日谈话的巨大震慑力量就来自于他老人家强的的威信,而后来所有的,(请注意,在后来的庐山TG中央全体会议上),所有的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包括象张爱萍上将这样彭总的老部下,和以直言闻名全军的牛人)—-都投了赞成票,没有一个人为彭黄张周讲话。-----这就是庐山会议的前提。---如果现在我们可以翘着脚儿说,喂喂,庐山会议的时候,这些TG高干为啥没有发扬民主,主持正义呢?----那是因为我们忽视了这个重要的前提。(当然,当时彭黄张周还有一个具体的罪状,我们接下来再说。)----总之,庐山会议从中国民主制度建设历程这个角度看,是一个初期的反面例子,----但后面的研究者必须注意当时的历史局限性。

最后,我们还要考虑到庐山会议的几个关键人物的个人性格和历史渊源。-----在庐山会议的前期,彭总的性格促使他犯了错误,在庐山会议的末期,周小舟同样如此。---这虽然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但同样不可忽视。

谢谢同学们的批评和参与,----当然,还有你们的花啊。。

家园 大官人人品好啊,呵呵。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阿雪的这个帖子一针见血啊

尤其是罗大将如何象东哥汇报的,是一大关节处啊。

不过7月23日东哥被吵醒可能有问题,因为据庐山管理局人员的会议,这天的会议是清晨,(所以胡服还是吃着安眠药被叫醒的)考虑到还要通知到会人员,这个会议决定开时,应该很早,“早”到东哥不太可能在那个钟点被吵醒。。。

家园 俺也说明一点。。

其实下面duanjian兄,雪里蕻兄讲得都很全面了。---俺补充一点是,李锐在改革开放后升的很快,官拜中组部青年干部局局长,常务副部长,(这可是很核心的位置啊),十二大被选为中央委员。---他写庐山会议,一部分原因是胡乔木的建议。----当然,李锐最厉害的一件事,俺就不说了。

总之,俺的意思是,78年之后地位很高的李锐有可能接触到庐山会议的一些第一手资料,比如会议简报这些非常珍贵的东西。---而且,他敢于直接点名。使我们知道了,象贺龙元帅,东哥的曾经秘书陈正人,还有四川总督李井泉等等在庐山会议的风采。-----俺看到的另一本被廖盖隆(此公也是党内大秀才)夸奖为庐山会议写得最好的一本书,(谢春涛著),里面对很多发言全都没有点名,都是“有的同志说”,----所以从这一点看,李锐的书,对于我们这些没可能接触第一手资料的爱好者来说,还是有很大价值的。

家园 问题是,7月23日上午这个会一开始毛泽东不在

这个会议决定开时,当然应该比较早,但是通知开的会是否就是毛泽东出席讲话的会?

毛泽东讲话的结尾说,还要回去睡觉,这个和李银桥的回忆是可以互相验证的。

家园 最厉害的一件事,是不是选拔了四代?

后备梯队选拔是李锐负责的,正是在此期间胡、吴成为两个最重要的苗子。所以李锐被17大特邀带着表。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