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对论语“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的理解 -- 许高飞

共:💬6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我对论语“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的理解

论语学而篇第十三章: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看的杨伯峻、钱穆、朱熹几位大家的解释,总不满意,于是最近一直在思考这几句话,今天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理解如下:

“因不失其亲”中的“亲”作动词解,意即“他所亲近的”,亲近的是什么呢?根据前面学而篇一第六章的“泛爱众,而亲仁”来理解,就是“仁”。“仁”正是孔子思想体系里“仁、义、礼”的核心。

整句话就可以这么理解:“其所依循的是仁,这样的人也就可以尊奉了”

这样来解释的话,整章就先从义开始,再谈到礼,最后说到仁,正好和孔子提出的“仁、义、礼”对应起来,句子也就连贯多了。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下面附上几位大家的解释

杨伯峻的解释是:

有子说:“所守的约言符合义,说的话就能兑现。态度容貌的严矜合于礼,就不致遭受侮辱。依靠关系深的人,也就可靠了。”

对前面部分的解释我倒没什么意见,不过后面把“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解释为“依靠关系深的人,也就可靠了。”,我觉得很不通,一来未能与上文衔接,二来也不够合理。

又翻了一下钱穆的解释,如下,还是不满意:

有子说:“与人约而来信,必先求近义,始可践守。向人恭敬,必先求合礼,始可远于耻辱。遇有所因依时,必先择其可亲者,亦可依若宗主了。”

而他们俩的解释和朱子的注释(如下),意思也差不多: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近、远,皆去声。信,约信也。义者,事之宜也。复,践言也。恭,致敬也。礼,节文也。因,犹依也。宗,犹主也。言约信而合其宜,则言必可践矣。致恭而中其节,则能远耻辱矣。所依者不失其可亲之人,则亦可以宗而主之矣。此言人之言行交际,皆当谨之于始而虑其所终,不然,则因仍苟且之间,将有不胜其自失之悔者矣。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这个解释感觉上比其他的说法更贴切

窃以为,宗似解释为尊崇、可靠是不是更好些。

家园 貌似老兄说的很有道理,不知道是否是首创。

我从来不迷信什么大家,大牛,他们的错误和眼界上的低陋比比皆是,当然,他们也确有值得尊敬之处。

我很欣赏许兄这样的独立思考。

家园 是我最近思索所得

我最初是记录在自己的博客上,这儿:

http://xugaofei.com/thinking/92#comment-41

家园 容我仔细想想

很多时候,把文言文用白话文解释,大致意思能表达出来,但是要精确表达不太容易,我先想想。

家园 这我相信,我问的是有没有人已经发表过类似观点

否的话,你可以写论文发表。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