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一下新土改 -- 观望者

共:💬25 🌺4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说一下新土改

上一个月,我在【原创】坤初六:屡霜.坚冰至!看今天的奶粉和股市的回贴里回人家说一个月内肯定有大事,

没有天机!自做孽不可活![观望者 于:2008-09-17 08:34:48

再说一段.大家还有时间.谁都有.怎么走再看!

再直接一点谁,一个月后到底还有没有机会就大家都知道了.我心里已经清楚,但我真不愿见到那样的情况观望者:没有天机!自做孽不可活!

这不就这事我还要说说。其实河里大家对我意见不少,主要是文字很臭,政治脑残兼有大剧园的嫌疑。而我还是想在在这里罗七八嗦地讲一讲那些你们不爱听也不想知道的事情。

我文字没低气,那是因为我文化有限。而且你们的文字逻辑和我学过的逻辑很不同。不少人一下子难已接受我写出来的东西。这我没法子的事情。而对这些敏感的国内问题上我是没法不关心的,虽然河里不少人认为我没资格去关心,但那些事情肯定影响到我的生活,所以我还是有兴趣去说一说。

就说这次胡总安徽讲话引出来的问题吧!

允许在现在的土地使用权不边的条件有尝流转土地使用权。这事情河里和中国国内已经都嚷嚷扁了,我当然会知道,也会有想法。这事情是好还是坏的问题。首先看到的是农民今天的困境,家里有那么一点土地,在现在的条件下可以解决吃饭问题。但想着改善生活那凭这点土地是远不够的。而三十年前的改革让很多在农村的人走出去,这当中的很多人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但很多人到现在身份还是不变,尽管他们在城市生活了很长时间,也主要靠城市生活。但他们还是离不开农民的身份。这就是今天中国的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

其实我们不难想象这样的身份问题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历史上农民作为中国社会有着高地位的群体,在新中国的解放后,拥有自己的土地还是每个人希望的梦想。而土改后分到土地的人也摆脱了新社会里的无产阶级的卑微社会地位和无法维持生活的困境。这是共和国最伟大的成就。虽然历史上有过很多次分田地的事件,但新中国的土改和社会改革谁都无法否认是最有效和最彻底的社会进步改造。然而当时的土改后的生产并不能满足中国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和使所以的人有着彻底的生活改善,小农经济还是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于是为摆脱这样的困境中国又进行了多次尝试。公社化,体制下放再消除小资产中的生产队等。结果还是在有限的耕地和太多的人口中没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成就。

当公社化成了国家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制约的时候,三十年前的再分地是自然不过的事情了。然而这三十年来中国各方面的巨大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事情。但也有很多其他。有一些问题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这就象农村问题。

在九十年代的三农问题的思考解决到温总的彻底取消农业税,这体现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和对中国最大的一群人命运的重视。但重视归重视,问题还是不少。主要的问题是所谓的农民收入并不高,而农村的实际生产进步并不很大。制约农村的因素其实很多,比如耕地和人口的矛盾,地区间的差异,还是土地和人口关系无法让农业成为大生产下的现代化农业。

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者,当然每天想的是解决这十亿农民的生活的头等大事。然而解决这土地以人的矛盾,经济发展和社会关系的矛盾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这里并不是象不少人认为的那样只是农村问题,而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社会进步甚至是文明进步的大事。象目前的农村,因为收入不高而没有在基础设施上再多一点的投入。这使得教育,文化等相对挤后。解决这问题是首先让农村富裕,虽然前三十年农村的收入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比起其它行业,农村的总水平很是比较的低的。农村的主要是因为千百年来的小农经济让中国的农业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生产。

象今天的农村,人平均土地极少,单凭这些土地谨够维持吃饭问题。而为了有更好的生活,很多农村人到城市去务工。但家里唯一的土地还留在自己手中,因为那是他们最后的保障。因为这些被叫做农民工的人在城市里没有任何的社会保障,甚至他们的孩子连在城市里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资格都没有,于是他们只有保持自己故乡的一点土地来保障自己谨有的身份和最后的保障。其实不少人在城里打工,并不愿意把他们的孩子留在农村,但他们没法让孩子在城里获得比如教育等基础的保障,于是只好留在了农村。在农村的孩子在没有父母的直接教育和农村的教育基础等问题使得这些孩子长大后天然地比城里的孩子差,这样下去很容易造成新的不公平而形成阶级差别。

其实阶级社会是一个悲哀和野蛮的社会,新中国的解放就是打倒阶级,让大家同在一片天空下。但今天中国社会因为经济差异和地区差加上行政手段的落后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差别。这差别继续下去的话将是新中国最致命的打击。这也是历史上分田地,腐败,阶级差距到改朝换代的一个轮回规矩。今天已经突出的社会矛盾中的农村问题,解决与否不单是影响经济的发展,还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这时候是到了改革的时候了。

要改就要找出问题,从经营上讲农村的问题在于小农生产。这让技术进步,产业升级都成为困难。而在于现在农村不少土地事实上缺乏充分耕种和农村人口太多的矛盾上很难有出路去解决产业升级的困难。而单从技术上去考虑农业,土地兼并是一个出路,但问题是中国的土地是国用化的,农民们有的只是使用权。一但兼并后失去土地的农民怎么办?

这就是胡总的折忡方案,允许土地使用权流转。这既保证了农民的身份的不变和他们赖以依靠的土地名誉上还是属于他们,也保证了土地集中使用的实际,这好象是两全的方案!而事情总有另一面。今天中国的土地资源已经属于一种廉价的资本,在资本运作中土地不过是为了获得更大利润的东西。这就象我们看到的房地产的征地和农村土地的肆意改变用途。这样的改变使得农村的矛盾已经很突出,使得农民和政府的矛盾在深化。这使得大家不能不考虑土地使用和农民生活和接受的问题了。这就有今天这个允许土地使用权有常流转。

但这里的问题很复杂,并不是你中央说什么就是什么。现在很多地方在美其名为重回大集体的口号下村官和有力人士去占据土地以达到侵占为己的目的。这些年其实有很多大农业的公司经常到农村的租地,但这样的公司一般和土地使用权者写有合同,合约期满后土地归还。这是良性的商业行为。而一但有官员以胡的讲话做为标准来实行土地使用权的集合使用的话那将是灾难性的。要知道今天农村里,其实上农民什么权利都没有,比如征地,分到他们手上的也是赔产的钱,因为土地是国家的,所以土地赔偿款自然就是集体的,也就是官员的。一旦土地改变使用权,农民除了哭就什么都没有,这才是今天农村实际的土地改变使用的一种最多的结果。一旦国家允许流转,好,集体赔产后使用权归集体再转给私人。这样一转手,这地和农民在没有什么联系了。

其实,这对于只在于改善农业结构上是好事,但对于农村来说不究是场灾难。象目前的情况下土地的使用权不流转的情况下使用该土地得征得原使用者的同意。而所谓的可以流转,这集体的作用下,土地将不再是今天在农村耕地者的东西,这才是可怕的。

其实,农村的问题不在农业上,而是其它的原因,那些司法和行政诞生的腐败和官僚。还是户籍和社会关系等造成的。而要改善农村面貌只有让在农村的有获得更多的公平比如教育和居住自由等才可以。象城市不再让农村来的家庭孩子没地方读书,也可以在任何地方得到医保和社保。这样农村将有很多人放弃农村而进入城市,这样的迁徙才是良性的社会进步。

说了那么多,重要的是在其他行政和法律法规都没跟上的时候去搞土地那是严重的。这和三十年前分地是很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气氛。至于走到那一步,恐怕三五年后才知道结果。但事物的两面性都因为先看到,这样做的好就是农业可以升级,但你没这样的流转宣言农村就已经这样搞。但这只在于商业上的造作,并不设计土地实际使用的转变,今天改变土地使用的转变。看来并不乐观。

家园 这个的确是国之大事

我的老家就是天津农村的,现在村子上的人一般都是把地租了出去,一亩400元。租地的是河南人,他们把地来种棉花。我走到地里去过,大概2/3的地都是种的棉花(我们那里没有种棉花的传统,肯定是河南人租来种的)。

现在人们不种地是因为可以打工,比如,到养鱼池了出鱼,一天每人80元;到城市里种花种草,一天50(?)元。种地太辛苦了,收入也不多。

这个是农民自己行动的,没有上面政策。现在有政策也是应该保护农民弱小群体把。

最恐怖的就是搞的象城市暴力拆迁房一样。俺感觉不要惹农民,农民不容易,应该多照顾农民。

家园 与其说对这个政策没有信心

还不如说是对执行这个政策的系统没有信心。

家园 中国的国情是人多地少,机械水平低

中国农业如果集约化,也必须是劳动力的集约化,而不是机械集约化。

家园 您这句说到点上!
家园 看法

文章里提到两个我很感兴趣,一个是"而要改善农村面貌只有让在农村的有获得更多的公平比如教育和居住自由等才可以",还有就是光年兄说的执行力上面.

我这边的农村,干部如果还可以,其实这两年还是好过的,自己种菜(菜价涨了),超生的几个劳力去打工,比城里过的还塌实;要碰上黑心的,那真是欺男霸女,横着上街,还死要面子,说话吵的死,晚上实在没东西玩了就扔鞭炮到人家猪圈里-----------

基层干部的素质有时候真的太重要了--------

家园 赞成您说的让农民获得城里人身份自然土地就多出来了。
家园 观望者兄,一点探讨。

现在的土地流转全改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流转的权力归农民。我在经济板块有相关的文章。从03年的立法开始,各种法律、法规的趋势是,流转越来越成为农民自己的事情,价格越来越成为市场的事情,从技术层面减少基层组织的参与力度。这也是各地试验后得出的经验。以前的流转要村里批准,乡镇备案,给了寻租的权利,现在这些都放开了。至于征地,和流转是两个概念,就像城市房屋买卖和拆迁一样。而由于现行的农用地保护政策和宅基地政策,再加上这些年的新闻曝光,使这块变得很敏感,难度也很大了。

家园 关键是如何推行,

已经有地方以集体的名誉把地收回去,每其名是股份制,也就是出劳力的算股份.地权算的很少.完了在把地对某人统一来操作.

这里很多东西,土地是国家的,所以土地使用权不确定的因素很多.使用权一但可以流转,那主权就在集体手里,那样的话从农民手中拿到地的使用权不再是什么困难,主要集体就可以了.

在很多地方,每十五年分一次地是一个已经确定下来的东西,也就是十五年后农民手中使用的土地要按新的人口来再分一次.现在这时候来这样的政策.一但地方就乘机把地先收会集体,在按所谓的集体来算股份,那农民就彻底丧失土地.这就是最大的危机.

我从不怀疑中国的领导智慧,但也从不看好地方官的人格,所以问题就在这里.中国今天最重要的是法律,在没有规定有罪必究之前贸然实行土地流转是危险的.比如我是一官,我通过所谓的土地是集体的原则,给农民那么一点股份收土地.再按出工给一个股份或者工资,这样的后果将是可怕的.我这点担心绝对不是多余.因为已经有地方这样干过,只哎于土地使用权的问题不敢彻底地搞让农民彻底变成工人的勾当.今天这政策一出.

农民彻底变成工人就是完全可能的.这不是说我自己神经过敏.虽然新中国的农村人谁也没有实际的土地主权,而使用权是临时的,一点通过这样所谓股份等手段从他们手上拿走那将让农村人彻底地成为无产者.

所以今天看来,一个是势在必行的农村改革和行政体系的不确定中进行这样的尝试风险是极大的,你想一下先前的地权,使用权,国家土地的实际等东西你就会发展这里问题不少.

其实这样并不是不好,问题在于万一有人利用了这样的条件进行土地兼并那就成为一万的事情.

其实不是没出路,出路在于法律,如果现在就法律定死现在农村人人上的土地使用权不准变,把它从集体资产中彻底确定在个人手中,把以集体为借口侵犯农民土地权益的人制以重刑才可以保证这个政策不被利用.但今天还没见相关的法律出台.这才是最大的风险.

比如,我是一官,我以集体的名誉股份了,再把地卖来大家分点钱.现在谁可以把我怎么样?

有些地方的农村本就没什么地,再加上耕作的成本,早就想着不耕地了.如果我再那里把地买回来.目前看那里的你们是解脱了.但没了土地保障的农民将回如何谁都不知道.

还是看吧!

家园 如果能够从土地法的角度明确这个“土改”

各方的利益和责任划分,那么政策的操作过程也就能够做到一定的透明和受监督。而且,也能够从法律的角度上最好(由我们)确定这个土改的严肃性和非被利益集团绑架(蛊惑)的可能性。即使真的政策推行中出现一定的问题也能够有法律保障。不至于失控。

如果能够形成新的土地法,能够用法律的形式确保不出现大批农民失地的情况出现,那么这个事情其实是值得做的。考虑到现在自行进行土地使用的有偿转让在一些地方已经很普遍了,尽早规范化法律化也有利保护农民利益。

但是现在有些现象令人比较担忧。主要在宣传方面,现在鼓吹公司带农和集约化经营都是选取最好的例子宣传的,没有更加过硬的调查研究?如果没有细分和踏实的研究盲目上马的话,一些地方形成灾难恐怕绝对不是瞎话。

家园 农民是中国最重要的根本,

历史经验是农村的走向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前途.有河里人对邓小平的分田很多腹诽.但那次分田才使用三十年的经济起步有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田的问题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比如井田制,卫央的更战,在到公社化.其实看起来问题在田里,其实问题在于如何去对中国社会各种问题的事情.简单地只把问题限制在田里那问题是解决不了的.王安石之变的失败在于只在田里变法,没再社会里变.

这样变起来没有变社会的基础,那就注定王安石的失败.而七九年的成功就是大破了国家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才有今天的成果,今天如何走将在明天带来歌种现在还不确定的后果,而一个已经有问题的社会不进行深刻的变法是不行的.

其实土地问题是中国天大的是!不得不慎之又慎!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其实法律规定是很清楚的,关键是执行。

法律条文有规定承包期内不得收回承包权,当时的法律规定转让给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要经过2/3集体村民同意,这次的改革,很可能这一条都要被废止,直接把权力交给农民,减少村干部干预的可能。

你说的情况其实是基层组织违法。按照现行法律,如果农民不愿意交回承包权,集体是没有办法的。如果按照预计的改革方案,将30年承包期改为70年,就更没有办法了。

你的问题进一步是基层组织违法怎么救济。即使没有这次改革,基层组织要违法也会找到其他理由的。就像那个大灰狼和小白兔的笑话。我认为这应该是配套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遗憾的是,确实就现在情况,除了技术上规避外,好像还没有系统性的比较良好的办法能够解决。

家园 看一下下面的回贴,

观望者:农民是中国最重要的根本,

其实我说的是现在最重要的在中国首先推行法治再去改革农村.在法治没过关之前我们做的都是没意义的.

现在最要命的是官员们的犯罪,如果先有办法制止和追究他们的犯罪那政策才有被正确推行的可能.要不就象国企改革一样.变成了瓜分者的最好借口.

如果现在法律跟不上,还是到头来政策变成某些私利的东西!

家园 【文摘】香港《明报》的一些调查采访

只引第一段,剩下的给链接大家自己看。

【明報專訊】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 於9 月8日至10日赴農業大省河南,高調表示要「加快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胡錦濤這一番說話意味着,中國超過半世紀的「城市」和「農村」這兩種身分的分野,將會成為歷史。不過,雖然有大部分農民都選擇進城打工,但他們中不少卻是「人入城,戶口不入城」,為的只是宅基地權以及「落葉歸根」的觀念。

外链出处

按:所采访地为清远市清新县。虽然地处广州不远,但已在珠三角之外,经济较欠发达。

家园 在城市有稳定收入,和足够钱安家的人,有几个会落葉歸根?

大部分农民工的收入,及工作的稳定性,根本不够他们长期在城市生活的.

说什么观念,还真以为农民傻啊,很多农民工的工作不稳定,在一个单位能干几年就不错了,而且他们的收入保证自己在城市生活,尚可有些余钱,但如果家中老幼也跟进城,那就不够了.

再者大部分农民工从事的是低端体力劳动,一上年纪就没法干了,到时不回家城里又不养,不归根难道上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