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终于明白了,我确实不懂“科学” -- 夕曦

共:💬47 🌺4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终于明白了,我确实不懂“科学”

此贴是回复与瀛洲海客争论的,另开一贴。争论的起因很简单,是我质疑了瀛洲海客引用张延生的文章《相對平衡相對穩定系統的尋求》瀛洲海客:再貼一點東西來騙你中列举的数据:

50年代末,當周總理讓我父親負責中醫現代化研究的時候,我父親當時通過20多個大城市的婦科醫院,進行了三百多萬生育者的統計,發現婦女從虛歲14歲到 49歲,多大歲數陰曆幾月份懷孕是男孩是女孩是有固定規律的。與男方如何沒多大關係。不管當時她與哪個男人成的孕,這種規律基本不變(其準確性在百分之九 十五以上。那百分之五中往往可能是把日子記錯、各種病態情況或難言之隱造成的,再就是閏年閏月轉換中産生的誤差等)。因當時社會風氣還是重男輕女,怕造成 人口的男女平衡,故而周總理不讓發表此成果。

我质疑的根据是这些数据涉及的学科常识夕曦:实在是不能相信张先生在文中引用的数据(回《骗你》)。根据常识,50年代末进行三百多万生育者的统计是不太可能存在的。为什么?是规模,太大了,比当时“亩产万斤”还大的多。调查百万人以上可以说是惊天动地的。举个例子,流行病学最著名的调查是Framingham Heart Study,已经有多半个世纪了,现在还在进行。现在关于血脂、C反应蛋白对心血管疾病影响的认识是最初从这个调查的数据中得来的。该研究从最初只调查了五千多人到现在第三代共几万人,并且造就了一百多个教授、副教授。如果张文中提到的三百多万生育者的统计是存在的,那么半个世纪后我们是应该知道这个调查的。如果它存在,应该具有很高的价值,这是中国科学的骄傲,震了、盖了帽了。有点儿奇怪的是,我们从没有听说过这个调查。连毛泽东的私人生活都能公开的今天,我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公开承认有这个调查的存在,即使不发表调查的结果。我对该调查的结果不感兴趣,但非常非常想向他们取经,学习如何开展百万人以上的调查。

为什么?我要吃饭、要养家。如果我能开展百万人以上的调查,我这辈子就抱上了金饭碗。可要拿我吃饭的家什忽悠我,也别怪我不能不跳起来。瀛洲海客说我没有“科學的態度”、“非常質疑您是否受過嚴謹的科學教育”。无所谓,不挡吃、不挡喝的。真正关我吃喝的是发表文章、获得科研基金。发表文章获得科研基金,是要经过严刻的同行评审的。这些同行评审,有有道理的也有没有道理的,有懂行的也有不懂行的。对没有道理、不懂行的质疑。我只能私下和发发牢骚,但还要认真学学新的东西,找出有力的证据来。回复时还得很虚心,只能说错在我这儿,是我没有说明白,工作做的不全面,还有问题,还应该怎么做,我按评价做了相应的修改、尽量说明白。。。如果有一个评价回复的不满意,就发不了文章拿不到基金,我就砸了自己的饭碗。同行评审的好处之一是最终写出来的东西还是比较严谨的。实际上我最大的收获和最快的进步都是从回复同行评审中得来的。另外,质疑同行,从同行的回复里也能学到很多东西。相信许多和我一样在科研行当里混饭吃的有同样的体会。

看到瀛洲海客转发的张延生的文章,其中有涉及我专业的地方,我很自然地按同行评审的方法提出我的质疑。没办法,习惯了,挺不好意思的,直接就拍了一砖。只不过在我被质疑和质疑其他同行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听到过也没有用过“這是科學的態度嗎”“ 非常質疑您是否受過嚴謹的科學教育”这样的评价。因为这是没有效果并且自掉身价的方法。我认为最严重的质疑莫过于“你在造假”“你使用了假的证据”。当然,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荣幸获得这些评价,如果获得了,也就混不下去了。不过,我也得承认我在质疑张文时下手黑了一点儿,使用了最严重的质疑:“我认为张延生的文章制造了个虚假的调查”。如果有证据能证明我的质疑是错的,我愿意公开道歉。奇怪的是,瀛洲海客给出的标题《再貼一點東西來騙你》更适合做张文的副标题。

从瀛洲海客回复我质疑的贴子里,我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首先,我认识到我认为的科学和他说的“科学”不是一个东西。按瀛洲海客的标准我是不懂“科学”的,没有经过“严谨的科学教育”。既然我前面提到了,不挡吃、不挡喝的,也就认了我不懂“科学”,无所谓嘛,反正文章照发,科研基金照旧申请。反过来,我也认识到瀛洲海客搞的东西是很需要贴上“科学”的标签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知道“科学”的标签是否和其饭碗直接有关?

其次,我知道了几种用以对付质疑的手段。这里我用了“知道了”而不是“学会了”,是因为今后我不会使用这些手段,不仅不会给我带来好处,反而是制造麻烦。

手段一是拉大旗做虎皮。

實際上以張父早年參加革命,多年從事醫務工作的背景,他所領受受任務的層面,和當時内外部壓力的時代背景來看,這個人口和生育問題的調查,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機密。
这个逻辑就是所以我不应该质疑该调查的真实性。

手段二攻击质疑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張文中有那麽多内容,你何以對其他的内容不作一番認真的思考”
可问题是张在非专业的地方要造假,那他在文章引用造假的东西的目的就十分可疑了。如果张的东西是可靠的,他完全可以将不可靠的部分删除,这会给文章加分而不是损害文章。

手段三是釜底抽薪,给质疑一方贴上“不科学”的标签,降低信誉,这样质疑就没有根据了。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有问题的逻辑。

手段四是猜测质疑一方的动机划分立场,再根据立场进行拍砖。引用瀛洲海客的原话

您對中醫和傳統文化指手畫腳的時候,並沒有意識到這樣會象您對造原子彈指手畫腳一樣,徒招耻笑。
问题是我在质疑张的文章时从没有提到我在讨论中医和传统文化。我请瀛洲海客解释他的逻辑,回答特别有意思
張先生的文章,滿紙都是關於中國文化和中醫的探討,您是真沒有看出來還是故作不知?就以您質疑的這件事來説,您既然無法證明此事的真僞,又不從理論和實踐 來探討其可能性,就斷言“没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您這不是指手畫腳是甚麽?您如果還有一點邏輯頭腦的話,自己應該能夠推導出來吧?
需要指出的是质疑张延生的文章制造了个虚假的调查并不代表质疑中医的科学性。如果张的文章是在讨论中医和传统文化,那它是在给中医和传统文化抹黑。而不是我在对中医和传统文化指手画脚。

手段四特别恶劣,它将“中医是科学的”这样一个表达变成了政治正确的口号。这不是在推广中医,而是对中医的发展制造障碍。反问一句:反正中医天天在给病人看病治疗,用得着再贴上“科学”的标签吗?

如果有兴趣请看看我以前引述的文章:

夕曦:【文摘及自我测试】区别科学与伪科学----自我测试中医(1)

夕曦:【文摘及自我测试】区别科学与伪科学----自我测试中医(2)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花一个

海客的行文就是一个江湖术士的做派,倒也配得上他这个ID.

家园 我不想和你做意氣之爭

您是搞醫學的,其他的我也不多說。您可以自己去做一個生育方面的調查和實驗,看看你質疑的張文的結論是否有道理。

另外張80年代曾專心研究過中醫,他在光明中醫學院編寫的教材您可以去找來看看,研究一下。

他早年的一本小冊子《氣功與手診》,其中運用黃帝内經,易經等理論,不用任何儀器,僅僅根據病人手上各部位顔色,紋路等變化診斷疾病。您也可以找來看看,實踐一下看看他到底是否騙人。

附上張先生的一個簡介,雖然這個簡介並不全面,但是也可以看到張先生30年來在中醫和傳統文化四大系統方面的研究和應用成果和地位,事實上他根本無須用您懷疑的這種小伎倆來擡高自己。

张延生——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弘扬者

张 延 生 ,1943 年 出 生 于 陕 西 省 延 安 市 瓦 窑 堡 。祖 籍 山 东 藤 县 。现 任 光 明 中 医 学 院 ( 原 光 明 中 医 函 授 大 学 〕 易 学 与 气 功 研 室 主 任 ,教 授 。张 延 生 1969 年 毕 业 于 北 京 航 空 学 院 ( 现 名: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发 动 机 工 艺 系 发 动 机 工 艺 专 业 。 其 父 张 协 和 少 年 学 医 , 中 年 知 识 渊 博 ,医 术 精 湛 ,并 于 1956 年 发 明 “ 经 络 测 定 仪 ”),1958 年 公 开 此 项 技 术 , 在 国 际 上 与 日 本 的 中 谷 义 雄 同 时独立 发 明 , 但 性 能 优 于 日 式“ 良 导 络 测 定 仪 ”〕,晚年成 为 中 国 为 数 不 多 的 复 合 型 专 家 型 的 领 导 干 部 。

``````张 延 生 受 其 影 响 颇 深 , 知 识 面 广 范 , 自 幼 喜 医 好 学 ,大 学 期 间 常 负 “ 经 络 仪 ” 与 人 测 试 , 并 博 览 古 医 经 典 著 作 , 钻 研 、 实 践 医 理 医 术 。 1976 年 初 接 触 并 研 究 气 功 及 气 功 诊 治 技 术 。1979 年 开 始 研 究 人 体 特 异 功 能 。 1982 年 开 始 练 功 , 次 年 出 功 , 具 有 遥 诊 , 遥 感 、 训 练 多 种 特 异 功 能 等 功 能 及 能 力 。

   曾 任 全 国 人 体 特 异 功 能 应 用 研 究 协 会 副 理 事 长 、 特 异 气 功 医 师 ; 中 华 人 体 特 异 功 能 应 用 研 究 所 副 所 长 , 中 华 国 际 潜 能 科 技 开 发 公 司 副 董 事 长 , 副 总 经 理 等 职 。 又 任 :中 国 《 周 易 》 研 究 会 副 会 长 ; 中 国 医 学 气 功 研 究 会 理 事 ; 中 国 食 文 化 研 究 会 道 家 食 文 化 研 究 委 员 会 常 务 副 会 长 ; 中 华 名 人 协 会 理 事 ; 中 国 传 统 医 学 研 究 所 副 所 长 ; 中 国 气 功 科 学 研 究 会 名 誉 理 事 ;全 军 医 学 气 功 培 训 中 心 总 顾 问 等 职 。 受 聘 于 中 华 气 功 进 修 学 院 专 家 委 员 会 ;西 安 《 周 易 》 研 究 会 ; 广 东 省 气 功 科 学 研 究 会 ; 郑 州 气 功 研 究 会 ; 广 东 省 人 体 科 学 研 究 会 ; 天 津 市 人 体 科 学 学 会 ; 清 华 大 学 研 究 生 会 气 功 研 究 会 ; 北 京 工 业 大 学 气 功 协 会 ; 北 京 中 医 学 院 大 学 生 手 诊 研 究 协 会 等 机 构 。 张 延 生 在 研 究 中 医 、 经 络 、 气 功 及 人 体 特 异 功 能 的 过 程 中 , 终 于 寻 到 中 华 文 化 之 源 -- 《 易 经 》 。 1981 年 开 始 研 易 , 1986 年 开 始 演 讲 和 办 研 习 班 。迄今为止 , 已 办 面 授 班 39 次 , 参 加 人 数 达 18890 人 次 以 上 , 演 讲 53 场 , 参 加 者 约 54000 人 次 。 遍 及 的 城 市 有 北 京 、 天 津 、 吉 林 、 青 岛 等 及 香 港 地 区 、 日 本国 、 泰国 、 马 来 西 亚 、 印 度 尼 西 亚 、 澳 大 利 亚 等 国 。 此 外 , 香 港 无 线 电 视 台 “ 欢 乐 今 宵 ” 、 日 本 京 都 电 视 台 、 广 东 电 台 、 北 京 人 民 广 播 电 台 等 曾 多 次 播 放 他 的 专 题 采 访 及 现 场 演 试 。 演 讲 听 众 包 括 :学 者 、 科 研 人 员 、 留 学 生 、 大 学生 、 博 士 、 教 授 、 工 程 师 及 工 程 术 人 员 、 研 究 员 、 研 究 生 、 省 市 部 局 等 各 级 干 部 、 职 员 、 工 人 、 农 民 、 解 放 军 干 部 战 士 、 医 务 人 员 、 商 人 、 民 警 公 安 干 警、 中 学 生 、 武 术 气 功 易 学 爱 好 者 等 。 张 延 生 经 常 参 加 国 内 外 国 际 性 及 全国 性 的 学 术 活 动 , 并 受 到 相 当 好 评 。

张 延 生 研 易 十 几 年 , 不 仅 探 索 出 学 易 捷 径 -- 一 套 科 学 的 易 简 学 习 方 法 和 思 维 方 式 , 并 且 在 领 悟 气 功 、 中 医 、 古 代 哲 学 思 想 和 《 易 经 》 真 谛 方 面 , 更 具 独 特 见 地 和 理 论 体 系 。 古 往 今 来 , 学 易 者 众 多 , 然 不 乏 中 途 却 步 者 , 研 易 者 非 寡 , 然 众 说 纷 纭 , 仁 者 见 仁 , 智 者 见 智 。 故 无 以 为 是 , 无 以 成 用 。 所 以 至 此 , 因 易 海 浩 瀚 , 经 文 晦 涩 , 易 道 深 奥 , 易 象 蕴 奇 , 易 数 精 玄 , 易 占 神 妙 。 故 国 人 曰 之 “ 古 谜 ” , 洋 人 叹 谓 “ 奇 书 ” 。张 延 生 研 易 , 屡 经 困 惑 之 忧 顿 之 喜 。 终 于 弃 传 统 之 法 不 用 , 自 拓 学 径 。 即 不 从 训 诂 、 经 文 、 辞 句 入 门 , 而 由 象 数 开 窃 , 于 占 中 寻 理 , 反 窥 研 探 、 实 践 。 累 数 载 之 心 血 ,精 聚 体 验 , 汇 论 已 见 。 自 一 九 八 五 年 奔 波 于 国 内 、 海 外 办 学 演 讲 , 期 望 易 理 再 探 , 易 华 重 现 。

   1988 年 张 延 生 率 先 在 光 明 中 医 函 授 大 学 办 起 了 全 国 性 的 易 经 函 授 班 。 如 今 已 有 学 员 八 期 , 近 三 千 人 。 张 延 生 负 责 组 织 , 教 学 , 并 编 写 一 套 学 习 教 材 ( 13 册 , 17 种 ) 。 其 中 有 古 籍 校 点 , 有 论 文 选 编 , 也 有 自 己 所 著 《 周 易 卦 象 》 《 易 学 思 想 概 说 -- 张 延 生 讲 演 录 》 等 著 作 。 此 学 习 班 仍 继 续 召 生 。

  1989 年 张 延 生 将 《 气 功 与 手 诊 》 公 开 由 体 育 出 版 社 出 版 , 至 今 已 再 版 5 版 , 并 被 列 入 体 育 出 版 社 “ 有 品 收 藏 图 书 ” 。

  1994 年 12 月 及 1995 年 1 月 , 《 张 延 生 如 是 说 系 列 丛 书 》 的 之 一 、 之 二 ( 即 《 心 易 》 、 《 气 易 》 相 继 出 版 。 今 后 此 系 列 从 书 还 将 有 近 十 册 不 断 面 世 。 这 套 丛 书 不 仅 是 一 部 关 于 易 学 之 学 术 性 著 作 , 亦 是 从 事 现 化 哲 学 、 现 代 自 然 科 学 及 人 体 科 学研 究 者 难 得 可 贵 的 参 考 书 , 还 是 中 医 、 气 功 易 学 研 究 者 及 其 爱 好 者 颇 值 一 阅 的 好 书 。

  即 将 出 版 的 书 有 《 医 易 》 、 《 特 易 》 《 “ 易 图 存 是 ” 》 、 《 易 象 》 、 《 易 学 入 门 教 程 》 、 《 试 点 “ 御 纂 周 易 折 中 ” 》 、 《 学 员 易 学 论 文 选 》 、 《 学 员 学 易 入 门 感 受 》 、《 别 解 周 易 》 等 书 。

家园 再貼一點張延生的資料給大家看看

认识张老师3年了,这位被海内外传得很神的易学大师,首钢集团、李嘉诚等公司的顾问,尽管我也看过写他的传记《易侠》,人们提到张老师那种口气,就像是在说活神仙。可我的印象只是朴实。

张老师的爹是部长,张老师是在延安出生的红色子弟,现在的高干子女中,恐怕很少有他那样朴实的,每次见他,都是那件蓝色的工作服样的夹克,一双黑布鞋,膝盖发白的蓝裤子。家里家外都一样。蓝色是巽卦,是顺的意思。他就总穿蓝色,《易象延》、《易与和谐》的封面也是他指导设计的蓝色调。《易学入门》、《易学应用》的封面是美编用的牛皮纸,棕色,张老师很不满意。棕色是艮卦,是阻碍,到此为止的意思。张老师对颜色很敏感,因为颜色和卦是一样的都是场。他看我穿件绿色的衣服就说,辛苦吧,跑来跑去的。绿色是震卦,有来回折腾得含义。又一次,我穿了一件花毛衣,是进口的,色彩很漂亮,国内少见,同事看了都夸这件衣服好看,张老师正好在旁边,说“太花”。张老师和我们世俗的眼光不同,他从卦出发,从本质出发,从能量场出发,因为,那个场关乎我们可能将遇到的事,我们凡人的眼睛只是看外表。

张老师的朴实,不仅在穿着上,在为人上也是如此。他体谅我的辛苦,大事小事都是亲自跑到出版社,有老伴陪着。为了新书的封面,他和小美编一起设计,跑了好多趟。前些天,人大在北戴河开会,请张老师讲易经,要带上百套书去,张老师和老伴亲自来拉书,60多岁的张老师还抢着搬书。几天后从北戴河回来,中午饿肚子不回家,先到出版社来交书款。一个顶级易学大师,还在帮着出版社卖书。

即使是人们感觉很神的事情里,我还是觉得张老师很朴实。香港有个钢琴家,本来挺好,收入很不错,名气也很大,但是,有几个月很不顺,找到张老师。原来,钢琴家为了给自己求得更好的运气,请人调整了风水,把餐桌从西边挪到了北边,把钢琴从东边挪到了南边。张延生说,你的桌子和钢琴最近挪动过,你几个月没赚钱了,而且还有很多朋友来吃。钢琴家被说得服极了,请大师解释,张老师说,西是兑卦,属金,北是坎卦,属水,金生水,你只有消耗没有收获,兑为口,让朋友吃了;东为木,南为火,木生火,又是付出有你,收获没你的份儿。东震卦在数是4,南离卦在数是3,所以3个月没赚钱,第四个月还不赚钱。确实,钢琴家将要参加的演出是义演,还是没有收入。不熟悉的人觉得神奇,熟悉的人觉得是必然。卦上是什么就照实说,张老师说,现代人思维复杂,自以为是,其实易学的思维就是简单。

那天我在画家村讲易经,中间休息时大家围过来让给她们看。我就根据门牌号说,6号坎卦,有险,黑色、紫色,那女孩说确实,刚搬进去就被小偷偷了,她的屋子里尽是黑色、紫色。22号已经关张,房子在出租转让,22除以8余6,又是个坎卦。18号兑卦,有破损,她的极厚的双层玻璃竟然打破了。21号巽卦,顺风倒,没主意,跟着别人跑。我那间19号,离卦,光明向外。我顺着嘴一口气说完,他们觉得神奇地大叫。这就是我从张老师那里学来的,老老实实地照直说。

张老师还暗示给我一个天机,透露给你们。他说抽坎填离的小周天运动,就是后天返先天。坎卦中间的阳爻返到上面去,离卦中间的阴爻降下来,离坎不就变成乾坤了吗!打通小周天,先天功能就可以显现了,能从后天卦返回到先天卦,进入多维空间,先天功能就开发出来了!人越简单,离先天就越近。

家园 敢情张延生是搞人体特异功能和练气功出身的,

怪不得我不懂得这门“科学”。多谢你给出相关资料,过两天到北京正好扫听扫听。

不知道是不是我记得有误,张搞人体特异功能和练气功的时间也正式李XX大事和张宏宝等叱咤风云的时代。不同的是张有个很牛的父亲外链出处

张父一直是搞工业的,五十年代末好象在“北京任一机部设计总局副局长,为苏联援建156项重大工程实施作出贡献。”一个局级干部能在大跃进时代,在百忙之中领导跨部委的非本专业的超过三百万人的流行病学调查。我真是不能再质疑了。这种“科学”可真不是我学得了的。

家园 再貼一點

张延生易学活动简介

  张延生教授,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位在亚洲地区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易经》、气功、人体科学的著名学者,在近 20 年的研究教学当中为国家培养出了近 20 万的传统文化工作者。其中有许多学员已成为《易经》、气功等领域的知名人物。他同时创新出了多种易经的研究方法,并作为首位将《易经》引入科学领域的文化学者,为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医学等多个领域,提供了有益的思维模型。

   近年来, 教授谢绝各种社会活动和浮躁的商业推广,以“大隐隐于市”的状态潜心进行《易经》理论体系的学术研究。现已形成了多种具有科学性的《易经》应用思想。《太极易》网站的创办人――文胜,同张教授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并交流了张教授的易学创新思想,深切钦佩其充满敏锐、智慧的思维和直击事物本质的理论。

请读片断:

从一桩车祸谈起

还是一九八八年的秋天,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的杨林同志来找我;说她那个部准备为中级医师的培训工作编发些声像教材,让我帮她参谋参谋从哪方面题目上入手。

我对医学是外行,提不出具体意见,只是从所见所闻中感到,我国的医疗工作者面临着从整体水平上进一步认识人体的问题,既要上“大学后”教材,不妨把门类科别暂时抛 开,从大尺度上作点文章。想及此,我说: “请张延生同志讲讲《易经》跟医学的关系怎么样?”

“张延生?”她有些茫然,“是干什么的?”

“搞中医函授教育的。”

她嘴角微微一撇。

我隐隐绰绰记得,她是南方一所医学院毕业的,搞学会工作前曾任主治医。在这种科班出身的人看来,中医函授无异于“野鸡大学”。

“请他讲什么?《易经》?”她不动声色地问。

我点了点头。

“《易经》……不就是算卦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很困难。《易经》的确曾用于占卜,但从中反映出的是一种包罗万象的宇宙观,我国的传统医学理论正是由此脉发的。这些并非三言两语说得清的,我只好说:“不完全是算封。”

她说:“就说不是算卦,如果一定要开这门课,就请中医 学会开好了”

“《易经》是跨学科的。”

这句笼而统之的话说服不了她,商讨到此结束。分手时 她颇不客气,说中华医学会是国家的一级学会,如果请一个算卦先生来开课,简直不可思议。

没过几天,这个小杨倒主动打了个电话来,说对我的那个题目很感兴趣,想通过我引见,拜会一下张延生。我问她 弯子怎么转得那么快?她在电话里说:“我上班时提到你的那个建议,有的同志搞误会了,以为我认识张延生呢,结果找

到我头上,让我介绍他们见见张延生。我听他们一讲才知道, 张延生此人很不简单,有真东西。”事已至此,我答复她,待与张联系后通知她。

张延生是个大忙人,平时不大好找,我当天夜里十点钟 之后给他打了个电话,总算憋上了。我把大意给他说了一下, 他的粗嗓门轰轰隆隆地从电话线的另一端传来,“可以。让她 明天下午来吧,我正好明天下午没课,可以抽出时间来。你

如果抽得出空也最好一道来,咱们就便聊聊,我也碰到些实 际问题。”我问了问他明天的位置,他正巧在我所居住的国防 大学研究生院的斜对门办研习班,距我不过几分钟 的路。掐算了一下我明天的安排,抽得出工夫,会面一事就 这么定了。

第二天上班后,我给小杨打了个电话,约定下午两点钟整在铁道部北京指挥部的大门口见面。中午,我回到家,吃 罢午饭,准备休息一下出门时,来了个朋友。

来人叫徐虎,是位于北京房山的原子能研究院的工程师。```````

《易侠--记张延生》

冯精志著长篇纪实

目录

从一桩车祸谈起

第一章 古代的十现代的=领先的

一 寻觅结合部的上两代人

二 非驴非马就是骡子

第二章 从手相诊断到掐算之功

一 追寻古人的正脉

二 有别于西方手相学的手诊图

三 从掌纹推测人的“运程”

第三章 按道家的路数开发人体潜能

一 耳朵识字启发了千眼观音造像

二 建委招待所的“神仙洞府”

三 闯三关复归到胎息阶段

四 隔山打老牛式的诊断和治疗

五 可将《西游记》看作练功大全

第四章 “现代巫师”的缘起

一 令人纳罕的吸服日月精气之人

二 密宗护法神和“男左女右”

三 当场验证奇门的可靠程度

四 “气”即现代科学中的场

第五章 向万法归宗之处摸索

一 投身革命的“半仙之体”们

二 来自多维空间的六十四封

三 当一个“象数派”

四 由头发旋而萌发的“组场”

五 金桔变甜和棋圣赢棋的启示

第六章 用实践检验上古预测学

一 柿子落下与苹果落地

二 授课过程中临时起的封

三 从七个电话号码中看到了什么

四 越生疏推断得越准

五 是模糊的还是相对精确的趋势

第七章 为期一百天的综合演练

一 被“赤眼蜂”盯上了

二 相阳宅风水中的感触

三 为什么对股票行情推得特别准

四 连续三次挣不脱“大仙儿”所断

第八章 神就是生命的本质

一 从鉴定成化瓷看“元神”驻守

二 用“悟性软件”检测压力计

三 “小倒儿事件”与《黄帝内经》

第九章 站在中华文化的源头

一 先民留下的是西瓜还是芝麻

二 当“魔王”在长鸣间启动时

三 西风乍起便受到了刺激

四 事业需要的是组织而非任侠之士

991005 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深圳市 990929 在北京市

淮坊學習班講手診 左後,姜昆,李慶桓(電氣功創始人)

981218 探望97歲老前輩--童老將軍 981026 中美易經與中醫學術研討會暨世界易醫聯合會,論文一等獎

981024 中美易經與中醫學術研討會暨世界易醫聯合會籌委會 981010 中國醫學氣功學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八大處工人療養院)

98年9月 中國易學氣功學會培訓基地易學研習班部份學員 970526 北京中醫學大學與易醫講座

970525 北京中醫學大學與易醫講座 97年5月 中國氣功科學研究會氣功干部研習班

970305 中國氣功科學研究會氣功干部研習班 970305 中國氣功科學研究會氣功干部研習班

951028 全軍中醫學會中醫氣功培訓中心成立大會 95年5月初 全軍氣功培訓中心, 易理研究班授課

95年5月初 全軍氣功培訓中心,易理研究班 95年5月初 全軍氣功培訓中心, 易理研究班

95年2月 北京302醫院全軍中醫學會中醫氣功培訓中心成立大會發言(總顧問) 941015 應邀視察指導鞍山鋼鐵廠

94年香山中國易學氣功協會年會中與代表們一起 94年7月初香港泰一液新聞發佈會後

94年5月中旬 印尼華人總會的中華文化學術報告會 940519 印尼華人總會舉辦中國傳統文化學習班

931128 廣東深圳市易與經濟管理學習班 931128 廣東深圳市易與經濟管理學習班

931128 廣東深圳市易與經濟管理學習班 931128 廣東深圳市易與經濟管理學習班

930904 北京王府井新華書店簽名售書 930904 北京王府井新華書店簽名售書

930904 氣功與手診作者簽名售書 930812 濟南學術報告會

930904 北京王府井新華書店簽名售書 930812 沈陽八一禮堂, 爭購易學思想概說盛況

930407 看望羅有名(百歲骨傷科專科) 930114 吉林市市委禮堂易學報告會

930328 北京市氣功科學研究會總部討論氣功發展問題 930724 山東榮城-天盡頭

921229 與學生一起 911225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傳統與現代講座

910804 針灸學會的業餘學習班 90年10月 鞍山易經學習班部份學員

90年 北京師範大學氣功研討會 900530 歐美同學會, 易經學習班

900530 歐美同學會, 易經學習班 900530 歐美同學會, 易經學習班

900530 歐美同學會, 易經學習班, 課間輔導 900513 給學員授課

90年4月 陝西首屆周易研修班開學典禮 900323 北航禮堂, 易經與氣功

900323 北京航空學院大禮堂 890909 河南鄭州易經學習班

890909 河南鄭州易經學習班--在如此的環境下宏揚易學 89年 天地都在一掌中

890524 濟南中國周易研究會成立大會 890508 與嶗山道士交談

89年1月 日常的研究工作 89年 中國氣功進修學院專家委員會年會上發言

890115 日本阿含宗桐山靖雄館長 880913 北京中國武術研究院人體科學講座

880819 天津市人體科學學會首屆學術報告會 880810 大連易經氣功學習班部份學員

880810 大連易經氣功學習班部份學員 88年9月香山易經學習班課餘解答學員

88年8月 西安中國老年氣功學術研討會主持會議 88年春 天津南開大學易與現代科學講座

88年8月 西安中國老年氣功學術研討會期間與部份會員交流 88年8月 西安中國老年氣功學術研討會主持會議

88年5月 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傳統文化講座 88年4月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氣功健身講座

88年春 天津南開大學易與現代科學講座 88年石家庄氣功協會講座答疑

88年3月 與神人張寶勝游密雲水庫 88年2月 中央組織部老干部氣功研究會成立大會

88年 天津人體科學研究會成立大會部份代表 871230 為香港市政廳講座

871230 為香港市政廳講座 87 香港手力治療學院畢業典禮

87年11月初 周易與和合文化學術研討會, 盲人學生 87年11月初 周易與和合文化學術研討會

87年11月初 周易與和合文化學術研討會 87年11月初 周易與和合文化學術研討會

87年11月初 周易與和合文化學術研討會 87年11月初 周易與和合文化學術研討會

87年11月初 周易與和合文化學術研討會 87年 廣州軍事體育學院易經學習班

8710-8801 香港中國古代科技展覽中醫氣功診療表演 8710-8801 香港中國古代科技展覽中醫氣功診療表演

87年8月 香山易經學習班與學生們一起 87年8月 全國首屆易經提高班(北京香山)

87年5月 深圳大學與參加人體科學會部份代表 87年4月 北戴河療養院, 劉貴珍女兒(左)

87年 廣州軍事體育學院易經學習班 87年初 深圳大學氣功科學研究會第二屆年會演講

86年夏 與學生在珠海賓館 86年夏 廣州軍事體育學院學習班期間聽取學員意見

86年8月 張家口第二期易經學習班 86年夏 廣州軍事體育學院

86年8月 張家口第二期易經學習班 86年5月 焦作易經學習班與學生們一起

86年6月初中國氣功科學研究會成立大會, 守中抱一 86年5月 洛陽白馬寺

86年4月 河南焦作全國首屆易經學習班 86年4月 北京紫竹圍和同學們一起

86年 看望同學垂危的父親 86年 廣州秋交會推廣氣功治療儀

85年 深圳大學電氣功表演 85年 中國光明中醫函授大學門診部

820525 南通市文化宮專題報告會 81年夏 與徐一帆大師

家园 閒話休提,回到你本專業上

看看張中醫方面的書再説。哪怕你要駁斥他,也要知道他說了些甚麽,才能寫出一點像樣的批駁文章。

達芬奇,萊佈尼茨都都是文理兼通的通才,如果以某些鑽在一個小範圍的專家立場來看,這些人都有混混之嫌。蘇格拉底說他知道得多,所以也感到自己未知的領域也是非常廣闊。而三家村裡的學究,就只會以爲天下文章出吾鄉,吾鄉文章我第一。

家园 我的天,这不是象圈功写的小学生作文吗?

我要吐了!

家园 關於氣功

那個時代,剛剛經歷過一場西式思想在中國演變的浩劫,中國文化的很多精華還不能以本來面目示人,只好假借氣功之類的名義。其實古代並無氣功這個名詞。 所謂氣功乃50年代劉貴珍等發現中國傳統文化中導引靜坐等方法對於治療醫藥難以治療的疾病有異常的療效,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不敢沿用中國傳統文化的名次而發明出氣功這個名詞。劉大夫在這方面的研究也可以從他和他同事當時的研究報告中略窺端倪。

希望大家不要被氣功之類的名詞局限和誤導,更不要因爲有些宵小之徒以此名義欺世盜名謀財圖利而誤解這些行之有效的理論和方法。

下面一些資料供大家參考:

劉貴珍《內養功》

外链出处

氣功定義的重大歷史失誤

外链出处

對李洪志創立法輪功組織時代背景的思考

外链出处

氣功的起源與發展(下)

外链出处

家园 張延生《氣功與手診》電子版,供大家研究

外链出处

性急的人可以直接看後面手診部分,在自己和身邊的人身上檢驗一下。

家园 要吐一边吐把,没人拦你~~
家园 希望您也能看看,批評指正。謝謝。

瀛洲海客:一不做二不休,再介紹一位中醫奇人

家园 中医的“科学”是另外一种东西~

这些都是中医粉丝们的正常表现,只能说您是“少见多怪”了~~~

家园 气功大师张延生?

一个有名的气功大师,而曾与与李洪志、刘正等人齐名

中共“神仙”史

我亲历的中医与气功趣事——兼论中国传统文化

家园 就怕有人专门出来恶心人让人吐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