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我为什么研究二战日军坦克装甲车辆 -- oboeman
小子也相当于是傍海长大的,但个人的宿命大概比较土吧,痴迷钢铁爬虫,读的大学都以“土”著称~~~
解释一下:
兵器杂志上那篇介绍97式坦克的文章也是老兄写的吧,不错、不错,我放在床头看了好多次,相当的有水。不过有几个问题请教老兄:
1、是不是97坦克的炮塔是人力转动的,我记忆里在某篇文章中读到过,想证实一下,因为这会极大的影响战斗力,以及对坦克先进性的评价。
2、另外你看文献时是否有日本人自己对梨形炮塔的解释,这可是全世界独一家呀,为什么?省材料?理论上应该不如铸造的圆形好生产。
3、兵器的那篇文章说,97坦克的装弹手是站着干活的?为什么,设计上有考虑。
说实话,总体上觉得日本的97坦克44年左右已经很落后了,而且没有经过高强度的坦克战的检验(都是几辆对几辆的小规模的战斗,反映不出真实的设计、制造能力,如我上面提到的三点我觉得在高强度的坦克战中就十分影响作战能力)
咦,发现自己很久没说过话了。感慨一下先……
其实呢,我以为军事文章能做到资料丰富,来源翔实,注明引用就已经足够了,无需罗列一些升华性的目的,因为这些目的,通过你现有的资料是做不到的。二战日军的装甲兵,是皇陆军和皇海军自己最后都没有搞明白的东东,远不如皇海军舰艇发展和皇陆军步兵作战演变一样完整和翔实的反映日军武力发展的系统化与合理化,你如何能替他们搞明白呢……至于日制武器装备在中国军队的重要地位,是连业余爱好者都不能否认的。窃以为,要出成果的话最好选定合适的研究方向,否则费效比不高。
其次一个通病,就是过分拘泥于书面技术参数。书面技术参数,是一个永远经不起挑战的东东,受限制太多:转让技术受制于加工精度,发动机参数受制于油品,自制装备受制于材料供应和工业制造能力……永远有足够充足的现实理由,让这些参数变得苍白无力。用的德国破甲弹技术好(想了想,难道是三号N用的成型装药破甲弹),这个弹初速很低耶,而且弹道不够平直,只能打打半移动目标,德国人初期也是用来侧翼支援虎I坦克突破的。否则以极度缺钨的德国人而言,不会还是走加大倍径而非口径的道路(话说日本掌握着中国钨砂矿,也没弄出什么像样的穿甲弹);日本固然在本土囤积了重装备预备本土决战,可是由于米国海军封锁,国内原材料极度缺乏,最后的4式or5式样车是用软铁做的;那个据说和50MM炮相当的47MM炮,传闻是仿制苏军的47MM炮,这款炮则是德制37MM炮扩膛改进来的。窃以为,抛开这些东西去看战术问题背后的技术原因,战略问题背后的经济原因,是个跳出框框的方法。
最后呢,现在喜欢外国军事的都是一水的外文资料来源了,出来混,嘴上不挂个鱼鹰,协和,战研会什么的,怎么见人啊。没有人比别人更高明,这些问题也是我自己的体会,翼共勉之。
97坦克的炮塔确实是人力转动的,这点在30年代后期还挺常见的,记得是德军IV号D型之前各种车型(以及III号坦克此后所有亚型)及苏军T-34/85之前所有入役的德、苏坦克都是人力旋转炮塔。当然咯,日军在1944年才开始少量装备有炮塔电动机的三式,97式在40年代确实是非常落后了,最大的原因我觉得正是您已经说出的,日军极少有什么高强度坦克战要对付,虽然开战最早,也只不过被苏军在诺门罕和美军在马来亚及菲律宾刺激了两次而已,真正尝到谢尔曼的厉害时已经落下太多了,而且43年起,在美军的海空压制下再厉害的坦克也很快会被干掉,甚至运不到目的地(德军在北非和44年起的西欧战况或许是很好的例证)。
97坦克的装弹手向来是站着干活的,这在40年代以前倒不算少见,德军III号坦克也这样的。具体到97式上,可能还因为要优先保证弹药储备空间,在狭小的车体里牺牲个座椅不算什么,另外潜在的还可能有待遇按等级严格区分的日本特色因素。
至于炮塔形状,日本的炮塔铸造技术是到四式中型坦克才行的,把表面硬化的薄装甲板铆接起来(或加以部分焊接)的工艺对工厂设备(您知道这可要大大的投资)要求低,这对于当时机械工业还并不算发达(似乎造船除外),而且国民教育水平普遍还不高的日本来说,只能这么将就。当时装甲钢的铸造质量也不够理想,得在一定厚度以上(典型的如法军和苏军中、重型坦克炮塔)才有意义。
至于梨形,我虽然没见日方原始资料的直接解释,但从炮塔配置(前射的炮和后射的机枪,还有车长指挥塔)和顶视图看,梨形似乎是最省材料同时又能使炮塔后侧方具备斜面以增强防弹效果。其实法军主力装备S-35中型和B-1重型坦克通用的铸造炮塔形状也是这风格,只不过没有后机枪,多了车长用的炮塔后舱门。
首先,小子根本没有在坦克装甲车辆和相关技战术方面代日本帝国陆海军立言的意思,这毫无意义;也没有任何像中学作文那样“升华主题”的习惯,只是本着唯物辩证史观,结合一些宏观和微观的外部情况,顺便探究一些战场表象背后的深层原因,窃以为,至少这是在研究车型独特性时应该做的。另外,日军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展确实是有完整的体系和清晰脉络的,战后复兴时也是,只不过我们国内探究的较少,比较忽视而已。
名和利并非小子进行这项长期研究的首要目的,说白了,根本上是先满足自己穷究的欲望,再拿出来给其他感兴趣的人分享,顺便填补空白。业余爱好嘛,不免较少考虑费效比:)
正如您说的,书面理论数据其实有很多限制性的假设前提(涉及流体的航空航海尤其是这样吧),所以小子优先采纳实际测算的结果,而且尽量对比日、美双方最原始资料的数据,只有某些具体性能上暂时缺数据时才用网页上直接贴出的,但也尽量多方参考以免谬误。
至于破甲弹,德国技术指的不仅是III号N型(及IV号早期型)所用的75毫米,还有更大口径的以及火箭弹。中远程准确率的问题显而易见,小子可从没认为日军破甲弹是什么非常神奇的救命武器,但比起日军普遍装备的普通穿甲弹,较近距离(250米以内吧)伏击谢尔曼无疑会很有效。
关于47毫米炮的事,小子早先研究下来觉得是这样:苏军的炮(当然是45而非47毫米),早先确实是照搬德军37毫米Pak35/36,炮架零件都基本通用,扩膛改炮尾改瞄准镜而已;但在日军1939年诺门罕缴获苏军45毫米炮之前,日本本土早已有了试制的47毫米长身管炮,有日本杂志文章专述此炮发展历程。苏军的45毫米炮最多是促进日军把47毫米炮早日定型列装以免落后而已。另外,日军至迟于1938年也已缴获咱们国军装备的德制37炮,照搬仿制了所谓“拉(莱茵金属的日文拼音首字)”式反坦克炮。
中文资料可信的,除了较久以前《坦克装甲车辆》和《国际展望》发表的外,只有解放军军史的相关内容。网上很多带仇视轻慢情绪而且相互抄袭的相关中文资料(杂志上原样弄来的除外)根本无法让小子相信有多少准确信息含量。虽然大陆近年高等教育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小子毕竟还是结合自己主观能动性经过了大陆最佳的完整理工本科教育,而且也从不盲信外文参考资料,必尽力多方、多种文字资料对照后才确定。您说的对,没有人比别人高明太多,所以小子只能综合利用自己一些小小的特长这么做以求无愧无悔的高质量。
关于日本无法自己利用钨砂的情况,小子确实不够了解日本冶金这方面的具体问题,以后最好当然得从经济和工业发展的角度多加探究,在此先谢阿多尼斯前辈提醒。
样车和训练车这些不上一线的,用软铁造这倒不算什么异常情况吧。当然米军海空封锁确实掐死了日军特种钢的原料来源,除了沉船、报废旧车之类~~~德军虎王已经因为缺原料导致装甲质量大大降低(被苏军122榴弹多打几下就大面积龟裂),日军坦克设计再先进,实际生存力当然也不会比德军坦克好到哪里去。但日军本土45年的重装备技术水平确实不像很多人(包括自视甚高的美、英)所想的那么烂,起码比43年的意大利强不少。
德军IV号E型之前各种车型(以及III号坦克此后所有亚型)及苏军T-34/85之前所有入役的德、苏坦克都是人力旋转炮塔?----消息确实吗,这个信息是我第一次听说?
要是有可能,希望老兄介绍一下日本的炮兵。--不满您说,二战中日本的飞机、坦克、军舰加轻兵器,杂志上都多少有些介绍,心中也大概有个影,但日本的大炮介绍的很少(也可能没什么可吹的吧)。其实大部分杂志对二战火炮的文章都少,好像有点印象的是<兵器》专门介绍过英国的18磅炮,其他在无专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