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论以柔克刚的前提 -- 02320584
外家功夫讲究的是以刚制柔,以快打慢,以强击弱,以大克小。因此,练就外家功夫就讲究练功者天生的身形。一般说来,人越魁梧,身体越重,抗击打能力越强,在对决中就越占优势。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如果对手身材体重和自己差不多,那么对战的时候就要依靠自己的速度和技巧,以及身体各部位的硬度和强度,当然还有抗击打能力。
在训练的时候有这样的感触,对方是初学者,格斗起来根本就没有技巧,但是在为他拿把的时候总是觉得对方力道很大。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我与他在体重上相差10到15公斤左右。
从物理上来说,物体的冲量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也就是说在实战的时候,在同等速度的情况下,体重与抗击打能力(承受冲量)和攻击力(给与冲量)都成正比。而对于人来说,增加体重比增加自己的速度要容易得多,况且,突破自身体重的极限比突破自身速度的极限要容易得多。
我时常在想,如果遇到了这样的对手,他身材比我高大,又非常魁梧,皮糙肉厚,体重在100公斤,我该怎么办。面对这样的对手,我的攻击就显得柔弱,我的速度和技术无法对他构成威胁;而我只要被击中一下,就足以让我疼得满地打滚。
大象给了我启发。
在动物的世界里,成年的大象是不能帅倒的,摔倒就意味着死亡。并不是因为它爬不起来。而是因为大象太重了,当它倒下的时候,体重压迫内脏,使之内脏碎裂而死——也许这个就是所谓的 内伤。同样摔倒的情况,小象就不会死掉,就是这个原因。
就是说,虽然自身重量大在对决的时候是很大的优势,但是如果倒下,那体重的压迫对自己同样是很大的损伤;如果在他倒下的时候再顺势加上一份力道,那么攻击就更加有效了。
太极拳中的许多理念,比如以小博大,以弱击强的关键就是在这里。因为在平时训练的时候,攻击强度的关键就是要在一击的招式之中注入自身的体重,所以,借力打力就是借助对手攻击过来时候的体重。对方的体重再加上我给上去的体重使对手摔倒,这样的攻击可能没有皮肉伤,但是也许真的会有内伤。但要做到这一步,就必须要先掌握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技巧,发挥自身的反应到极致,瞬间化解对方的攻击。
于是,使用太极取胜的关键在于对手的强大。但如果对手身材如我一般,那么打起来的话还是要依靠自己的速度、技巧、抗击打力、身体的硬度……等等非常硬性的条件了。因为如果面对从小修炼泰拳的选手,不论将他摔倒多少次,他依然会毫发无伤地再爬起来继续战斗!太极拳法如果无法用不断的将对手摔倒来击溃对手的意志,那么,泰拳的修炼者在体力上的优势就慢慢会体现出来。而往往太极拳的修炼者在这样体力耗尽的时候被泰拳的修炼者一击必杀。(不过,泰拳在面对一名体重在100公斤左右的拳击选手时,本身的攻击很有可能对其并没有威胁,因为打上去人家根本不疼,一反应都没有。)
所以说,如果没有扎实的外家功底,即使对于太极的拳理参悟的在透,太极的功底再深,面对体力似乎无穷无尽的对手的时候,也只能败下阵来。
而太极的许多开山鼻祖,都是先精于外加拳法,再在太极之中体悟拳法。
所以说,有了深厚的外家功夫基础,修炼太极便事半功倍。而以柔克刚的前提,在于对刚的理解。尤其是自己要刚。记得有的书上写到修炼太极拳法的层次有先刚后柔,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Sanas Scide
我看《太极张三丰》,也是这么个体会。
先不涉及(也无法论证)哪家更厉害,如果说把对混元气得修炼与运用定义为内家,那么一般理论上先修外家再修内家就是一种先中毒再解毒的道路。人体各部在这两种方法下将组成完全不同的战斗关系,至少练外家的很少会对“万法法于中”感兴趣。练就后者需要把平常的习惯(被称为后天XX)清洗,现代化的说法是把记忆库的宝贝全部擦掉或洗脑,古说即是“洗髓”。这里套用教条总结一条“武学原理”:(人体战斗部之间)战斗关系对战斗力有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有决定作用。
在取得这种变化之后,自身真正得到浑然一体不说,同时目(对手)无全牛,虚实机势一目(心)了然。然后见(但不单靠眼)缝即乘,见隙即进(也可不乘不进,是谓太极),然后才看起来好像是以柔克刚,以小博大,以。。。。。专找缺陷,专研究各部不团结的地方下手段是内家特别是太极拳的特点,其中别有秘密值得研习终生。
中正平匀作于--2008年4月
的确功夫有时候分不清外家内家,但是却依然有这样的分法。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我说的刚柔,也是这个意思。
我时常在想,如果遇到了这样的对手,他身材比我高大,又非常魁梧,皮糙肉厚,体重在100公斤,我该怎么办。面对这样的对手,我的攻击就显得柔弱,我的速度和技术无法对他构成威胁;而我只要被击中一下,就足以让我疼得满地打滚。
太极拳也有一击必杀的杀招,诀窍在整劲,全身的重量通过节节贯通的加速度在一点上穿透爆发,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50公斤的锤子抡起来不论你体重100还是200公斤,不论你的肉有多厚,也不论你用哪个部位接下了,恐怕都受不了吧
而被击中也要看是不是有效击中,如果像上面我说的那样,被100公斤的大锤抡上了,那是死定了!太极除了练发,还有化,就是让你的锤打不中我,或者说无法有效击中,打上了就滑掉,有力使不上的感觉!
这样一正一反,胜负不言而喻!
理论上来说只要躲掉,当然没问题,但在实战中是有很多可以商榷的地方的。问题就是攻击的速度和躲掉的速度那个快?一个是发力,一个也是发力,但攻击总是有个先后,这点时间差里面要判断对方的行动,然后实施回避。很多太极示范或者表演或者所谓的实战,一般都是双方身体先接触在一起在比试,这样的滑掉,我认为没有说服力。而一开始没有接触的演示的那种速度都不快,这样的滑掉也在预测之内。问题就是,在讨论锤子问题的时候,有个前提,是不是有人真心实意的向对手抡锤子
可惜现代已经没有真功夫的空间了!
所谓“功夫”大多已沦落为表演的把戏!
据我所知,陈氏似乎就有“鼓荡劲”的练法,只是我非陈氏传人,所知有限,不便多言
成年大象是可以卧倒、站立的,我亲眼所见。
关于大象是不是真的突然摔一跤就会内脏破裂,我没有去验证,只是这一点让我有了联想
写得好, 炒股也是这个道理.
这差不多也是毛泽东的主要军事思想.
"外家功夫讲究的是以刚制柔,以快打慢,以强击弱,以大克小。因此,练就外家功夫就讲究练功者天生的身形。一般说来,人越魁梧,身体越重,抗击打能力越强,在对决中就越占优势。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
"外家“可以说是金融资本家, 有钱有势会打仗。
“如果对手身材体重和自己差不多,那么对战的时候就要依靠自己的速度和技巧,以及身体各部位的硬度和强度,当然还有抗击打能力。”
个体户当然不能和金融资本家比.
“从物理上来说,物体的冲量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也就是说在实战的时候,在同等速度的情况下,体重与抗击打能力(承受冲量)和攻击力(给与冲量)都成正比。而对于人来说,增加体重比增加自己的速度要容易得多,况且,突破自身体重的极限比突破自身速度的极限要容易得多。”
好像一般用蛮劲比用巧劲容易, 人们倾向容易的。
“我时常在想,如果遇到了这样的对手,他身材比我高大,又非常魁梧,皮糙肉厚,体重在100公斤,我该怎么办。面对这样的对手,我的攻击就显得柔弱,我的速度和技术无法对他构成威胁;而我只要被击中一下,就足以让我疼得满地打滚。”
个体户往往就是这样被吃掉的.
“就是说,虽然自身重量大在对决的时候是很大的优势,但是如果倒下,那体重的压迫对自己同样是很大的损伤;如果在他倒下的时候再顺势加上一份力道,那么攻击就更加有效了。”
“太极拳中的许多理念,比如以小博大,以弱击强的关键就是在这里。因为在平时训练的时候,攻击强度的关键就是要在一击的招式之中注入自身的体重,所以,借力打力就是借助对手攻击过来时候的体重。对方的体重再加上我给上去的体重使对手摔倒,这样的攻击可能没有皮肉伤,但是也许真的会有内伤。但要做到这一步,就必须要先掌握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技巧,发挥自身的反应到极致,瞬间化解对方的攻击。”
让强敌先出手, 然后找到机会, 破绽, “借东风” , 借对手的力量, "钻空子", 才有可能取胜.
“于是,使用太极取胜的关键在于对手的强大。但如果对手身材如我一般,那么打起来的话还是要依靠自己的速度、技巧、抗击打力、身体的硬度……等等非常硬性的条件了。因为如果面对从小修炼泰拳的选手,不论将他摔倒多少次,他依然会毫发无伤地再爬起来继续战斗!太极拳法如果无法用不断的将对手摔倒来击溃对手的意志,那么,泰拳的修炼者在体力上的优势就慢慢会体现出来。而往往太极拳的修炼者在这样体力耗尽的时候被泰拳的修炼者一击必杀。(不过,泰拳在面对一名体重在100公斤左右的拳击选手时,本身的攻击很有可能对其并没有威胁,因为打上去人家根本不疼,一反应都没有。)
所以说,如果没有扎实的外家功底,即使对于太极的拳理参悟的在透,太极的功底再深,面对体力似乎无穷无尽的对手的时候,也只能败下阵来。 “
“而太极的许多开山鼻祖,都是先精于外加拳法,再在太极之中体悟拳法。“
“所以说,有了深厚的外家功夫基础,修炼太极便事半功倍。而以柔克刚的前提,在于对刚的理解。尤其是自己要刚。记得有的书上写到修炼太极拳法的层次有先刚后柔,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知己知彼。 一定要明白“外家”的战略战术, 把“外家”琢磨透了, 才有可能借力使力。
谢谢你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