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藏传佛教与佛教 -- 拐子杀人
但将来的果报是非常糟糕的。 出来混,欠的债都是要还的。
做邪教头目,不值得啊。
性力派特别重视性能量和性信仰仪式,认为性是最大的创造性能源,通过性交可以使人类灵魂和肉体中的创造性能源激扬起来,与宇宙灵魂的大能合流,达到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然而印度教本来在佛法中就属于外道,而印度后期密教中却引入了这种哲学思想,佛教遂被李代桃僵,其法义实则已经灭亡了。
而后在伊斯兰入侵之际,如此性修行为与古兰经的教义背道而驰,故而后期密教被除灭,从而也就导致佛教的表相在印度完全消亡。
而在印度中期纯正密教中,修行活动根本不涉及性,所以后期密教在学者中又曰“左道密教”。印度后期密教的最大特征就是追求性力开发,行者完全拋弃了大乘戒律,甚至提倡反道德的行为,认为解脱之道就必须开发性力。在印度后期密教中还有一特征就是“师”是绝对的权威,不可违背,一旦背师就是最大罪孽。另外一特征就是“秘密性”。
《时轮续》传入西藏大约是公元1027年。《时轮续》的核心是“最高不变的大乐”,而正是在其基础上的“秘密灌顶”和“第三灌顶”中引入了性能量的修行方式——性瑜伽,不仅仅是观想而是实际以女性为灌顶条件。
如果性修可以成佛,那古来青楼红馆中的伶人们已经早成佛了,当下只要多开青楼妓院就是“精进道场”了,还要寺庙干什幺?还出家干什么?!
瑜伽的本意是相应,行者与法界如来相应、与自性如来相应就是瑜伽。自性中有佛自然有出生诸佛之佛母,行者与佛母的相应就可以理解为无上瑜伽。机械地曲解瑜伽并身外求佛母以至于双修,都已然背离佛法。
摘自《印度后期密教管窥》
摘自:外链出处
包卓立:……《The sky Dancer 》,第五章最重要(英文第六十五页)。第五章简述了移喜磋嘉(移喜磋嘉是西藏一位女性修行大成就者,出身贵族,十三岁就成了藏王的妃子,后来,藏王把她献给了莲花生大士,她成了莲花生大士的学生和明妃)的修持方法,她在帝卓密窟中的空行聚会所,以及其它地方的修持。下面我们就翻译第五章的重点。这本书是以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写的,所以,大部分翻译都是移喜磋嘉的话。
……
红菩提与白菩提
怀师:你们将英文的「种子精华」(seen essence )翻成了(红或白)菩提。
菩提这个佛学名词,最初是从印度文翻成藏文,又从藏文翻成中文而来的。其实菩提也是一个代名词,按唯识教理来讲,也不叫菩提,玄奘法师叫它「净色根」。所谓净色根,就是物质的那个根源。现在讲的基因、细胞等还不是净色根。现在科学还不知道细胞生命的来源,那个来源就叫净色根。现在科学研究到基因,已经无法再往下分了,将来科学也许会发现,生命最初的那一点就是净色根。
【衲子案:这是乱讲。 菩提者,觉悟也,正觉无相之真智也。不是色法,不是净色根。】
密法中,女性的种子精华一般叫红菩提,男性的叫白菩提。英文翻成种子,因为英文中没有这个字。其实,人能生出人来,也是靠那个种子。女性阴户内有一种液体,是一种荷尔蒙;男性如果冲动了,生殖器口上也有一种液体,和女全的那种液体同一个性质。男性出精等于女性排卵,女性一个月排卵一个,男性一次可排几亿的精虫,精卵相和就成了生命的种子,不过这不是红白菩提。
这里讲到,他们双修七个月,他们有精卵的排泄吗?没有!他们已经把女性的卵,男性的精化掉了,都变成了菩提种子。这都是科学的大问题。
真正告诉你们密宗的东西,你们会害怕的。好比说,他们认为女人月经的血,男性的精液都是宝贝,都可以拿来供佛。洗澡的水倒了也犯戒,要先喝三口才能倒。一般人认为身体是脏的,其实都是红白菩提变出来的宝贝。拿庄子的话来说,我们认为的世界上好的东西,像那些好吃的东西,其实都是最脏的东西变出来的,也就是化腐朽为神奇。
……
女性生殖器就像莲花一样,到了高潮的时候子宫还会张开,但是性感的地方不一定是子宫,有些人是外生殖器敏感。高潮时,脉打开,莲宫打开,有分泌液流出,这个分泌液不一定是卵。不管是男是女,这个流下来的液体都是由于快感刺激脑下垂体,变成另外一种液体而来的。一般人高潮的时候,真正的头脑智慧部不会用的,头脑都是迷迷糊糊的,都有独头意识的境界。入定的时候是「乐、明、无念」,是明白的,和性爱高潮的情况相反。
由于“大供养”和传承的限制,许多喇嘛教徒现在根本没有学习密法的资格——这也是符合藏密自称的“先学显宗十二年或二十年”要求的。所以,在常去西藏而又没被喇嘛笼罩的驴友中流传一个笑话——如今有文化的“活佛”通过Google 学密法,因为半世纪以来,那些外逃的正宗金刚上师门,把藏密法本透了个底朝天。
不过,我知道宗咔巴大师是非常不错的。
他的两个学生和政权走得太近了。
所谓双修,没有他们说得这么神秘吧?!
另,不知师兄有没有读过宗喀巴的《密宗道次地广论》?
从“我没有学习过密宗,所以不能评论”推测,大概没有。
可是“不过,我知道宗咔巴大师是非常不错的”一语,就已经是评论了。
如果没有研读他的著作,而只是根据传闻,那么这个评论就有可能仓促了。
但我无此机缘。以前看过几本还是一本书(忘记了),感觉不是很契合。所以,没有学习过应该是肯定的,不存在虚伪。至于宗喀巴大师,我岂敢妄评。难道,您要我说他不怎么样?!你这就是害我于不义了。
现在感觉密宗并不是当初想象的那么神秘,其神秘更有刻意为之的倾向。任何事物都是有好有坏,过了就走向反面了。密宗如此,汉传的几大宗也如此;南传、北传还如此。都各有千秋而已。
现在手里有本《菩提道次第广论》,可惜一直没有认真地看。我个人喜欢学习讲座类的文章,感觉前人就在面前似的。也许是我的水平比较差,比较适合这类文章。对于正儿八经的讲解类的文章,我看起来非常吃力。(汗一个。真实的水平的确如此,其他翻译类文章我看起来都非常打脑壳)
对了,是宗喀巴大师,我连他老人家的名字都搞错了!
蚕:
衲:
如果没有研读他的著作,而只是根据传闻,那么这个评论就有可能仓促了。
蚕:
我不是要您说宗喀巴不怎么样,而只是指出,您说“我知道宗喀巴大师是非常不错的”这就已经是一个评论了,而且很可能是个草率的评论,如果只是人云亦云的话。 譬如某人说“我知道麻原彰幌是非常不错的”这就是一个评论,这就有因果了。
如果我在您的位置,最佳的选择是缄默,既不说宗喀巴好,也不说他不好。如果实在要说,那就只能说“我听说宗喀巴大师是非常不错的。”
但我的确认为他很不错。在佛教历史上能被后人称作大师的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记得,以前读过描述他学习的过程的小册子,其精神令人感动。还记得,他曾经与人论辩关于缘起空性的问题,就钻入石头中。有神通哈!(是不是宗喀巴大师,我已经记不清了,原谅先!)
我们提到的两部论,在佛教内部能被称作论的我知道的还有龙树菩萨的《中论》等。被后人称作论,本身就是非常高的评价。类似的情况还有六祖的《坛经》,经是记录释迦佛的话啊!六祖的讲话也被称作经,可见其中的地位。
我理解的“知道”,无非是表达我听说过,或者我曾经看过他的作品,然后知道了这个评价;这里,可以公开地说,我就认为宗喀巴大师的佛学很不错,无论学识、人品还是修为!其后人乱搞,于师傅何干呢?佛教在印度几近绝迹,难道能归于释迦佛吗?禅宗的衰微难道要祖师们认罚?
还有,我“知道”《红楼梦》是很经典的一部小说,不等于我要去看《红楼梦》(事实是我至今未看过!继续汗中。)
再如,我“知道”华盛顿很伟大,不一定要我去把华盛顿先生的文章通读一遍,才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啊。
又如,我“知道”量子理论很奇妙,不一定要我把所有的公式和理论都学习完就可以得出吧?
“听说”,无非更强调的是人家的观点,自己不一定赞成或者反对而已。
生有涯,学亦无涯。如果任何的知识都只有亲自去学习过,才能得出结论,如何才有出头之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