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让我们的讨论中不谈“派”字,可以么? -- 蛰居

共:💬32 🌺2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很难,但会尽力
家园 见过无耻的,当然也见过这么无耻的,客气的指出毛病,不直接说你歧视

也没有叫你删掉整句话,你爱存在什么想法随便你,只是请你不要加上"何况"作为特指,这样写出来就是把人一脚踩低了,未免有歧视之嫌.

借用别人的言语就是当你声讨的一个族群的缺点是其他族群中普遍存在的时候,那么你讨论的不是这个族群而是包括你自己在内的人类.

顺便,女性向的论坛你大概知都不知道吧,掐架拍砖黑人,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派别,自己少见多怪,却去踩别人,呵呵,夜郎自大?见了骆驼说马肿背?无知者无畏?恩,说不定你还真的不知道我为什么要你改呢......这个我就不知道该归类为智力问题还是中文水平还是理解能力还是教养问题还是脸皮问题....总之,所谓@#$%^&*,自然是以@#$%^&*的资格为骄傲的,我拿人的要求去要求@#$%^&*,的确是非常小心眼了.告退.

家园 不要欺负女人. 丁不六,你改了八
家园 = = 擦汗,兄弟,你是不是回错地方了?

要是他改了,我的批评也就删了,向来都是如此.

他不改,那我也就只有这么留着大家看,虽然嫌弃这样挺脏自己的手的,不过打扫卫生,总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老是跑过来看这个事情怎么样了也没意思,能否拜托你注意一下,如果他改了给我发个短信呢?

我自己是懒得纠缠这个事情了

家园 我真的没有经历过文革

要是质疑的不是人,质疑的是“派”,恐怕问题会严重很多的,那是在质疑一种灵魂的东西,一种形而上的,甚至具备了广泛意义的普世价值的东西,已经不再是“个人的事”,是路线斗争了,而且是群体性的路线斗争了,那是政治了。

汉语解释,派,指的是一部分人有同一种观点,质疑的都是观点,只是说这个是很多人都有的观点。如果这样,就是“灵魂的东西”,就是“形而上的,甚至具备了广泛意义的普世价值的东西”,我实在无话可说。而且批评一种一部分人有的观点,如何变成了“群体性的路线斗争”,我也不能理解。老兄是认为没有群体性的意见的吗?还是凡是群体性的意见就不能批评了?

家园 网上没有两个人有完全相同的观点

甚至表面相似的,也可能有本质的区别,因为他们没有共同的组织和利益关系。这是网上世界和现实不同的地方,这是用派不合适的第一个地方。

用派,就会有个名称给人家,左派,右派,等等,这有强烈的暗示作用,例如,文革中称某人为走资派,保皇派,那么,就带有评价的意义了,容易让别人产生误解 -- 比如我肯定不能接近走资派。得,对方是不是真正有“走资”问题,所以贴标签会影响讨论的公平,也是没风度的表现。此用派不合适的第二个地方。

派,总要由人构成。有人往往在这件事上接近某个被人描述的派,而在其他问题上完全不同,比如这件事他看来是左的,可另一件事他可能是右的。人们产生结论的方式多种多样,因此有人出于立场,有人则另有价值标准,用派对其人并不公平。此用派不合适的第三个地方。

这不是中国人讲话要尽量模糊的问题,您完全可以举出对方观点,然后说这个我认为不对,我的观点如何。您如果真的歪曲了人家的观点,人家就会说您歪曲了,这也是正常辩论,那说明你们可能观点其实是一致的,有什么不好呢?想通了这一点,可能您就会觉得讨论是件愉快的事情,大家是为了观点,而不是胜负讨论么。

家园 花顶!

西西河的讨论,可不可以,对事、对人,但,不对“派”。
很有同感!应该鼓励交流意见和切磋观点,多论事少论人。

家园 派是客观存在的

对事对人不对派,事、人就是派,派就是事和人,怎么分的开?不能谩骂倒是真的。

家园 支持不谈派,不过是否明白谈这个字眼其实区别不大

可以说,“有一种观点认为blahblah”,其实,支持这种观点的朋友,同样是一“派”,区别只是,在这个观点上是一派而已。从这个角度上,我支持不谈派,即对一个议题一种观点持相同看法的人,不能认为他们在其他议题上也持一样的看法。

但是,就在这一个议题里,对持一样观点的朋友,自然可以不称派,可以象上面说的“持这种观点看法的朋友”,其实还是一个通称而已。

这里的派,跟党派的派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组织方式上更不是党派。我认为,不过是个习惯说法,不必联想太多。有人对有不同观点的人上升到对他的其他话题也穷追猛打,并非是所说的派的观念的作祟。不提派,人身攻击不见得就会少下去。

原来对进城打工的农村朋友,有个名称叫做“民工”,后来有人觉得不好听,是歧视,就改作“农民工”。现在政协上又有人提议,说这个农民工的说法也是歧视。唉,何苦呢,你自己心里有歧视的种子了,改不改个叫法,对同样的人和事,又有多大区别呢?

家园 一些讨论

网上没有两个人有完全相同的观点

我以为就观点而言,是可能两个以上的人是完全相同的。我不太明白您说的观点的表面和本质的区别。观点,就是一种阐述,当然有同意和反对之分。具体到个人同意或者反对这个观点的原因,对因为这个观点而引申出或者说与这个观点相关联的其他观点的态度,这个当然不大可能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

这是网上世界和现实不同的地方,这是用派不合适的第一个地方

那是不是说,您认为至少在现实世界中,是有派存在的?而且这里您对派的定义似乎是“共同的组织和利益关系”?

用派,就会有个名称给人家,左派,右派,等等,这有强烈的暗示作用,例如,文革中称某人为走资派,保皇派,那么,就带有评价的意义了,容易让别人产生误解

我不认为有名称,就一定有“暗示作用”和“评价意义”。有些名称,诸如“卖国派”,那是很明显的有道德评价的含义。而有些,诸如“左派”或者“右派”,如同毛泽东所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这个完全是中性的。我觉得您这里批判的问题是对某一派的道德评价表现为给这一派的名称,可这只能推导出我们不应随便以道德评价来批评观点,而不是因此就完全放弃对观点人群的归纳和抽象。我认为这种态度:只谈个体的观点,而不谈群体的观点,甚至否认群体观点的存在性,是不对的。

有人往往在这件事上接近某个被人描述的派,而在其他问题上完全不同,比如这件事他看来是左的,可另一件事他可能是右的。人们产生结论的方式多种多样,因此有人出于立场,有人则另有价值标准,用派对其人并不公平。

我认为个体差异不应该阻止我们在观点上取得一致的立场,而划分为派以后也并不表示该派的具体人士就因此有了这个标签(这是文革的做法),完全可能将来他改变了立场。可是只要还有一群人是这种立场,就可以称其为派。

顺便说一句我认为讨论(不限于网上)的意义完全不在于说服任何人,或者是分出胜负。我觉得讨论,一在理清自己的思路,二在了解各种观点,三在对观点的不断分析下,找到各人一致和分歧的地方。这样的讨论,对我就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家园 理所“应当”的事情,却恰恰是实未“必然”的事

您提到“我不认为有名称,就一定有“暗示作用”和“评价意义””。

这话没错,但无法否认,有了名称,就可能有暗示意义,而事实上,检视近期台海问题上的发言,这种暗示作用,恐怕功效无法抹杀吧。

您提到“而划分为派以后也并不表示该派的具体人士就因此有了这个标签”

这话也没错,但同样无法否认,从诸位大佬新兵,被归到了这派、那派,无论是本派的,还是他派的,都时不时的捡起以前此人的表现,此人的发言,用以证实或者证伪某派的观点。这个“标签”不是被参与讨论的诸多人物,都给当作一贯始终的标志了么?

您提到了林林总总理所“应当”的事,但是,比照于河里的讨论,却恰恰是实未“必然”的事。

这也正是我为什么要强调我们暂时的、哪怕想象中的,把西西河当成个虚拟环境,试着让自己的发言中,别带上“派”字,像神仙驴说的那样,用“有一种观点”去指代呢,是的,我们也不知道这样做,对同样的人和事,会有多大改变,但是既然讨论中给人分“门”论“派”,至少不是什么正面的事情,那么,我们试着不这样做,哪怕只是尝试、试验呢,看看会怎么样,不好么?

家园 支持!

交流思想的碰撞,允许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如果成了派,有时就会为了驳倒别人而去找论据,那样会束缚我们的思考,而走向极端。

家园 支持

我想“和而不同”应该是民主的一个核心思想。

从03入河,04年注册到现在,西西河给我最大的印象是大家可以理性与平和地讨论问题,这也是我喜爱西西河的最大原因。只是最近这种气氛有所变化。

希望大家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和谐”的氛围,毕竟“毁树容易,栽树难”。

请从自己做起,慢慢建立一种健康的民主习惯。

谢谢

支持
家园 从自己做起
支持
家园 西方的民主该是不和而同吧。不和就强迫你同

没从这个角度想过,需琢磨琢磨,说不定和而不同能成为中国传统价值观对民主概念的贡献。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