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让我们的讨论中不谈“派”字,可以么? -- 蛰居

共:💬32 🌺2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一些讨论

网上没有两个人有完全相同的观点

我以为就观点而言,是可能两个以上的人是完全相同的。我不太明白您说的观点的表面和本质的区别。观点,就是一种阐述,当然有同意和反对之分。具体到个人同意或者反对这个观点的原因,对因为这个观点而引申出或者说与这个观点相关联的其他观点的态度,这个当然不大可能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

这是网上世界和现实不同的地方,这是用派不合适的第一个地方

那是不是说,您认为至少在现实世界中,是有派存在的?而且这里您对派的定义似乎是“共同的组织和利益关系”?

用派,就会有个名称给人家,左派,右派,等等,这有强烈的暗示作用,例如,文革中称某人为走资派,保皇派,那么,就带有评价的意义了,容易让别人产生误解

我不认为有名称,就一定有“暗示作用”和“评价意义”。有些名称,诸如“卖国派”,那是很明显的有道德评价的含义。而有些,诸如“左派”或者“右派”,如同毛泽东所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这个完全是中性的。我觉得您这里批判的问题是对某一派的道德评价表现为给这一派的名称,可这只能推导出我们不应随便以道德评价来批评观点,而不是因此就完全放弃对观点人群的归纳和抽象。我认为这种态度:只谈个体的观点,而不谈群体的观点,甚至否认群体观点的存在性,是不对的。

有人往往在这件事上接近某个被人描述的派,而在其他问题上完全不同,比如这件事他看来是左的,可另一件事他可能是右的。人们产生结论的方式多种多样,因此有人出于立场,有人则另有价值标准,用派对其人并不公平。

我认为个体差异不应该阻止我们在观点上取得一致的立场,而划分为派以后也并不表示该派的具体人士就因此有了这个标签(这是文革的做法),完全可能将来他改变了立场。可是只要还有一群人是这种立场,就可以称其为派。

顺便说一句我认为讨论(不限于网上)的意义完全不在于说服任何人,或者是分出胜负。我觉得讨论,一在理清自己的思路,二在了解各种观点,三在对观点的不断分析下,找到各人一致和分歧的地方。这样的讨论,对我就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