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回忆录中的小故事之胡耀邦教陈丕显写检讨书 系列1 -- 恨酒

共:💬39 🌺4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回忆录中的小故事之胡耀邦教陈丕显写检讨书 系列1

看了不少的回忆录,尤其是各位将军政要的回忆录,细细读来,回忆录中大部分都是儿时事,打仗事,犹如记录片,但往往其中有不少真实的小故事,却含沙射影的透露出历史的细小的真相,而这些细小真相往往与我们印象中的历史偏离差距,说几个好玩的:

先说一个胡耀邦教陈丕显写检讨书的故事,胡耀邦,只要是中国人,都知道,毋庸赘述,陈丕显,那也不是小人物啊,1916年生,27年入团,31年入党,著名的红军三个红小鬼之一,另外两个是胡耀邦和谭启龙.36岁就干上上海市委副书记,49岁的上海市委书记,一把手,能力那是没得讲的,而且陈丕显人缘极好,在中国政界,无论领导同事,都称呼陈丕显为"阿丕",按说干领导那么多年,没批评过人,没见个检讨书么,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份检讨书,那是不一般的检讨书,关系到自己的家身前途命运的检讨,怎么把检讨写好,这可是有讲究的,读王蒙晚年的回忆录<<半生多事>>中提到一件事,大意是,一位大领导让另一位较小的领导(也不小了,起码也是副部级)写检讨,要求:要让支持他的人满意,同时也要让反对他的人满意,还要让领导满意,而且要让社会舆论满意,这四个满意要求,不压于一篇博士论文,所以,不要以为我们谁没写过,就是承认自己的错误嘛,那就低水平了.

在<<陈丕显回忆录>>中就有这么个小故事:话说当初阿丕书记文革被关,打倒在地,一关八年,74年后,风声渐松,胡耀邦找到阿丕书记的大公子小津,对他说了几个事,一是要对毛主席认错,怎么认?就是要写检讨书,书中写到:耀邦让小津一定要转告我,毛主席是我们崇敬的领袖、长者,对主席一定要认错。如果你不认错,难道说群众错了?难道说毛主席他老人家错了?这是出发点,就是说,检讨书是一定要写的,不做检讨,那是过不了关的,那么,这检讨怎么写呢?胡耀邦指点道:当然,要认错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可取的,另一种是不可取的。一种认错方式就是实事求是地检查自己的错误,请主席关心,向主席出请求,要求解除监禁,恢复党的组织生活,要求分配一些工作;另一种,就是把自己骂得狗血淋头,这样的检讨毛主席看了也不会高兴,毛主席会说:“这像是老干部的检讨嘛!像是造反派的语言、像红卫兵写的检讨。”耀邦还让小津转告我,对主席要认错,当然是实事求是地认错.检讨到这里,那是不能完的,如果写完,就不是一篇好检讨了,耀邦说:并且要在信中表示:多年来一直想念毛主席,好多年没有见到过主席,过去主席经常耳提面命,经常能听到主席教导这么多年没有见到主席了,很想念主席。虽然没有见到主席,但一直在认真读毛主席的书,检查自己的错误,愿意继续跟战争年代一样,在毛主席的教导下,跟毛主席一起干革命。于是,经过认真思考,阿丕书记在74年9月一纸上奏,才过两个星期,毛主席居然亲笔批示,解除监禁,开始解决问题了.

除去大环境外,这篇检讨书的正确写法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钥匙,如果检讨书写的不好,主席一个不高兴,说一声:这个阿丕,还得再认识认识,哎哟,哪就不知等到那个猴年马月去了.说道这里,就有种意料之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胡耀邦总书记给人的印象总是耿直,坦率,清廉,没想到,耀邦同志对很多事物都是理解的很深的.

还有一个好玩的,就是胡耀邦的委屈,据满妹的<<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中写道: 50年代初,胡耀邦在川北干得那是真的好,中央一看,这小伙子年龄小,能力强,很有发展前途,好,调到中央来干大事,我们的耀邦同志高高兴兴的来到了北京了,开始谈话时,大致干的是建设部部长,把耀邦同志高兴得,可是,正式谈话时,安排成团中央书记了,耀邦同志很不高兴,谈话当晚10点过,耀邦同志很不高兴地对他的秘书说:”让我当团中央书记…….孩子都这么大了,还当孩子王,他们(陈丕显,谭启龙)都比我合适嘛.”委屈之情,跃然纸面,令我们后生小辈忍俊不禁,当然,耀邦同志后来在团中央干得生龙活虎,那是能力问题,当时,不想去团中央,那是事实.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能做到那么大的官,谁都不是省油灯
家园 胡耀邦的个人性格很突出的

在科学院工作的时候,在东大院和科学院幼儿园之间有一个不高的铁栅栏,有个铁门可以出入。胡耀邦有天经过这里撞了铁栅栏,不知道是事情紧急还是性急习惯了,他不肯绕过去走大门而是翻栅栏,有趣的是当时他身边还有几个人,是一边谈事情一边走的(所以才拐弯早了),翻之前胡还征求了一下意见,结果人人都说翻吧,没一个稳当的。

于是,就翻了。

当时周之良在场,也跟着翻了。周是个挺精神的人,有点儿左派作风,1989年他作北师大党委书记,在团委听他说的这件事,同时讲胡耀邦也不是没有缺点,他性格活跃比较好激动,底下人摸准了脾气就从这一点糊弄他。有个地方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带来了当地的农产品,都是故意挑的,结果胡总书记一看南瓜这么大,茄子也这么大就激动了,对此人印象极好。其实,他的政绩并不怎么样。

那时候胡耀邦应该也不是很年轻了。

家园 老干部们给毛的检讨书应该基本都是这个模式

我知道的邓小平的那封也是这样的体例,王近山复出时写的也一样,不过是一式三份(毛泽东、许世友、肖永银)。

家园 可见

这种“检讨书”半真半假,公开的秘密,“糊弄”老头儿的。

三分之一真心,三分之一策略,三分之一顺其自然,与人品无涉。

家园 赵也如此

拍脑袋决策的事情干了也不是一两次

家园 太个性了吧,不免孤立
家园 周之良 那是师大的宝贝啊

关于思想政治的内容,只有他能够拢住学生(全校其他政治方面的老师应该重修)

讲爱党爱国的内容能让全礼堂的学生(整个一个年级)为之热烈鼓掌

后来还在英东楼听过一回他做的入党教育,热血沸腾啊,

写审请书,听讲座......

后来看了几次南方周末,让人生气的事太多了,做罢....

家园 这位老大属于入错了行

才有赵本山大叔的今天阿

家园 胡耀邦确实挺有能力的

但是这种能力不是毛主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能力.也不是彭老总敢打赶拼的能力.而是一种在和平年代,体制内往上爬的能力(跟刘少奇有点相似).从他给阿丕的建议就可以看出来,完全是没有原则,投机取巧嘛.这件事胡自己后来不提,还让陈丕显傻乎乎得写到回忆录里.呵呵.真是搞笑.

家园 呵呵,我也听过周之良在500座作的报告

大约是1995年秋天吧,“预备党校”里的系列课。

有一次是老周讲爱国主义。举的例子是联合国的某华裔女性工作人员说中文最有效率,理由是同样内容的文件中文最短。他铿锵有力地说“什么是爱国主义,这就是爱国主义!”接着夸了那位美籍华人妇女半天。

那天不知是谁那么大胆,后来居然递条子上去问在中国出生的老美和在美国出生的老中该爱哪个国?

老周念完以后一脸不高兴。

印象比较深的还有一次,老周很不客气地说光明日报是知识分子搞的,给知识分子看的,所以脱离工农群众。

家园 你这个评论有点寒

wg那时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如果只想着讲原则就不要写什么检讨了!

这件事胡自己不提是正常的,这点小事还要动不动就拿出来说一说,那不成自吹自擂了!你要是听的人会是什么感觉?

家园 毛泽东提名胡耀邦当军委组织副部长,有人不同意

当初毛泽东提名胡耀邦当军委组织副部长时,有人不同意,说胡耀邦太年轻,经验少等等,毛主席听了,说:既然你们不同意,可以.我提名他当军委组织部长,然后,胡耀邦就任军委组织部长,一把手了.

家园 &quot;没有原则&quot;这样的标准是不是可以也套到老毛老周头上?
家园 当然可以套了,如果原则是你规定的。什么地方都可以套。

当然了,如果原则不是你自己或者一小撮人规定的。而是人民大众定的标准,那么“不讲原则”这个帽子,就不能往毛周身上套了。因为我没有听说过“不讲原则”的同志能把儿子送上前线,能为革命牺牲6位亲人。也没有听说过“讲原则”的同志自己死了留下老婆孩子搞什么光大银行。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