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辨析关于《明史.袁崇焕列传》的几个错误认识 -- wage

共:💬42 🌺4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辨析关于《明史.袁崇焕列传》的几个错误认识

最近窃明实在火暴,人文茶社头10个帖子都是关于这本小说的。我本人的观点很明确:很喜欢国宝的小说,我可是从龙空的大爆炸就开始追看的;但是,我从来不会把里面的文字当成信史。可是,看了钢铁雄心等几个河友的帖子,发现现在似乎选择自己需要的证据,然后进行推断好象成了流行的研究路线,为此出来辨析一下。下面本来是我给河友的回复,合起来再发发我的感想。

其一,《明史.袁崇焕列传》是反间计说法的源头吗?

这是钢铁雄心说的,我在许多地方也看到过,好象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了。也是反间计编造说的一大证据。我相信这些朋友虽然很鄙视金庸的袁崇焕评传,可是他们肯定没有看过。因为其中明白引用了大历史家黃宗羲撰《南雷文约》说:“又据《崇祯长编》二年十二月甲子:“大清兵驻南海子,提督大坝马房太监杨春、王成德为大清兵所获,口称:‘我是万岁爷养马的官儿。’大清兵将杨春等带至德胜门鲍姓等人看守。”设反间计一事,据《东华录》载,此计出于皇太极,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宁完我承皇太极的密计,与所俘太监假意密语,故意让杨太监听到,但据黄宗羲为钱龙锡所写的碑铭《大学士机山钱公神道碑铭》中,说此反间计是范文程所献策,而为皇太极所采纳。张宸《范文程传》中有一句说:“章京范文程亦进密策,令纵反间去崇焕。”(《东莞县志。袁崇焕传》引用)据杨宝霖先生的考证:黄梨洲的学生万斯同曾赞助王鸿绪修明史,所以万斯同有机会见到清政府的机密档案;《东莞县志》的主修人陈伯陶在光绪年间曾为史馆总纂,所以能见到张宸所写的《范文程传》。” 黃宗羲是明末清初,张宸也是当时人,曾任南明兵部主事。他们的文字无论如何也不会比乾隆年的《明史.袁崇焕列传》晚吧?另外还有明确年代的文章:屈大均《再吊袁督师》诗作于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劳臣遭反间,蠢尔善愚人。马喋三韩血,旗扬九塞尘。丸泥难守险,集羽意摧轮。一自钃镂赐,无人更致身。其中也明确说到反间计了。我认为,你是否相信有反间计是个人看法,可以相互辩论。可是没有仔细考证就以《明史.袁崇焕列传》编造反间计说进行推论就是根基不稳的大问题了。钢铁雄心接下来那么多讨论自然成为了放空炮。值得讨论的问题是:如果确实有反间计?为什么百年时间里几乎无人了解?让我们来看黃宗羲为钱龙锡所写的碑铭原文:

 己巳之冬。。。崇焕提援师至。先是,崇焕守宁远,大兵屡攻不得志,太祖患之,范相国文程时为京章。谓太祖曰:昔汉王用陈平之计,间楚君臣,使项羽卒疑范增而去楚,今独不可踵其故智乎?太祖善之,使人掠得小阉数人,置之帐后,佯欲杀之。范相乃曰:袁督师既许献城,则此辈皆吾臣子,不必杀也。阴纵之去,阉人得是语密闻于上,上颔之,而举朝不知也。崇焕战东便门,颇得利,然兵已疲甚,约束诸将不妄战,且请入城少憩,上大疑焉,复召对,缒城以入,下之诏狱。

这就很明白了,太监对皇帝是单独密奏,其他大臣都不知道。崇祯长编中只提送信没有提反间很正常。崇祯的心理我也试着推论一下:刚听到这样骇人听闻的说法,当然是难以相信,所以没有告诉任何人。可是怀疑的种子已经种下,只等条件成熟就导致上大疑焉。综合以上材料,哪怕不依靠《明史.袁崇焕列传》也能对反间计进行案件重演:

1、马房太监杨春、王成德为清兵所获《崇祯长编》

2、范文程进策《范文程传》

3、皇太极派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宁完我进行反间计《东华录》

4、崇祯开始犹豫:上颔之,而举朝不知也;但是由于袁约束诸将不妄战,且请入城少憩,终于中计:上大疑焉,下之诏狱。

《大学士机山钱公神道碑铭》。

午休时间到了,先挖好坑,晚上有时间继续填。链接出处

补充一句,我引用的都不是什么罕见史料,放狗或者摆渡都能找到,因此也就不指明页码出处了。

元宝推荐:张七公子,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那小说看了真是陶醉啊。

当史料看可以开拓眼界,了解不同观点。

可要偏听偏信,当作史学瑰宝,那就等而下了。

花之,鼓励下文。

家园 对反间计的说法,蔡鼎的《孙高阳前后督师略跋》中也有提到

朝鲜的《仁祖大王实录》里面也有这个说法,我之前很早的时候已经引用过了。

家园 看来知道这个事情的都是高层或者是内部人。金庸分析的有道理
家园 这个事情可能是有的,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崇祯的决策很难说

我倾向于崇祯50%以上的因为其他原因杀了袁崇焕。

家园 辨析关于《明史.袁崇焕列传》的几个错误认识(续)

其二,《明史,袁崇焕列传》是弘历命令张廷玉按照反间计的精神重写的吗?

分辨清楚了反间计有实证,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相对就小了:如果反间计是真的,重写也不算错误吧?但是历史真相只有一个。不管出于什么目的,篡改历史都是很严重的指控。所以还是辨析清楚。

首先,明史是不是乾隆组织张廷玉编写的?就从由头说起。其实明史是顺治开始提出,康熙时期大搞的一个政绩工程。目的很明确:从政治上把明朝完全送入历史;从感情上笼络投降的汉人官员与不肯投降的明朝遗臣。正因为如此,康熙十七年开博学鸿儒科考取者都投入了《明史》修纂工作。另一方面,黄宗羲、顾炎武等大史家虽坚持不入博学鸿儒科,但出于存史迹以明后人的目的,让自己的儿子、外甥或得意弟子参与明史编纂。其中黄宗羲弟子万斯同出力尤其大。因此明史在各朝修官史中质量是比较高的,不是什么秽史。康熙五十三年成三百十卷《明史稿》,就是草稿完成了。后来大家都忙争当太子,直到雍正元年七月,尘埃落定,明史馆续开,徐元梦、张廷玉、朱轼等为总裁官,可见也不是张一个人在战斗。至雍正十三年完成,雅正也暴毙了。乾隆继位后下诏开印武英殿板,全书刊成,即今通行本《明史》。可见乾隆看的是完成本,和我们现在看到的一样,他事先并不知道袁的故事,谈何修改?出于政治现实,武英殿板《明史》对历史存在隐瞒。主要在两方面:一是隐没清末建国前曾臣于明;二是隐没清入关后南明诸朝廷存在之事实。后来乾隆是改过《明史》。那是乾隆三十八年,因为修四库全书,乾隆觉得明史对外族,当然包括自己的满族人名地名“译字鄙俚”,命将已刊之《明史》校改,成为四库本《明史》。此外对照武英殿板《明史》与四库本《明史》,在对明皇帝的评价等方面也能看出窜改的不同。可见如果有改动是明明白白的。不知道这是不是乾隆命张廷玉创作袁督师故事的空穴来风?可是武英殿板《明史》与四库本《明史》袁崇焕列传内容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乾隆是干过篡改明史的坏事,但是至少在袁崇焕列传部分没有这样。如果真有某个满皇帝指使编写了袁崇焕列传,那也不可能是乾隆。国宝在对资料的占有上超过我们绝大部分河友我相信。但是这不能成为我们放弃自己头脑,完全相信窃明中每句话的理由。我对明史不深入,但是我问过一个让我佩服的历史圈内朋友,乾隆起居注或者实录中有明确记载弘历命令张廷玉按照反间计的精神来重写《明史,袁崇焕列传》和弘历下令毁掉袁崇焕案的审问卷宗的说法吗?回答很治学严谨:至少我没有看见过。我也觉得这样的做法太脑残:干了坏事还把把的记下来?我的看法是:在没有看到起居注原文前,对国宝的说法只能暂时存而不论。

清华棋迷说,起居注一般人还真没有几个会去确认这种东西, 但这也说明这里面很可能有很多没有被发掘出来的东西。意思大概是可能研究明清史的专家们也没有注意到这两条可以说是爆炸性的材料。我对此是不同意的,王小波杂文中有一篇有关“错误的故事”。其中说到,有位哲学教授觉得自己在理论物理有了突破性的发现,高兴之余,发帖子请人去听他的讲座,听着听着,眼见得听众中有位物理系的教授大模大样,掏出个烟斗抽起烟来。等人家讲完,他把烟斗往凳子腿上一磕,说道:“wrong story !”(错误的故事)就扬长而去。既然谈的是物理,当然以物理教授的意见为准。我觉得这才是谦虚正确的态度。补充一句,面对袁崇焕杀毛文龙,崇祯再杀袁崇焕这一连锁悲剧,时人何可纲,谈迁,黄宗羲意见与明史袁崇焕列传是一样的:杀毛文龙是错,再杀袁崇焕更是无法挽回的大错。其实这也是目前史学界主流观点。所以,如果我们在讨论小说,如何天马行空都可以,我也发贴聊过窃明里的感情戏;可是说到历史,请严谨些,至少把资料准备好,自己认真看一遍再说。人脑不应该是装什么就是什么的电脑,依靠任何人也不如依靠自己的判断力。至于有的人对从黄宗羲到现在的历史学家都不屑一顾,甚至有认为他们一直在合伙骗人的阴谋论。那我只好学习“是,首相”里面的说法,夸他一句,您的想法太有想象力了。

元宝推荐:萨苏,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多谢:)回花
家园 我对这个比例关心程度不高

碰上崇祯这个老板,人家可着劲把自己的大明朝往死里折腾,有什么办法。他这一朝的兵部尚书包括加兵部尚书衔的哪个有好下场?他这一朝的内阁除了温体仁谁过的好了?他又曾经信任过谁?(除了太监)

家园 最后开北京城迎接李自成恰恰是太监,幸好还有个陪死的。不然也太囧了
家园 送花!!!!
家园 开门迎顺的太监?难道又是那个可怜的曹公公?
家园 持平之论 花

杀毛文龙是错,再杀袁崇焕更是无法挽回的大错,

家园 强帖 花送
家园 曹公公平安幸福的活到了康熙年间,不算可怜吧?黑岛您和国宝比较熟

能问问乾隆起居注原文吗?这个才是关键呀:)

家园 谢谢,也花您一个。河里良好的气氛很难得,对您的呼吁帖子也深有同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