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次贷危机:外行人的几个问题 -- earthcolor

共:💬44 🌺2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谁会吃饱了撑的

去管第三方?

家园 第三方自己呢?被别人坑了,也要被坑得明白。看看里面的操作过程是

什么样?不然,下次还会被别人坑。

家园 汇丰有1000多亿刀

转贴:

亚洲各大银行到底掌握多少次贷头寸,一直众说纷纭。根据上述高盛的研究报告,截至2008年8月的统计数据,在香港地区的银行中,汇丰控股受创最重,次级贷款数额为943亿美元,不包括次级MBS的CDO则约有300亿美元的LBO承诺。从2006年第四季至2007年第三季,汇控一共拨备了 40亿美元,不过高盛在今年1月15日的一份报告将汇丰所需的拨备额调高至130亿美元。

此外,东亚银行(0023.HK)持有6亿美元的CDO,包括评级为AAA或AA的企业票据(单家企业的票据不超过450万美元)。永亨银行 (0302.HK)也持有1亿美元的AAA级CDO以及一些盯市损失。而香港地区的其他银行,或通过投资工具持有一些MBS,或有一些相关的特殊投资,不过比例都不高。

在中国大陆的银行中,中国银行持有次贷的规模最大。根据高盛的报告,截至2008年8月,中国银行投资于MBS的资金约90亿美元,高盛估计评级为A级或以上。而根据中行2007年的三季报,到2008年9月底中行持有的次贷相关资产总头寸为87.41亿美元,其中MBS为79.58亿美元,CDO为7.83亿美元。与此前2007年中报的数据相比,MBS的拨备比例已提升至6.4%,CDO的拨备提高到36.7%。如果根据三季报数据来测算中行年末的次贷状况,在经过增提减值准备后,中行持有次贷类资产的总值为79.47亿美元,其中MBS账面价值为74.51亿美元,CDO账面价值为 4.96亿美元,分别占中行全部证券投资总额的2.86%和0.19%。

高盛的报告中并未披露工商银行(1398.HK)的次贷资产头寸,只估计其持有一些MBS、评级为AA级以上的次级MBS,以及评级为AAA的 CDO。近日,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表示,工行2008年第四季增加了拨备,已充分计提了,但计提后预计利润仍有60%以上的增长。根据工行2008年第三季业绩报告,工行持有约12.28亿美元的次贷债券。截至2007年9月底,计提的减值拨备约4.29亿元人民币。姜建清说,截至2008年第四季,该行持有12亿美元的次贷资产,数额变动不大,但当季拨备有增加。

另中信银行(0998.HK)持有约10亿美元的MBS,平均信用评级为AA。而建设银行(0939.HK)也持有一些MBS(包括次级 MBS),ABS和CDO,多数MBS的评级为AA或以上。根据2008年第三季度的数据,建设银行对其10.62亿美元次贷类头寸的计提比例为4。2%

家园 看清楚了又如何?

日本现在不还是半身不遂么?

家园 看来世界上的老大还是蛮有实力的。

如果中国、俄罗斯这样一些不那么受老大控制的,要去了解一下,好像也说得过去。就要看老大给不给面子了

家园 老美玩钱是老大,这个大家都知道

好多人不清楚的是,不管谁是老二,那个老大和老二之间的距离有多大。

家园 droping the key to the lender is

droping the key to the lender is not the end of the story

Nevertheless, in an illiquid real estate market or following a significant drop in real estate prices, it may happen that the property being foreclosed is sold for less than the remaining balance on the primary mortgage loan, and there's no insurance to cover the loss. In this case, the court overseeing the foreclosure process may enter a deficiency judgment against the mortgagor. Deficiency judgment is a lien that obligates the mortgagor to repay the difference. It gives lender a legal right to collect the remainder of debt out of mortgagor's other assets (if any).

http://en.wikipedia.org/wiki/Foreclosure

家园 流动性风险

我觉得次贷危机只是又一次的流动性风险,国内外的媒体多少都有些误导。

先回答第四个问题,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的注资是通过公开市场进行的。以美国为例,美联储向金融机构提供定期标售便利(Term Auction Facilities,具体可去美联储网站了解)。通俗讲,金融机构将其资产抵押给FED,后者提供短期资金,但利率低于贴现利率。这样做的好处一是直接增加了资金的流动性(同时金融机构不用抛售资产引发更大的恐慌),二是间接将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压低,也可以增加流动性。注意美联储是无权直接救市的,除非得到国会的授权。

回到第一个问题,现在基本达成的共识是: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次贷无法偿还,次贷问题触发大规模的信贷危机。现在有一种说法是信贷危机完全是次贷造成的,这是误解。尽管次贷坏帐率颇高,但以次贷为抵押品的CDO只占CDO市场的少数,更何况主流的企业债市场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破产事件。我的理解是,CDO产品由于在前几年需求旺盛,价格被高估,次贷事件引发了市场恐慌和流动性危机,造成市场价格的大幅回调(甚至超跌)。为什么我这么说?看看类似的债券保险市场,巴菲特出手了,而且他说的很明白,他不是救市,是为他公司股东谋利!

最后,似乎阴谋论也是站不住脚的。一来,从已经公布的报表来看,损失惨重的大部分是美国的金融机构(花旗,美林,大摩,贝尔),欧洲的除了UBS,其他如DB,RBS,Barclays,CS损失的都不严重。二来,有人认为高盛事先预知了这次信贷危机,所以将手中筹码全部出给其他机构(据我所知主要是大摩)。事实情况是,高盛的交易部门其实一直在建仓,但高盛的风险管理部门却在空仓(空得太多太快结果到去年夏天前高盛实际处于净空的头寸)。高盛的风险管理一直是个有趣的话题,如果大家有兴趣我在经版刚挖一坑,日后顺便讲讲。

家园 送花! 另问次贷损失问题

多谢回复!你回答得相当清楚。我是外行,有些金融概念之间的关系不是很理解,可能需要点时间来消化。

你在经版关于的风险帖子我已经收藏了。慢慢看。

一个相关的问题已经前面提到了:在美国之外的实体购买了不少次贷相关的产品,中国就有1000多亿美元。如果有损失的话,这些实体,是不是要完全承担自己的损失了?有没有补救措施?

家园 是不是100亿美圆?

从路透的消息看,好象是100亿吧?其中:

中行:80亿,估计计提损失30%

工行:12亿,估计计提损失30%

建行:10亿,估计计提损失40%。

以上是次贷产品,不包括其他的信贷衍生工具或结构性产品。

即使如中行的损失,好象也不超过其年利润的40%(根据其季报)。绝对损失和美洲银行差不多。但人家的年报里说了:“尽管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我们去年仍从中国建设银行的股权投资中获利300亿美圆”。关于这个话题,我就不多说了(对国内股民深表同情)。

计提的损失未必为变成现实的损失,但如果投资的是低信级的次贷衍生工具,估计真就打水漂了。唯一可以“补救”的办法,一是找些超跌的资产拉回些损失,要不如果国外银行在向中国的银行推销产品的时候有误导,也可以收集证据和材料告它们-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不是把雷曼给起诉了吗?

家园 楼下有一个消息:相关连接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finance&MsgID=967612

 在此次美国次级债危机中,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就是中国的海外投资。美国财政部的一项研究指出,截至2006年6月底,中国机构投资者购入抵押贷款证券急升516亿美元,从559亿美元剧增至1075亿美元,并占同期亚洲投资抵押贷款证券2260亿美元的47.6%。业内人士估计,其中相当部分为高风险的次级按揭业务债券。

家园 关于阴谋论

似乎是有点夸张了,要想所有银行同心协力做那么大一个局还历时几年之久,根本不可能的。而且很多自己也亏了一屁股。

几大投行的writedown主要是两部分。一者是过去完成的deal,因为信用评级较低的tranch(一般是A以下)很难卖出去,所以银行只能自己持有(这类东西的买家几乎只有对冲基金,而且人家也不都是傻瓜)。另一部分就是已经买来了loans,但是还没来得及做成deal。UBS那一百多亿的坏账,就是吃了一堆的loans,让后全烂在肚子里了。

各个投行的损失有多有少,关键是看谁精明先撤身。Duetsche,Bear,Lehman,Merill是最早开始做这个的,当年赚得满嘴流油,然后其它投行也就奋不顾身了。但是谁最先收手,在泡泡还没破之前给自己留好路,这就要看谁能保持最清醒的头脑了。投资这个东西,timing很重要。早在06年初就已经有人开始赌这个泡泡要破,结果做空ABX被逼仓那个惨哪

另外,中国政府和银行就我所知在subprime上没输太多。过去一年中国对美国的长期资本净流入很清楚得是减持联邦国债,但增持Agency Bond和地方公债。要不是老美卡得严,大头绝对是流入Equity。

家园 阴谋不一定有

但是街道上的老大们最早看热闹甚至落井下石的事估计还是有的。

可怜的老贝尔斯登,当年因为不愿意救LTCM犯了众怒,意志在班级里表现平平。好容易弄个CDO出来,就算某一年度,贝尔斯登拿走了次贷利润的一半……这稍微有点风吹草动,恨他的人还不都蹦出来了?

怨怨相报合适了啊

家园 【原创】真乱乎

呵呵

提问题也是蛮考水平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