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他山之石 :巴格达之战美伊双方战术缺点浅析 -- 风中的羌笛

共:💬103 🌺11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对于城市游击战来说,没什么大变化

一个老农拎着个大筐走在路上,不过去看看,你怎么知道里面装的是大粪还是地雷?

走在路上总会累,累了总要让人家歇歇,你怎么知道他是坐在路边抽烟还是在等待引爆时机呢?

家园 柏林墙不是早就搞过自动射击塔么……不是什么新技术了
家园 至于战争准备,很同意你的看法。个人认为我们的预备役和民兵可

逐渐搞大搞强的,对内负担不大,对外影响也不如直接扩军备招人耳目。一旦大打,不要说经过良好训练的人员,就是经过基本的训练的,临时肯定也捉襟见肘。到那时只能靠血和生命来补课了。人员上,物资上,基础设施上都是应该下功夫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家园 是啊,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
家园 【没懂】为什么要抓黑水公司的人?
家园 阿富汗能打应该是美国支持的结果

不然他们哪儿来的毒刺导弹?

现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打了好几年了,都没见到几个肩射导弹。更甭提正牌的RPG了。

家园 【讨论】2003之战是特例

抵抗武装在这几年的战斗中还是有所进步的。

一是人员构成的变化。巴格达之战和其后一段时间的游击战,主要是政府军和准军事组织在打,战术呆板,训练不足,而且自身的特性也是充满了正规军色彩,打呆仗,正面作战。不仅如此,士气也很成问题。

但是现在不同,主要是外来志愿者和本地的宗教势力武装,士气较好。战法有了很大改观,灵活多变。从正面作战转型为狙击战,骚扰战,IED战,政权争夺战。这样就带来了第二点,新战法让美军无处着力,高射炮打蚊子。美军面对的不再是可见的敌人,而是防不胜防的冷枪冷炮和简易爆炸装置。但是占领军的性质又让美军有越来越多的目标需要保护,然而扶持起来的伪军和伪警察又不堪使用。这样一来,又更加依赖“安全警卫合同承包商”,也就是雇佣军。但这样是恶性循环,造成美军的形象更加恶劣,更多袭击。

家园 技术崇拜没什么不好,给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使用多好啊

我们自己的军队要有更多顺手的技术兵器,我们能发挥更多作用啊

读了美军在韩战回忆录,说得最深刻的话大意是:

中国军队主要装备是步枪机枪迫击炮,但是他们充分利用了手中的武器!

这是对我们的敬意,但也同时说明装备的差距!

我们多多来点高技术含量的兵器会更好,您觉得我的这种想法对吗?

家园 是,大家都在研究,所以实用化会很快

期待这种兵器的战例,和人类反制这种兵器的战例

家园 是电视上播放过,黏糊状态随意变形,毫不起眼,强度很好

美国佬在材料上总出人意料,而且创新奇多,比美军在战场上表现就是强的不是一个数量级啊

家园 据说老美现在研究战斗概率的方程,减少碰雷概率

不知现在这些高人研究的伊拉克战斗方程结果如何

家园 我觉得是合力作用,不单美国,当时经济上配合也很大

苏联入侵阿富汗,您看看当时全球石油钻石黄金贵金属价格全是地摊价(苏联蕴藏丰富的),搞的苏联经济上是快揭不开锅了

所以我觉得这是阿富汗的邻居还有全部西方大国,全部阿拉伯世界共同作用的成功

不单单是美国的几件兵器,貌似小巴也供应了一大堆天朝的利剑

家园 我觉得还有一个后果:兵器研制上

美国的武器在高大全上面原先着墨较多,但在应付这种游击战上面现在陷入一个循环,为了研制而研制,做出的应付游击战兵器的费效比很差,但为了伊战又不得不投入,挤占了它更多的资源,但这块老实说不是美国的强项!

看以色列和美国前段报道使用貌似激光反迫击炮炮弹和火箭弹,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在费效比上不成比例,激光发射击毁一颗慢速炮弹要花多少桶石油转换的能量啊

整个过程观看起来像两大高手过招:

美国占先手,一战打掉伊全国战争机器总架构,但把很多有思想有一定技战水准的伊前军官打到实际指挥官的位置,双方开始对峙!

同时互联网的威力显现,为了抵消美制兵器的作用,抵抗者除了发挥人体炸弹的震慑作用,网上交流速度也是导致抵抗者训练和技术水平大幅提高,全球的同情阿拉伯战士的脑袋汇聚互联网,彼此交流战法,简易武器的作用发挥的已经超出我们这些人的想像!

美军为了克制,拿出看家本领,专门研制克制抵抗者游击战的高技术兵器,伊拉克成了美军武器公司的高级试验场,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人员用于克制层出不穷的新战法,为了技术而技术,武器使用越来越复杂,人员培训时间越来越长!

最近看互联网翻译的文字,有美国退休将领开始呼吁不要在伊拉克耗费太多资源了,美国的武备貌似已经在高精尖方面有些已经落后俄罗斯和中国了!

家园 花顶
家园 游击战的特点是不让对手形成优势,迫使对手在同一水平上较量

要是游击队掌握肩扛防空导弹,反坦克导弹时,胜负天平已经倾向于游击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