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农民-文革-知识分子 -- 萨苏

共:💬615 🌺1100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1
下页 末页
家园 您开玩笑吧,“穷得叮当响”又蹦出个“隐含意思”?

我再回头看一次您11-15 21:02:21的发言,真的对不起,我不认为哪个普通人会把您所谓“穷得叮当响的社会”理解成“非商品社会,社会几乎不提供奢侈品消费 ”的意思。

家园 这和封建主义一样,是中国传统认识上的一个误区

实际上,在作法上,这两种人也是区别对待的。老毛早就发现:从事理科的人,很容易接受改造。

文革中潜意识里将他们划为一类,在实际工作中,确是区别对待的。说明他们确实不是一类人,那种传统划分方法是没有道理的。

科学家要另外考虑,实际上他们是知识分子与工程技术人员的桥梁,是交叉产物

家园 囫囵话都说不清楚
家园 知识分子拿钱不干活?这是哪儿来的奇谈怪论?
家园 没开玩笑

最多算是对我前文提出的观点的一个补充。

我前文始终都围绕着文革期间的中国社会,我对这个社会给出的描述是“穷得叮当响”,这只是一个大致描述,不够全面。现在我补充了这两条,让我的描述趋于全面了。就是这样。

而您却有意无意忽略了我所谈论的对象 --- 文革期间的中国社会,而紧抓着我的那个大致描述 --- “穷得叮当响的社会”。我觉得这当然有我一开始描述不够全面的问题,但您忽略我所谈论的对象,也有问题。

家园 一般理科的就是这种调调,不然还要文科的干吗
家园 您这属于细分,segmentation.

照这样来说,我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下去:

(1) 在从事理工科领域工作的人里,搞农业技术、工业机械、水利的,与搞建筑的相比更容易接受改造,与搞数学 物理这些理科研究的相比,也更容易接受改造 (表忘记数学/统计学里有一些概念完全基于意识形态而出现的苏联与西方/欧洲的分歧)。

(2) 在从事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研究的领域里,搞哲学和历史的人,比搞经济学的人更难接受改造

...

归根到底,毛泽东对这两大类 (理工科 和 人文社会学科) 从业人员的看法,虽有差别,但对其整体的看法是大致相同的 --- 都“需要接受改造”。

而毛对这个群体内部两个细分的看法差异,远小于他对这个群体与其他群体 --- 比如工人群体、农民群体、解放军群体 --- 之间的看法差异。毛认为这个群体都需要接受改造 (无论理工还是人文社会),可他们要接受谁的改造呢?就是工农兵。

所以,我觉得您似乎夸大了那个时代同一社会群体内部的差异性。毛对从事理工行业的人评价再温和积极,也仍然认为他们是属于应接受改造的那类。请问,工农兵何时被反复提及需要改造思想?

家园 哈哈,这里都开始教marketing了

快叫老马丁来!

臭老9嘛,别太认真了。话题绕到毛身上,又是个死扣子。干脆打住算了。您说呢?

家园 当年高小毕业就是知识分子啦!

哪有这里分得这么多。

我想起来当年大学里面,一说提高知识分子待遇,那涨工资的都是教授。一说提高教师待遇,涨工资的是中小学教师。

教大学的没混到教授的,啥也不是。

家园 不就是服务不好吗

不管有没有那个‘我是副教授’。

家园 城里有饿死的吗?

解放后饿死的人还是农村的吧

家园 三年饥荒期间死的可大多数是农民,按人口比例也是农村的饿死率高
家园 张遇还是不同的。

那几个领袖,手段都是打倒一些人,向上爬的代价

是很多人倒了霉,张和遇只不过发表观点,代价

是自己的生命。

家园 在德国唯一敢自称高校教师的是教授

德国高校没有助理教授,副教授的职位,而助教呆在学校的时间受到严格的限制,五到八年吧,而且他们是教授的打工仔,所以教授几乎是唯一终身呆在高校的教师群体,对应于Professor这一外来语的是纯正德语的Hochschulleher,直接翻译就是高校教师.

家园 希望老萨不要再提这个话题了。

1.太祖发动文革主要是冲着当时的领导干部来的,当时挨斗的基本被成为走资派,而不是右派(反右时挨整人的称谓)。国人内斗手段比较狠是一直如此的,文革那时再狠也未达到“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漏网一个”吧。主席和其他老干部都是经过内战的血雨腥风的幸存者,都明白失败者是没有要求胜利者宽恕的权利的。只有胜利者才有权力宽恕对手。因此,TG党内历次运动整人都挺狠,失败者下场有几个好的。老邓在苏区陪主席倒霉时,连老婆都和李维汉跑了(就是李铁映他妈),那时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了(要不他怎么会感激唐义贞几十年)。

2.农民问题与文革没有直接关系。河里边的许多人已经论述过了,为了实现工业化,TG必须得通过工农产品的剪刀差获取资源支持工业发展。农民负担问题在改革开放以后依然很严重。直到前几年国家才通过免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但至今效果还需要继续观察。另外,主席对农民还是很有感情的,建国以后,农村的教育和医疗还是很有成效的,证据就是文盲比例较建国前大幅下降,人均寿命大幅增加(人口也大幅增加,以致不得不计划生育),注意,中国至今是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其中,毛时代的赤脚医生,是作为发展中国家因地制宜发展社会医疗的典范被联合国推广的(我还是从BBC上知道的)。而主席去世以后,农村的医疗日益萎缩,直到16大。2003年sars期间,BBC评价TG需要重新赤脚医生体系继而发展农村医疗体系,解决农民的看病问题。

3.知青下乡是当时必须的。因为人口膨胀,城市无法解决一大批人的就业问题。对比,看一下,80年代出的待业青年问题,和90年代,大批工人下岗问题。俺娘和我中学班主任就是67年高中毕业的,老三届中的一员。公平的说,知青下乡前的那几年,由于武斗,当时无法安置的青年留在城市,太容易出事了,很容易引发大规模的暴力事件。

另外建议老萨举例子以前,最好大概查一下相关信息。比如:不要再提“包产到户,让勤劳的人能够有机会”,因为据媒体报道目前包产到户的典范安徽小岗村已经准备学习坚持了集体经济道路的村庄(华西村和南街村)重新走集体经济道路。而且70年代末,农业生产大提高,也有文革时期开建的一批化肥厂开始投产的贡献。另外,包产到户制度好像阻碍国内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一个农民能承包多少土地,根本没有必要用多少农业机械。至今国内农业机械用的最多的地区是黑龙江的北大荒地区,因为那里地广人稀)。

滴灌技术不是起源于中国。40年代末期,一位叫希姆克.伯拉斯(Symcha. Blass)的以色列农业工程师在英国发明了滴灌技术。50年代,他将此种技术带回以色列的内格夫沙漠地区,应用于温室内灌溉。从60年代初开始,滴灌在以色列、美国加州得到广泛推广,主要应用于水果及蔬菜灌溉。

张志新确实在文革以前,在生活作风上有问题(俗称搞破鞋),并最后离婚。本来开始指示是关起来做反面教材(张的作风问题是最好的小辫子,完全可以让群众对张没有好印象)。结果没想到,当时她精神有问题,在文革时期,在公开场合恶毒咒骂毛泽东(就是被老毛整得挺惨的,对老毛恨之入骨的干部也没有这么嚣张),引起很坏的影响。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