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埃及印象之六-搞笑阿语 -- 翠儿

共:💬23 🌺2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埃及印象之六-搞笑阿语

تخاطب سعيد

在埃及,出门就觉得自己像文盲,因为几乎所有的标识都是如虫子一般的阿拉伯文字,你什么也不认识。但日常生活中若会一点阿语,会有意想不到的便利。

学习阿语,却不是那么容易,所以有时我们就会用发音联想中文,若干单词很是让人可乐。

1. 木需奥兹---不需要之

来埃及肯定会购物,去了汉恩哈里里市场也会遇到数不清的店主会向你推荐,如果不想要总得说点啥,同学教的正统的是‘木需奥兹’,我们几个中国人坐在一起联想,最后变成了不需要之,居然也屡试不爽。另外一个版本是改成‘没啥意思’,发音只要模糊一点,也就差不多类似阿语了,没啥意思当然就是不要了啊。

2. 杰米了---姐美丽

杰米了是阿语‘你很美丽’的意思,我们硬给扭曲成‘姐美丽’,在前面加上安替,你就可以向埃及的女孩运用了,我一学会就跟机房的女孩说了,她好是高兴,一脸的羞涩。

3.沙黑了---下海了

沙黑了是工作的意思,因为记不住,我们就扯到了下海了,下海了不也是工作了,还别说,这样一来真记住了。

4.瓦海德筷子

瓦海德是阿语里‘1’的发音,一次我们去中餐馆吃饭,差一双筷子,于是老板就冲内厨喊‘瓦海德筷子’,不一会就看见埃及兄弟颠颠地拿着一双筷子出来了,我们不由狂喷。

5.猫丫(water)--冒烟

解释:渴得冒烟,所以就要水啊

6.沙耶—茶叶

这个倒是没啥难得,本来发音就相似,据说也是从中国译过来的。

7.米奴(name)---名录

米奴是名字,想来想去变发成了名录的音,有点小小不同,但加上前后的词他们也能听懂了。

8.万恩-----where

这个还是用英语好一点,万恩的意思就是那里,发音也类似。就像警察阿语发音就是‘破里斯’

9.迈步书特(happy)---脉搏舒坦

前者说的是高兴,后者则是牵强的拉扯了,呵呵

10.咪唉咪唉(棒极了)---美啊美啊

关键词(Tags): #阿语#埃及
家园 请教

我认识两个埃及人,她们都说在埃及说埃及话,而不是阿拉伯语。两者之间有很多不同,有些话她们听不明白阿拉伯人在说什么。所以,埃及人和阿拉伯人在一起说法语,而不是阿语。有一个埃及女的,会说英、法、西班牙、埃及话,就是不会说阿语。

可见,阿语在埃及并不是非常普及。或者分地区?

家园 哈哈,好玩好玩,花之

那个什么所拉猛啃?苜蓿猛啃什么的,还是从唐老鸭的书上看来的。

请教
家园 阿语的五花八门

阿语呢,各个国家之间会有些差别,尤其是口语,例如苏丹的表达就和埃及人不同,手里有本朋友他们公司在苏丹阿语培训的小册子,照本宣科跟埃及人说,他们常常听不懂,所以只能一个一个校正为埃及土话。但你说埃及土话,班里的苏丹人又很漠然,当然沙特的语言又不同,总的来说,沙特、巴林的人并看不起埃及的土话,觉得他们破坏了阿语的规范。

还好,学校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所以倒也不用为这个差别那么头疼。

关键词(Tags): #阿语#埃及
家园 这个汉语注音弄得我这个学阿语的人也要想想啊……

您一开头应该是贴了一段阿语,但是服务器不支持所以显示不出来吧……

下面我也只好拿汉语作个小注解:

“木需奥兹”是纯粹的埃及土语,“木需”是“不,没有”的土语,“奥兹”就是“要,想”,普通话可不是这么说的,但是用土语有个好处,就是不需要动词变位……

“杰米了”没有什么问题,只是这个词一般只能对女性或者景色用,所以该是阴性,最好读成“杰米来”;

“瓦海德筷子”,拿正规语法来说基本错到家了……阿拉伯语中“瓦海德”这个数词应该放在被修饰名词后面的,而且筷子应该是个双数名词才对……不过,中国人说的埃及土语就不追究了……

“米奴”其实本意不是“名字”,而是个疑问虚词“谁”,读如“曼”,到埃及才读“米奴”,指代“名字”之意。“名字”在阿语普通话里该是“伊斯姆”;

“万恩”同样也是土语;

“咪唉咪唉”本意是“百分百”的意思,阿拉伯人挺喜欢用的一个词。

请教
家园 埃及土语是阿拉伯语的一个大类,还没到独立的地步

阿拉伯语有三大方言,即埃及方言、叙利亚方言、伊拉克方言,整体来说与阿拉伯语普通话有不少区别,但又不能摆脱联系。所以您这个表述“她们都说在埃及说埃及话,而不是阿拉伯语。”很大程度上就是有问题的,只能说多数埃及人不见得会说阿拉伯语普通话而已,就像在我国南方地区许多人也说不来普通话,但是不能说他们不会说汉语。

一般来说,沙特等海湾国家说的阿拉伯语是比较标准的,越偏离半岛,在下层社会土语化越严重,但是阿拉伯各国的官员、宗教学者、知识分子阶层基本都能说流利的标准阿拉伯语。

家园 只为搞笑,只为搞笑!:)

不是严肃的语言课堂,如有造次,见谅了!俺在埃及,接触的自然是土话多一点了

家园 希望开贴普及知识

有关阿拉伯、穆斯林之类的。

如果没时间,可否回答我几个问题:

1、伊斯兰是个什么概念?阿拉伯人和伊斯兰的异同?

2、阿拉伯人涵盖的范围,埃及人是否是阿拉伯人?

3、每年的斋月为什么有时候30天,有时候31天?为什么直到斋月结束前的最后两天,阿拉伯人仍然不知道哪天是开斋节,说是等通知。这个决定是谁作出的?

请教
家园 你说的“埃及话”是不是指科普特语?

埃及科普特人很多,据说有一千万,我也认识不少

家园 阿拉伯语有没有人称啊时态啊这些自己为难自己的东西?
家园 我的一点体会

阿拉伯人是民族概念,伊斯兰是宗教概念。

阿拉伯人的概念早于伊斯兰教,历史上的含义一直在变,罗马时代及之前阿拉伯人有时泛指阿拉伯半岛的游牧民族,有时也包括南部建立文明国家的示巴王国,这些人在语言上有某种同一性。这些人信仰多种宗教,有犹太教,基督教,祆教,摩尼教,以及闪族人原始的多神教(主神叫Allah,或者叙利亚基督教里的Elloho,犹太教的Elohim)。罗马帝国有一任皇帝就是阿拉伯人,叫菲利普。现在的黎巴嫩和叙利亚,有很多阿拉伯人也是基督教徒,伟大的阿拉伯文学家纪伯伦也在其中。

后来阿拉伯半岛的一些人(主要是贝都因部落)在伊斯兰教旗帜下四处征战,在宗教的影响下,很多中东的民族也就阿拉伯化了

伊斯兰,则是宗教概念,凡皈依伊斯兰教即可称伊斯兰化,跟民族无关,实际上,最大的几个伊斯兰国家并不是阿拉伯国家,而是马来族的印尼和旁遮普人为主的巴基斯坦。

要区分阿拉伯化和伊斯兰化,窃以为要区分阿拉伯化和伊斯兰化,一个简便的方法首先可以从语言上来看,比如印尼等地区,虽然伊斯兰化了,但文字是使用拉丁字母,而且口头语是印尼语而不是使用阿拉伯字母和阿拉伯语,就不能算阿拉伯化,伊朗,虽然文字使用了阿拉伯字母,但语言是印欧语系的波斯语,所以也不能算阿拉伯化,而伊拉克,则要算阿拉伯化的典型,这个地区。

至于斋月,是伊斯兰教的第九个月,结束和出现都以当地新月的出现为准,所以全球并不统一,并且时间每年都不一样。伊斯兰教历是纯粹的阴历,以月球绕地球的旋转为一月,所以最多30天,不会有31天(除非月亮偷懒

家园 多谢

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

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穆斯林

至于斋月,我是豁然开朗。是我弄错了,他们当时说的是二十九天或者三十天,可能是由本地穆斯林头头决定哪天为开斋节。

家园 楼下江老师不是说了吗

不仅仅有人称、数、时态,还有性,这些都涉及到动词变位。汉人最幸福,没这些累赘。

多谢
家园 正如夜月空山兄所说的,不过再补充一些

阿拉伯是民族概念,伊斯兰是宗教概念,这是确定无疑的。凡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当然就是穆斯林,阿拉伯人不全是穆斯林,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穆斯林实际上是非阿拉伯人。目前全球有超过10亿的穆斯林,阿拉伯人约有3亿人。

如何确定一个人是否阿拉伯人,可以从三个方面:

1、居住在阿拉伯国家(即阿拉伯联盟内的22个国家);

2、以阿拉伯语为母语;

3、有阿拉伯血统。

三个条件并不需要同时具有,有可能只满足一条的人也会称为阿拉伯人。

关于斋月,二十九天或者三十天是正确的。因为斋月是伊斯兰教历的第9月,而伊斯兰历是太阴历,按照规定,斋月以见新月为封斋始,再见新月为斋月终。以前是以两位穆斯林长老观察新月来决定开始时间,但当代在日历上往往已经做了标志,比较趋向一致。

家园 阿拉伯语有性数格势四大概念

堪称对中国人初学阿拉伯语的四只拦路虎。

性:名词(包括人称代词)有阴阳性之分,动词要随之变位,这一点倒还好,闪含语系、印欧语系许多语言也都有。

数:这个最怪,除了有常见的单复数之分外,阿拉伯语有一个天下无双的双数词形,直接导致动词变位多出12种变格!在数词的运用方面,阿语也堪称世界最诡异语言之一。

格:主、宾、属三个格,直接反映出这个词在整句中的语法地位,错不得!

势:即确指与泛指之分。这一点阿拉伯语相对幸福点,只有一个定冠词,比起法语的三个,德语的六个,那是容易多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