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浅析邓小平“黑猫白猫”论 -- 茶园农工
浅析邓小平“黑猫白猫”论
土改时张三家:张三、张三媳妇儿,总共两口子人,虽然张三媳妇儿肚子挺着,可还没有生下来,生不逢时,所以分得土地才6亩。
李四家:李四、李四媳妇儿、4个孩子,分别为12、10、9、7岁,分得土地18亩。
刘二家:刘二,单身,才17岁,也算一家,分得土地3亩。
村里其他人家的情况不是接近张三李四,就是刘二,……。什么,眼红李四家?且慢,故事在后面。话搁这儿,当时不按人口分土地,行吗?您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到了50年代末,张三家、李四家、刘二家同属某公社的某生产队,此时,该生产队有近30户人家、120多人、250亩土地等,当年打粮食12万余斤,和其它收成……。交了1500斤公粮(作田赋),卖了48500斤余粮,留1万余斤种子,6万余斤作口粮,合计能有12个多月的口粮。
张三家的收入:张三、张三媳妇儿、4个孩子,分别为9、8、6、5岁,上面仨上学了,老么也就明年上学吧。一年挣得工分4000(扣除“非包工”即劳役后),分到粮食2400斤,油和其他农产品等若干,欠队里款60元之后,收支才正好相抵,是典型的“倒挂户”。家里花钱靠母鸡和猪长大,这不,刚卖了猪,不到半小时,张三媳妇赶紧买了30斤盐、扯了好几丈粗布……生怕队里来要帐呢?
李:李四、李四媳妇儿、4个孩子已分别为21、19、18、16岁了。一年挣得工分20000(也是扣除“非包工”即劳役后),分到粮食3600斤,油和其他农产品若干,分得钱名义上为850元,而实际到手700元,150元似乎“必须长期存在”队上,供“倒挂户”透支用。
刘:刘二,仍是单身,一年挣得工分4000(扣除“非包工”即劳役后),分到粮食600斤,油和其他农产品等若干,分得钱名义上为180元,而实际到手150元,30元似乎“必须长期存在”队上,供“倒挂户”透支用。
张三家的贡献、所得:土地6亩/250亩(2.4%),工分4000分/200000分(2.0%),分粮食2400斤/60000斤(4.0%)。
李四家贡献、所得:土地18亩/250亩(7.2%),工分20000分/200000分(10.0%),分粮食3600斤/60000斤(6.0%)。
刘二家的贡献和所得:土地3亩/250亩(1.2%),工分4000分/240000分(2.0%),分到粮食600斤/60000斤(1.0%)。
对比,张三家以2.4%的资源贡献(土地),2.0%的劳动贡献(工分),获得4.0%的粮食。
VS 李四家则以7.2%的资源贡献(土地),10.0%的劳动贡献(工分),获得6.0%的粮食。
VS 刘二家则以1.2%的资源贡献(土地),2.0%的劳动贡献(工分),获得1.0%的粮食。
可见,李四家对照张三家,以3倍的资源贡献(土地),5倍的劳动贡献(工分),换取才1.5倍左右的“获取粮食”差别,而且这个差别还是基于“年龄上”张三家孩子小,贡献与受益不成比例。所以明、后年……,资源贡献差别不会变,劳动贡献也不会有大变动,张三家孩子一年一年长大了,获取粮食差距却会缩小到1.3、1.2倍……直至无差别。
而刘二家对照张三家,资源贡献(土地)虽小了一半,而劳动贡献(工分)相同,“获取粮食”却仅得到张三家的四分之一,明、后年……,资源贡献差别不会变,劳动贡献也不会有大变动,获取粮食差距却会扩大,……直至仅为张三家的六分之一为止。
所以,我们至少可以从中看出来,在粮食,这个生存最基本最重要的物质需要,的分配上,对于占总人口80%以上的农民来说,合作社、人民公社采用的已经不是“按劳分配”,而是低水准生活条件下的带有“按需分配”记印的“社会主义”政策,按人口分配。同样,在“生活必须”的方面,后期资本主义国家也都不得不采纳某种带有社会主义记印的政策、甚至制度,这在全世界已是共识、共同现象。生存权是最基本人权。
土改时,按人口分配土地,埋下了种子,本身已经预示,这个“不合理”必然会造成贫富不均、两极分化。总不能老“平分土地”吧(例如过十年来一次?)所以,基于这样的认识,GCD提出了走“集体化”道路,这完全是一种“自然”选择,“历史上从未实施过的社会主义,试试的机会总得给嘛”,所以这是历史的必然。
不管什么原因,事实是这条路没有走好,60年代初,三年困难时期,为摆脱困境,“黑猫白猫”论出台。……。70年代末,既然掌了权的理论家邓小平,认为“这20年浪费”了,那就再回到56年合作化以前状态吧。
但,历史呈螺旋上升,应当可以看出,此时,“重新分了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如果王五家、杨六家、陈七家类似20、30年前的张三、李四、刘二家,那么,尽管杨六家很可能也能够在相同面积土地上,付出五倍于王五家的劳动,却不见得能得到高五倍的收获了。因为各自承包相等土地的条件下,可以作比较啦,良种、化肥、水利、技术等,使得王五家也能获得至少接近于杨六家的粮食了。现在,杨六家要努力寻找的是“劳动力”的出路,乡镇企业应运而生、进城打工的动力由此而来。王五家则警示四邻周围,“少生孩子多种树”才行啊。陈七家么土地少,进城打工和留在农村差别不大,赶快找媳妇是正事儿,而孩子大概是决“不敢”多要了,哈哈哈……。
看来,黑猫、白猫本来就都能捉老鼠的,还一个劲夸“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大家,共同富裕”的白猫路线,干吗?心虚。且不去揭露其欺骗性、虚伪性,黑猫白猫论,作为总设计师设计蓝图上最主要、最“夺目”部分,作为理论家邓小平的理论中最基础、最著名部分,(著名到美国国会议员,在国会辩论时多次引用),总该可以修正成:黑猫白猫,不捉老鼠的不是好猫了吧!实践已经证明,光是能捉老鼠还不是好猫,好猫的标准、定义要高许多。捉老鼠仅仅只是好猫的必要条件,给充分条件留有余地不好么?
快三十年了吧,“先富起来”,看到了。“带动大家”,没有。事实是大家都在想富、而且想先富,这个“想”拉动、推动了一部分人先富。永远也甭想共同富裕,就象太阳东升西落那么铁定、衡定。黑猫白猫论,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相互指导、验证过了。那是被人吹成“理论家”的“理论”,打了引号的理论家和理论,早已成了胡里花捎的理论。什么是好猫?摸石子过河时,总能发现,本来就是很讲实际的人,肚子里的“疙瘩”多是多,可个个是实心的,充什么理论家?只要总在河里行走(老老实实待在河里,是硬道理),总碰得上“斑马”似的猫。
谨此文纪念民间“黑猫白猫”论成为指导制定政策的“理论”出台45周年(1962~2007)。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三家的收入只有粮食?分得的钱不算收入?
自粮食统购统销后,农村的粮食也有限额,按人口分配,超过限额的要卖给国家。
当年合作化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消除贫富差距,而是为了防止土地并兼,八十年代后的分田到户与五十年代的分田并不一样。
老邓最闪光的功绩可不只是这个,“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呢?您老也应该看到。
老邓的错误是发展生产力的时候停掉了一些原创的基础项目,比如大飞机等等。但这些错误并不能掩盖他的功劳。
您抱怨的并不是他让人“富”起来,而是抱怨的贫富悬殊的问题,但最关键的在于从改革之前那种死胡同中走出来,之后怎么样,应该是我们这一辈考虑的问题。
说到贫富悬殊,您说的好像改革以后才悬殊了似的,实际上从民国到改革前,老百姓何尝有过真正的平等?打倒了皇帝民权还没真正建立,财富和权力就被军阀地主资本家买办所把持,建国后呢,被大大小小的干部们把持,改革后,至少大家还有点投机的机会了吧?
在当时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上,获得粮食是最重要的生存手段。
VS 李四家则以7.2%的资源贡献(土地),10.0%的劳动贡献(工分),获得6.0%的粮食。
VS 刘二家则以1.2%的资源贡献(土地),2.0%的劳动贡献(工分),获得1.0%的粮食。
不错,口粮也是要“钱”去买的,可是光是钱就能买到粮食么?更何况买不起口粮的,还可以“欠债”,这是什么“社会因素”(社会元素)?合作化当然不能、也不是为“消除贫富不均”而进行的,但是,它提供了一个“安全阀”,让贫富不至于扩大至解放前水平。
不那样算?那该怎么算?我把钱已经算作收入了。我的看法,非但要那么算,还必须那么看问题,当时的实情(典型的缩影),就是如此。吃到了第三个馒头,说饱了,前两个已下肚的也是馒头啊,不是纸上画的,老邓说那是白吃了,“是浪费”,呵呵,好一个唯物主义理论家!
但你后面的评论中提到钱了吗?全是按净得粮食算所得比例。
人吃粮是有限的,分再多也只能吃这么多,多余的也只能卖掉。当然在那时只能卖给国家,集体卖了分钱与分粮后个人卖有多大区别。
而且那时还有个重要问题:粮食从总体上不足,所以要统购统销。
发展使硬道理,摸着石头过河是小品平同志说的
对我触动最深的两句话。
前者说明了方向,后者说明了方法,也就是攻略!
10年前,就被发展是应道理着菊花折服。
俺在农村种田种到大学毕业,对这个知道一些。别的地方怎么干不太清楚,不过俺老家农村的土地变动还是相当科学地:既考虑了变动过于频密可能造成的对土地投入的减少,也顾及了长期不变必然造成的不公平。基本的原则是“五年一大动,三年一小动”。“大动”就是统计人口、丈量土地和确定地力贫肥,而后重新分配。“小动”则是针对正常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对各家和各集体(如生产小队)的土地进行微调。如果其它地方也照此办理或者有类似章法可循,那么你从制度层面上所作的推理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作为你推理的前提不存在。
黑猫白猫论正是老邓理论的精华,世人这么看的,你不这么看当然可以。
无庸置疑,“黑猫白猫”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最精华部分。这不是你我可以下结论的,这是全世界这么看的。美国人提起他,除了在他手里实现了美中邦交正常化(建立外交关系),就是猫论啦。而“猫论”有其精彩之处的,它让人们关注、重视猫的本领(功能),而不是猫的外形(色彩等)所代表的涵义。只是这种思维方式(哲学)背后是片面性,片面性(行而上学)是要去掉滴。
邓当然是历史巨人,尽管他身体个子矮。但是他有他的历史局限,其中他对前人的随心所欲式否定(完全带有个人成见了),是损他声誉最甚的。
异议。
我是农村来的,呵呵。
基本的原则是“五年一大动,三年一小动”?什么地方(省、县),什么时候实行?由谁来执行“大动、小动”?……坦率地说,我很怀疑、很怀疑!!
看来,并没有地方也照此办理或者有类似章法可循(根本是编出来的,那时有什么生产小队?呵呵,漏馅啦),那么我从制度层面上所作的推理是完全站住脚的,作为我推理的前提的的确确存在。
在中国尤其如此,中国人对于平等,基本属于口头革命派。
不患寡而患不均,那是说给别人听的场面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说给自己和孩子听的真心话。
看来一些政策各地实行起来的差异很大。
我知道的几个地方,土地都有调整的。
上学啦,工作啦,参军啦,新人口啦,婚嫁啦,都要考虑的。
在那个时代,意识形态毕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讲猫论,那么就需要先解决意识形态问题,然后再谈其他,就是先有理论后有实践,这样的话,恐怕经济改革根本不可能。
这也就是邓的伟大之处。其实他又怎么会不知道一些口子放开了就收不住了?
但是后来仍然讲猫论,就是胡闹了。这个是后人学得不好。
猫论只是在那个特定的时期的产物。
这很关键。被引述的原话是“土改”(49、50、51年),到55、56年合作化,什么地方有“土地划分作调整”了?没有,请千万别瞎编。
我估计前面讲的也是说的八十年代。
一共只有几年的时间,有的地方才1953年就开始互助组了,到1958年就全是公社了,土地分配调整的意义并不大。
所以你这个理论还是有问题。
即使是现在,土地的分配也在很大程度上照顾到一些人的吃饭问题。目前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不利于提高产量的,土地单产可以提高的余地很大。但是你总要人有饭吃吧?
按劳分配本来就是个梦想,永远不可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