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简复A兄:我看毛泽东 -- 煮酒正熟

共:💬162 🌺18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同意

先帝才是大帝。没有先帝,TG未必能成为上世纪中后期的强权。没有先帝的强硬政策,中国也未必能建立这样完整的工业体系和社会管理体系。

不过先帝屠戮功臣、戕害黔首也是古今屈指可数的。

功过大概要五五、Six/Four开。或者说三七开俺也没意见

同意
家园 从历史上看,功臣成乱臣的可能性超过55开啊。

家园 发现我们的看法差异不似我从前想象的那么大

1) 您说的有理。问题是您这里进行了历史假设 --- “如果西方早点...”

有些情况,进行历史假设可以帮助我们客观评估历史人物或势力的作用,但更多情况下则只会引入混乱并导向不可知。所以一种极端的说法就是:历史不可假设。

“如果西方早点”,究竟早到什么时候?明朝?那么连清朝根本就不存在,自然谈不上清有拓疆之功了。所以这种假设是不利于进行历史评估的。

我觉得,进行历史评估,主要应基于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来进行,而不是想象和假设。

2) 明朝时东北三省的确是您说的那种状况,但您这句“东北是所有中国人的东北,不是满族一家的,满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都是在中国的东北繁衍生活,他们是少数民族政权,不是外来势力”,其法理基础仍然是清帝国将东北三省与中华文明核心区域统一起来 这一历史事实。所以清帝国在东北三省进一步归化中华文明这个问题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如果没有清帝国,更大的可能是明帝国继续维持对东北三省名义上的宗主权和实际上的松散管理。以这种状态进入近现代历史,当西方列强特别是东方的日本开始对中国进行军事征服时,东北三省会轻易落入他们手中。正是有清一代将东北三省与中原地区紧密结合了起来,并且通过百万级数的汉族迁移,进一步增强了东北三省对汉文明的归化和认同,才令后世的中国握有更强硬的法理依据。

3) 和 4)

很同意您 4) 里的观点,特别是“松紧只是手段问题和实力问题”。唐虽在西域设有都护府,可以拿来作为主权依据 (假设中华民国直接承袭唐帝国),但如果长期丧失对当地的有效控制,并且无法实现当地多数人民对自己文化文明的认同,那么仍然会失去那片法理上属于我们的领土。本朝对俄国在一些领土问题上的让步,其实都是源于这种因素。

我以为,只有长期有效控制该地区,才是我们宣布对该地区拥有主权的关键因素。

政权设置 (如都护府) 是长期有效控制的需要和必然结果,当地人民对中华文明的归化认同,也需要“长期”的控制和文化输出。

当今世界,曾被某国控制并设有国家级政权的地区最终独立或落入他国的情况,数不胜数。墨西哥的两个州,泰国的很多土地,都是这样。

所以我觉得,历史上的政权设置、长期有效控制,这两点缺一不可。这也是我不那么高估唐帝国在西域方向上对民族贡献的原因。

家园 但消除 功臣成乱臣 因素的手段却不是只有杀戮一途啊~

汉光武是怎么干的?赵匡胤又是怎么干的?

家园 蒋在毛之前,汪在蒋之前,孙在汪之前,都没能整合

历史无法假设。

如果大家都用个人好恶去假设历史,就完全都是各说各话,鸡同鸭讲了。

家园 欢迎讨论

1945年以前,国共两党在民族独立解放的斗争中,谁的作用,功劳更大,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但是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根本转变,是在毛泽东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的,则是不争的事实。历史给了蒋介石和他所领导的国民党机会,他们没有抓住,也是不争的事实。人们可以作各种有利于蒋和国民党的假设,但历史是不记载假设的,因此也不会给它打分。他们倒是在台湾实现了这个转变,也许未来的史家在写台湾省志的时候,会给他们记一功。

在毛泽东主席逝世的1976年,一个包括现代国防在内的完备的工业体系,已经在中国大陆初步建成。同时也建成了一个与这个社会的新型生产模式相匹配的上层建筑,包括新设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体,政体和法体,以及有别于西方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和管理系统。1965年,在看到这一套东西已经无可避免地要逐渐完成之际,毛主席把他的注意力投向了更加困难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后发生的事情,虽然引起极大的争议,但是说到1976年止,中国已经建成了一个有别于西方的新型工业文明,或者说其雏形,应该是立得住的。

至于你说,中国现在“不过是披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外衣的资本主义”,已经超出了我原贴的范畴,你另外开贴讨论吧。

谢谢跟贴。

家园 我基本同意你的论述

有些说法大家有争议,可以继续争议。但是我们可以把少争议的东西先定下来。

家园 罪在当代?

百年树人

光文革十年对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破坏就够中国人还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记得以前英国做个调查,二战时期少招了一届大学生,影响可以持续到战后几十年。 中国人为搞了一个10年的人才断层,怎么补

家园 没完成规没完成

无可置疑的是,无论是英雄毛泽东,枭雄蒋介石,奸雄汪精卫,狗熊某某人,都是渴望统一的,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讲,只要中华文化一天不消失,就会制造出某某熊来完成民族整合大任的

家园 说教育对比印度吧

del

家园 补充

del

家园 说起打屁股,在台湾,70年代老师还打学生手心
家园 唐太宗灭的是东突厥

del

家园 一向很爱看润树前辈的回忆文章

小镇风情啊,历史文化啊,先献花一朵。

不过偶还是有些不很明白的地方:

在毛泽东主席逝世的1976年,一个包括现代国防在内的完备的工业体系,已经在中国大陆初步建成。同时也建成了一个与这个社会的新型生产模式相匹配的上层建筑,包括新设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体,政体和法体,以及有别于西方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和管理系统。

俺不清楚润树前辈如何看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照我的理解,现在的大陆“上层建筑”和您上面所说的在76年基本完成的“新设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体,政体和法体”可是有了不小的区别,宪法都改了好几次,好多社会基本面的提法都变了,譬如关于经济主体。

社会行为模式也改了,大规模“人人过关”式的政治运动几乎绝迹,我父母上大学(61-65)的时候每隔几天就要拿出来的“对家庭成分的认识不清”也很少提了。

还有您说的“有别于西方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和管理系统”,如果是说经济系统,我怎么觉得(好像中国共产党的文件也这么说)30年来恰在这一点上跟76年的路线(还包括以前一段很长时期)有了重大改变呢?

您下面又说

1965年,在看到这一套东西已经无可避免地要逐渐完成之际,毛主席把他的注意力投向了更加困难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后发生的事情,虽然引起极大的争议,但是说到1976年止,中国已经建成了一个有别于西方的新型工业文明,或者说其雏形,应该是立得住的

要是没理解错,您这里说的“这一套东西”是指49年后“17年体制”(这个体制相当大部分是跟苏联学的)。可我记得文革大潮一起就是以“踢开党委闹革命”为标志的,之后的两三年里“17年体制”受到极大的冲击,直到军宣队工宣队进驻,“三结合”才平静下来。

改革初期,倒是有人说过要回归17年体制的话,不过后来发生的事情......

还有“有别于西方的新型工业文明”,这个“新”在何处能稍加说明吗?是政府对公民的福利更多吗?是更重视环保,更保护环境吗?

还是“完全不同于西方个人本位,更讲究集体”?那这种思路和日本模式,韩国台湾东南亚在经济起飞中的所谓“儒家资本主义”又有多大区别呢?

从上下文看,俺理解这个“有别于西方的新型工业文明”,应该是建立在前文所述“有别于西方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和管理系统”上的吧?这方面倒是有从西方回来的崔之元教授提出过类似的想法:比如他就认为“鞍钢宪法”“两参一改三结合”是“制度创新”,是在西方和苏联之外又开出了新路。

我也问过我的父母这些事,不过,他们关于“鞍钢宪法”的回答倒是更接近下面这篇文章:

http://gaohua.coldwarchina.com/ztlw/rwyj/000034.htm

家园 谢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