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袁本初密码 -- 张四维

共:💬147 🌺28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袁本初密码

    前言

    《三国演义》开篇云:“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实,大到民族兴衰,小到个人沉浮,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多久则少,少久则多;富久则贫,贫久则富;安久则危,危久则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一规律可谓放之四海而皆准。

    分合二字,一言难尽。放眼寰球,中国无疑是历史上内战最多发的国家。从楚汉相争到太平天国,每隔百余年,周期性的全面内战就总会爆发。其中最长的大分裂局面,莫如由五胡乱华开启的东晋南北朝。而五胡之所以能乱华,近因在于西晋八王之乱,远因又可追溯到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内战和瘟疫。这近因和远因其实是同一原因:中原政权内部争权夺利,天灾人祸同时并举,汉族人口大批死亡,数量从东汉中期的五千余万锐减到西晋时期的一千余万,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与异族的力量对比。东汉末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灾难为害之剧,流毒之广,由此不难想见。

    既然这样,后人便不免要追问:导致东汉帝国衰亡的原因何在?一个在公元100年前后还威震半个亚洲的大帝国,为什么到了公元107年前后还,却会被一群手舞竹竿木枝,拿菜板当盾牌的羌族土著部落打得焦头烂额,半个世纪之后便土崩瓦解呢?冰冻三尺,定非一日之寒,今人不可再像刘备那样,满足于诉诸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天真地相信东汉皇帝们不过是主观地“亲小人,远贤臣”,然后“叹息痛恨于桓、灵”一番就够了。古往今来,这一问题经常受到学者和大众的关心。《三国演义》全书一百二十回,前七十九回都在叙述东汉末年之事。等到曹操已死,曹丕受禅,刘备、孙权相继称帝,三国时期虽然刚刚开始,故事的高潮反而已经过去了。

    所谓“三国”,也就是曹魏、刘蜀和孙吴。作为三国的建立者和东汉帝国遗产的继承人,曹操、刘备和孙策、孙权兄弟有一个明显而奇特的共同特点:他们都曾经长期为东汉豪门袁氏家族中的袁绍和袁术兄弟效力,其属下大多也有着浓厚的袁氏部曲背景。所以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将三国鼎立视为袁绍、袁术兄弟内战的延续。曹、刘、孙三家争夺的不仅是东汉帝国的遗产,更是袁氏家族的遗产。后人读史至此,不禁要问:在东汉帝国高度发达的中央集权制度下,袁氏家族如何可能攫取这样巨大、以至于足以抗衡并颠覆皇权的资源和财富呢?对东汉帝国的衰败和分裂,这个豪门又要负多大的责任呢?

    现代史学的一个重要创见,就是见微知巨,由小见大。袁绍字“本初”,袁术字“公路”,这两个“字”都非常奇特。古代中国人极为重视“名”与“字”,往往以此寄托家族的志向。譬如,刘备给年长的养子起名叫“封”,给年幼的嫡子起名叫“禅”,合起来就是“封禅”。到泰山封禅乃古代中国最隆重的仪式,只有统一天下的帝王可以举行。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想要到泰山封禅,管仲坚决反对;鲁国贵族季氏到泰山活动,孔子大发牢骚。由此可见,刘玄德早就有了称帝的雄心大志。后来刘备听诸葛亮之言,杀刘封而立刘禅,结果只剩下一个“禅”,反而生出“禅让帝位”之意,弄巧成拙。以谐音论,刘禅身为皇帝,而以“流产”为名,也实在匪夷所思。所以蜀汉大臣谯周据此预言说,刘禅将来一定会是亡国之君。

    袁术的字“公路”同样有趣。西汉末年,社会上流传一本名叫《春秋谶》的预言书,说“代汉者,当涂高”。“公路”与“当涂高”意思相近,可以互训,袁术家族意欲代汉自立的志向也由此可见。袁术终生笃信这个预言,他晚年干出的许多荒唐事均与这个神秘的“当涂高”直接有关,特别是盘踞淮南,然后称帝。这些绝非他个人的一时冲动,而是如“大楚兴,陈胜王”一般,来自袁氏家族长期的策划。

    与“公路”相比,袁绍的字“本初”含意更复杂,而且其根源更加引人入胜。

    和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同,古代中国人有一个独特而谨慎的文化传统——避讳。按照这一文化传统,在近代之前,中国人绝不直称尊长的“名”,也很少直称同辈的“名”。而在社交场合,成年男子们通常互称对方的“字”。不仅如此,对于很多有特殊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名词,尽管并没有法律禁止使用,古代中国人在取“名”和“字”时也极力避而远之,绝不故意采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在这些虽不成文,却为历代中国人严格遵守的“避讳”禁忌中,本朝帝王的年号是最为特殊的一个。因此,我们不会看到有唐朝人的“名”或“字”会叫“贞观”或“开元”,也不会看到有明朝人的“名”或“字”会叫“洪武”或“永乐”,更不会看到有清朝人的“名”或“字”会叫“康熙”或“乾隆”,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

    不过,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什么事情都免不了例外:袁绍的字“本初”正是东汉质帝刘缵的年号!由于当年汉质帝就遇害,所以逾年便改元了,导致“本初”只有1年,即本初元年(大致相当于公元146年)。当然,这一巧合非常有助于后人解决袁绍的生年问题。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绍”字主要为继承家业或政权的意思,而且有着特殊的含义。按《尔雅·释诂》的解释:“绍,继也。”按《逸周书·谥法解》的解释:“疏远继位曰‘绍’。”可见,袁绍在刚刚出生并取名“绍”之时,便已经被选为家族的主要继承人,而他的地位本来却很低下疏远。实际上,袁绍极有可能只是一个小妾生的儿子,后来被过继给无子的伯父。按照亲缘关系来说,袁绍有嫡兄袁基和嫡弟袁术,但从“袁绍字本初”这一现象来看,整个袁氏大家族的领导权,特别是世袭的爵位继承权,在袁绍刚刚出生并取名之时,便已经落到了他的头上。

    由上述这些不同寻常的现象中,我们至少可以提出下列十个基本问题:

    一、袁绍是否生于本初元年?

    二、在东汉末年,用本朝皇帝的年号当“名”或“字”,是否属于忌讳的事情?

    三、是什么人,出于什么动机,为少年袁绍取名“绍”,字“本初”呢?

    四、作为庶出子的袁绍为何会在出生后,便被公认为整个袁氏大家族未来的领导者?

    五、对于袁氏家族成员来说,本初元年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他们在那一年的遭遇如何?

    六、本初元年的政治风波,对袁绍本人、袁氏家族、以至于东汉帝国后来的命运产生过什么影响?

    七、袁氏家族既非东汉帝国的开国元勋,也非皇亲国戚,更未立过任何军功。那么他们如何能屹立在朝廷中上百年之久,以至于成就空前绝后的“四世三公”官场传奇的呢?

    八、袁氏家族中并没有出过学术大师,与太学等教育机构素无密切来往,东汉帝国也不存在“科举”这样的考试机制。那么,袁氏家族又如何会“门生故吏遍天下”呢?

    九、袁绍和袁术兄弟相互敌视的原因何在?

    十、袁术为何要在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执意东征淮南?为何要在实力尚不够强大的情况下,急于在九江郡称帝?称帝之后,他又为何不自称“朕”,而自称“仲家”呢?

    对袁氏家族的历史探索得越深,我们就会发现越多这类的疑问。它们与东汉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潮流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张迷宫般的大网,掩盖着一个虽然久经专家学者与人民大众的讨论和研究,却仍然疑云密布的传奇时代——东汉,那个现代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皇朝。

    ————————————————————————————

    以下为各章节的链接目录:

    第一回 引易经直臣死义 测灾异博士亡身链接出处

    第二回 楚藩王拜佛取祸 袁郡守平冤救民链接出处

    第三回 窦宪击胡起是非 袁安庭争论古今【上】链接出处

    第三回 窦宪击胡起是非 袁安庭争论古今【中】链接出处

    第三回 窦宪击胡起是非 袁安庭争论古今【下】[链接出处

    第四回 北匈奴遁走乌孙 西羌戎进逼金城【上】链接出处

    第四~五回简述 链接出处

    第六回 袁次阳舌战新娘 当涂高蛊惑民心【上】 链接出处

    第六回 袁次阳舌战新娘 当涂高蛊惑民心【下】 链接出处

    关键词(Tags): #三国(铁手)#袁氏家族(铁手)#袁绍(铁手)#袁本初(铁手)元宝推荐:海天,AleaJactaEst,铁手, 通宝推:zwx650,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历史悠久阿,有感而发,扯点别的

      中国人谈论政治历史,动不动追溯上去几百年是很正常的。美国人就不一样,只看当前的问题,而不去探究本质原因。比如中东问题,他们只看目前阿拉伯人的恐怖主义,而不关心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我和美国同学辩论的时候说到七十年前怎么怎么,他们就好像谈论远古时期的事情一样。讲到伊朗,也几乎不知道伊朗当年亲美的国王是如何被民意推翻,被美国抛弃的。美国在伊拉克的种种政策,充分体现出其鲁莽傲慢,毫不顾及长期的后果。这个世界被这个没有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主宰,也真是一种痛苦。

    • 家园 【原创】第七回 梁太后刨坟掘墓 马天师黄袍加身【下】

      仿佛是嫌东汉政府的烦心事还不够多,在建康元年,西北和东南战场的败状几乎不停地一封封传向洛阳。马贤与赵冲是汉顺帝末年仅有的两位抗羌名将,三年内相继牺牲,汉军已无力再战。身为大将军的梁冀只得花重金赏赐羌人部落,暂且买下了几年的和平。

      在与“当涂高”的信仰者战斗的东南前线,汉军的表现也同样糟糕。九月,在御史中丞冯赦的严令下,畏敌不进的九江太守丘腾被处死,新任九江太守邓显与扬州刺史尹耀硬着头皮率军进攻,结果被范容诱到历阳(今安徽省和县)一举全歼,尹耀与邓显都阵亡。受历阳战役的鼓舞,马勉军接连攻下了包括合肥在内的多座重镇,横扫江淮,威震华夏。随着官军的节节败退,民间多以为陈胜、吴广的事情又要重演,洛阳的文武大员们人人自危。

      偏巧正在此国难当头之际,小皇帝刘炳突然生了重病,永憙元年正月就夭折了。虽然段颎督造的怀陵工程刚刚完工,汉冲帝总算可以正常下葬,但梁太后害怕皇帝夭折的消息传到马勉等人耳中,对朝廷不利,又怕各地诸侯王纷纷借机自立,所以打算秘不发丧,等诸侯王们齐聚洛阳以后再说。在太尉李固的坚持下,汉冲帝的丧情还是宣布了,但关于谁来继承东汉皇位的问题却悬而未决。

      在刘炳死后,汉安帝的皇室血脉便宣告断绝了。按照中国的传统宗法,汉安帝的祖父汉章帝的长子刘伉的后裔应当优先入继皇位。刘伉有两个孙子,即前文中屡次提到的清河王刘延平,以及乐安王刘鸿。此时刘延平已经去世,而刘鸿还活着。这兄弟二人各有一个儿子:刘延平之子刘蒜已经成年,德才兼备,特别受太尉李固的推崇;刘鸿的儿子刘缵年仅8虚岁,但是也很聪明。如果严格按照宗法办理,应当优先立刘鸿为帝,刘缵为皇太子;其次的方案就是立刘蒜为帝。

      在李固和多数大臣的建议下,梁太后召刘蒜至洛阳,打算策立他为皇帝。但就在此时,却有一位宦官来找大将军梁冀,对此事横加阻挠。这人就是曹操名义上的祖父——中常侍曹腾。原来,当年曹腾曾经有事去找刘蒜,刘蒜素来讨厌太监,对曹腾的态度很不礼貌,所以曹腾不愿意看到刘蒜继承皇位。他对梁冀说,立未成年的孩子作皇帝,才是对外戚专权最为有利的,所以应该选择刘鸿的儿子刘缵。曹腾是梁冀的父亲梁商的好朋友,梁冀从小就与曹腾熟识,认为对方的建议很有道理,便上奏梁太后,改立刘缵为帝,史称汉质帝。

      汉冲帝驾崩的消息传到淮南,“当涂高”的信仰者果然群情振奋。不光九江郡,就连周边的庐江郡、广陵郡民众也打着当开国元勋的念头,群起响应。马勉军所到之处,淮河以南,长江以北,莫不望风而降。三月,马勉在占领当涂县之后,自以为已经符合了《春秋谶》“代汉者当涂高”的预言,胜利在望,于是就在当涂县穿黄袍,佩玉印,告祭天地山川,正式宣布:自己就是“当涂高”,现在按照图谶的指示,顺天应人,取代汉朝,称“黄帝”,建年号,封百官。消息传开,天下震骇。

      马勉之所以自称“黄帝”,还是颇有一番讲究的。对于朝代的“终始”变迁规律,儒家学者提出了两种理论:一个叫“五行”(即“五德”),另一个叫“三统”。

      “五行”理论发源于先秦时期,《尚书•洪范》认为世间万事的发展都可以用相生相克的“水、火、木、金、土”五行循环来解释,朝代自然也不例外。“水、火、木、金、土”五行相当于“黑、赤、青、白、黄”五色,又代表着北、南、东、西、中五方位。汉高祖刘邦灭秦之后,就祭祀青帝、赤帝、黄帝、白帝、黑帝,合称“五帝”;后来司马迁撰写《史记》,也以《五帝本纪》为首。按照儒家经典《礼记》的记载,夏朝属水行,崇尚黑色;商朝属金行,崇尚白色;而周朝属火行,崇尚赤色。一个朝代崇尚什么颜色,皇帝就应该主穿什么颜色的礼服,例如秦朝崇尚黑色,西汉前期崇尚赤色,汉武帝至王莽崇尚黄色,而东汉又崇尚赤色,所以号称“炎汉”。

      “五行”的更替顺序历来说法不一,常见的主要有“洪范五行”和“正五行”两种。按照汉朝流行的“正五行”理论,“五行”的更替顺序是:金→木→水→火→土。也就是说,土行应该代替火行,黄色应该代替赤色,所以接替汉朝的朝代应该属土行,崇尚黄色。建平二年(约公元前5年),汉哀帝曾一度听信身边儒生编造的预言书《赤精子之谶》,以为“汉家历运中衰,当再受命”,主动改姓为属土行,崇尚黄色的“陈”,滑稽地自称“陈圣刘太平皇帝”。推崇图谶的王莽和东汉政府始终赞成这种“土代火,黄代赤”理论,结果到了东汉后期,以黄色为标志反汉的事例甚多,从马勉自称“黄帝”,到张角的“黄巾”与“黄天当立”,再到曹魏集团称曹姓出自黄帝,陈群、桓阶等人宣扬“汉行气尽,黄家当兴”,曹丕篡汉后用的首个年号“黄初”,以至于孙权称帝后用的前两个年号“黄武”和“黄龙”,莫不如此。汝南袁氏自称出自春秋时代的陈国,而陈国是虞舜的后裔,虞舜属土行,崇尚黄色,所以汝南袁氏家族也应该崇尚黄色。后来,袁绍和袁术兄弟野心膨胀,意欲代汉自立之时,都曾经宣传过这个典故。只有刘备坚持说炎汉的国运未绝,所以依旧用火行,崇尚红色,最终却又偏偏死在“白帝城”。“白帝城”是刘秀的主要对手公孙述所建,因为他认为代替土行的应该是金行,崇尚白色,所以自称“白帝”。

      “三统”理论的历史要比“五行”短得多。根据汉朝儒家学者的研究,秦朝崇尚的黑色是夏朝的重复,西汉崇尚的赤色是周朝的重复,因此所谓“五行”应该修正为“黑、白、赤”这“三统”,分别代表天、地、人,象征着“天人合一”,而“三统”之间的关系就是“天人感应”。按照“三统”理论,接替汉朝的朝代应该崇尚黑色,代表天。汉朝的儒家名著《春秋繁露》和《白虎通》里,详细列举过“三”这个数字的神圣特征:天有三光——日、月、星,地有三等——高、下、平,人有三等——君、亲、师,天子有三公,三公又各有三卿(合为九卿),古时有三皇与三代,国防有三军,三军又各有三师,如此等等。

      有道是: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不管马勉称什么颜色的“帝”,总归是东汉朝廷无法容忍的。他们宁肯花费重金与羌人议和,也不会对这些“大逆不道”的“盗贼”置之不理。但是,马贤、赵冲、邓显诸将都已经战死,段颎又奉旨到关中修缮被羌人破坏的汉景帝阳陵去了,梁太后和梁冀只得责成各级官员寻找良将。三公联名推荐北海人滕抚,说此人文武双全,堪当大任。梁太后于是拜滕抚为九江都尉,与淮北前线的冯赦联合讨伐。梁太后仍然担心此仗打不赢,又发诏征调天下士卒,准备让太尉李固亲征。

      李固尚未出发,东南前线突然传来扭转局势的特大捷报:滕抚乘马勉举办登基典礼,又因屡胜官军,骄傲自满,疏于防备之际发动偷袭,在当涂一举歼灭马勉军司令部,当场斩杀了马勉、范容等暴动领导人,余众纷纷逃散。梁太后闻报大喜,下诏拜滕抚为中郎将,都督扬、徐二州兵马军事,加紧进剿。

      马勉死后,他的部下华孟(或名“华盖”)收集残兵败将,一度重整旗鼓。华孟总结教训,认为马勉之所以会惨遭失败,主要原因是五行理论已经过时了,应该用三统理论。于是改马勉用的“土行”为“水行”,崇尚黑色,自称“黑帝”。但这也挽救不了他的命运。当年冬季,滕抚大破“黑帝军”,斩杀华孟,传首洛阳。已经持续了数年之久,一度聚众十余万,横扫上千里,令东汉统治者闻风丧胆的东南大暴动,在滕抚的指挥下,竟然在几个月时间内便被镇压下来。从此以后,直到袁术东征为止,扬、徐二州太平了将近半个世纪,当地再也无人敢谈论什么“代汉者当涂高”了。

      次年春天,滕抚率军凯旋回到洛阳。半路上,他听说朝廷已经将此年的年号改为“本初”。

      乍看上去,“本初”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年号,代表着事物的开端。类似含义的年号在汉朝还有很多,例如“太初”、“太始”、“本始”、“元始”、“初始”、“元初”,等等。在成功平定了东南暴动之后,东汉帝国在“本初元年”会迎来久违的和平与繁荣吗?

      ※这个帖子暂时写到这里,算是上部;

      休息一下,将来会另开一个新的主帖。

      元宝推荐:铁手,
    • 家园 咦,一个月以后就不能修改文章啦?

      那这主帖目录就不能更新了

    • 家园 【原创】第七回 梁太后刨坟掘墓 马天师黄袍加身【上】

      冯赦的讨伐军刚刚离开洛阳,年仅30虚岁的汉顺帝便一病不起。没过几天,顺帝驾崩,年仅2虚岁的太子刘炳即皇帝位,是为汉冲帝,梁太后临朝听政,冲帝的生母虞贵人改称“虞大家”。梁太后无法独断朝纲,于是诏令自己的哥哥——大将军梁冀与太傅赵峻、太尉李固“录尚书事”,也就是组成内阁的核心班子,主管中枢决策。梁冀自知年轻,缺乏行政经验,所以辞谢“录尚书事”的头衔,实际上却四处插手干涉。

      新内阁刚上任,立即就得处理一件迫在眉睫的棘手要事,那就是给已经“龙驭上宾”的汉顺帝修皇陵。按照汉朝制度,一般皇帝即位后,就要开始为自己修皇陵。但是汉顺帝没有这样作,也许是因为他自以为能活很久,也许是因为缺钱。无论怎样,汉顺帝驾崩之日,他的皇陵连地还没有圈呢。满朝文武赶紧张罗着在洛阳周边找风水好的墓址,可是洛阳北对黄河,三面环山,周边土地有限,风水好的更稀缺。如果有的话,历朝历代的帝王们也都占全了。这时偏偏又正赶上秋老虎,天气酷热,汉顺帝的遗体面临着尚未下葬,就开始腐烂的尴尬处境。朝廷大员们忙得焦头烂额,最后总算在洛阳城西15里处找到一块比较满意的墓址,但当地是平民的公墓区,有许多小坟墓。梁太后和梁冀也顾不了那么多,派人带着洛阳铲过去,把那些平民坟墓全部扒除,然后立即动工造皇陵。

      听说自家的祖坟被政府扒了,洛阳老百姓当然怨气冲天,可朝廷偏偏充耳不闻。尚书栾巴性格刚直,上表为民请愿,梁太后装作没看到。栾巴又多次上奏,梁太后终于憋不住了,下诏斥责栾巴,说朕为先帝造皇陵,就圈了20顷地,能算多吗?你说我们扒了平民的坟墓,别人怎么没有反映?可见不是事实。朕不理你就算了,还反复纠缠。这大热的天,你是不是不想让先帝下葬,使朝廷出丑啊?你栾巴真是大逆不道,判处死刑,秋后执行!

      在政府的大力督促下,汉顺帝的宪陵工程进展异常迅速,八丈高的山陵,20顷的园区,不过半个月就建造完毕。九月丙午日,汉顺帝的遗体正式下葬,不想当日就出了事。

      在张衡发明的所有仪器中,候风地动仪是最富传奇色彩的。它形似酒尊,外铸八条铜龙,分别表示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位。每只龙的口中衔一粒铜丸,下有一只张着大嘴的铜蟾蜍。如果发生地震,它相对于洛阳方位的那条龙便会将铜丸吐出,落在蟾蜍口中,发出响亮的警报声,这样洛阳人便可知道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但在九月丙午日这天,八条铜龙竟然一同张口,将八颗铜丸全吐出了出来。对此奇异现象的解释只有一种:中原发生大地震,震中就在洛阳城。在梁太后和梁冀面前,崭新的宪陵裂开了大口子,皇宫里的建筑也倒塌了不少。他们本来就心虚,这下子更加迷信,担心作孽太多造天谴,就下令大赦,释放栾巴,让他回家种地。

      《尚书》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但绝少有人能想到,宪陵事件的报应会来得这么快。西方谚语说:离罗马越近,离上帝越远。因为罗马是天主教廷所在地,而和欧洲其它地区相比,这里的民风蛮横狡诈,治安恶劣,丝毫不像天堂。同样,我们也可以说,离洛阳越近,人民就越不爱戴和敬畏东汉政权。汉顺帝的葬礼刚过,四方老百姓居然蜂拥而至,沿着地震造成的裂缝冲进宪陵,哄抢陪葬品。可怜的汉顺帝刘保还没安息几天,竟被自己的子民刨出坟墓,扔在荒野里任人免费参观。呜呼,哀哉!

      根据大汉法律,敢偷盗皇室物品者一律斩首,敢擅自在皇陵区内动土者,更要灭三族。对于东汉帝国来说,最可怕的并不是距离首都洛阳城仅有15里的宪陵被发掘哄抢,汉顺帝的遗体遭到羞辱,而是如此特大的恶性案件竟然不能破。直到东汉帝国灭亡为止,也没有任何人因为参予发掘宪陵而遭到惩处。皇威于是乎荡尽,法律于是乎无存。像这样的政权如果再不灭亡,简直没有天理了。

      话虽如此,瘦死的骆驼毕竟比马大,东汉帝国的阳寿尚有半个多世纪。梁太后和梁冀明白,在百姓把宪陵掀个底朝天之前,亡羊补牢还来得及。为此,他们急需一位忠实能干的官员,负责重修和保护宪陵。但是,由谁去担任这个职务合适呢?中原人看来都不可靠,没准家里就藏着洛阳铲,将来监守自盗只怕会更加彻底。还是边疆人信得过。这个人必须武艺超群,能够对付武装盗墓集团;而且还得懂土木工程,能管理好施工队。凑巧的是,凉州武威郡正好推荐来一位难得的人才,符合上述所有条件,令梁家兄妹喜出望外。

      这位旷世奇才姓段,名颎,字纪明。他小时候喜欢行侠仗义,后来潜心研究古籍,终于达到文武双全的境界。但在建康元年,段颎只不过是个普通的“孝廉”,也就是被地方官认为品德好,能力强,因而适合推荐给上级人事部门,培养为新一代官吏的年青人。段颎到了洛阳之后,就被委任为宪陵园丞。他立即着手肃清宪陵周边的治安,同时组织整修整个陵园,工作努力,成果显著,受到上司的一致赞赏。

      段颎到宪陵上任之后,梁太后吸取了汉顺帝生前不造皇陵,导致去世后十分被动的历史教训,打算给年仅2虚岁的汉冲帝建造新皇陵。问题是:他们还敢再圈地吗?答案是否定的。太尉李固建议,在目前“处处寇贼”的情况下,再造新皇陵,不光没有足够的钱,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加以保护。不如就在宪陵的陵园内再造个小陵,由段颎一并负责施工和保安,这样可以节省大笔拆迁费、军费和施工费,总费用至少能下降三分之一。这个提议得到了梁太后和梁冀的首肯,大多数官员也都表态支持,于是新官段颎就只好能者多劳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