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胡兰成《今生今世》 -- 风雨声

共:💬13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胡兰成《今生今世》

    苏可可

    人可废,文不可废

    “胡兰成”这个名字,中国的读者并不陌生,因为他是大名鼎鼎的张爱玲的老公,也是张爱玲一生中最爱的男人。胡兰成的名字,我们也不陌生,因为在所有描写张爱玲的文字中,胡兰成的一篇《民国女子》是最为脍炙人口的,也是张迷们最津津乐道的。不久即将播映的电视连续剧《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奇》,更是以张胡之恋为主线,由赵文扒主演的胡兰成也必将再次成为人们口中的话题。

    胡兰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男子?竟能令张爱玲如此倾心?长期以来,读者对胡兰成的了解,不过集中在两点:一是胡兰成曾经是汪精卫手下的笔杆子,属于没有气节的无行才子一类;一是胡兰成最后抛弃了张爱玲,属于用情不专的无行文人。但是这样一个没有民族气节又薄情寡义的人,为何能降伏张爱玲这样眼高过顶的才女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今生今世――我的情感历程》一书给出了全部的答案。

    《今生今世》是胡兰成逃亡日本后,万念俱灰,想起生平欠下的累累情债,不禁心生悔意,因此写出这本情感自传来。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张爱玲外,胡兰成一生中还有7个女人,张爱玲之前有玉凤、全慧文、应英娣等三任妻子,张爱玲之后又分别与护士小周,斯家小娘范秀美、日本女人一枝,以及上海黑帮头子吴四宝的寡妻佘爱珍在一起,他对每个女人都很用情,但每次都用情不专,以薄情寡义收场。本书详细地描写了他的六段乱世爱情,张爱玲虽然只是其中一段,却是他整个后半生都魂牵梦萦的。书中但凡涉及到张爱玲的地方,无不细腻生动,尽得风流。

    光是风流倜傥,会讨女人欢心,恐怕不可能轻易征服孤傲如鹤的张爱玲,更何况胡兰成在政治上还不清白。真正让张爱玲爱上胡兰成的,还是他那可以与张爱玲匹敌的才气和文学修为。如果不是热衷于政治的名利场的话,胡兰成完全可能成为一代文学大家而为我们所知。事实上,胡兰成逃亡日本,脱离了政治生活后,写下了很多著作,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今生今世》和《山河岁月》。胡兰成在这两本书中所表现出来的才气折服了余光中、唐君毅、王德威、贾平凹、阿城等众多文学大家,他们对胡兰成的态度也都是既爱又恨,一方面不齿其为人,另一方面又极喜爱其文章,香港评论家江弱水用九个字概括胡兰成:“其人可废,其文不可废。”而正是这无法回避的文才,深深打动了张爱玲。事实上,不少论者都认为胡兰成的文章写得比张爱玲还好,这种说法恐怕胡兰成本人是最乐意听到的,因为他晚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写出一本比张爱玲的小说更优秀的书来。

    很多人都一直在为胡兰成的不为人所知而愤愤不平,尤其是胡兰成每次出现在张爱玲的背后,更令很多本来就见识过胡兰成文章的读者觉得不可思议。如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终于将《今生今世》挖掘、整理、出版,这一方面说明如今我们已经少了那种“因人废文”的想法,另一方面也说明胡兰成将从此揭开神秘的“张爱玲面纱”,真正走到前台,为更多的人知道。

    著名周作人研究专家止庵先生为《今生今世》中文版作序时写道:“我又曾提出有一路‘才子文章’,从林语堂、梁实秋、钱钟书直到董桥,皆属此列;现在不妨把胡兰成一并算上。才子者,首先真的有才;形之于文,是为才子文章。以此而论,胡兰成堪称就中翘楚,确实绝顶聪明,处处锋芒毕露。虽然,才本身有品,才之后有识有学。至少前一方面,作者不无亏欠;可是才气太大,似乎又能有所弥补。才子文章,无论意思文字,难免取巧做作,仿佛不甘寂寞,着意要引得读者叫好;胡文亦不例外。但是意思上能做作到‘透’,文字上能做作到‘拙’,这是其特别之处,自非一般肤浅流丽者可比。我读《今生今世》,觉得天花乱坠,却也戛戛独造;轻浮如云,而又深切入骨。附带说一句,近年来散文领域整理发掘之功甚伟,有所成就者大都已经出土;大概够这个档次的,也只剩下这么一本了。该书面世,庶几功德圆满。”

    可见,《今生今世》不仅仅是一本情感忏悔书,更是中国散文中长期散落的一颗珍珠。出版社或许正是为了进一步研究的缘故,挖掘出版了这本胡兰成代表作《今生今世》。

    王一心:

    我们过于苛责胡兰成了

    我们往往过于注重人的道德方面,以至有人认为人无德便无才,就算有才也一定是歪才,不值得重视,这才有张爱玲著作的层出不穷和胡兰成作品迄今不见出版的现状。其实,胡兰成著述之丰是远在张爱玲之上的。

    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胡兰成就写了不少散文,但不见其有书出版。五十年代前期他辗转流亡至日本,与佘爱珍开了一间酒吧,大概生意不错,日子稍安,即专心写作,1954年他的第一本中文书《山河岁月》由日本清水市西贝印刷所出版,五年后,出了《今生今世》,也是用中文写的,后来陆续出版的一些著作如《心经随喜》、《书写真辑》、《自然学》、《道机与禅机》、《寄日本人书》、《天与人之际》等则多为日文著作。1979年台湾三三书坊出版了胡兰成的《禅是一枝花》,也许这是他在台湾出的第一本书。胡兰成在台湾的书多是由三三书坊及远流出版公司出版的,计有《中国礼节》、《中国文学史话》、《今日何日兮》等,四年前开始陆续面世的《胡兰成全集》即是后者出版的,九册。

    手边有一本胡兰成著的《中国的礼乐风景》,是其《全集》中的第七册,在这十四万多字的篇幅内,胡兰成阔论宗教、中华礼制及音乐,显示出独特的思想、雄辩之才和渊博的知识。

    在胡氏诸多作品中,为人谈论得多的还是他的《山河岁月》与《今生今世》,这自然是这两部作品更接近人们经历与兴趣的缘故――前者是谈抗战,后者涉及张爱玲。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除了对《今生今世》透露出的作者浓重的名士习气及其游戏人生的思想,对《山河岁月》中一味褒扬中国文化及对抗战的“洒脱”态度有所指责外,对两书的文学成就则予以称赞。他说《今生今世》:“……文笔轻灵圆润,用字遣词别具韵味,形容词下得尤为脱俗”;又说“《山河岁月》的佳妙至少有二:第一仍然是文笔,胡兰成先生于中国文字,锻炼极见功夫,句法开阖吞吐,转折回旋,都轻松自如,游刃有余,一点不费气力。遣词用字方面,每每别出心裁,自铸新语,不袭陈规。……‘清嘉’而又‘婉媚’的绝句,《山河岁月》之中,仰摘俯拾,真有五步一楼之感。‘胡体’的文字,文白不拘,但其效果却是交融,而非夹杂。……第二个优点,是作者的学问与气度。从《山河岁月》一书,可以看出作者学兼中外,对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与民情风俗都颇有认识,且能处处与外国文化相比并论,颇多卓见。至于作者的气度,大致说来亦可谓胸襟恢宏,心肠仁厚,对于世间一切人物,都表示尊重与同情,字里行间,充满了温暖而清明的乐观精神。”余氏并不是“胡迷”,对胡兰成的评论该是持平之论。

    相比之下,内地有些学者一方面因胡兰成曾在汪精卫伪政权任职,不齿其气节,即对他的文才不予承认,对他的思想故意忽视,把他批得一无是处,可是在评论张爱玲时却又坦然使用胡兰成的材料或观点,甚至直接套用胡氏评张的词句,如此做派,未免有失公允。感觉上,我们是太宽容周作人,而又过于苛责胡兰成了。研究张爱玲,不能不研究胡兰成,不研究张爱玲,恐怕也应该研究胡兰成。

    《今生今世》,胡兰成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23.80

    • 家园 赵文扒是哪位呀,是赵文萱呢,还是赵文卓呢.
    • 家园 【文摘】我将只是萎谢了---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故事

      寒冷的1946年2月,张爱玲远去温州,去看望她的夫君。胡兰成惊而不喜,甚至有怒。对此他后来的解释是,夫妻难中相别,妻子寻踪探夫,本是令人感动的人情之常,但爱玲是超凡脱俗的,就不宜了。这种解释是无力的,更真实的原因是并没有告诉他与秀美的事,“不是为要瞒她,因我并不觉得有什么惭愧困惑。”男人向来是只顾原谅自己,不愿委屈自己的。

      爱玲一路上却是心事重重。她对胡兰成说:“我从诸暨丽水来,路上想着这是你走过的,及在船上望得见温州城了,想着你就在着那里,这温州城就像含有宝珠在放光。”君本多变,侬仍痴情,女人对感情向来比男人持久认真。张爱玲住在公园旁的一家小旅馆里,胡兰成白天去陪她--爱玲,晚上去陪她--秀美。这次的相见,亲近中已有了生分。有时四目相视,半晌没有一句话,忽听得牛叫,两人面面相觑,诧异发呆。一日爱玲告诉胡兰成:“今晨你尚未来,我一人在房里,来了只乌鸦停在窗口,我心里念诵,你只管停着,我是不迷信的,但后来见它飞走了,我又很开心。”

      因爱可以爱屋及乌,因爱亦可以感时恨别,见鸟心惊。但爱玲心中的黑乌鸦是永远赶不走了。她此番来,一为看夫君,二为要与他摊牌。她要胡兰成在她和另一个女人之间选择。这另一个女人不是秀美,而是小周,一个在武汉与胡兰成有染的女子。

      1944年11月,胡兰成来到了武汉。此时他已预感到汪伪政权支持不了多久了。在日本靠山池田的安排下,他主持武汉的《大楚报》,这是日寇企图扶植傀儡创立“大楚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胡兰成任社长,他带了沈启无等人任助手,由汉阳县衙门安排,住在县立医院楼下的两间大房子里,他们每天渡江去汉口上班。那是一个时常有警报和空袭的时期,有一天胡兰成在半道上遇到轰炸,人群一片慌乱,他跪倒在铁轨上,以为自己要炸死了。绝望中他喊出的两个字是“爱玲……”来武汉不到一个月,他便与汉阳医院的一个十七岁的小护士周训德如胶似漆。小周是见习护士,学的是产科,在冬天穿着蓝布夹旗袍,做事干练,很有青春朝气。她的父亲是银行职员,已经去世了。她是父亲与小老婆生的,因此,对胡兰成要求结婚的反应是,不能娘是妾,女儿也是妾。于是胡兰成又举行了一次结婚仪式,虽然他早已与张爱玲有婚姻之约,而且他告诉过小周他与张爱玲的关系。九个月后,日本投降了,武汉又回到中国人手中,胡兰成成了丧家之犬,开始了逃亡之路。先到上海,与张爱玲相处一夜,第二天去了杭州,又往绍兴,到了诸暨斯家。斯家是他中学同窗斯颂德的家。胡兰成年轻时在他家住了一年,却对同学的妹妹有非分之想(他当时已结婚),被斯家礼貌地请出。不多久,他又来斯家做客,这家人仍把他当客。现在,他逃亡的落脚点还是斯家。斯家人带他东躲西藏,仍不安生,又由斯家人带他去了温州。投奔斯君的丈人家即小娘范秀美的母家。

      范秀美大胡兰成两岁,与斯家老爷生有一女。老父亡故后,她在一家蚕桑场工作。她送胡兰成去温州,她又与范秀美结成了夫妻。他给自己找的说法是:“我在忧愁惊险中,与秀美结为夫妇,不是没有利用之意。要利用人,可见我不老实。”他忘记了张爱玲,周训德没有?而此时,周训德正因与他的关系入狱受苦,而张爱玲呢?一路寻过来了。

      在温州的这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无论怎么短暂的三角关系,亦是一个尴尬的故事。胡兰成曾回忆过这么一件事:“爱玲并不怀疑秀美与我,因为都是好人的世界,自然会有一种糊涂(这是多么聪明的辩解--笔者注)。惟一日清晨在旅馆里,我倚在床上与爱玲说话很久,隐隐腹痛,却自忍着。及后秀美也来了,我一见就向她诉说身上不舒服。秀美坐在房门边一把椅子上,单问痛得如何,说等一会儿泡杯午时茶吃就会好的。爱玲当下很惆怅,分明秀美是我的亲人。”而她,她像是“第三者”或是客人了。

      有时三人一起上街,有时三人一起在旅馆里聊天。秀美却不愿意爱玲上她家,怕邻居们对三人的关系作种种猜忌,自己不好做人。一日爱玲夸秀美长得漂亮,并要给她画像。这本是爱玲的拿手戏,三人兴味十足。秀美端坐着,爱玲疾笔如飞,胡兰成在一边看,看她勾了脸庞,画出眉眼鼻子,正待画嘴角,却突然停笔不画了,说什么也不画了,她也不解释,一脸凄然之情。

      秀美走后,胡兰成一再追回原委,她半晌才说:“我画着画着,只觉得她的眉神情,她的嘴,越来越像你,心里好不震动,一阵难受就再也画不下去了。”言下不胜委屈。一个女人心里只装着一个男人,而这个男人心中却有着几个女人,她如何能不感伤?

      胡兰成自有辩护。他问爱玲,早先在上海时,也曾两次谈到他和小周的事,爱玲虽不悦,却也无话,为何现在当了真?他说他和爱玲的爱是在仙境中的爱,与小周、秀美的爱是尘境中的爱,本不是一档,没有可比性。他还说他待爱玲如待自己,宁可委屈爱玲,也不委屈小周,如像克己待客一样。视妻为己,视情人为客,两相冲突时而“克己待客”,这本是某些喜欢拈花惹草而道德感未彻底丧失的男子的通性,因此,胡兰成的这一条解释或有部分真实。但整个的辩解只能视为狡辩,只能看做男人移情别恋,推诿责任的不实之辞。

      他还对爱玲说:“我等你,天上地下,没有得比较。若选择,不但于你是委屈,亦对不起小周。人世迢迢如岁月,但是无嫌猜,按不上取舍的话。而昔人说修边幅,人生的烂漫而庄严,实在是连修边幅这样的余事末节,亦一般如天命不可移易。”

      爱玲自有其理:“《美的画报》上有一群孩子围坐吃午时茶苹果,你要这个,便得选择美国社会,是也叫人看了心里难受。你说最好的东西是不可以选择的这个我完全懂得。但是这件事还是要请你选择,说我无理也罢。”而且她第一次作了这样的质问,“你与我结婚时,婚帖上写现世安稳,你不给我安稳?”

      胡兰成答道,世景荒芜,已没有安稳,何况与小周有无再见之日也无可知。爱玲道:“不!我相信你有这样的本领。”她叹了一口气,自伤自怜地说:你到底是不肯。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够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

      第二天,她走了。胡兰成送她,天下着雨。不几日爱玲有钱寄来,亦有信来:“那天船将开时,你回岸上去了,我一人在雨中撑伞在船舷边,对着滔滔黄浪,伫立涕泣久之。”都说女人情多泪亦多,但张爱玲是很少流泪的。与父亲反目时,她大哭过,在香港求学时有次放假炎樱没等她先回了上海,她伤心痛哭又追她而去。再就是这一次……天公应离情。二十多天的温州寻夫行结束了,阵阵春雨,淅淅沥沥,缠缠绵绵。雨水和泪水中满腔的哀怨包围了爱玲,把昔日的热焰浇泼贻尽,把欲仙欲死的爱境冲刷得人去楼空,把一代才女的爱之繁花打落得残红遍地……

      他俩仍偶有通信往返,但日渐疏稀。到了1947年春天之时,爱玲的信亦有了“我觉得要渐渐地不认识你了”之类的词句。但她仍常给他寄钱,用自己的稿费接济他。这时胡兰成的情况有了松动,虽然还是隐姓埋名。此时他正在撰写论中国社会与现实的书,名曰《山河岁月》。(这本书费时数年,几易其稿,后来在日本出版。)他还在温州中学和淮南中学教书。他仍然怀着“要出去到外面天下世界”的梦想,“想法子结识新人”。时逢梁漱溟先生调停国共纷争,屡屡被时人注意。胡兰成就给他写信,称他“于学问之诚,可算今日中国思想界第一人”。梁先生回信说:“几十年的老友中,未有针砭漱溟之切如先生者。”于是二人常有通信来往。胡兰成有时也去听温州戏,“我看了温州戏,想着我现在看一样东西能晓得它的好,都是靠的爱玲教我。又我每日写《山河岁月》这部书,写到有些句子竟像是爱玲之笔,自己笑起来道:‘我真是吃了你的涎唾水了’。”

      1947年11月,胡兰成悄悄来到上海,他在张爱玲处住了一夜,又走了。他不忏悔和谴责自己的滥情,反倒指责张爱玲在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细节处理“不当”。他又问张爱玲对自己写的那篇含有与小周交往内容的《武汉记》印象如何,又谈起与范秀美的事,张爱玲十分冷淡。当夜,二人分室而居。第二天清晨,胡兰成去张爱玲的床前,俯身吻她,她伸出双手紧抱着他,泪涕涟涟,哽咽中一句“兰成”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这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

      几个月后,胡兰成收到张爱玲的诀别信,时间是6月10日:

      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这次的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彼惟时以小吉故(“小吉”,小劫,劫难之隐语。),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

      随信还附加了30万元钱,那是爱玲新写的电视剧本《不了情》《太太万岁》的稿费。

      1947年6月9日,上海遭到了狂风暴雨的袭击,货棚被掀翻,到处有积水,交通亦中断达二十四小时之久。吴淞口外的渔船被吹翻了一百多艘。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张爱玲的心境也更悲戚吧?

      “如果张爱玲那封决绝信是在6月9日狂风暴雨中写的,那心情该有多凄惨?”

      曾经沧海难为水。到底曾经爱过,而且是铭心刻骨的爱,哪怕虽有千般委屈,但委实难以放下,因而拖了一年半的时间才有最后的决断。爱情的酸甜苦辣是可以忍受的,因为毕竟还是情味,而无爱的苦涩却是无可奈何的。

      收到诀别信后不久,胡兰成曾想通过爱玲的挚友炎樱从中缓和关系,以再修好。他写信给炎樱,说:“爱玲是美貌佳人红灯坐,而你如映在她窗纸上的梅花,我今惟托梅花以陈辞。佛经里有阿修罗,采四天下花,于海酿酒不成,我有时亦如此惊怅自失。又《聊斋》里香玉泫然曰:‘妾昔花之神,故凝今是花之魂,故虚,君日以一杯水溉其根株,妾当得活。明年此时报君恩。’年来我变得不像往常,亦惟冀爱玲以一杯水溉其根株耳,然又如何可言耶?”炎樱没有理他,张爱玲也没有理他。

      台湾作家三毛有名作《滚滚红尘》,其男女主人公章能才和沈韶华即是以胡兰成张爱玲为原型的。电影中有些情节可以实指,但更多的是虚构加工。有一个细节是很感人的。不在乎章能才的身份地位,不怕自己不清白,不计较他已有妻室的韶华,到乡下去寻找章能才,偶听到章能才用常以“小乖乖”称叫她而此刻称呼了她--他的妻时,她不能忍受了,在雨中夺门而出,不愿再与他见面--这就是爱,这就是女人的爱,这就是张爱玲的爱。

      这是张爱玲惟一的爱,她不会有第二次。她爱得如火如荼,如生如死,全身心投入而忘了一切。她曾经得到千万人之中遇见惟一的人的欢悦,她曾经得到千万年之中守住恋爱一刻的永恒,但欢悦无永恒,永恒无欢悦,因为似乎到底不是那惟一的……

      她爱得伤心、伤情、伤了灵性。这里的创伤,不仅影响了她的生活,而且影响了她的创作。他勤奋的笔耕得慢了,生花的笔开得淡了。全身心品味的感觉钝化了,对意态情致的体悟淡泊了。张爱玲风格弱化了。

      她曾对胡兰成说:“我自将萎谢了。”萎谢的不仅是青春,亦是文采,一代才女的才情。

      (摘自《张爱玲传》,刘川鄂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家园 【文摘】伤害她的是自己那颗孤傲的心 关于张爱玲

        钱红丽

        {{“张爱玲好可怜,没有心计,没有一星一点的防守,也没有一个男人好好的爱过她。”这是淳子《张爱玲地图》一书里的句子。读到这里,有“与君醉笑三千场,不诉离伤”的黯然。

        {{ 抬头望窗外深秋湛蓝的天,风在阳台上把刚洗过的床单吹得飘飘。一份寒意汹涌而来。

        {{ 关于胡,一位朋友不忿道:向来讨厌胡兰成,主要是嫉妒,张凭什么就落了他呢?他的袖口里都是鸦片的味道,他的衣领分明有别的脂粉。但如果张愿意,那也不计较过去,但他把张爱护得怎样呢?他太“小”,是文人的“小”。而张,应该是归“大人”照管的,可是,那时的“大人”,未必有对等的敏锐。

        {{ 是啊,“对等的敏锐”才是最重要的。在当时,谁有资格给张爱玲以对等的敏锐?除了胡,还能有第二人选吗?可是,接下来,一个男人既怀抱大才华又无耻怎么办?我们没有办法。于是,明月照沟渠的悲剧便有了。

        {{ 《今生今世》终于有了简体版――胡文的好处不仅仅体现在灵气飞溅上,而是那种广深开阔的旁征博引,自一件微小生发而去的百折千回……流也流不尽的山河物事,叹也叹不息的的万般感慨。对于张,他悔不悔?连他自己都无以控制。晚年,他引李商隐《碧城》里的句子――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应该有悔意的罢。后来,张在给朋友信里对胡有了一些些藐视,用了“缠夹”这个词。对曾经爱过的那个人终于有了看不起――那是什么滋味?那是拿刀剖自己的心。

        {{ 自夏志清先生的文字里得知,张爱玲旅居纽约时,一女友突遭情劫。张坐在中央公园里劝……

        {{ 末了,自言自语:自他离开后,我的心门从此关上,再没有别的了……张是知识女性,聪慧决绝。以为她所说的“心门关上”,实指自己再也遇不上胡那样的文字知音了。胡太懂得她的了。

        {{ 多年后,张子静多方托人打听,辗转知晓姐姐下落。张给弟弟回信,从容地讲:有人传我阔了,有人说我过得不如意……她便以那样鄙视的心情下笔。在弟弟眼里,姐姐依然那样孤寒。是的,谁都伤不了她,惟独伤害她的,是自己那一颗孤傲的心……

        {{ 张爱玲身着一袭湖碧色旗袍,在我们看得见的地方,在无垠的文字长河里,惊艳不止。我们人人都为她惋惜着,而她只是沉默寡言……罢了。罢了。

        • 家园 拿刀剖自己的心

          对曾经爱过的那个人终于有了看不起――那是什么滋味?那是拿刀剖自己的心。

          一读之下,惊心动魄。同感同感。

          不曾有过这时候,希望永远也不会有。

          • 家园 前半句话,有胡兰成的风格。
            • 家园 探讨一下,你说《今生今世》有那么好吗?

              我们这里的图书馆有这书,我早就借回来看过。坦白地说,不是很喜欢,竟有不太看得下去的感觉。难道是我有先入为主的偏见?

              • 家园 我的看法:

                也才读完这本书,几点感受:

                1 该书大概是胡在六十年代客居日本所写。那时已经年近六旬,暮然回首,一生颠沛流离,国去家亡,物是人非,只剩满目沧凉。他的文风柔弱凄美。以我的年龄,也是有些不忍读下去的感觉。

                2 胡有一颗很纤细、敏感的心,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胡有见识,有品位,有修养,但不幸生于乱世。一个小文人为求生而苟活,奔波,最后投如日本的庇护之下。

                3 胡的笔下世界,处处缥缈着虚无,这同他的性格,乱世和无安全感的心理有关。这大概是他为什么对七个女人用情,然而无一专情的原因,红萝帐中大概是他唯一可以忘掉这个混乱的世界的地方。我能明白他为什么爱上了七个女人,但是不能理解他为何要一一许诺结婚。

                4 文章处处有不俗的句子和境界。如果是晚明,也和公安派的境界可比高低。

                • 家园 风雨不但学识渊博,胸怀天下,也可见微知注,难能可贵。

                  审美上面的不同而已,在俺心中,男儿当: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如你所言,纤细飘渺如纱者,到老孤苦伶仃,也是情理中事。

                  不谈这斯了,想想西西,或寻些乐子去。

              • 家园 好!不愧是俺姐姐!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