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白登之围略考 -- 张四维

共:💬47 🌺2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怪我没说清楚,是指没有那个“醋”计

                咳!跟这上帖的话尾说的。值得争议的是陈平献策的内容,我要说的张兄已经说了,实际上也有学者对此做过考证,再简单补充几句:

                1、陈平所提的“好丽美女”可能是有的,但以冒顿个性,身边又不缺美女,一般小家碧玉身份不够,又怎能达到和亲的目的,且匈奴阏氏又何曾有过吃汉公主“醋”的记载和可能,当然阏氏的“今得汉地,单于终非能居之”的考虑应该也是危机草草结束的考虑之一。

                2、如果陈平没有此建议,那么在白登之围,刘邦生命受到直接威胁的紧要关头,未曾想将女儿许配冒顿,偏偏要在解围之后,看似并不十分危急又接收刘敬建议,是不是有点不合理?

                3、汉匈明明订以秦故地为界,为何转眼间匈奴又“数苦北边”,是匈奴背信弃义,还是刘邦言而无信呢?

                4、如是匈奴言而无信,为何一旦和亲,数苦北边就暂告停止了呢?难道匈奴犯边是直接针对和亲而为吗?

                • 家园 全怪这全看功能没有了

                  我也只看到了这一句。

                  但小弟认为:陈平在白登一定是出了奇谋的。当然具体内容可能不是世俗传言的那样。关键点在于,为什么冒顿要接受任何内容的和议,而不是选择抓住刘邦,抓了刘邦他想要什么没有?何必把希望寄托在汉方的信用上?况且当年刘邦背盟袭杀项羽,这么大的事件作为一个战略家冒顿不可能不知道,退一步说冒顿不了解中原人,但此人杀父登基雄忍立霸不是一个善茬,不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不符合他的作风。综上以为,陈平必有奇谋,使冒顿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得不接受汉方的条件(对汉朝当然是屈辱的),放刘邦离开。

                  • 家园 这个其他贴已经分析了

                    冒顿抓住刘邦当然得分更多,关键是当时形势不一定那么容易,搞不好鱼死网破,什么也得不到。

              • 家园 对,所以我认为,陈平献计是肯定的

                但是内容必定和桓谭《新论》中的内容不同

                更可能的是,陈平是中国历代和亲政策之父。

                按:

                之前,陈平是户牖侯,户牖是陈平的老家

                陈平害范增、劝刘邦立韩信、擒韩信,以护军中尉从击臧荼、陈豨、黥布,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封,最后不过曲逆侯,封五千户。

                按陈平之功,起码不在张良之下,而张良建国时便封万户,陈平至刘邦之死也不过五千户,可见刘邦之厚此薄彼。他一辈子也就封了曹参和张良两个万户侯。

                • 家园 ……翻一下史记再跟贴啊,献计和亲的是刘敬

                  这人可够强的。提议定都长安;战前打探情报回报匈奴不可击;献计和亲;献计迁移十万豪强充实关中。这些都是奠定了汉朝国本的几项大计。

                  • 家园 刘敬这个和亲建议确实有些问题

                    按照他的建议,刘邦和亲可以用宗室女和亲。但刘邦开始可是很坚决想把亲生女送过去,在吕氏的不停哭闹下才改变主意。估计刘邦在白登就点名答应把亲生女送过去了。

                  • 家园 同志,我早翻过,这段不可信,司马光早指出了

                    《资治通鉴·汉纪·太祖高皇帝下九年》

                    臣光曰:建信侯谓冒顿残贼,不可以仁义说,而欲与为婚姻,何前后之相违也!夫骨肉之恩,尊卑之叙,唯仁义之人为能知之;奈何欲以此服冒顿哉!盖上世帝王之御夷狄也,服则怀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未闻与为婚姻也。且冒顿视其父如禽兽而猎之,奚有于妇翁!建信侯之术,固已疏矣;况鲁元已为赵后,又可夺乎!

                    也就是说,刘敬所谓“陛下诚能以適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这些话不合时代背景与逻辑。长公主当时已经嫁给赵王敖为妻,无可能再嫁冒顿,送去冒顿也不会喜欢。冒顿既有杀父、杀妻之前科,又能对刘邦这个老丈人怎么样呢?

                    司马光的眼光是非常犀利的,他认为,《史记》对这一段历史的解读大有问题。所以,所谓刘敬进说和亲之词,我是绝不相信的。

                    • 家园 ……“臣光曰”都是针对历史而对政治发的议论啊

                      哪有一个“臣光曰”是来考据的……

                    • 家园 司马光的意思不是这段记载不可信,而是说刘敬说的话不对。

                      他这里反驳的是刘敬的意见,不是认为刘敬没说过这段话。不然他就该把这段从《资治通鉴》中删掉,再在《资治通鉴考异》中说明其理由。

                      司马光说“建信侯之术,固已疏矣。”,意思就是说刘敬这是个笨办法。

                      • 家园 天,您从小隐追赶到这里来了

                        《资治通鉴考异》通常是说有几种说法,才会考异,否则无“异”可考;

                        这里,《史记》里有的不是“异”,而是“疑”。

                        从字面上,当然是您的理解合适;但是既然这一说法不合逻辑,刘敬怎么会愚蠢到向刘邦提这个建议(他至少也该提个其他未出嫁的皇室女孩吧,比如刘邦的侄女和孙女,又不是没有),刘邦怎么会同意要派自己已经出嫁的女儿去匈奴和亲呢?冒顿又怎么会要呢?要了之后又能有什么效果呢?此事前后拖拉了一年多,为什么朝廷里竟然没有反对的意见,只听到吕后的求情?

                        所以,司马光在此提出合情合理的“疑”,我以为已经足以否定《史记》这段记载的问题。

                        有趣的是,刘敬带伪“长公主”去匈奴,再回来几个月之后,赵王敖部下谋刺刘邦案东窗事发,赵王敖进了监狱。但是,《史记》并没有说他是否与长公主离婚,只说吕后为他求情,最终免死,降为侯爵。这两件事情之间,可能没有直接关系,所以也无法说明长公主与赵王敖之间的婚姻是否曾经破裂过。相反,吕后为他求情,足以说明当时他入狱时还是长公主的合法丈夫,而他们结婚则至少是在白登之围的两年。

                        • 家园 偶遇而已

                          前段时间在小隐上确实跟过一贴,难得张兄记得

                          〈资治通鉴考异〉这本书,你理解作“有几种说法,才会考异,否则无“异”可考”,实际上并不是如此的,这个你看看原书就明白了。它可以说就是司马光对自己在〈资治通鉴〉中的所有处理的解释,比如三国志说曹操正写信时,听说刘备得荆州,心中震动,落笔于地,司马光将此删落,理由是他认为曹操不至于如此。再比如某件事无从系年,司马光照顾叙述方便把他系到某一年后,在〈考异〉加以说明,自己把他写在这完全是叙述方便,并不是有所依据而系于此年。

                          • 家园 看过若干片断

                            没办法,原书没有电子版,书我又买不起

                            大致的印象来自于《四库总目提要》:

                            资治通鉴考异

                            三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宋司马光撰。此书於元丰七年随《通鉴》同奏上。高似孙《纬略》载:“光编集《通鉴》,有一事用三四出处纂成者。”《文献通考》载:“司马康所述有司马彪、荀悦、袁宏、崔鸿、萧方等,李延寿及《太清记》、《唐历》之类。”洪迈《容斋随笔》所摘,有《河洛记》、《魏郑公谏录》、《李司空论事》、《张中丞传》、《凉公平蔡录》、《邺侯家传》、《两朝献替记》、《後史补金銮密记》、《彭门纪乱》、《平剡录》、《广陵妖乱志》之类。不过偶举其数端,不止是也。其间传闻异词,稗官既喜造虚言,正史亦不皆实录,光既择可信者从之,复参考同异,别为此书,辨证谬误,以祛将来之惑。昔陈寿作《三国志》,裴松之注之,详引诸书错互之文,折衷以归一是。其例景善,而修史之家,未有自撰一书,明所以去取之故者,有之,实自光始。其後李焘《续通鉴长编》、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皆沿其义。虽散附各条之下,为例小殊,而考订得失则一也。至陈桱、王宗沐、薛应旂等欲追续光书,而不能纲罗旧籍,仅据本史编排,参以他书,往往互相牴牾,不能遽定其是非。则考异之法不讲,致留遗议於本书,滋疑窦於後来者矣。其中如唐关播平章事拜罢,专引《旧唐书》,而不及引《新唐书》纪传年表以证其误者,小小渗漏,亦所不免。然卷帙既繁,所谓牴牾不敢保者,光固已自言之,要不足为全体累也。其书原与《通鉴》别行。胡三省作《音注》,始散入各文之下。然亦颇有漏略。此乃明初所刊单本,犹光原书卷第,故录之以存其旧焉。

                            所以得出这种印象,曹兄莫笑,呵呵

                        • 家园 原来已经躲起来过了两招

                          看看去~

      • 家园 赞同,楼主的看法是站不住脚的

        张兄主要依据“夫以高帝兵三十余万,困于平城,哙时亦在其中”,但自己也辨析了平城与白登的关系,道理很清楚。

    • 家园 一些不同的看法

      (1)高祖所带总兵力达到30余万是可能的,毕竟是皇帝亲征。但一个小小的平城是否容得下30万大军就值得怀疑了。从军事上分析,敌人全是骑兵,机动性很强,高祖考虑对敌人实施战略追击,不会将所有部队猬集在一个点上。所以很可能高祖由于轻敌,只带了少数近卫前出中伏被匈奴包围。最多数万人。

      (2)樊哙不敢解围是投鼠忌器,怕匈奴把高祖消灭了。回去肯定被追究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