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 朱槠基为什么在当代难受欢迎 -- 风雨声

共:💬609 🌺2813 🌵6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朱是擦老邓的屁股,非大鸟的屁股。

        最直接的原因,92的南巡,把经济形势搞坏了。

        往前推,是87-88的物价风潮和国企的承包制改革,这是胡赵搞的,和大鸟没什么关系。

        大鸟搞的是89-91的治理整顿,这期间,经济形势是好转的,但被92的开发风潮一下子搞坏了。

        • 家园 啥叫把经济形势搞坏了

          阁下以为91年,92年国内经济很好是吧,那时候国内企业三角债严重到什么程度,你知道吗?

          那时候的局面不能不说到国际国内政治,91年苏联完蛋了,美国从那以后会怎么对待中国,是个有脑子的都会想明白!

          鸟搞的那个治理整顿,确实把通胀压下去了,但是副作用很明显,经济增长率上不去,国内每年新增好几百万人就业,怎么解决?还靠那几个国企,本来就是人浮于事了,不往外裁员就不错了!

          • 家园 91形势不好,也比88/89好,但92后比91更差劲。以

            以至于要老朱兼任央行行长了。

            你根本就没见过南巡后各地的疯狂劲,比之四万亿疯狂多了。

            我见过地里插块牌子:妇联开发区。我当时笑死了。

            至于内地银行挪用资金去沿海如海南、北海等炒房地产留下的烂尾楼,到现在也还没有消化完。

            老弟,别光看纸面的报告,要有切身体会。

          • 家园 南巡之前经济形势不坏

            在西方全面制裁下面整个国民经济形势挺住了,逼西方逐渐放弃制裁,江李是第一功。同时,就我的经验,城市里老百姓的生活也是改善的。

            老邓南巡确实把经济搞得险象环生,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今天的通胀跟那时候比太小儿科了。

            如果老邓不搞南巡,那么中国也会继续发展的,而且象通货膨胀、几千万人下岗这样的事情不会出现。但是也不会今天就跟美国G2.

            南巡是通过一场资本主义大跃进把中国变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的恶性肿瘤,一切生产力要素都往中国集中,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很快就会撑不住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老邓真是打倒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人。

            • 家园 说一下我记忆中的90年代初的中国

              西方在8平方以后取消制裁,直接原因是萨达姆这个蠢货出兵占了科威特,美国需要中国在联合国的那一票;不过说实话,战争过程实实在在给中国上了一课,让我们切身感到和世界强国在军事上的差距有多大!那时土鳖的装备甚至还不如萨达姆的伊拉克呢,也就是中国有核武器撑着!

              后来到了91年夏天,虽然说物价什么的比较稳定,也没有大规模下岗的情况,但是总体经济感觉还是不好。一个直观感受就是当时国企经营遇到了很大困难,我知道的国企就没有不腐败的,一句话:厂长大偷,工人小偷。因为国企不景气,所以很多人都出来做点小生意,摆摊的越来越多。

              当时中国还有一个潜在的定时炸弹,就是就业,每年新增劳动力那么些,指望国企接受这些人,不现实啊!现在左派总是这个那个,劳驾问一下诸位左派,90年代初每年新增那么些劳动力怎么办,你们给找饭碗么?

              当时我父亲从北京探亲回来就说,北京很多涉外饭店的服务员没啥技能,就凭长相就能拿一份高薪(当时的高薪和现在不是一个概念),但是岁数稍大一些人家就不要了,脏活累活他们也不愿意干,这些人以后到哪里找饭碗去!

              实际上两极分化那时候已经出现了,十几万块的名表据电视报道买的人还是有的,一套皮尔卡丹的西服要卖好几千,相当于普通人几年的工资。

              那时候每年和美国的那个贸易最惠国待遇,都挺让国家领导人揪心的,那几年,每年都是请一个美国的退休总统过来,好吃好喝招待一番,然后让这位老兄说几句诸如美国给中国最惠国待遇是很重要的之类的话,好像就是求着人家似的。

              • 家园 中国当时新增劳动力过多还有客观发展的因素。

                中国毕竟有了40年左右的积累,早期的人力驱动型渐渐转成资本驱动型了,尤其是国企那种企业,和江浙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还是不同的。资本驱动型必然排斥人力,所以国企吸收就业的能力确实下降了。这和这些年事业机关吸收就业能力下降的原因很像,因为办公自动化普及了,电脑太方便了,所以不需要那么多人了。

            • 家园 是啊,设计师这叫歪打正着
              • 家园 南巡的本意应该是解放思想吧

                把经济搞的险象环生只是一个坏的副作用,再危险也只是暂时的。另一个好的副作用是,西方觉得对中国依然有和平演变的机会,因此继续与中国开展接触和经济交流,用老广的话说是中国连缓了2口气,于是就有了今天的G2和各种金融危机。西方实在是太低估老邓了,哈哈。

                我觉得无论好坏都不要存着侥幸心理,关键是南巡强行推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回避问题和实干精神,有这个定海神针在,中国的确有资格蔑视一切困难,崛起只是迟早的事情,你说呢。

            • 家园 俺父母第一次为工资发愁就是91年92年

              工厂第一次发不出来工资就是那时候,对于父母那辈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这种经济形势还能叫好真不知道啥叫烂了。

              • 家园 那时候的国企三角债就让人喘不过气来

                91年下半年那会,钞票还是蛮值钱的,那时候上政治经济学,老师讲光是天津一个地方国企三角债就有125亿之多,把听课的我们吓了一跳,想想那时候普通工人一月工资才多少啊!

                当时国家也是想办法解决三角债,但是结果就是前清后欠,天津地方也是市里牵头,搞了几次才清理了1.5亿。

                不能不说当时管经济的大鸟童鞋,这人也不是不能干,工作也没少干,问题是他的思维跟不上时代,基本上还是陈云鸟笼经济那套思路,说白了国民经济主体还是计划经济,引入少量的市场经济成分,对原来那套体制做一些小的修修补补,和古巴比较类似!

                后来毛子解体,设计师大概是真的急眼了,他就是觉得中国经济如果还是找原来的路子走,不会有太大的起色,于是跑去南巡了。南巡的内容大家都知道,但是最近有人说大家知道的那个是经过官方润色的,邓公实际讲的要激烈得多。转载一个我看到的

                “南巡全文网上有的,不过修改过的版本,语气相对缓和,我当年看的录像传达,部党组专门来转达的,原来邓公说的就是很激烈的。

                --------------------------------------------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

                -------------------------------------------------------------------------------------------

                我们真正干起来是1980年。81、82、83这三年,改革主要在农村进行。84年重点转入城市改革。

                  经济发展比较快的是84年至88年。这5年,首先是农村改革带来许多新的变化,农作物大幅度增产,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广大农民购买力增加了,不仅盖了大批新房子,而且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手表“四大件”和一些高档消费品进入普通农民家庭。农副产品的增加,农村市场的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强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这五年,共创造工业总产值6万多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1.7%。吃、穿、注行、用等各方面的工业品,包括彩电、冰箱、洗衣机,都大幅度增长。钢材、水泥等生产资料也大幅度增长。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就是这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是一个非常生动、非常有说服力的发展过程。可以说,这个期间我国财富有了巨额增加,整个国民经济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

                邓大人92南巡讲话 :“中国经济主要是84-88年发展起来的“ 当年传达这个讲话的时候 我在304场hhq联机第一次实调 ,听到这个讲话大家都很吃惊,大家都沉默。中午吃饭时候,集中爆发,有人讲话”我要是李月月鸟,找个豆腐撞死算了,不带这么打脸的

    • 家园 记得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大学同学也不少说喜欢朱镕基的。

      现在看来,关键还是怎么包装宣传的问题,群众是好忽悠的,这一点古今中外的权贵都知道,朱镕基也算一代影帝,当然没有后来居上的温影帝有那么多脑残粉,但毕竟是一代影帝,说了几句其他官员不说的看似过激的话,把自己包装成为民请命无力杀贼的样子。温影帝更强,十年羽绒服啊,几十年旅游鞋啊,就像李宇春有玉米一样,他老人家有八宝饭,要是混娱乐圈,靠粉丝吃饭没问题。

    • 家园 老朱嘴巴大过能力

      往好里说,是不知道有些事办不成牛先吹出去了,妄人一个;往坏里说,老一辈“表演艺术家”。

      就好比“精简公务员队伍”,我原来的单位,人没精简下来几个,领导职位倒多了不少。“精简”下来的,大多是不必“精简”的,想走单位不放,正好借这个机会到学校念研究生去了,读完想回去上班的还可以再回去。象财政部这样的“肥”单位,直接送到国外去读书。而真正需要“精简”的,没见一个动了窝。有没有有关部门统计,精简前后公务员队伍有什么变化?还弄出一个不伦不类的“国有资产监管办”(是不是这个名字?),不知现在还存在吗。

      他精简机构的想法是好的,问题是他在体制内混了一辈子,难道真的不知道这件事办不成?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