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贴】吴语文化的价值 -- 断坠儿

共:💬198 🌺674 🌵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作为北京人我听不懂老北京话

        作为一个在海淀出生长大的北京人,听老北京话,对我一样困难。

        早年间有外地人抱怨北京公交车的售票员,报的站名都听不懂,嘴巴里都是乌鲁乌鲁的声音。我其实也一样听不懂老北京话报的站名。分析一下,正宗普通话,辅音都是清音;而老北京话的辅音,好像都是浊音。跟我们在学校学习的普通话,差别还是挺大的。

        当然,海淀跟二环内的老北京城,差别一直挺大的,彼此相互之间都有些排斥。

      • 家园 “正宗”上海话压根就没存在过

        我娘64年离开上海支援大西北,厂里基本全是上海人,我虽然不会说上海话,但是能听懂。8X年她在上海就已经被甄别为外地返乡人员了,因为上海话的腔调这又变了...

        说到这个,当年听2个IPHO金牌用上海话讨论问题,“搁字,搁字”,停顿一下,切回普通话,“R”,然后再切回上海话,整个教室的人都开始笑 哈哈

      • 家园 的确,各地方言都在面临当年大闸蟹所经历过的“杂种”化。
    • 家园 小时候读书,语文老师开宗明义便道:学起语文作用有二条……

      说话写文章。如今想来,老师这话说得不错!语言是用来交流的,不交流,这话等于是白说。交流最要紧的是,能让人听懂你想表达的意思。说了老半天,人家弄不懂你到底想表达什么,这话再好听,也没派上用场。方言在一定范围内,讲同一种语言的人能听懂,这个肯定没人反对。如若是转移地方,或是与不同地方的人相处,你说方言别人就听不懂了,自然,也就没起到相互交流的作用。我常想,直到今天,湾湾那一块不能分离出去,根本原因,就在于呆在那块地方上的人,说的,写的,是和我们一样的语言文字。欧盟喊统一几十年,始终还是各自为政,最终能统一起来的,不过是手上使用的货币。如同有网友所讲的,至今还保留着粤语,闽南语,大约也是因为其还有着特殊的作用吧。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称赞秦始皇,不就是他老人家提出了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么?莫看这几件小事,正是因为有了它,这才形成中国的大一统!

      推广普通话,都说普通话,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稳固大一统的需要!地方方言,哪怕说得再好,最终结局,也是要消亡掉的!因为它不符合时代的发展,适者才能生存,不适者就要淘汰掉!这是大趋势,也是大必然!

      其实,我也说方言,写东西也喜欢用点方言,但有个前提,必须能让别人听得懂,看得明白!

      好听的方言,适当地保存一些,留作专家学者作研究用,不致让它点滴不存,不然的话,中华几千年源远流长,悠久的历史,又从何说起呢!?

      通宝推:赵行德,前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