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成就与完全竞争理论模型的n个假设 -- 思想的行者

共:💬28 🌺26 🌵1新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成就与完全竞争理论模型的n个假设

    关于毛泽东时代的经济,肯定者有之,反对者有之。

    有人拿出所谓自由竞争效率最高的理论来否定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成就,例如本河里面的@懒厨 ,但为毛泽东时代辩护的人也很多。

    经济学已经确定了自由竞争的效率最高吗?

    中国很多经济学者都这样对外宣称,包括河里很多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是实际上,他们往往都忽略了一个科学理论往往建立在假设的前提条件之上这一点。

    如果前提条件不满足,科学理论往往也就不成立。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如果我们假定0可以做除数,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证明,证明任何两个数都相等。

    这样的例子我当年读书的时候在暑假还是寒假作业上看到的,这里不说了,一个很简单的证明。

    那么所谓自由竞争效率最高的理论有什么前提假设条件呢?

    首先需要说明,经济学理论上使用的规范表述是完全竞争的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均衡。

    这里首先使用的词是完全竞争而非自由竞争。

    那么完全竞争的成立条件有什么?

    我就截图一下教科书上的文本了

    点看全图

    简单的说几点就是完全竞争要求主体进出自由,以及产品同质化,还要求参与者数量足够多,以及信息完全,没有人会被骗等等。

    我们假定在上述条件下该结论是正确的(其实我个人认为由于参与者过多,导致失去规模效益,该模型是否最佳模型依然是值得怀疑的,西方学者在证明结论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规模效应所产生的影响),我们来对照一下毛泽东时代。

    如果毛泽东时代就实行完全的市场机制会造成什么结果?

    我们知道在上世纪中叶以前,困扰中国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钢铁产量不足。

    中国自从清政府建立了包括汉阳制铁所等初步的炼钢工业以后,在民国政府时期,国民党政权在发展重工业方面几乎毫无作为,国民党政权做的最多的就是购买外国武器,反过来像东北山西,广西等地方政权还稍微有一些重工业,总体而言,在重工业方面国民党政权几乎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这也就导致日军侵略的时候,中国军队火力明显比不上日军,从而不断丧师失地。

    国民党政权是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政府对于民间买卖并没有进行多少干预,但国民党政权就是无法发展起足够的重工业。

    为什么,我们回到完全竞争的假设条件上来注意,我故意标黑的

    进出自由这一点

    对于重工业而言,资本能够轻易的进入吗?

    不是,炼钢厂需要大量的投资,也需要大量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换句话说,这个行业具有很大的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

    这个行业并不是资本可以自由进入的行业。

    因此首先这个竞争主体能够自由进入这个前提条件就不满足。

    我们再来看我标黑的第二点,产品同质化

    旧中国的民族工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与日本以及西方垄断资本生产出来的产品同质化吗?

    显然做不到,弱小的民族资本无力抗衡强大的西方资本,这也就是所谓中国遭到帝国主义的殖民压迫的体现。

    新中国将帝国主义势力驱逐出去,从而使得中国的民族产业能够独立发展,这也是新中国经济特别是重工业可以迅速发展的一个原因。

    再来看假设的第三个我标黑的部分,信息完全。

    这是一个很苛刻的条件,实际上对于新科技的发展,基本上都是信息不完全的,你根本不知道新科技要怎么做,需要你摸索出来。

    一个科技落后的经济体要怎么样更快的掌握科技呢,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协同一致,全国多少家工厂,多少家科研单位一起来研究,而这也是新中国的两弹一星的成功模式。

    总结一下,我们可以这样来看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成就

    1,组织领导全国人民,集中财力物力和集中科技人员和工程师技术工人攀登重工业的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

    2,驱逐帝国主义,让民族工业独立发展

    3,组织全国性大协同,取得了诸如两弹一星,良种改良,农田改造,水利建设,青蒿素等等成就。

    这些成就都不是依靠单纯的市场经济可以完成的,为此后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当然了,计划经济最终走向僵化,这点确实是事实,这是毛泽东们当时信奉的斯大林模式所不可避免的。

    不可能要求毛泽东那么快就发现斯大林模式的问题,但毛泽东为此进行了艰巨的探索,为此发动了党内斗争,最终把具有高度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邓小平请到了最高的主席台上,然后由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探索精神,进行了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再次迎来了春天。

    • 家园 计划经济———神经末梢麻痹症患者必然走向僵化

      为什么计划经济必然走向僵化,打一个比方更容易理解一点。

      经济就像是一个人,一个个生产单位,消费单位就像是人的一个个细胞。

      一个健康的人,细胞通过神经末梢与中枢神经或者周围神经等等相互联系。

      但计划经济取消了企业自己观察,分析,决策的功能,一个个经济体的细胞不再需要发挥神经末梢的功能,不再需要向大脑发送自己的状态,例如是不是冷了热了,是不是受损了等等信息。

      这样的经济体就相当于末梢神经麻痹症患者,他的行动肯定是非常僵硬的。

      这样的末梢麻痹症患者肯定不可能手脚多灵活,更不可能弹奏出美妙的音符,跳一曲美妙的舞蹈。

      这也就是七十年代末中国的情况。

      通宝推:不远攸高,
      • 家园 那时企业至少有报告的功能
        • 家园 企业没有去观察,分析,预测市场并且上报的主动性

          因为销售不归企业自己管。

          再说,对于当时的工厂而言,他们看到的都是紧缺,例如一块豆腐居民都要一大早起来排队。

          企业向上报告的主要是生产中的问题,技术或者质量方面的问题,而没有销售方面的问题。

      • 家园 这是你的说法,也是改开的流行说法,没有论证,只是说计划经济

        是末梢僵化,所以僵化必然导致问题,等等等。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西方死不死活不活的,算啥呢?

        西方经济危机的时候怎么算呢?调整期你做个结论,你认为多长合适。

        你如何看到日本失去的20年?

        我知道日本现在还是不错,但是,那不是在吃老本么,美国不也是在吃老本么?这算不算你说的僵化,当然你我都知道,这不是神经末梢,对不对?

        你这个70年代末期是哪年开始算?怎么算?

        1978年,没有分田到户,经济数据不行吗?

        按照你的思路,你认为1978年中国应该产量是多少?

        • 家园 西方的个人自由主义不适应于大工业

          工业首先是西方搞起来的。

          但工业化不断发展,要求越来越多的协作,西方的个人主义反而不适应了,因此工业越来越空心化,越来越竞争不过东亚的中(包括台湾)日韩,然后就问题越来越多。

          日本失去的二十年是因为日本太优秀,以致遭到西方的打压的结果,毕竟日本主权不太多,西方要打压他,他只有默默忍受。

          七十年代的经济数据看起来还行,但是应该可以更好很多,为什么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那么多人偷渡到港台,就是因为港台的工资生活水准比大陆高了太多。

          改革以后,现在三地生活水准差不多了。

          • 家园 西方是搞起了大工业,这点我不否认,但是苏联也搞起来了啊

            而且成绩还不错。起码可以对抗美国欧洲吧?

            西方搞起大工业是几百年,新中国是几十年,你想说啥?难道你也要新中国等待几百年再搞起来大工业么?

            西方适不适应我不管,我只是说你认为毛时代僵化,理由似乎是经济增长低。

            那么反过来,增长率低,是不是也能说明西方资本主义也不太行?日本也不太行,失去了活力了呢?

            或者,你以为的活力不僵化怎么个说法,什么标准?

            你不能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就是僵化,反之,资本主义自由就是不僵化,你这个逻辑不合适吧?

            日本失去的二十年是因为日本太优秀,以致遭到西方的打压的结果,毕竟日本主权不太多,西方要打压他,他只有默默忍受。

            你这个说法是日本发展太好了,所以可以等等我们这些第三世界的意思吗?

            遭到打压,所以就完犊子了?你这个理由是不是太牵强?

            • 家园 苏联仅仅是在军事上可以对抗西方

              经济上差得远,民生消费品傻大黑粗,西方民众下完班爱去哪里玩爱去哪里吃等等随便,因为有繁荣的娱乐业,餐饮业,苏联民众下班后就像现在的朝鲜人一样吃喝玩乐都没有。

              这种生活上的差距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70年代末,中国在军事上也很强,但是在经济上,老百姓生活水准方面差日韩台太多太多。

              当时的人们不准做生意,餐饮也只有国营和集体的饭馆,也没有什么超市,只有几家国营的供销社等等,以至于大量的城市青年找不到活干,只好到农村去干农活。

              放开以后,这些知青回城没有活干,只好让他们自由的做生意,于是很多就成了万元户,例如开一个包子铺就可以成为万元户。

              例如卖菜,也发财的人也很多,而在以前,城市居民买一块豆腐都要排很久的队,就是因为不允许民众自己去卖菜,卖菜的人少了,结果买一块豆腐都要排队,当时杨振宁的母亲见到杨振宁就说国内还要排队买豆腐惹的杨振宁父亲很不高兴。

              计划经济实际上取消了今天叫做服务业的产业,当年的GDP叫做工农业总产值,就是不计算服务业的。

              从工农业总产值到GDP本身就有一个计算标准的变化,工农业总产值增长的快,六七十年代主要是因为相关的军工,重工业增长的快,老百姓生活水准增长的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