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凹造型 -- 自以为是

共:💬770 🌺2488 🌵7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上山下乡是为了应对核战争威胁
        • 家园 你完全理解不了第一桶金的重要性

          没有背景的普通人,在社会上打拼,最难的是第一桶金。

          做生意挣到的第一个10万;人生挣到的第一个100万,那种艰难,没有经历过的人,真的很难想象。

          国家也一样,全世界从0起家,除了中国,韩国是最优等生。

          你看看韩国,有美国的援助,有日本以援助名义的战争赔款,在这种情况下,积累起家的资本的过程,也都是血泪史。

          韩国起家,最重要的一笔资本,是日本为了避免战争赔款,以援助的名义,帮韩国建的钢厂和化工厂。

          日本援助的浦项制铁,1974年投产后,韩国的日子才慢慢好起来。

          ---------

          至于德国日本,人家本来就有资本积累,只不过有部分工厂被炸毁了,并不是资本积累全部消失了。

          我印象中,看到过这么一个说法: 可口可乐说,如果全世界的可口可乐工厂都消失了,给他们一年的时间,还是能再次成为全球饮料行业的老大。

          • 家园 捉个小虫

            德国日本战后恢复资金来自美国,他们本身具有的要素是技术资本和产业工人。欧洲的发展动力来源于马歇尔计划,开放的美国市场和欧洲一体化市场。

            日本第一桶金来源于朝鲜战争订单和欧美开放市场。

            • 家园 日本的第一桶金来自甲午海战

              日本在一战的时候就已经是列强了。

          • 家园 你的眼里只有钱

            搞工业化,不仅需要钱,还需要人,大批受过基本正规教育的年轻人。好容易培养出来了,不让他们搞工业,反而弄去搞完全不懂的农业。等过些年回到城市搞工业,学的知识忘了,还养成了一堆适于农村但不适于工厂的习惯。如此巨大的浪费,还谈什么第一桶金?

            至于血泪史,我已经说过了,你拿来重复,有什么意思?日本韩国都吃了工业化的苦,但没有吃上山下乡的苦血泪。这个就是没苦硬吃。

            • 家园 市场经济理论:需求才是最好的大学

              re: 不让他们搞工业,反而弄去搞完全不懂的农业。等过些年回到城市搞工业,学的知识忘了,还养成了一堆适于农村但不适于工厂的习惯。

              -----

              中国历史上盛产脱产教士,儒家的科举制度,学而优则仕。

              今天的各种公务员考试,大学毕业的入职考试。

              一考定终身,潜移默化中,让人产生误区,以为读过两本书就是人才了。

              ------

              中国的工业化,或者世界各国的工业化,靠的是几百几千年农业积累的勤劳人口。

              包括中国,日本,德国,法国,都是在农业时代就精耕细作的农民。

              --------

              读过书,不代表是人才。

              按照市场经济理论:需求才是最好的大学,有需求,才能批量产生人才。

              菲律宾人大学毕业,只能去做女佣。

              中国现在大量的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的快递员,外卖员。

              没有需求支撑,他们的文凭一点意义都没有。

              不让他们搞工业,反而弄去搞完全不懂的外卖。等过些年回到工厂搞工业,学的知识忘了,还养成了一堆适于外卖但不适于工厂的习惯。

              这种轻飘飘的便宜话,一张嘴,我也会说。

              • 家园 原来扯也是一种传染病

                一会儿

                中国历史

                一会儿

                菲律宾人大学毕业

                一会儿

                中国现在大量的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的快递员,外卖员。

                就是不敢说说当时1967-1976年中国教育是否产能过剩。那个时候正经高中毕业的有多少,能否满足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需求。也不敢说说那时候对受过正规教育的高中生的需求如何。就在外面兜圈子,看起来啥都知道,其实就是一个字,扯。

                • 家园 扯的是你

                  @海峰 兄哪里请错了? @寄寒寒星 河友可有看海峰兄的贴?

                  @自以为是 河友你这浪费人才的说法是跟某河友学的还是跟某河友同一源头?

                  对前27年诋毁的不个手法,就是把客观条件的困难,用制度问题来替代。1949也好,1976也好,只诋毁者提出一个不足,高必然是制度不行或者主席不行通常是二者都不行。

                  回到这个搞工业搞农业做佣人送外卖问题。自河友你们牛皮哄哄的改开40多年了,还有那么多大学年送外卖?你们又有什么脸诋毁前27年不安排所有初中生高中生去搞工业?别又赖习近平,九十年代早期已经就业难了,所以扩招的一个目的是缓解就业压力。那时候大学生就难走工作了,大学生毕业高业率就是那个时候进入大学的评价体系。本科生如狗,硕士深街走,搏士才能抖一抖,我第一次听这话,是1994年。

                  @寄意寒星 河友, 如果用喷来表述 @自以为是 河友才是真喷喷。 我认为 @海峰兄说得很客观。

                  • 家园 94年本科如狗不太可能

                    作为那个时代的大学生,没这感觉。

                    本科生如狗,硕士深街走,搏士才能抖一抖,我第一次听这话,是1994年。

                    我自己92年上大学,亲自经历了这一阶段。94年大学开始收费,好像也是这一年开始大学毕业才不包分配。而一直到我97年大学毕业的时候,大学扩张也还没有发生,看网上资料扩招是99年的事情。

                    如果在94年就本科生如狗,那可是90年及之前入学的本科生,数量真不多。另外由于90年代本科生还比较值钱,当时考研的人不多,在我们学校,基本上上线就可以读研。

                    • 家园 有些ID的帖子,看就是浪费时间,你还认真回复

                      归客兄太认真了

                    • 家园 值钱?那是假日河友你没见过不值钱的,罢了。

                      有志者可能会知道京户指标,想南下的很多都听过赛马场人才招聘会吧。

                      假日河友,这个问题我建议你在认真了解考究过之前,不要反对我。你不要 @懒厨 兄化,保持你认真的好习惯。

                      我相信河里肯定有当年“如狗”的本科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人愿意回忆,并且不加以后的美化,把当时的感受说出来。

                      • 家园 当年肯定有

                        这世界又没人保证当年的本科生个个都能找到好工作,有个别生活不如意的自称如狗,有何出奇的?

                        但是,如果你说当年大部分本科毕业生都“如狗”,我肯定不同意。

                        • 家园 你不同意什么?

                          我是说94年第一次听这句话:本科生如狗,硕士满街走,博士才能抖一抖。

                          懒厨兄你不同意什么?

                          你们几位都自称有逻辑讲数据。我想请几位分析一下90年收费,扩招,不包分配的来龙去脉。然后你们再来反驳我。

                          @假日归客 河友,@寄意寒星 河友, @懒厨 河友。 懒厨兄我老早就说过你是幸运儿的。

                          • 家园 你就是在硬扛

                            这么多人都在说94年本科生如狗的话是不可能有的,你连扩招、不包分配的时间都没搞清,杠到现在你也没说出来94年怎么就会有这种话了。

                            取消分配,毕业大学生不再是国家干部,同时国家不再承担大学生学费,正式施行是从1996年开始,在1998年后开始大规模施行,彻底结束是2000年。教育部要求从2000年起停止使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启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最晚的西藏则是2007年才取消毕业分配。这两项改革从来就不可能是你说的90年。

                            而扩招也是在98年开始的。

                            试问94年前的毕业生,一国家包分配,毕业就是国家干部;二不交学费;三大学生没有扩招,天之骄子的光环还在,有什么理由会出现你说的大学生如狗的说法?

                            这句话出现在2000年后大家不会有异议,但你说94年就听过,显然既不合情又不合理。

                            • 家园 你总是抓不住核心

                              还是你故意的?“来龙去脉”。

                              @假日归客 河友,我和 @海峰 兄其实可以说得挺清楚的了。何必跟我硬杠?我说1994年,就是1994年。因为这是某个时间节点。

                              宋文骢先生一把年纪去卖面条,本科生如狗,有什么大不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