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炒米 -- 燕人

共:💬47 🌺14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所谓广东四饼,多少有点靠宣传。

          广东四饼:佛山合记盲公饼,中山咀香园杏仁饼,广州鸡仔饼, @懒厨 家乡老婆饼。 四个东西都都硬,老婆饼好点,不算硬,老公公也能吃,能干掉硬外壳就能触摸柔软的心(。 @普鲁托 小普兄,看到没,潮汕佬才是真高手。)都是高油高糖高脂肪。

          盲公饼杏仁饼就是炒米饼,“凼凼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团”那个炒米饼,原生土著,盲公饼的特色是加绿豆粉,杏仁饼不做假的话当然是加杏仁粉,南杏仁。鸡仔老婆饼用面粉烘烤,是“择其善者而从之”,鸡仔饼加干果,老婆饼加糖心。味道的话,炒米饼参照压缩饼干,鸡仔老婆参照月饼。

          以上四个都是贵价,得花点钱。说起来是商用品,不是日用品。如果让我评四个平民糕点的话。与上面并不一样。

          第一应是发糕,即松糕。第二是大福饼。西樵大饼原本是大点的大福饼,米粉做,现在的都是假冒伪劣产品,面粉做。对了,现在的广式月饼也可以说是假冒伪劣产品。正宗广式月饼是米粉做。现在都是面粉。这两个米饼都是有泡的。三是咸煎饼。四是开口笑,即开口枣,拆枣。这四个东西两米两麦,两蒸两炸,应该才是平民日常最常食用的日用糕点。其中发糕开口枣还是传统年节标配,发糕比开口枣更杆,也是祭奠棒配。大福饼是婚事标配。大福饼因其香甜入是即化,更是老人小孩食用佳品,传闻以前小孩没奶吃,就用大福饼,以前也买不到也买不起奶粉。大福饼越新鲜越好吃,隔夜就拿掉渣,越放越掉渣。

          通宝推:冬晓,燕人,
          • 家园 大福饼

            是个衡器。

            笑谈本城几十年前小学生郊游所带小食的档次:

            鸡仔饼的为第一档,有肉馅。

            第二档,杏仁饼,带包装,必是商店里买的。

            第三档,盲公饼,猪油饼,虽然斋,但还是有点油水。

            第四档,大福饼,小卖部一毛四个,带它去郊游,女同学见了会做出一边脸笑的怪状。

            通宝推:翼德,
          • 家园 老婆饼目前已经是全国烘焙店的标配,跟蛋挞一样,哪个烘焙店没有

            这两样都不好意思开店。

            杏仁饼最近这20年来普世低油低糖,口感不复从前,不吃也罢。鸡仔饼灵魂猪油,卖相肯定上不了大雅,想吃真正的香脆,一口下去直达七窍的,要到广东乡下作坊刚出炉那一刻守着。

            通宝推:燕人,
          • 家园 “柔软的心”,老审你笑死我了

            很久以前,我就对广东食品不感冒……觉得你们 @懒厨 广东除了海鲜🦞就是早茶(一些面食),没啥深厚的饮食文化。没想到老审居然吃出了高级感,这个要点赞👍

            • 家园 你找扁

              还好西西河吃货很少。

              为口吃的大动干戈的简直阙如😜。

              我觉得国人之中广东人尤其好说话,除懒厨一人之外😂。

              某年上街时,学生间流行一句话,北京人爱国(游行),上海人出国(考托福去美国,或去日本打力工),广州人卖国。彼时做外国商品代理的多数是广州的企业。人家一直在默默地挣钱。

              我在海外见到的留学生当中,广东子弟最低调。

              • 家园 懒厨确实不好说话

                你要是稍有逻辑不慎,他就给你抬杠😠😠

            • 家园 食在广州,不是全世界凭空发明的词。
          • 家园 鸡仔饼名气最大,也有变异品种

            吃过台山鸡仔饼,是软的。不变的是猪油渣咸香味,有点粤东的腐乳饼的口感。这类东西,确实上火,我小时候大人都不给多吃,楼上一提醒,不给多吃会不会还有个原因就是贵呢,嘿嘿。现在用料成本总体是下降的,贵的是手工和宣传,但网购的黑心商家也不少,寄过来的鸡仔饼,一口下去就是奇怪的味道,不知用的什么渣渣油,二话不说扔掉了,这类异端直接拉黑。

            祖辈吃点心,是一口一口慢慢的啃和品尝的,舍不得才是正确吃法,一个杏仁饼可以搭配一下午的茶水。我们是几个囫囵下肚再来灌水,可能就上火了又"好嘢吾中饱人意"了。烘得干干的点心可以保存很久,压箱底放着,偶尔一品,也是一乐。good old day画风扑面而来。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老婆饼你都能看出门道

            真高手也!你肯定已经搞定你老婆了,粤语叫”食硬“,看来你真的有一手,够资格做 @普鲁托 的师傅了。😄😄😄

            @燕人 我承认,不查百度我都不知道是哪四饼,这四饼里面,我倒是可以推荐一下中山咀香园杏仁饼,一定要选里面有块肥猪肉那种才好吃,我老婆最爱这个,估计是不健康的缘故,这饼还不好买,被我意外的发现,深圳的沃尔玛有售,每次回国,她都要吃掉几盒。

            你看,人比人,比死人,我最多能做到的就是找些好吃的征服老婆的胃,老审你就是不一样,不仅征服了老婆的胃,还能总结出”柔软的心“的道理,顺便把老婆的心也征服了,我不能不服啊!😄😄😄

            • 家园 又问了我爹,质问

              本想回复在“四饼”贴下的,但不允许多次回复,贴在这里了。

              我老家也有一种“饼”,或说是“糕”,搞笑了,群里长辈就叫它们“糕饼”……

              有方形的,也有圆形的,上面有一些吉祥如意的文字,经常用来拜神,办事等。小时候我看到的包装是红纸,也有其他彩纸的。味道是甜的,但和上面广告说的X记,xx园炒米饼不同之处是比较松散,且粉末没有那么细腻——极有可能是简配,平替。其实我从小不爱吃这种甜点,但还有个原因是大人告诉我这东西会上火,不能多吃——这货很便宜,应该不是经济角度考虑。我小时候曾问过老爹,各种糕饼点心的制作方法,我爹经常吹嘘他小时候摆过很多摊,做过小买卖,当年他告诉我这东西是油炸的。我是不信的,但反正又热气又不太喜欢吃,就作罢了。但我记在心里,回想,噢,大概因为“烘焙”这东西是我爹的知识盲区。前两天把河里见闻发到亲戚群,就收到一些图片和实物,现在有用淮山粉做的糕饼,说是可以健脾益胃,小孩适宜。额,这画风变得太快。我尝了一下,好像还是以前那味道。然后倒点水把那糕饼化了,就像芝麻糊那样的糊糊,和最近很火的玉米粉类似。目测我娃对此无感。比起干巴巴的糕饼,还是比较润的点心受欢迎。这个在粤语也有体现,例如猪肝不叫猪肝,叫猪润,猪湿。

              PS.猪润肠(我理解是加入猪肝做的腊肠),又是一种童年味道,一直想复刻无果,某宝看到的说是鸭肝做的,不知道是我记错了,还是工艺变了,抑或以前本来就这样。

              • 家园 猪润肠当然是猪肝

                鸭润肠才用鸭肝,价钱不能一样。

                以前还有一个金银肝。在新鲜猪肝里面开口塞进去肥膘,做成腊肝,很有特色。不过只有肥膘的腊猪肝才好味,其他部位太干硬。

                你们广东那里大概米是直接炒的,不是先蒸后阴干的,所以有热气。炒和炸在老中医观点看来是一样的热气,程度不同而已。

            • 家园 百度收录的说法是错误的

              当然我说”错误“,我的标准来自1980年代的记载。

              那时候没有鸡仔饼的地位。因为鸡仔饼不能算是饼,而是一种点心小食。倒是有盲公饼和西樵大饼。第四饼是啥我都忘记了。👍广东人确实会吃。

              @审度 老弟还是不错的,没有忘本。

              现在大家都把这些当作事实,表明了社会的演化。

              • 家园 我找到支点了

                @审度 老弟还是不错的,没有忘本。

                你好像不知道,老审想要200个老婆哦,这也叫没有忘本?不过,我观察他又是红棉吉他,又是柔软的心,这种水平,三千后宫不是梦,200个老婆,湿湿碎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