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2024冬春看雨之一 -- 夜如何其

共:💬105 🌺488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可以杠一杠

                譬如我们设计桥梁,设计电梯的时候,计算承重,计算材料强度,计算结构应力,这里人性图利不变,但是跟我们设计电梯有多大关系?土木工程师工作的时候,心里想着人性图利?

                经济学不是研究人在工作中的心理状态,而是研究交易:工程师之所以愿意为某个设计院工作,是因为设计院给他发工资。经济学视此为交易。防杠声明:工程师的图利,除了金钱的收入,还有非金钱的收入,例如设计院的名声,工作时的满足感,这些都会促成交易。

                如果你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见到工程师明明有高薪职位不干,而主动积极免费为毫无名气的设计院工作,那么经济学家所说的图利的说法,就被推翻了。

                我抓住的原点叫人性,人性从来没有什么变化,你的左手放一颗巧克力,右手放两颗,两手的巧克力品牌大小一模一样,让小孩来选,孩子一定会挑右手的两颗,这就是人性。这个人性,1000年前如此,往后1000年估计也不变。

                变化的只是局限条件,不但古今有别,甚至今天跟昨天也可能有别,调查局限条件,非常有意思,但往往不是一件易事。例如:你手中的巧克力,左右手不同牌子,大小也不一,孩子的挑选结果就会不同了,这个就是局限条件,想知道什么样的孩子会挑左手,其实不容易找到规律的,这个就是局限条件的调查了。

        • 家园 剥削有功在一定情景下,是对的。

          比如以工代赈,这个是政府干的赔本生意。

          比如美加去工业化中间,本地制衣业临关门的前几年,与中国外包比,制衣业老板们的确是在开善堂,工人的工资大于他们的贡献。

          建国初在广泛失业的情况下,雇佣工人,也的确是剥削有功。

          世界太过复杂,普遍性的道理和模型,具体到现实情境,会有非常大变形。

          从这点看,政府真是无能的话,还不如维持基本秩序,自由竞争。

          米莱可能是对的。

          老马这套,太伟大了。

          不是不好,而是:

          很多时候,很多地方,很多人群的德行,不配拥有它。

          米莱这点也是对的,阿根廷的左派就是一帮祸害。

          • 家园 就是因为复杂

            世界太过复杂,普遍性的道理和模型,具体到现实情境,会有非常大变形。

            所以一定要化繁为简。我认为,研究经济学,从人性这一点入手,就够了。人性不复杂,局限条件复杂。。。。

        • 家园 有意思,但最后一段值得商榷一下

          我以前想过一个问题,钱更有价值,还是物和劳动力更有价值。

          比如花多少钱去买个东西,从道理上来讲,应该是你情我愿,公平交易。但是隐隐约约,总有种感觉,钱似乎更值钱。

          回到苹果交换桔子,前提是认为苹果桔子同等,所以容易认可交易平等,也就无所谓剥削。可是到了劳动力和钱时,如果钱的地位高于劳动力,那么交换起来,钱就具有优势,也就是说能够以比本来少的量来获得相同数量的劳动力,是不是因此就形成了剥削?

          • 家园 这个研究思路错了

            回到苹果交换桔子,前提是认为苹果桔子同等,

            我跟老王做交易,一千个旁观者可能有一千个看法,例如,老铁你就认为是平等交易,但是,隔壁村的老审就认为我吃大亏了,老王赚了大便宜,因为他愿意用两个桔子换我一个苹果。

            细想一下,到底以你的看法为准,还是以老审的看法为准呢?没办法吧?

            所以,经济学的研究,只能够认定,在当时的条件下,交易双方都符合自己的利益,必定是我觉得桔子比苹果好,老王认为苹果比桔子好。

            • 家园 我认为你的思路错了

              所以,经济学的研究,只能够认定,在当时的条件下,交易双方都符合自己的利益,必定是我觉得桔子比苹果好,老王认为苹果比桔子好。

              也许你是经济学科班出身,得罪莫怪。我觉得现在的经济学理论有极大缺陷,而且是根本上的缺陷。如果说宏观经济,还可以作为一种经验科学(具体机制经济学家自己也搞不清楚),那么微观经济学根本就是大堆的胡说八道。

              譬如说上面我引用的那段,你文章里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不通,大有可改进之处。结果你还说,经济学的研究,只能够认定 XX 。如此霸道不讲理,我看红卫兵把经济学家打一顿也是合适的。

              • 家园 要推倒我的说法真的很容易

                完全可以另起炉灶,搞一套学术理论,不用这个假设也是完全可能的。

                例如老王明明认为苹果没有桔子好吃,懒厨则认为苹果比桔子好吃很多,在没有外人的干涉之下,也没有暴力控制的情况下,两人还是坚定不移地进行了交易,懒厨用苹果交换了老王的桔子,分别把对方的水果吃到自己肚里。😉😉😉

                • 家园 不不不,很不容易

                  另起炉灶当然可以,但是不能推倒你的理论,你只要坚持己见,咬死地球是平的就可以了。反正学术界有大量市场派经济学家把持,一如当年的地心说,真有影响力的反对理论出来,肯定是烧活人,不会犹豫的。

                  真要推倒你们市场派的理论,就像当年牛顿力学最终战胜教会理论一样,需要宗教改革先行,打碎教会的统治。这里面大把大把的死人是少不了的,当年教会也好,新起来的加尔文宗也好,都是烧活人的。

                  就像你懒厨喜欢搞什么大石砸死蟹,其实就是拿邓给自己撑腰。要推倒你的理论,肯定是先要砸了邓的牌坊。而且这里面死人一点也不会少。

                  咱们这种嘴上功夫,开胃小菜都算不上,帮忙发酵而已。

                  • 家园 非理性经济学一早都有了

                    既没流行起来,同时也没死人。

                    我用“大石砸死蟹”这招,其实就是懒,照抄中央决议,任何人不服就找中央去,我就省很多麻烦事了。

                    但你的说法我倒也同意,如果决议被推翻了,肯定要死人,历史被修改的事情,往往是血流成河的。

                    话又说回来,要砸邓的牌坊不容易,要走回计划经济的老路才行,有多少人愿意呢?

    • 家园 冬春看雨19 “油条”的奇葩角度观

      “小油条”是高度利己主义的实践。

      “老油条”也是。

      不过老油条和小油条的区别在于,老油条是有才能的,只不过被现实反复炸成了油条。

      说到实质,是利益分配问题。

      从技术上讲,是由于“良弩同槽”的缘故。

      从高度上讲,小油条狗屁不通,下限很低。

      老油条却是能保证下限的。

      我们假设,我们要收拾起一个曾经辉煌,却又破败的事业。

      钱不缺,可以砸锅卖铁。

      方法也不缺,虽然咱们多年不玩,咱们有经验做底子,也知道上哪里请老师教我们新方法。

      人咱也不缺,搜刮一下,咱们还有几百个过去干过活的老油条。

      先让这些老马边想边干简单的工作,保证底线,带着小马们慢跑练习。

      老马学不了新杂技了,但是能传授给小马们学习的经验。

      小马们会在少犯错误的情况,自己学会了新玩法。

      事业重启。

    • 家园 冬春看雨18 这轮AI泡沫什么时候戳破

      一家之言,胡说八道。

      所谓AI泡沫破裂,并非指AI技术的发展;

      是指AI技术发展遇到瓶颈期,无法支撑资本泡沫。

      这个时间点,AI的优劣势应该被普通人也知道了。

      被普通人知道,应该是由于离线AI家用机的普及。

      那这个时间,大约是3到5年。

      这是硬件基础。

      软件基础,是算法突破。

      为了适应家用机的孱弱的性能,俭省型算法出现。

      甚至很有可能这类算法的初始模型,是个大牛们认为:狗屁不通,提一嘴都口臭的破烂玩意。

      低成本的软硬交集,使得五毛特效达到了要求,无需继续精细打磨。

      导致高投入的大算法,无法卖出溢价。

      最终导致资本泡沫破灭。

    • 家园 冬春看雨17 生化的春天要来了吗?

      先说闲话,考虑到回复我在“学宫”的帖子,可能需要12点,凡是回帖超过百字,有内容,有诚意的跟帖,一律宝推感谢。

      通宝有点多了。

      ----回到主题-----

      有个怪现象吧,搞IT的大佬,喜欢扯生化问题。

      最近一位,就是老黄。

      这个真是让搞生化的人,五味杂陈。

      我家孩子当初也拿到了最好的生化专业的录取通知。

      这个奥佛,是接近截止期才给的。

      当然那个时候,已经选好了。

      好在孩子不选,要不然可真是精神内耗。

      搞生化的,最好的出路就做药。

      但很不容易。

      开发新药是很痛苦的,别说大部分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干了近20年,白忙了,啥都没落下,彻彻底底的人生失败。

      就是有成功的,周期也长达12年以上。

      成功的太晚,以至于成功都没有意义了。

      AI帮助有点用,但不大。

      从市场看,药品市场其实很小。

      比如现在比较热的糖尿病减肥药,整个全球市场全部类别也就几百亿。潜在病人群体6-7亿。

      这行就是超市的生鲜食品,对于大资本,真没多大利可谈。

      这些IT大佬,对生化感兴趣,无非几个原因。

      第一,真不懂。人对无法的理解部分,觉得太奇妙了。可以参看“中医粉”想象。

      第二,是个人,他都得生病。

      如果某个大佬得了疑难杂症,要治疗方案,医院和研究室几乎立刻就喜大普奔,磨刀霍霍。

      治疗方案没出来,要多少钱已经开始讨论了。

      好像没人考虑过治不好的问题。

      当然那种屠宰场级别的不算,人家是实在忙的杀不过来了!

      阈值过高。

      属于龙头铡,求我宰你的境界。

      第三,这些人都成功了。钱多了烧的。

      没啥春天。

      就是有------

      那有就有呗。

    • 家园 冬春看雨16 普通人该不该出来留学

      就我所知,过去有些河友是做留学中介或者和中介是朋友的。

      但河里却很少讨论这些问题。

      主要原因是,无论以伪君子或者真君子的身份,谈这个问题,都不太好说。

      首先分贫富,要是真有钱,留学就是个小事。投入不值一提时,考虑是其他问题。

      中产一块,让人头疼,娃娃高考又不行,送他出来花费太大,大概率还学不到什么东西。

      穷人这一块,正常留学,真的不是好选择。

      就不该选择。

      有个大家都不愿说的因素:------妄想!

      以为换个环境,

      第一能打入比自己高的圈子,最后通过社会关系,攀龙附凤。

      第二换条跑道,会跑得快。

      这真的是小概率事件。

      母弱出商贾,

      父强做侍郎。

      族望留原籍,

      家贫走他乡。

      普通人家孩子出头。

      现在靠死读书已经不行了。

      做生意那很难,创业也难。

      走他乡是条出路,选择很重要。

      城市烟火和山水如画都是他乡。

      出来留学之前,预备选择的时候:

      A,特别想学的专业

      B,特别不想学的专业

      甲,容易上的专业

      乙,很难申请到的专业

      一,特别难学的专业

      二,好学的专业

      子,体面的专业

      丑,不体面的专业。

      如果能想得通这套组合问题,放下“就不能既要--,又要--,还要--”的执念,放下先出来骑驴找马的心态,普通人家才值得考虑,花钱送出来。

      难道就真的没有“既要-还要--又要--”吗?

      说实话,真的有。

      所以这个小概率的东西才能变成了“执念”。

      当然有些特殊情况不在其中,已经提前放弃高考,没有在国内上大学的打算的,没退路了,那就没啥了。

      • 家园 留学和出国

        相当长一段时间,或者说相当多一批文艺作品中把出国当作解决难题的一个比较好的出路。这是文艺精英的思路,也是普通人的愿望。文艺作品反映的是社会思潮。现实生活中,也是,“他(她)出国了”,潜台词是他或她有了更好的出路。

        所以,是否留学也是一样,在国内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就选择留学,富人中产这么选择,穷人也有这么选择的。有区别的是财力雄厚的选择欧美,实力不济的或选择其他国家或地区。因为当年我们穷,出去是改善收入 和前途的捷径。

        这种惯性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了“执念”。

        引起反思,是因为部分不出去的收入已经与出去的差别不大了。

        八十九十年代不存在“该不该留学”这个问题

        穷人这一块,正常留学,真的不是好选择。

        穷人别说留学,现在连在国内上大学,有的都不一定选择了。因为上大学花一大笔钱,上完了后还是找不到工作。有的连改变命运的可能都放弃。当然也有例外00后打工妹,20岁当老师,21岁晋升高级职称

        通宝推:夜如何其,
    • 家园 冬春看雨15 七天假日为啥挺招人恨的

      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个人觉得不是因为他们身在国外。

      两个人比较,假日兄更冤枉一点。

      假日兄是很坦诚的人,他几乎把自己的真名,家乡,毕业学校,专业,时间都说了。

      也就只差没有报身份证号了。

      我估计他招人恨,主要是有贴必回。

      给人以一种挫败的感觉:

      “我就是逗你玩。” 碰上了 “太好了,我有空!“

      七天吧!

      就是变形版的”北极鲶鱼!“

      没有道德包袱,就主打一个”炸歪!“

      说实话,七天主要是触动一个敏感点:阶层跃升!

      这个问题几乎是无解的。

      人人都想。

      但是从国外情况来看,不要说上升到统治阶级了。

      普通阶层跃升难度也加大了。

      简化成一个数据。

      以普通人的天花板,中上阶层为例。

      这种所谓高薪阶层在三十年里,萎缩了60%

      无论在哪里,所谓创造大量的高薪岗位,都是句谎言。

      真的,不是天赋异禀,祖上给力,运气爆棚,躺平和及时行乐无可非议。

      劝人上进,灌鸡汤,反倒值得怀疑。

      张雪峰的言论吧,一半是对的,再过些时间,还是对的。

      另一半可能有点危险。

      不过公开说话,要夺人眼球,能对一半,也算不错了。

      可能收钱给出的私下建议,会更靠谱点。

      回到主题,拿这两位下手,实在是让人摇头啊。

      @ 七天

      @ 假日归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