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另一个角度看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国庆节快乐 -- 真离

共:💬85 🌺487 🌵6新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过了山凹子

            毛主席总结豫东战役就如爬山过了山凹子了。

            在豫东战役之前,中野挺近大别山不顺利,原本要陈赓西渡黄河支援陕北,也改成南渡黄河支援中野。准备让粟裕率队下江南,陈毅的概述是化江南为中原。华北军区自傅作义打败了两个元帅,没有什么作为。只有陕北彭总把胡宗南打的没有机动力量了(陕北地形太帮忙了)毛主席放心的离开了陕北。

            我军相当不利,国军相当疲惫,原本号称三个月解决共军,结果快三十个月了。

            虽然国军之间互补帮忙,中央军和杂牌军互相排挤。但是,豫东一战,老蒋给各部画了一个大饼,各部拼命,然后国共双方各称大捷。

            至此,国军的兵士气都没了,军官发财发美了,意志也没有了,发财的后果已经显现,整支国军已成劳师,这仗没法打了。

            和现在的贪官一样,现政府倒台,或者被共军大的找不着北了,他们所贪之材才就没有人能追究了。国军想当然的还是认为共军打不过政府,也追究不了他们。

            当然,不仅共军进步神速,国军战力下滑也神速。

            • 家园 陈毅说啥没用,毛主席因此把他从华野调往了中野,担心他的干扰

              可以说,当时没几个人理解过山坳的意义。

              因为从难过到舒适,时间还是太短了,当时的华北野、华野、中野都不会有这种感受,包括西北野。

              这个过山坳,只有毛主席有深刻的体会和感知。这不是说说就可以的,真信需要外部诸多条件的。

              豫东战役,邱清泉、黄伯韬虽然有一些担心,但是还是满意的,邱黄都获得了有效补充。

              其他兵团,归根结底不是因为恐惧太多,只是因为担心自己的损失,得不到补充就很难办。

              并非有了势就必定赢,其实很多时候还要看将领能力。

              按照主流说法,大别山后我们势力优胜,但是实际上,中野在大别山待不下去了,刘邓先后离开了大别山,放弃了大别山。

              所以所谓外线作战,深入敌后,是没有完成效果的。

              国军的士气改变应该还是辽沈战役,而培育这种情绪,毛主席的大决战谋划功不可没。

              • 家园 有三件事,你可能不知道

                1,陈毅调离的原因是刘邓闹矛盾,不利工作,于是调陈去调和。

                2,国军一直以为陈毅军事上很厉害。一直到淮海战役结束,胡琏去向老蒋汇报,还说,陈毅我是真打不过,粟裕、叶飞以下,我都能打。

                3,国军在豫东之战后检讨,觉得不对了:以前都是我们找共军决战,现在共军主动找我们决战了?!

                • 家园 这些说法我都知道,但没意义

                  山东干部反对陈毅你知道吗?因为他打得不好。

                  华野乱分兵,打输了,他责任很大。

                  • 家园 你搞反了逻辑

                    陈毅是不会打仗。但是他资格老,只有他压得住。他说一句“粟裕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其他人就只有老老实实执行了。没有他,粟裕就是有司令这个位置,也压不住。所以粟裕才要让司令,让陈毅当着刘邓的副司令副政委,反而兼着自己的司令和政委。

                    从政治上看,“山东干部反对”根本不是调走陈毅的理由。共产党的一方大员,下面有几个人反对,有啥大不了的?再说了,他们反对陈毅就调走陈毅,那下次再反对粟裕,你是不是把粟裕也调走?那谁还管得了他们了?

                    • 家园 给你看个图片,虽然是是党指挥一切,但是代表党的不止陈毅

                      点看全图

                      你为何总要认为陈毅代表华野?

                      实际上,由于各地的隔离,陈毅和项英的能力不行,南方游击战争打得很残酷,很多地方领导人对他们是有不满的。

                      不说,陈毅就是项英的威望也没有官方宣传的那么高,尤其是处死高敬亭的错误。后来陈毅到江北也是刘少奇领导的。

                      所以,实际上华野对于陈毅不全是那么服气的,无论是新四军时期,还是华野时期,陈毅不是都能压住的。当然服气陈毅也确实有,只是也不算大多数。所谓陈毅市长,只是改开的传说罢了,实质上应该是饶漱石书记。绝大部分功劳就是饶漱石的。上海的全部建设也就是饶漱石一手展开的,否则潘杨案件也不可能牵扯到饶漱石。

                      点看全图

              • 家园 内线和外线的评估

                内线作战,损失根据地的经济建设,虽然歼敌数量多,但难以为继;而且,敌人吃亏后不再以少量兵力进攻了,更大规模的战争,根据地受不了。

                外线作战,损失人员和装备,但对国统区造成的损失也很大,对国军上下的心理影响也很大,破坏了国军的战争能力。我们难,国军舒服一点,但国民政府更难。

                • 家园 这个说法不太合理,不是在外线就会有作用的,比如长征

                  大别山的优点就是因为邓吹起来的,仅此而已。

                  这不是毛主席的构思,在长江以北打大战,消灭国民党有生力量才是核心。

                  否则就不会有城南庄。就不会有粟裕三次拒绝下江南。

          • 家园 彼之流氓,我之蜜糖,人民军队成长是需要时间的,抗战不能遮百丑

            人民军队成长是需要时间的,我们都知道,进军东北本身是个比较仓促的决定,这是因为我军目的不够明确,或者说局势导致判断不好办。

            周总理等寄希望于苏联的恩赐,试图建立东北局部政权,希望占领城市,建立城市为主的政权,虽然东北的确是块好地方,但是周总的心很大,不止是要东北。

            当然,作为北方抗战力量的主力,我们共方确实可以这么想,但是不该不独立自主。这是我党内部的分歧。

            毛主席始终寄希望于自己,先出兵东北,建立根据地,绝大部分人都飘了,看上了花花的沈阳、长春、哈尔滨,这导致在当时,整体组织上没有用心备战,吸收的也是夹杂了大量匪特的所谓当地军事力量,在这里,国民党的确有空缺,因为国民党抗战不力,大多数军队还在后方、西南,拍马都赶不上。就是空运海运都来不及。

            所以即便不够系统,比较混乱,我军还是占了先机,这个先机也确实是够值钱的。于是我们吸收了大量的流氓无产者、山林队等组织,吸收的伪军倒是不多,因为他们正在等待国军接收。这点忘情河友已经有所论述。

            这种军队就好比高树勋的起义队伍,夹杂了大量的民国军队特色,或者说掺杂了大量土匪特色,他们很难说是人民军队。

            我们也得承认东北老百姓还有大量的传统中国观念,好男不当兵,再经过了日本的殖民统治,对于内地实际上认识不够亲近,或者说表面上文化亲近,内心还是有距离感。我们的军队进入东北的局面是这样的,所以说,比较艰难,这是比内地根据地有差距的地方。

            并非一想像的,抗战结束了,人心自然思归,说宁愿和平,这种心理大家都有,说认同中共,这个还差的很远。

            因为,我们抗联的部队和满洲省委组织没有做好工作,不能凝聚东北人民,这是很失败的地方,东北抗联是学习的苏联游击战争模式,恰恰还失去了苏联的人民支持,苏联游击军得到了苏联人民大力的支持,互相处理的相当好。东北抗联则是苏联的战争方式,东北山林队的作风。虽然党的纪律和军队纪律约束了人们的思想,但是远远不够,勇则勇矣,亲民则远远不够,再加上很多决策错误,导致人民支持的程度不够,仅仅依靠人民的自觉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当然我们还借重了大量的奉系民意基础,但是奉系相对来说是个失败的政权,也得到的人心不够。这里还有一个缺陷,我们延安是局部政权。远不如国民党正统,所以我们做了很多的准备,都还是不够的。

            真正的作用大概是,土改、剿匪、建设东北民主联合政府等等。东北民主联合政府,基础肯定是不行的,尤其是解放战争初期的失败,导致大量军人(不纯洁份子)溃逃。但是随着我们的努力建设,对比国统区的东北,差距就出来了,所有新中国的经验在东北都几乎进行了一遍,但是比起国民党东北政府,还是要高出很多很多。这是我们在林彪高岗的领导下发展快速稳定的必然结果。那些特务、土匪、破坏等等都不算事,因为走上了正确正常的轨道上。国统区仍然是贪污腐败、乌烟瘴气,这种错误影响有多深,直到今天,很多穿越民国的作品中,还大肆描写男主角进入了国民党的腐败体系,炫耀自己的腐败技能,这也是很离奇的一幕,呵呵。

            这可能是国民党体系已经无法改变的本质了吧,当然东北政府也不是绝对清白,但是就是比国统区就高太多了,那时的干部也相对收敛太多了。从这里说,共产国际确实是有威力的。这个组织体系的规则威力很大,你的家人似乎是逐渐进入了共产党体系,能够体会这种转变过程。

            也就是说前面我说的,林彪军事技能是很强的,给东野带来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导致了东野战斗力疯狂上涨,那些农民老百姓,我们党内有一些同志都不认可,认为狡黠、无赖等等,其实他们真是很好的战士,再加上关内八路军的好理念,他们确实迅速就成熟了。当然还不够完善,这也是事实,军事技能比新一军等还有一定差距。但是态势已经变了,这种变化只有毛主席等少数人看出来了,在粟裕和其他人的战斗过程中,我们还没看到用兵的这种改变,当然,华野的训练能力比东野也确实有差距,也没有东北良好的工业支持,但是,毛主席和林彪的判断差距很大。

            毛主席认为可以决战,林彪认为也可以决战,但是不要那么决然、冒险,这就是差距了。东野战士的担忧也是林彪的担忧。但是真的不必如此担忧了。国民党东北主力虽然传统训练度很高,水平也不错,但是已经在大决战之前的战斗中落下风了,之所以你没有感觉,其实是因为以往的浮夸历史导致对我军有错误的要求。国民党不是人民军队。

            也正是我军优势才围困了几个大中城市,我们战略优势。不是你说的那么简单。

            战锦州之前,四平,长春,都打的也就是那么回事。之前的一些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规模也就那么回事。

            你们由于传统宣传的革命历史思维,对于我军期待过高了,我们的装备水平比国军还是有差距的,尤其是国军还时不时有飞机助阵。取得这种成绩已经很厉害了。是在这种积累下,我军才可以在辽沈战役中摧拉枯朽的。

            他们很害怕被打援。比如为何大家都不想救长春,国民党方面想都不想了。就是卫立煌想的都是长春守军冲向沈阳,四平等都不考虑了。就是这么惨。

            林彪诚然不好攻长春,但是野战问题也是不大的。其实林彪确实一直试图勾引卫立煌救援长春,但是谁都不上当,就连蒋介石也不太考虑了。这就是辽沈战役前我军武力的威力的体现。

            我的理解是101也没有想到东野的水平一日千里,月月不同。

            你这话是绝对正确的。

            至于抗美援朝,肯定需要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对胜利的必然信心,这事既然林彪没参加,就只有靠毛主席了。

            东野的技战术水平确实比其他军队高出太多,唉,也是没办法,不可能只靠东野,军功还都让你一家拿了吗?

            四野的胜利信心,真不是三野、二野、一野他们都能够有的。不过他们在上甘岭前后的表现也确实可圈可点,甚至傅崇碧开始不要脸抛弃180师,但是后来在阻击战中也确实表现的像个爷们,抗美援朝的话题就更大了,太厉害了,也促进了我军的进一步成长。

            也由于这个成长,我们战胜了美军。确定无疑。

            又:

            我军入关,绝大部分还是山东部队,本身对东北也可能同闯关东的有一些共鸣,他们中大部分是老红一的红军架子的训练的部队。带有了老红一的优秀特点,很容易和人民打成一片。

            这也算是林彪比较容易上手的原因之一,因为林彪和这些基层干部是有着联系的,容易产生亲密军事联系。多多少少,罗荣桓是代替林彪在山东练兵。

            毛主席的战士,这话真不是白说的。

            通宝推:燕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