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另一个角度看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国庆节快乐 -- 真离

共:💬86 🌺492 🌵6新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从另一个角度看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国庆节快乐

国庆节一般电视台总是放大决战和开国大典,可以一定程度的了解今天视角下的三大战役。

而三大战役归根结底只有一点,夹生饭,毛主席说淮海战役是夹生饭,其实都是夹生饭,当然平津确实要更加成熟一些,进而是渡长江了。百万雄师过大江。

在这里,一个群体,有着一定的想法,就是战略决战,这里包括毛主席,林彪,粟裕等等毛主席的战士,也包括饶漱石和高岗、罗荣桓等。

前几天,某河友说东北局不同意战略决战,这点我个人感觉不大可能,也不知道呆头河友哪里的资料,就是资料,也未必就是准确,这也符合我一贯的思路,就是挑今天的主流思路的毛病。

因为,毛主席强行发起大决战,这点并不符合当时的党内组织原则,这样的话,反对派太多了,这也是太可怕了,从战争进程来看,林彪已经给毛主席带来了足够的困扰了,不能想象反对的东北局会有多大的阻碍力度,所以我个人感觉东北局集体强烈或者一般性反对的可能性不大。

在这里,罗荣桓的忠诚就极其可贵了,也许他感觉不到毛主席的深厚思想和判断,否则林彪也知道了,但是林彪确实也只是猜测,但是,罗荣桓就绝对相信毛主席,林彪则是试图推行自己的思路,赶东北国民党军南下,蒋介石也是这个思路。

但是毛主席和林彪的不同是,毛主席断定卫立煌不会南下。卫立煌将军是蒋介石集团中的非嫡系,战争高手,从红军时期就和我们有来有往,或者说,打击周派,亲苏派,卫立煌可算头功,当然,回报也大,作为非嫡系力量,卫立煌获得立煌县荣誉称号,这在国民党也没有几个人了。但是,在抗战中,他作为中国人,积极和共产党合作,并且送了大量武器给我军,这个人和普通蒋系军官不一样,是诸侯军阀似的的人才。他倾向于美国可能要搞三次世界大战。这个在1948年是确实有迹象的,因为那时是柏林危机,傅作义和美国联系比较紧密,但是卫立煌可能也有一定的联系,包括对我军。导致的结果就是他想做东北的傅作义,仅仅依靠沈阳重兵集团。

当然了,卫立煌的能力比傅作义还是差一个档次,主要是廖耀湘其实根本不服他,这个重兵集团的消失对于卫立煌的构想打击太大了,他们的思路都是固守等待三战,这个确实还是有点远,但是万一要成功了呢?

凭借毛主席对蒋介石的精准了解,呵呵呵,廖耀湘第九兵团不得不离开了沈阳踏上了不归路,哈哈哈,也是有趣。

总之,可以初步断定,毛主席在事前的辽沈战役或者说三大战役构想中,精确的考虑到了这一点。当然,原来也有调廖兵团到长春的意图,这也算是林彪构想中的一块,这就是顶级军事家的能力之所在,甚至粟裕也有可能预估到这点,因为粟裕叶子啊一直关注着东北战场,东北战场的胜利基本就是淮海战役的起始点,而且互相配合,这点,三个人都是互相知道的。

而林彪对于粟裕的关注则要在豫东战役,作为顶级军事家的林彪不可能不理解豫东战役的意义和需要的配合,这真是神仙仗的时代。

因为,当时的绝大部分人还在跃进大别山的艰难感觉之中,还在挫折教育,虽然说毛主席说豫东战役是天王山,是过了上坡了,其实绝大部分军政领导干部都不太理解这点,尤其是周总,因为,他真不懂军事,拥有独立思想的彭老总也不行,因为他一辈子都不太认可毛主席的军事能力,总要自己搞一点东西,他还在西北种田,西北对于他来说,也确实是困难,因为对比也确实太大了,毛主席集团和彭老总集团互相不干涉就是极好的了。这才是当年的根本现状,非常微妙。

城南庄会议其实是有里程意义的,但是《淮海战役》里把他作为了淮海战役的一部分,忽略了豫东战役,是不对的,这当然是造假。是城南庄粟裕和毛主席敲定了淮海战役构思,立下了豫东战役的军令状,甚至济南战役也在他俩的考虑之内了。

这才和大决战的既时间紧凑,又连贯丝滑是匹配的。如果没有准备、构想,那就是神话了。当然,能够在城南庄甚至之间计算到这些,毛主席也同样是天才,神仙。

如果粟裕考虑到了这些,那么粟裕理所应当要承担这么大的压力,这点,林彪肯定深有体会,不仅仅粟裕是以前的极限作战的特点,如果大家认真考虑三大战役就会发现,林彪在辽沈战役是不断作战,没有休整,这其实也是极限作战了,大家都知道,在锦州战役之后,紧接着就是围歼廖耀湘兵团,之后继续进攻了沈阳,最重要的是,没有用三个月的时间休整,直接下北京。傅作义根据以往的判断是认为林彪需要三个月到半年休整,最少也要三个月,但是不到一个月,东野就到北京天津了。这说明,这个时间的短促。

这里面当然有毛主席的谋划和判断,美国也的的确确根本没有也无法反应过来。但是这种抓紧时间,确实是毛主席操作的成果。

所以电影里描述毛主席看地图,那是真看,而且显然不止一次,其实是毛主席更神,林彪记地图,粟裕也爱看地图。他们的构思都在整个中国东部甚至更多。

而且大家都知道,毛主席细化到了张家口、傅作义35军的来往问题。杨罗耿兵团的失误完全在毛主席考虑之内,因为东北军程黄兵团本来也是时间很充裕的,结果打了密云。最后阴差阳错,郭景云35军迷迷糊糊的停在了新保安,天佑我党我军了,呵呵,河北12旅打得好,等来了杨罗耿。这这是细化到家了,看似突兀产生的调动郭景云傅作义嫡系,其实里面是对各方深深的计算和谋划。

这才是真正的毛主席,三大战役电影把这些都描述为毛主席的偶然灵感,其实看起来并不符合逻辑。

在这里是中原军区(晋冀鲁豫刘邓部)从战争核心点转移到林彪粟裕身上的过程,因为刘邓打的太差了。这是从大别山挫折,经过豫东战役,迅速进入到快节奏解放战争,迅速的改变了战争态势的过程。这种节奏的快速转换,绝大部分我军领导人还没有转过弯来,包括毛主席的好徒弟林彪,他就是要坚持平推东北国民党军下南方。

在这里,我估计啊,个人看法啊,高岗是认可毛主席方案的,因为他要搞后勤的,同时,他经过建设、管理东北地区。自然更加希望保留东北的工业和各种设施,如果是平推,那么破坏各种物质的风险显然大于打锦州。高岗对于毛主席也应该是相对比较信服的,甚至盲信的。类似有少一些独立性的林彪。

这是我最新理解的三大战役,或者说解放战争,希望大家共同研究讨论。

总的来说,大家没有这个思想准备,自然就是要仓促一些,也是没办法,但是,不管怎么样,凭借共产党高超的组织和毛主席的再次的胜利的威望,大家就此坚持了,我估计还是罗荣桓这类的高级将领多一些,饶漱石也应该是其中一员,这里面确实有一个毛主席派系的人的问题。

周总当然也很嗨皮,虽然不是太懂,但是看起来好厉害的感觉,就此安排了刘陈邓总前委书记的无耻操作,刘陈邓也没干什么玩意就把最高的名声拿到手了。

尤其是渡江战役,左边是三野粟裕,右边居然是林彪四野再次没有休整来配合二野渡江,也是醉了。然后总前委书记还是邓小平,真是可笑。

居然还从中原局调动到华东局,让华东局书记饶漱石让位于邓小平,这操作也是离奇,不得不说这事真的很恶心。

邓小平理解毛主席啥了?有吗?连配合华野作战都做不到,打了黄伯韬好几天,才攻占宿县,这叫啥配合?实在是糟糕的操作!!!

通宝推:别看我矮,燕人,桥上,南门桥,区块碳链,
家园 不错不错,越看历史,不要怎么读

就能知道真相,就能知道是群什么样的东西跟着毛主席。

通宝推:真离,
家园 为什么是锦州?

新的大决战一类的影视中,有一个桥段。被俘的范汉杰问101,敢问是哪一位决策先打锦州。101回答:不是你我之辈能做出的决策。这个你我之辈大概不仅包括101和范汉杰了。

1、1948年2月,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致电东北野战军,明确提出“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的战略构想。

2、林彪收到毛泽东电报的第三天就回电表示:虽然必须将国民党军截歼于东北,但目前在锦州一线没有作战条件。

3、4月,林彪、罗荣桓、高岗、陈云、李富春、刘亚楼、谭政联名致电中共中央,提出攻打长春的作战计划,并再次陈述了攻击锦州“不甚适宜”。

4、1948年于6月24日,全面切断西占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只保留从西德往柏林三条空中走廊通道,史称第一次柏林危机,形成第一次美苏冷战高潮。柏林危机使美苏无力顾及中国的解放战争,为不受外力影响的解放战争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5、东北野战军七纵的老兵亲身经历:“当时说要打锦州,大家心情都很沉闷。大家知道,打赢了就是大胜,打输了就要退回江北(松花江)去”。大家都觉得,打输了,整个东北又要让给国民党。

6、毛主席最终还是同意了林彪的方案,先打长春。代表很有意思(一)同意你们先打长春的意见。..(三)我们同意你们先打长春的理由是先打长春比较先打他处要有利一些,不是因为先打他处特别不利,或有不可克服之困难......因此,你们自己,特别在干部中,只应当说在目前情况下先打长春比较有利,不应当强调南下作战之困难,以免你们自己及干部在精神上处于被动地位。”

7、主席同时命令东野:“在攻长春的三个月至四个月的时间内”,“必须同时完成下一步在承德、张家口、大同区域作战,或在冀东、锦州区域作战所必需的粮食、弹药、被服、新兵等项补给的道路运输准备工作”。

8、5月底,林彪给中央发了个电报,建议不硬打,改为围困,“待攻城训练和准备更成熟,敌人困难更增加时,再行攻城”/9、最后在7月11日说:最近雨太大,后勤没法搞,粮食不够吃,暂时走不了。

10、7月20日,东野给中央发电报,打算绕过锦州,先打北宁线,打得顺利干脆就直接到华北去打傅作义,说来说去反正就是不想打锦州。

11、1948年9月5日,主席此时的内心已经非常坚定,主席发出了在我军解放战争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封电报:

为了歼灭这些敌人,你们现在就应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争取将卫立煌全军就地歼灭......你们应当注意:(一)确立攻占锦、榆、唐三点并全部控制该线的决心。(二)确立打你们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即在卫立煌全军来援的时候敢于同他作战。”

12、东北野战军于9月12日出发攻打锦州,但是林彪对于全面进攻还是显得很犹豫。主席很着急,在29日给林彪发电报,“我军从九日出动至今日已二十一天,尚未开始攻击义县,动作实在太慢,值得检讨。”林彪立刻发动对义县的攻击,10月1日,义县被我军攻克。

通宝推:青青的蓝,渔人出海,桥上,真离,燕人,
家园 林的功勋有毛的一半

可不可以这样说?

感觉林对部队的关心,超出对整体战略的关心。执行毛的战略会实现更大的胜利,但是也会造成更多的伤亡。所以他不主动。我小时候看文革后期批林的书,说林彪多次拒绝执行毛主席对东北整体战略“关起门来打狗”的指示,直到最后才勉强攻击锦州,还在营口留空隙,没有直接占领港口,放走了国军一个军的部队乘船离开。当时以为奇谭。看了你的帖子似乎得到一点明确。

家园 你说是毛主席和林彪的分歧,这个肯定是事实,可见林彪在东北确实

威望很高。但是林彪的相反的意见,即同意毛主席的意见的看法或者观点,显然也存在。

打锦州的风险是确实存在的,但是正如毛主席的说法,打锦州也是有利的,长春的说法其实同样也是适用于锦州啊。那么谁的判断对呢?显然是毛主席。这里面罗荣桓的功劳功不可没,由于历史问题高饶事件,高岗的作用被低估了。但是我估计他是支持毛主席的。毛主席的意思是打锦州同时打唐山(分担华北野和减轻塔山的负担)。但是林彪更不敢,他怕招惹傅作义。

那么周总等没有确认是因为自身实力下的战术感知吗?我想不是,应该就是自身能力限制倾向于认可林的判断吧。因为之前的豫东战役刚刚发生不久啊,就此就产生全国战略变化的判断,这显然不是他的能力。

毛主席不仅找到了柏林危机的历史窗口,这个属实,但是更重要的是在不够成熟的当时对中共东野部队有了清晰的认知和确认,导致判断,判定,打锦州完全没有问题。所以风险肯定有,但是不再是那么大了,他的判断是对的。

关键点之一,塔山战役,不仅总预备队一纵根本没动,就是主打四纵的预备队使用都没有打完,更不用说预备队11纵了。太强了。

之后当然有没有锦州战役后休整梁大牙的十纵黑山阻击廖耀湘兵团,甚至独立二师都可以搞搞廖耀湘,断了廖耀湘整体逃跑到营口的念想,当然独立二师这个事有一定偶然性,但是重炮加战斗力就能冒充主力,你说厉害不厉害?

林彪的问题是所谓四平战役的残酷导致他想省时省力,还要遭受侧翼断粮道的威胁,这不够保险,这当然是不对的。

比较起来,豫东战役粟裕面对黄伯韬部到达战场的绝然就很厉害。

毛泽东诗词《七律·吊罗荣桓同志①》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

记得当年草上飞②,红军队里每相违③。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④。

斥鷃每闻欺大鸟⑤,昆鸡长笑老鹰非⑥。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⑦?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一九七八年九月九日《人民日报》。

居然当时1963年没发表,可见邓(做总书记,主管新闻宣传)权势之高啊!!!!

此诗有两个意思,怀念辽沈战役,第二文革前的态势没人的遗憾吧。

1963年12月16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革命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人民解放军的杰出的领导人之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代总理邓小平同志在首都各界公祭罗荣桓仪式上的悼词》),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罗荣桓终因长期抱病工作,积劳成疾,不幸在刚履花甲之年即与世长辞。噩耗传来,举国悲恸。“消息传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毛主席心情非常沉重,中断了会议,领头起立默哀,他说:‘一个人数十年如一日,忠于党的事业,很不容易啊!’这是对罗荣桓一生的高度评价。”(萧华《艰苦岁月·我的良师罗荣桓同志》)会议一结束,毛泽东立即与贺龙、聂荣臻赶往医院向罗荣桓的遗体告别。据毛泽东原护士长吴旭君给汪东兴写的报告中说:“在这之后几天中,主席讲话很少,像若有所思。有一天,主席服了大量的安眠药后仍睡不着,躺在床上写东西。”“已是半夜”“他仍旧在写”直至“天亮以后”“写完了”,却仍没有睡意,“闭着眼睛不停地独自吟着诗句”。“问主席:‘是谁能使阁下这般钦佩?’主席从我手中接过诗稿,在手稿上半截空白的地方写了个题目——‘吊罗荣桓同志’。”(吴旭君《关于毛泽东写作〈吊罗荣桓同志〉一诗的经过》)再清楚不过了,这就是这首悼亡诗产生的具体氛围,这就是毛泽东在“情绪不好,不愿意写字”之时,“发乎情之不容已”(《刘大櫆文选》)所经历的一段激荡感情的心路。这首写后几经吟哦而“书题”的悼亡诗是一位已届古稀之龄的革命领袖和才气弥高的伟大诗人对战友亡灵的亦哭亦诉的追忆,是从心底涌出的怀念、赞誉和痛惜,从头到尾充溢着真情。

按1948年亦即解放战争的第三年,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决定,首先在东北战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9月至11月,我东北野战军组织了辽沈战役。战役开始前,敌军分别踞守在长春、沈阳、锦州等三个孤立的地区。

毛泽东的作战方针是先打锦州,切断敌军逃入山海关的咽喉通道,将它们关在东北就地歼灭。但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主张先打长春。这样做的后果是将东北敌军赶到华北,既不能最大限度地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又会给华北战场的兄弟部队增加作战的压力和困难。

当时,罗荣桓是东北野战军的政委,在他的力争下,毛泽东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得以全面贯彻,从而取得了全歼东北敌军47万人的重大胜利。

在对于全中国的解放有着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是首战;而在辽沈战役中,锦州之战又是最关键的一仗,敢不敢打锦州,直接关系到解放战争的前途,因此毛泽东称它为“大问题”。

如果打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就会有可以动作和震慑敌军的作用了,事实上确实如此,打济南+打锦州,两个十万人的大城市、坚城,尤其是锦州,是踏踏实实的国民党中央军,而且范汉杰能力也很强。

粟裕因此也更有了信心,所以就打得很努力,直到这个时候,我们在淮海的准备还不如东北,刘邓的畏敌心理还很强啊。所以围歼黄维的总前委晚于围歼黄伯韬部的开始。这是不正常的。

名字叫淮海战役总前委,实际上,淮海战役的中野的开始的作用应该是攻占宿县,隔断徐蚌线,防止孙元良兵团北上徐州,结果当然是失败了,但是最后当然是完美了,却不能不指出晚出兵宿县是错误。

中野的操作一再借助华野(歼灭黄维,阻断蚌埠刘汝明李延年,隔断宿县和徐州),总之都是有问题的,确实有不能打的因素,也是有自身畏战的因素。

甚至后来的渡江战役,在中野西集团之西侧又增加了四野部分军队为其保驾护航,也是醉了。中集团谭震林(南京),东集团是粟裕(上海)。

所以我断定周总是不明白的。

辽沈,淮海都有人怕打输,实际上,确实相对轻松。国民党(和军)心态多少有一定的崩溃的态势了。

卫立煌和傅作义都有自治成为军阀的意图了,这点意图被毛主席精准的逮住了。刘峙是真听话,不敢做地方势力,毕竟他真是蒋介石嫡系,但是,两次时间拖延都和他有关,黄伯韬等待海城第44军,杜聿明出徐州,被迫裹挟大量家属和刘峙等关联人员。

可以想象,毛主席也想到了,偷偷乐。

通宝推:偶卖糕的,燕人,
家园 著名的“不打锦州打豆豆”

再补充两点:

1、在到底先打长春还是先打锦州这个“大问题”上,总部和东总,也即主席和林总之间,展开了长达半年的“电报大战”。在这半年时间里,主席给林总的电报有77封(一说83封),林总给总部和主席的电报大体也是这个数。也就是说平均每个月有10多封电报往来。仔细研究,这场“电报大战”实际上也是一场军事战略战术大讨论,在讨论中不断完善战略战术思想,最终打出了一个辽沈战役,一举全歼东北蒋军。

2、主席4月勉强同意林总先打长春后,5月24日,东野动用最精锐的1纵、6纵及7个独立师试攻长春。经5天激战,虽然攻占了长春大房身机场,但由于工事坚固,新7军和60军顽强防守,曾是新1军主力的新38师甚至展开反击,致使进攻受阻,部队伤亡很大。东总遂下令停止进攻。6月中旬,东总对长春采取“久困长围”方针。

通宝推:青青的蓝,真离,
家园 补充回复到这个帖子下吧

6、毛主席最终还是同意了林彪的方案,先打长春。电报很有意思。

淮海战役分为几个阶段,其实整个辽沈战役不是从锦州开打的那些天,也不是从决定南下锦州的那些天。

而是从1948年2月,毛主席明确提出“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的战略构想开始的。也应该分为构想阶段、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

从毛主席提出关门打狗开始,就不断的做着101和东北局的工作,给101的电报不能被认为仅仅是给101的,而应认为是给整个东北局的。如果101都没有领会毛主席的战略构想,指望东北局其他委员能领会,不现实。这个阶段应该是构想阶段。

为了辽沈战役,毛主席同意了101和东北局先打长春,让他们自己去体验自己的打发是否合理?同时,还在指挥粟裕的豫东战役、济南战役和中野的其它战役,不断总结经验,增多论证辽沈战役的重要论据。

豫东战役是国军在整个解放战争中各方(中央军内部、中央军和杂牌)之间配合、支援中最好的一次,甚至国军还吹为豫东大捷,也不过如此;济南战役用了60%的兵力准备打援,结果空手而归。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战锦不是仅仅指攻打锦州,而是整个辽沈战役从构想到实现的期间,101和东北局对辽沈决战态度的转变中,罗荣桓的贡献。

这个阶段应该为准备阶段,包括思想准备、条件准备,经验准备。

实施阶段大家都知道的。

豫东战役是解放战争,转过山坳子,辽沈战役则是从山顶横扫的开始。

血战塔山好像4纵伤得不轻,结果一个月后,以4纵为主的先遣兵团打傅作义根切瓜砍菜一样,可见没有那么严重。

101评价502的豫东战役是神仙仗,给出的原因是:502长期孤悬敌后,总是死里逃生,不战就忘的客观条件下养成的作战风格;而101长期跟随党中央,保卫党中央,必须首先确保党中央的安全,任何仗都不敢托大。但是101当时已经是东北王了,还是以前期的思维模式不敢决战。毛主席转战陕北时,彭总就面临101的困难,既要消灭敌人,还要保卫党中央,而且保卫党中央是首要任务。

其实,毛主席有两次艰难的决策,其一就是解放战争和国民党决裂,其二就是抗美援朝。101对辽沈决战的态度,很像毛主席和国民党决裂前的情况。但是,毛主席下了决心,并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转战陕北,给全党全军做表率,以个人安慰给其他战区减轻负担。而101就是瞻前顾后,下不了决心。

今天,我们看到,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内部战争哪一个少了大国的参与,甚至是大国挑起的。我们的解放战争那么大的规模,但是没有域外国家参与,是不是有点不正常?其实就是不正常。因为解放战争时期,在德国发生了著名的柏林危机,美苏两个集团没有功夫、力量在中国再开辟一个战场。所以,毛主席说:解放战争慢不得。

当然今天还有反毛人士以抗日打外国人就是持久战,对内打中国人的解放战争慢不得来诋毁毛主席。

101和东北局考虑的的是东北问题。毛主席考虑的是全中国的问题。雅尔塔协议中对中国问题的核心就是美苏以长城为界划分势力范围,而毛主席考虑的是解放战争会不会在域外国家的干预下,以长江为界搞成南北朝。所以,必须把国军主力快速的消灭在长江以北,甚至在没有消灭前,先派粟裕下江南预埋棋子、做一个眼。

后来,司徒雷登不就是拉着李宗仁想搞以长江为界的南北分治吗。

可惜,这些年来拍出来的电影、电视剧都没有从毛主席的思路上解读解放战争,光是打的热闹,打敌人跟切瓜砍菜一样。

还有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解放海南岛,要不是韩先楚直接上书中央,在朝鲜6月开打南朝鲜前解放海南岛,而是拖到第二年,今天的海南岛是不是第二个台湾?

皮将有功,由少进中,韩先楚授上将,徐海东授大将,都是被认为是毛主席干预的,不是没有特殊的道理。

通宝推:青青的蓝,qq97,ccceee,燕人,真离,
家园 不能因为批林就全怪林

辽沈战役从构想到实施,是1948年2月到9月,整整半年还多的时间。

林和东北局的站位跟不上毛主席和党中央而已,要让东北局完全站在党中央的层面看问题,是不现实的。

而毛主席是做工作、给101和东北局补充论据,提高的他们的认识,让他们自觉的执行,才能取得更好的结果。

经过半年的批评教育、讲道理、摆事实,101最终还是基本跟上了毛主席和党中央的节奏。

营口的问题是整体上关门不够紧,也不妨认为101故意留下的空隙让一时打不死的疯狗有一条出路,不至于乱咬人。

毕竟,打廖耀湘有点运气,谁会提前料到廖耀湘的兵团部就那么快被阴差阳错的端了,而狗急的廖耀湘又会傻乎乎的用明码指挥部队呢?

但是,通过豫东战役,对国军士气的判断,毛主席比101要高明的多。在当时的情况下,即使不出廖耀湘的问题,还回出其他问题,势已经不一样了。

101顾忌的一桌子菜,两桌子人的问题,其实那两桌子人是来吃流水席的,不会同时上桌。济南战役不就没有打到杜聿明的援兵吗。

通宝推:偶卖糕的,真离,
家园 【讨论】

林彪在东北是不是声望很高?未必见得。进入东北的部队,大多数来自山东,辅之以罗政委,才拿住了基本盘。纵队首长更是来自各个山头。而且,林总八年抗战,平型关之后就没有一线指挥过部队。

来自于主席的东北战略决策,是政治,经济上的通盘考虑,是关乎所有解放区,解放军的。政治上,国军的全面进攻到战略进攻,虽然颓势尽显,但是解放区面积的萎缩是显著的。这带来的问题一个是信心的问题,另外更严重的是兵源和经济问题。除了东北,几乎所有解放区都很困难。至于外部世界。美军不会出兵东北是显而易见的,在欧洲苏联是强势,英美根本无暇顾及中国。

而对于战役的决策,天时地利人和。国民党置于东北的重兵集团,没有铁路网的支撑,在东北这样水网密集的平原,除了冬夏两季,机动性还不如两条腿的步兵。但是,这样的武装集团一旦退到华北,战斗力就会倍增。到48年,东北国军已经失去进攻能力,只能依托几个大城市做战略防御。这个时候,对其分割,包围,各个击破是可能的。再加上东北解放军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东北国军的情况下,这个战略绝对是可以的。

主席从二月开始催促林彪,打锦州关上东北大门。这个时候,冬季上冻的田野开始解冻,廖耀湘,郑洞国根本不敢出城,出城就会陷在烂泥地里。过了这个时间点,打锦州,沈阳之敌是可以驰援的,所以夏天勉强同意让林彪打长春。幸亏是林彪在四平打怕了,稍遇抵抗就不敢打了,改成围困了。否则,硬攻长春反而不利于东北整个战略。攻下长春,很有可能沈阳的廖耀湘在锦州的接应下,全部逃入关内,那麻烦就大了。这二十多万国军,不管留在华北,还是南下华中其作用都不可低估,后果严重。

战争的目的,是政治,是经济。战争的胜利,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总加成。军校只是培养尉级军官的地方。

家园 不如讨论一下为什么国民党下降那么快的原因

东北的战斗呈现一个多少有点诡异的地方:国民党从开始压着打,到守城没问题,然后就突然崩了。守守不住,打打不过。战锦州之前,四平,长春,都打的也就是那么回事。之前的一些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规模也就那么回事。

如果我是林总,恐怕也多少会觉得时机未到。就算你塔山守住了,锦州打个几个星期差不多吧,想想长春。然后敌人四面八方扑过来。你最多也就是全身而退,到时候”总预备队不动“就有用了。掩护全军撤退用。

结果打的摧枯拉朽,有点“既然这么厉害,早干什么去了“,或者”这还有什么犹豫的,林总是不是不行“这些感觉。

我的理解是101也没有想到东野的水平一日千里,月月不同。土改/剿匪让基层在东北第一次扎根最底层的农村,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一下子兵员/粮食解决了。战士吃猪肉炖粉条,那可是过年才能吃的。海尔滨/齐齐哈尔兵工厂发挥了威力,武器装备第一次够用了。炮兵可以压制住对手了,不用拿命去填了。当年老兵那些人均兰博的素质开始发挥更大作用了。东北国民党算是很强的了。进关之后几乎就是未遇有效抵抗的状态。后来去了朝鲜,发现面对联合国军,还是该怎么打怎么打。这几乎就是步兵的上限了。

家园 关于外国干预解放战争程度不深的原因

几年前写过一个帖子最伟大的内战,最及时的内战,其中一段专门说这个现象,供参考:

当二战结束之时,战败国固然是完蛋了,战胜国也是遍地废墟,民不聊生,而唯一大发战争财的美国,士兵游行要求回家,政府则用历史上最快的速度把士兵运回国。在这个历史背景中进行的解放战争,虽然受到了美苏两国的影响,但基本上是一场关起门来打的真正意义上的内战。特别是在中国的政治军事力量基本上分成国共两大阵营的情况下,美苏的干预所起的作用终究有限,无法左右国家基本统一的结局。如果内战不是在1946年,而是在几年以后全面爆发,从二战的伤痛中缓过劲来开始冷战争夺的美苏很可能加大干预的力度,从而改变战争的进程以至结局。如果内战根本就不发生,更大的可能性,不是中国从此开始民主政治,而是各个政治势力合纵连横,并且为了获得国外援助而争相卖国。那时的景象,肯定比两岸外交战更加惨烈,更加损失惨重。

柏林危机是否有影响,可能有,但我认为应该不是列强没有大规模干预的根本原因。柏林危机与解放战争的关系,好像没有见到有影响力的学者或政治人物有这种说法。看到的来源只有前克格勃军官苏杜普拉托夫(Pavel Sudoplatov)还曾在1994年出版的个人回忆录《特殊使命》声称:柏林危机是斯大林和毛泽东共同协商而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计划,苏联突然间封锁柏林是为了故意在1948年制造一场欧洲危机,以便在中共军队发动战略决战之际转移美国对中国的注意力。但这种说法从历史上看站不住:

第一,美苏关注的重点自始至终都在欧洲,只可能用亚洲事务来分散美国对欧洲的注意力,而非反过来。封锁柏林有引发美苏战争的风险,在美国还垄断着核武器的情况下,设想斯大林愿意为了中共冒这样大的风险是不可思议的。

第二,在中国参加朝鲜战争之前,斯大林对毛泽东从未有过真正的信任。铁托在二战后种种桀骜不驯的表现已经让斯大林头疼不已,不太可能在中共身上下这样大的赌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苏杜普拉托夫未能出示任何证明这一惊天内幕的证据。

所以,列强没有深入干预的根本原因,一是列强在疗伤,二是解放战争规模宏大,不是随便干预能够影响结局的。

对了,英国直接参战来着,丘吉尔还叫嚣把航母编队派往中国呢,又能如何?

通宝推:呆头呆脑,
家园 林总威望肯定大,有一首歌啥的?

谈两点。

林总的威望,是有的,从苏联学习,到红军大学沉淀,他确实上了一两个档次。

体现在东北大撤退之后的战略态势改变。

我军确实太舒服了,北面是苏联,东面是朝鲜,西面是蒙古,西南面还是东蒙古自治政府。

这是环境的美好,还有就是三三制训练模式的普及,这种军事战斗训练思路只能也确实是来自林彪。

这种上下的贯彻和根据地和东北民主联合政府的良好运行,作为东北局书记,第一人,功不可没。

因此他必然获得威望,高岗不好抢,当然,东北有意思的局面是:林彪、高岗无论谁做东北王,都是毛主席的人。甚至下一次核心还是毛主席的人,罗荣桓。

这真是成功的典范。

因此当时四野对林彪真的很服气,与此同时,华东,很多干部还在反对陈毅。

硬攻长春是打锦州的次选,甚至是毛主席的妥协。

基本是林彪的借口。这是一个比较错误的方向,如果他不怕死人,也是可以打下来,只不过战争效果肯定不会太好。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后,东北我军基本就把国军三大块围困起来了,东北国军基本就极为被动了。

这肯定是林彪的能力。土改等也功不可没。

这个时候东北我军有自信,有一首歌,林总的兵啥的。

但是,毛主席敏锐的感知到了东野可以有更大的能力,打锦州。

斯大林和毛主席是比较信任的,都是类似的人,是真正的领袖风度,在苏联,体现为斯大林和共产国际派的斗争。

所以斯大林还是信任毛主席的,他不信的是中共的实力,新中国的实力。

当然,柏林危机肯定是苏联的国际需求。我们只能是在这个空间里精准的把握时机。

窗口无法荒废,必须抓住,错过了就不好办了。时间非常紧凑。

这是大决战的摧枯拉朽,实际上是操作很快的根本原因,金日成试图复制,但是很遗憾,太不充分了。也不理毛主席的建议。没有稳固后方,防止美军登陆。

中共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短期成功的时代,满清从皇太极进入北京,到了康熙时期才勉强在三藩之乱后统一中国,中共仅仅用了三年(到1952年)。

这个时候斯大林就更相信毛主席了,可惜斯大林1953年去世了。

《林总的命令往下传》。

通宝推:ccceee,
家园 彼之流氓,我之蜜糖,人民军队成长是需要时间的,抗战不能遮百丑

人民军队成长是需要时间的,我们都知道,进军东北本身是个比较仓促的决定,这是因为我军目的不够明确,或者说局势导致判断不好办。

周总理等寄希望于苏联的恩赐,试图建立东北局部政权,希望占领城市,建立城市为主的政权,虽然东北的确是块好地方,但是周总的心很大,不止是要东北。

当然,作为北方抗战力量的主力,我们共方确实可以这么想,但是不该不独立自主。这是我党内部的分歧。

毛主席始终寄希望于自己,先出兵东北,建立根据地,绝大部分人都飘了,看上了花花的沈阳、长春、哈尔滨,这导致在当时,整体组织上没有用心备战,吸收的也是夹杂了大量匪特的所谓当地军事力量,在这里,国民党的确有空缺,因为国民党抗战不力,大多数军队还在后方、西南,拍马都赶不上。就是空运海运都来不及。

所以即便不够系统,比较混乱,我军还是占了先机,这个先机也确实是够值钱的。于是我们吸收了大量的流氓无产者、山林队等组织,吸收的伪军倒是不多,因为他们正在等待国军接收。这点忘情河友已经有所论述。

这种军队就好比高树勋的起义队伍,夹杂了大量的民国军队特色,或者说掺杂了大量土匪特色,他们很难说是人民军队。

我们也得承认东北老百姓还有大量的传统中国观念,好男不当兵,再经过了日本的殖民统治,对于内地实际上认识不够亲近,或者说表面上文化亲近,内心还是有距离感。我们的军队进入东北的局面是这样的,所以说,比较艰难,这是比内地根据地有差距的地方。

并非一想像的,抗战结束了,人心自然思归,说宁愿和平,这种心理大家都有,说认同中共,这个还差的很远。

因为,我们抗联的部队和满洲省委组织没有做好工作,不能凝聚东北人民,这是很失败的地方,东北抗联是学习的苏联游击战争模式,恰恰还失去了苏联的人民支持,苏联游击军得到了苏联人民大力的支持,互相处理的相当好。东北抗联则是苏联的战争方式,东北山林队的作风。虽然党的纪律和军队纪律约束了人们的思想,但是远远不够,勇则勇矣,亲民则远远不够,再加上很多决策错误,导致人民支持的程度不够,仅仅依靠人民的自觉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当然我们还借重了大量的奉系民意基础,但是奉系相对来说是个失败的政权,也得到的人心不够。这里还有一个缺陷,我们延安是局部政权。远不如国民党正统,所以我们做了很多的准备,都还是不够的。

真正的作用大概是,土改、剿匪、建设东北民主联合政府等等。东北民主联合政府,基础肯定是不行的,尤其是解放战争初期的失败,导致大量军人(不纯洁份子)溃逃。但是随着我们的努力建设,对比国统区的东北,差距就出来了,所有新中国的经验在东北都几乎进行了一遍,但是比起国民党东北政府,还是要高出很多很多。这是我们在林彪高岗的领导下发展快速稳定的必然结果。那些特务、土匪、破坏等等都不算事,因为走上了正确正常的轨道上。国统区仍然是贪污腐败、乌烟瘴气,这种错误影响有多深,直到今天,很多穿越民国的作品中,还大肆描写男主角进入了国民党的腐败体系,炫耀自己的腐败技能,这也是很离奇的一幕,呵呵。

这可能是国民党体系已经无法改变的本质了吧,当然东北政府也不是绝对清白,但是就是比国统区就高太多了,那时的干部也相对收敛太多了。从这里说,共产国际确实是有威力的。这个组织体系的规则威力很大,你的家人似乎是逐渐进入了共产党体系,能够体会这种转变过程。

也就是说前面我说的,林彪军事技能是很强的,给东野带来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导致了东野战斗力疯狂上涨,那些农民老百姓,我们党内有一些同志都不认可,认为狡黠、无赖等等,其实他们真是很好的战士,再加上关内八路军的好理念,他们确实迅速就成熟了。当然还不够完善,这也是事实,军事技能比新一军等还有一定差距。但是态势已经变了,这种变化只有毛主席等少数人看出来了,在粟裕和其他人的战斗过程中,我们还没看到用兵的这种改变,当然,华野的训练能力比东野也确实有差距,也没有东北良好的工业支持,但是,毛主席和林彪的判断差距很大。

毛主席认为可以决战,林彪认为也可以决战,但是不要那么决然、冒险,这就是差距了。东野战士的担忧也是林彪的担忧。但是真的不必如此担忧了。国民党东北主力虽然传统训练度很高,水平也不错,但是已经在大决战之前的战斗中落下风了,之所以你没有感觉,其实是因为以往的浮夸历史导致对我军有错误的要求。国民党不是人民军队。

也正是我军优势才围困了几个大中城市,我们战略优势。不是你说的那么简单。

战锦州之前,四平,长春,都打的也就是那么回事。之前的一些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规模也就那么回事。

你们由于传统宣传的革命历史思维,对于我军期待过高了,我们的装备水平比国军还是有差距的,尤其是国军还时不时有飞机助阵。取得这种成绩已经很厉害了。是在这种积累下,我军才可以在辽沈战役中摧拉枯朽的。

他们很害怕被打援。比如为何大家都不想救长春,国民党方面想都不想了。就是卫立煌想的都是长春守军冲向沈阳,四平等都不考虑了。就是这么惨。

林彪诚然不好攻长春,但是野战问题也是不大的。其实林彪确实一直试图勾引卫立煌救援长春,但是谁都不上当,就连蒋介石也不太考虑了。这就是辽沈战役前我军武力的威力的体现。

我的理解是101也没有想到东野的水平一日千里,月月不同。

你这话是绝对正确的。

至于抗美援朝,肯定需要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对胜利的必然信心,这事既然林彪没参加,就只有靠毛主席了。

东野的技战术水平确实比其他军队高出太多,唉,也是没办法,不可能只靠东野,军功还都让你一家拿了吗?

四野的胜利信心,真不是三野、二野、一野他们都能够有的。不过他们在上甘岭前后的表现也确实可圈可点,甚至傅崇碧开始不要脸抛弃180师,但是后来在阻击战中也确实表现的像个爷们,抗美援朝的话题就更大了,太厉害了,也促进了我军的进一步成长。

也由于这个成长,我们战胜了美军。确定无疑。

又:

我军入关,绝大部分还是山东部队,本身对东北也可能同闯关东的有一些共鸣,他们中大部分是老红一的红军架子的训练的部队。带有了老红一的优秀特点,很容易和人民打成一片。

这也算是林彪比较容易上手的原因之一,因为林彪和这些基层干部是有着联系的,容易产生亲密军事联系。多多少少,罗荣桓是代替林彪在山东练兵。

毛主席的战士,这话真不是白说的。

通宝推:燕人,
家园 过了山凹子

毛主席总结豫东战役就如爬山过了山凹子了。

在豫东战役之前,中野挺近大别山不顺利,原本要陈赓西渡黄河支援陕北,也改成南渡黄河支援中野。准备让粟裕率队下江南,陈毅的概述是化江南为中原。华北军区自傅作义打败了两个元帅,没有什么作为。只有陕北彭总把胡宗南打的没有机动力量了(陕北地形太帮忙了)毛主席放心的离开了陕北。

我军相当不利,国军相当疲惫,原本号称三个月解决共军,结果快三十个月了。

虽然国军之间互补帮忙,中央军和杂牌军互相排挤。但是,豫东一战,老蒋给各部画了一个大饼,各部拼命,然后国共双方各称大捷。

至此,国军的兵士气都没了,军官发财发美了,意志也没有了,发财的后果已经显现,整支国军已成劳师,这仗没法打了。

和现在的贪官一样,现政府倒台,或者被共军大的找不着北了,他们所贪之材才就没有人能追究了。国军想当然的还是认为共军打不过政府,也追究不了他们。

当然,不仅共军进步神速,国军战力下滑也神速。

家园 林在初入东北时威信还是比较高的

除了林的黄埔四期同学李运昌带入东北的冀热辽部队想自成体系,不交部队。其他各主力部队:像黄克诚新四军三师3万人、罗圣人的山东军区部队5、6万人,见面后都主动把指挥权交给林(陈光拒不交出电台是少有的特例)。从延安来的刘转连359旅人数少,3000人,初期不算主力。

山东军区入东北的六个师:1、2、3、5、6、7师,带队师长分别是梁兴初(双一出身)、罗华生(双一出身)、胡奇才(红四方面军出身,但政委周赤萍双一)、吴克华(红一方面军五军团出身)、蔡正国(红一方面军三军团出身)、杨国夫(虽然出身红四方面军,但一、四方面军草地会师后被划拨入红一方面军、随一方面军走过长征后半段,在红一军团担任过营长、连长、团长)。所以山东部队服从林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至于解放战争初期的败退,私下嘀咕两句“林总是不是长期脱离部队不会打仗了”,与《南征北战》中嘀咕“反攻反攻,反到山东”是一样上不了台面的事情。牢骚在任何时候都有人发,但时时也会有人(包括政工干部)告诉他:相信上级,我们一定会胜利!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