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直有一种感觉,286施政惯用锯箭法 -- 海无涯

共:💬443 🌺4501 🌵13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屁股决定脑袋

              邓放弃军工,让很多人受了罪,所以这些人要骂邓

              他们不是站在中国整体国家利益角度权衡得失。只是出于自身利益和情感来分析问题。这是人的天性。任何人都不能免俗。能够超越这种个人利益来分析问题的,一般都不是正常人。心理不健康。

              这让我想到很多反共的右派。他们的悲愤之情,比你更胜。比如夹边沟劳改农场,两千人的劳改犯,饿死一千五百人,活下来就三五百人。你说说这些人的恨是不是比你更加强烈。

              很多右派攻击毛,你和他们去辩论,他们是绝对不会妥协的。这就是江湖恩怨。不是国家利益。

              在论坛上,大家互相诉苦,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骂邓小平,只是对感同身受的人有影响。过了一百年,当事人都死光了,大家才会拜托自身利益的影响,来客观评价历史。

              • 家园 我到现在都记得被炸馆时候的愤慨和911时候的欢呼

                如果说对于90年代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没有微词的话,只能说这样的人自绝于绝大部分中国人之外。

              • 家园 也发些议论

                ”在论坛上,大家互相诉苦,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骂邓小平,只是对”感受相同”的人有影响。过了一百年,当事人都死光了,大家才会”摆脱”自身利益的影响,来客观评价历史。”

                你最后一句话应该是打错了字,会变成歧义的,我修改了,你看一下,是不是改对了?

                我最近看了“军工记忆”,“金门炮击”等,回忆录体材的纪录片,也发现了你说的那些情况。片里的那些军工先驱们,是正确地理解和处理历史的旧账的,特别是没有把个人的是非恩怨,带到自己的工作中去,有一个例子:因为当时的运动限制,他们不能进入工作现场,就在门外通过声音传递来指挥,大功告成后,自己也一直都保持着“无声无息”的状态。

                在片中,我确实也没有发现,那些真正在“文革”里被靠边和冲击的军工人的抱怨和失落,他们仍然是不休不止地奋发努力。

                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柱,是我们这些海华今天能在海外扬眉吐气的功臣。

                看到一些老河友近来的文字的变化,特别是有些我们过去拜读过和学习过的文章的作者,在历史大潮浮沉中的迷惑和怨怒。我作为个人是能理解和接受的,也相信待大潮落定后,大家对许多现在不解的问题,都会有新的认识和观点。

                毕竟,人都是有脑子的,屁股决定立场的决定,并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且在现实中也行不通的。

                通宝推:方平,李根,醉寺,钢铁飓风,
                • 家园 关于“大小三线建设”,和文革后”军工”改制的一些记忆。

                  关于“大小三线建设”,和文革后”军工”改制的一些记忆。

                  看到河里讨论这些问题,正好我自己是那个时代的过来人。我的一些中小学同学的父母辈,就是中国工业基干厂的领导,或者是高校的骨干。因此知道一下当时的背景和情况。

                  后来自己参加工作后,也在局里接触过类似的项目。

                  特别是转入教学后,曾经接受部里的委派,去过云贵川的一些地方,为“三线”的工程师们的转型,军用转民用搞培训班。

                  现在的中青年,对中国建国以来面对的险恶困境,是没有足够的想像力的。

                  因此,对当时中央采取的举措(从经济和政治上,绝不能用今天的理念来评判)的理解必须放在历史背景下来客观地分析。

                  那时候,最好的设备和技术人员都是先给军工口的。东北和上海都为此而伤筋动骨,加上“大出血”的。

                  三线的厂址的选择才是第一位的,隐藏和安防才是命根子,都在深山里,道路,动力等等都是后头才再会考虑配上去的,成本等经济考量等更是其次了,和今天的系统设计规划,完全不是一回事情。

                  这个决策的”三线”,是中国的生命线。没有它,就没有中国的今天。

                  而毛主席在离开前,让中美结冻后,世界的布局就被彻底改变。邓小平接受的则是一个新的国际环境了。

                  ”三线”军工这一下子就面临首当其冲了。因为它们原来就不是从经济上和全国的平衡来安排的,因此也必须完全地重新规划和安置。

                  因为这是关系到无数人力和无数设施的变动,混乱和損耗当然是巨大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我看到过,那些原是”地无三尺平”的小乡镇,一下子就接受到了包括衣食住行的全套大厂房。我也看到过,许多全套的全进口的专用机床,都一下子失去了用武之地。

                  其实,在返城知青之外,还有返城军工呢。

                  就在我很久以后,一次回国时被朋友邀去一个开发区的样板公司看现场,他们用德国的专利在生产,而所有的员工就是从江西小三线整厂挖来的全套人马。

                  建议河友们去看看“国家记忆”电视片里的”三线”部分,那才是第一手的活教材呢。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非常感谢指出了错误

                  确实是摆脱。

                  我在手机上打字,不太熟练。很抱歉造成阅读的困扰。

                  确实是这样。人要能受委屈。大道理管小道理。这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而不是小道理管大道理。

                  西方思维是以牙还牙,个人主义,耶稣为一只小羊羔出去寻找。是小道理管大道理。但在他们眼里,个人是打大,集体是小。标准完全不同。

                  中国模式是个人为集体牺牲。没有那个觉悟,至少在中国文化标准下不能称得上是道德的。

                  但是从历史角度看,中国的这种思维更符合历史演化。是一种整体思维。

                  西方思维也有其优点,讲是非黑白,很多地方值得中国学习。

                  通宝推:朴石,
            • 家园 90年代后期江的板子是跑不了的

              “他父母的单位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经常是连续几个月不发工资,而且是没有原因,没有解释,也没有补发,就是不发了。问题是他们厂是做硝化纤维炸药的”

              90年代后期江的板子是跑不了的

          • 家园 因为邓死了

            看新中国的历史,从昂扬向上的风气,到八十年代的急转直下(公知迄今念念不忘),再到新世纪以来艰难的反转。大家都记得网上论坛的舆论风气,二十年来是怎么一步步从右到左的。

            整个的下坡路,就是从邓掌权开始,到邓去死结束,完全吻合。

            我不是邓黑,邓对于我私人有不少好处,起码当年我公款吃喝,揩了公家不少油水,那是邓的好政策。我是感谢邓的。但是邓的掌权,和国家的下坡路如此吻合(我不管后面的原因如何),他不负责也不行了。

            通宝推:newbird,didae,
            • 家园 必要的反思当然是应该的啊。如果

              二代核心有所担当,不说像毛主席一样,有了失误主动承担最大的责任,就是他有点实事求是的态度,也不会那么招黑。

              事实上是,他的改开政策被搞政治正确,比当年华老实的“两个凡是”可厉害多了。

              对毛主席时代的反思,舆论宣传上铺天盖地,都几十年了吧。

              但是关于改开的反思,成败得失,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谁敢公开尝试?

              官方敢这么做,政治前途必然受影响。民间人士还刚开始讨论呢,这不是大批精英人士已经到场,口诛笔伐我们不客观,黑邓………

              这难道不是最大的讽刺吗?

              一边说着没有完人,没有圣人,伟大如毛主席,也不是没有犯过错误。

              一边把邓捧到神主牌位上,容不得对改开以来的政策有一点反思。

              我也是醉了。

            • 家园 下坡路至少到本世纪初,邓死七年后
            • 家园 邓对应放权,邓死对应收权

              文景两朝放权,中央弱

              武帝收权,中央变强。

              你所谓的昂扬向上指的是政府变强

              急转直下是政府丧失权力,公知和地方势力做大。

              这是一个中央地方利益协调问题。

              搞中央集权,秦始皇和毛是两个极端,不可能持久。如果不是文革搞得那么乱,邓小平也犯不着低三下四的求资本家,实在是手里没筹码。

              王小东有一个讲话说的是邓在八十年代整天就想着发展军事工业,但苦于没钱。才体会到邓的难处。

              花钱容易攒钱难。放权容易收权难。

              毛和邓都有各自的苦衷。只不过是二人因应各自历史局面做出的相应选择而已。不要刻舟求剑。

              • 家园 你和左派念叨这个不得让他们骂死

                我一直比较好奇,就是河里骂邓的所谓左派,是不是很多人都在花旗国住着。

              • 家园 啥,邓 “低三下四求资本家”?

                资本家可不是做慈善,人家是来赚钱的。

                只要有钱赚,利润率足够高,你指着鼻子骂资本家的祖宗,人家也陪笑脸。如果没有钱赚,邓哪怕每天给资本家擦鞋,人家也不会来投资。

                低三下四就能拉到投资? 资本家又不是傻子。

              • 家园 你解释解释什么是筹码?解释解释老邓究竟要特么什么筹码?

                动不动就像复读机一样念叨“文革乱”,拜托,文革还没八三年乱呢,更别说踩在亡党亡国边缘的89了。

                还要筹码,国家安全,基础教育,工业基础,重返联合国,美利坚破冰,大三角关系成型,从内到外,你给我解释解释邓大人究竟要什么筹码?是不是要给他一个美利坚来折腾作才叫对得起他,才叫有筹码?亲爹不是王健林,就是不读书去当夜场拉皮条的理由?

                何况,我怎么记得大放洋跃进卫星的时候,邓大人底气足得很呢,十个大庆而已嘛,没见他觉得没筹码啊。后来丫自己玩砸了,搞得民怨四起了,四面楚歌了,然后就各种甩锅,人口多底子薄的号子喊破天,大气候小气候,出问题是必然,前任后任都有错,唯独邓大仙英明神武,忽悠得你们这帮复读机也就当真了,韭菜和镰刀共情,也是一景。

                再说一句,邓大人从来不求资本家,他自己家里门房喂的狗都是资本家。

                通宝推:花怒,四方城,钢铁飓风,
                • 家园 干革命还要求不乱?

                  大乱而到大治,不乱怎么革命?人类历史上有哪个革命是不乱的?

                  你就像我遇到很多的学生家长,自己的宝贝儿子,五项全能,德智体全面发展,人见人爱,没有缺点。考试要考一百分,晚上还不能熬夜,白白胖胖,满面红光,还有时间学钢琴。

                  你仔细看看中国革命史,是这么回事吗?都是无数错误,不断试错,不断调整,不断改革,绝境求生。在你的嘴里,就是永远伟大光荣正确。

                  这是一厢情愿。任何事物,都是有正反两面,一定是有优点也有缺点。想达到目的却不想付出任何代价。把付出代价等同于失败。这就是你们容不得一点不同意见的根本原因。我在这里和你胡扯八道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历史的进程,不会因为你我的好恶而受到一丝一毫的影响。

                  • 家园 干革命会是变革天命,乱了敌人,成就自身。

                    旧的秩序崩盘释放出资源建立起新的秩序,这叫乱中有序,毛主席领导的革命本质就是这个秩序的建立过程。

                    并不是乱就等同于革命,袁世凯复辟也是天下大乱,常凯申四一二杀得人头滚滚也是天下大乱,如何了?大乱大治?若无毛主席横空出世逆天改命,中国早就四分五裂了,还大治?似是而非莫名其妙。

                    这种为了个人和阶级利益乱中取栗的的乱,反生产力发展,反人民的乱,这是反革命的乱,到不了大治,只会通向亡党亡国,常凯申袁世凯的榜样在那里呢。邓大人运气好手腕强,千古骂名晚个几十年,虽迟但到。

                    你现在一边想把所有问题归罪于“文革乱”,一边又想为邓大人反动混乱洗白,根本无法面对铁一般的历史事实,起码的事实逻辑都不顾了,双标如此,精神分裂如此,大有颠倒全世界也要摆正小平同志的像的情怀,还真是像极了爱情,虔诚得一比!

                    最后,还是麻烦你解释解释,究竟邓大人要个什么“筹码”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