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人类不感谢罗辑--谁是下一位老中医 -- 泉畔人家

共:💬296 🌺2300 🌵6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上山下乡本质上是城市养不活那么多青壮人口“?完全错误

            很简单,看最基本的数据即可,文革期间是有一千七百万知青下乡,同时期有七百万知青返城和近千万农民进城。也就是说,只需取消农民进城,这近千万进城农民占有的工作岗位完全可以用来满足绝大部分知青的需求,他们根本不用下乡了。

            当然,要不要给农民一个进城上升渠道的希望,不给这个希望会导致什么严重后果,那就不在那些咒骂知青下乡的家伙的思维范围之内了。

            • 家园 对知青下乡是因为就业岗位不足的说法我一直怀疑

              我视野窄,没大数据。就我们那地方的状况而言,概有知青下乡,单位人员下放回农村,也有通过升学,参军,招工招干进城的。就是一个双向流动。

              至于工农剪刀差,存不存在?起码总体上,大多人都承认城乡生活差距巨大。有解释说这是由于工农生产效率的巨大差距,也有人辩解工业通过化肥农机等反哺农业,这些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令人信服,起码我觉得解释不了一些问题:比如效率问题,解释不了目前国内猪肉价格,印度洋葱价格的问题;反哺的说法,也说不过去,要钱的呢,你说反哺,我说是强卖,也是能吵一吵的。总的来说,勒紧裤腰带发展工农业,是客观存在的。工的勒得紧点还是农的勒得紧点?说起来其实无关宏旨。倒是勒得最松的文化人知识分子牛棚分子,跳得最高,叫得最大声,哭得最悲切。

            • 家园 这个问题不需要辩

              如果城市青年能忍受农民工的待遇和生活条件,那么别说一亿,八个亿进城都没问题。

              温铁军的《八次危机》那么厚一本书在那里,你要驳直接去驳他好了。

              通宝推:夜如何其,
              • 家园 如果农民工能够忍受的待遇和生活条件,

                城市青年为什么不能忍受呢?

                ——这个质疑并不是反对你说的事实,

                而是质疑这个事实里面包含的不平等观念。

                而这个不平等观念产生后,

                就是文革极力要纠正的,

                就是灯改“理论”要极力加固并发展的。

                回过头看:

                这些“城市青年”是哪来的?

                除了极少数残存的坏分子及其子女(不一定继承“坏分子”特征)

                绝对数的大部分不都是不同阶段农村进城的人吗?

                他们提前进入城市“变成了城市人”,

                就可以正当地坚持自己比农村人高人一等了吗?

                他们的这些既得利益正当地观念,

                是要改变呢,还是要坚持呢?

                如果新中国的目的仅仅是要

                赶走一批既得利益者,

                重新制造一批既得利益者,

                那他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你能回答吗?

                • 家园 以前看知青文学,总觉得古怪

                  其实现在回过头去看,就是很奇怪的区分,知青怎么就高农民一等了?怎么就缺省地知青不能受苦,农民就理所当然地受苦?农村不属于中国吗?什么时候区分成为两部分了?为什么这么大一个区别,而“人人”都认为理所当然?

                  知青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舆论上助长这种风气,大概是改开赎买政策地一个延申。改开也凭着这个赎买了一大批年轻人,包括论坛上的很多人。所以很多知青,包括很多知识分子,和邓在理念上其实是一路人。邓还是很吻合改开的那部分人的,所以会受到社会的“精英分子”的支持,而对老毛的强烈批判,也是有强大的社会基础,光邓一个人,干不了这个事。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其实这个事情再明白不过了

                    为什么会出现河殇流?为什么那么多所谓的知青返城后骂太祖?

                    知青,读书人,就是士大夫阶层嘛,几千年来,都是特权阶级,这种生物的存活方式就是依附权贵,吸劳动者的血来供养自己。

                    新中国打破了几千年的阶级特权,实现了人人平等的伟大功业。

                    这帮吸血寄生虫虽然表现的好像拥护,其实内里的基因还是反骨仔,仇视党,仇视国家的。

                    只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士大夫,天然就是特权阶级,比农民高贵比工人高贵,比劳动者高贵,让他们下乡锻炼,打破特权,让他们跟泥腿子老农民一样,那不是要他们的命,断他们的根吗?

                    所以改开后他们一朝掌权,就拼命的骂太祖抹黑中国,急不可耐地就去投降西方的白皮洋鬼子,为自己找干爹来依附,然后转过头来,更加凶狠地在中国攫取民脂民膏,同时给他们依附的干爹争取利益,这是这种生物的基因属性。

                    • 家园 别张口就诬陷毛时代和广大知青群体

                      “为什么那么多所谓的知青返城后骂太祖?

                      知青,读书人,就是士大夫阶层嘛,几千年来,都是特权阶级,这种生物的存活方式就是依附权贵,吸劳动者的血来供养自己。”

                      别张口就诬陷毛时代和广大知青群体

                      下乡“知青”多少万?有几个称得上是知识分子?几个骂老毛?

                      多少骂效颦跟蛤蛤

                      回城后又有几个吸劳动人民血?

                • 家园 城市青年并非不能忍受

                  事实上他们也忍受了,他们被放到了乡村,有些人一辈子生活在那里没有回城。

                  人总想自己生活的更好,这没有什么错。当然,不是建立在剥削别人的基础上,这就是社会主义。

                  然而现实状况是没有无米之炊,因此新中国的各个阶段都是建立在剥削不同阶层的基础上,当今的青年人也在忍受当时农民阶级受到的剥削,不过是坐在好一点的写字楼里穿着光鲜亮丽的衣服,压力并没有减轻。北上广有多少买不起房结不起婚没有性生活过劳死的,现在连肉都快吃不起了。你们都怪在邓身上,邓死了那么多年了。他该背锅,但也不该他一人背。

                  • 家园 那应该怪谁?怪这个党吗?

                    因此新中国的各个阶段都是建立在剥削不同阶层的基础上,当今的青年人也在忍受当时农民阶级受到的剥削,不过是坐在好一点的写字楼里穿着光鲜亮丽的衣服,压力并没有减轻。北上广有多少买不起房结不起婚没有性生活过劳死的,现在连肉都快吃不起了。你们都怪在邓身上,邓死了那么多年了。他该背锅,但也不该他一人背。

                    • 家园 要注意

                      邓只是党内山头之一,他靠平衡赎买和利益均沾的方式推进改革,既是功也是过。如今改开党想用放弃邓的方式为改开的所有错背锅,这算盘打得精。所以的我意见很简单,谁获得了超额利益,谁就该背锅。显然,这个群体里不止邓一人或一系。

                  • 家园 不得已和憋着怨气总想着要报仇和

                    真正的理解,真正地认同平等一样吗?

                    事实上他们也忍受了,他们被放到了乡村,有些人一辈子生活在那里没有回城。

                    你们就回答一个问题就够了:

                    新中国的目的是要——

                    赶走一批既得利益者,

                    再重新制造一批新的既得利益者吗?

                    ——————

                    至于你说的什么“有米之炊无米之炊”,那么,当年老蒋是不是也可以骂你的造反父辈:你们这些穷棒子,无米之炊,你要老子怎么样?!

                    至于说到邓都死了这么些年了,还要把它拖出来“负责”,好得很,正如有帖子说他的一个前孙女婿退罚都是八百多亿了,那那些正当职的呢?

              • 家园 你连七十年代农民进城和八十年代后的农民工都分不清,还辩啥

                你连七十年代的农民进城和八十年代后的农民工都分不清,以为七十年代进城农民过得是”八十年代农民工的待遇和生活条件“,啧啧啧,你几岁呀?你还辩论啥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