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请大家来议议李昌平的实践,有普遍的意义吗? -- 苏仙岭

共:💬103 🌺44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在我看来,有一个基本的数据

      农村现在有好几亿人,但即使是一点八亿人,十八亿亩地,每人十亩,产值能多少?

      所以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城市化。

      • 家园 可不是你想的这么点钱。。。

        在京城还有比三农圈子更重要的圈子,如:金融圈子、法学、经济学圈子和企业家圈子。他们认为,中国人口是美国的四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势头,必须在GDP超出美国两倍之后才允许出现“日本式衰退”,因此,中国经济必须还要至少维持高速增长30年以上。

        唯一可靠的办法是把农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确权颁证到家庭,让家庭持有土地权证后把经营权让给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再让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拿经营权在银行抵押贷款(死钱能够变活钱),或让农村土地自由交易起来,逐步走向完全市场化。

        他们认为只有农村几百万亿价值的土地能够金融化和市场化——“死钱变活钱”,中国才不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现代化和转型才可以成功。

        • 家园 没看懂,您是回我吗?

          无论如何,土地——除了城市里的——只有很有限的产值,只能容纳很少的人从事农业生产,这是最基本的,无论如何流转、转押,也变不出真金白银,最多能让少数人发财。

          • 家园 要是中国农业只能吸纳“很少人”

            问题就大了。

            作为人口大国,光靠工业和服务业解决不了全民就业,况且还有粮食安全的问题。现在农村一天天破败荒芜,振兴农业还是很着急的。

            要发展,资金是首要,毕竟市场经济,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其次是要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尽量向城市看齐,让大家愿意留在农村(网上有李昌平改造的郝堂村图片,环境确实不错)。

            钱有了,人有了,搞经济的基础条件也就具备了。李昌平的实验基本抓住了这两个要点,也实实在在干出了一些成绩,还是值得佩服的。

            • 家园 花,谢谢回复,

              不过我已经列出了数据,中国的农业生产确实只需要也只能容纳“很少人” ,当然这个“很少人”也上亿。

              记得有个什么指数,标志有多少人从事和吃有关的工作,好像叫恩格尔系数,大意是说从事吃的人越少,说明这方面的生产力水平越高,从事别的方面的人也越多,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否则就那十亩地,大部分要种粮,产值能有多少?收入能有多少?为什么要把那么多的人留在农村?当然应该让他们进入城市,从事工业等。

              至于靠国家补贴花高代价把农村建得和城市一样,可那里又没有相应的工作机会,这是倒行逆施。

              与其这样,不如把留守儿童都弄到城市里,钱花得更合理。

              • 家园 你这个问题太多,花就不送了

                感觉你的观点主要是因为对农业完全不重视。

                先推荐两篇:

                《揭开美国农业的画皮——兼谈中国农业的未来》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1533063-1.shtml

                《2008年本世纪的粮食战争中国反败为胜,但国际粮商仍未服输》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321/08/32488356_638660466.shtml

                然后简单说说我的看法:

                即使不考虑粮食安全,现在大家都承认人口规模的重要性,低生育率已经成为普世问题,中国的农业如果好好搞,能尽量多容纳一些农业人口,就算国家多补贴点相信也是值得的。再说,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留给人类的工作岗位只会越来越稀缺,与其花钱买粮食养活外国人,倒不如中国多些农民,多生养几个中华儿女。

                另外,要是我们努把力,能搞出个EFGH来取代ABCD,要团结第三世界国家的朋友也更有说服力是不是?

              • 家园 农村农地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别小看农村的几亩地,温教授讲过一个例子,当年在某地农村推广市民下乡工作,将村子里的地划出十平方左右的小地块,以每年1500元租给城里人种农作物(蔬菜、水果等),农民再收取少许费用负责指导种植技术,全部收获归市民所有。对于自己亲身种出的“纯天然绿色”成果自然不会担心食品安全问题。市民就当是休闲娱乐,同时也教育孩子亲近自然,培养劳动意识,甚至可以让孩子在地里玩土打滚、疯跑疯玩也好过孩子在家里打游戏。许多城市人会经常带着孩子去那里,亲自实践种植的乐趣,一家人其乐融融,农民也因此提高了收入,城乡人民各得其所。

                现在中国基础设施发达,基本上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的交通没有大问题,况且偏远地区的收费也可以优惠一些, 现在市民下乡已逐步形成一种趋势,方式也不限于上述方法,这对于中国和长远发展是大大的好事。

    • 家园 是这样

      有作用,作用不大。

      内置金融,下边从来河友说得很准确,就是一种金融P2P。

      茅于轼以前搞过农村小额信贷,利率高达2个点,居然挣了不少钱,这算是剥削方式。

      李昌平这个温和一点,优势呢,主要是在于信息相对透明,就是所谓熟人社会,回款有保障。

      但是呢,这种金融P2P方式嘛,属于“弱者联盟”,鼓励生产有点作用。从来河友提到的利息问题呢,可以通过政府贴息解决。这不是大问题。主要问题还是抵御风险能力弱,发展农业生产还可以,致富啥的嘛,怎么说呢,就会有点问题。

      不过,李昌平看中的是利用“内置贷款”解决农民的组织化问题,这个怎么说呢,我个人意见啊,理想化了一点。

      • 家园 也许是要组织农民跟资方讲数?

        记得土地流转刚搞起来的时候有个报道,一亩地一年给600块,因为农民自己搞点种植收益也就是这个数字。租出去以后投资方一年的收益3000-5000不等,这个是资本要得到的回报,谁也别来动歪脑筋。

        组织农民哪怕搞个自筹资金开发的样子估计也能一亩多分个1000来块吧。

        不过种断人财路的事情真的搞得了么,这可是几千亿的大生意啊。

        • 家园 如果是讲数这种事嘛

          是不是有点小瞧农民的战斗力了。

          我个人意见啊,内置金融这个概念是李昌平提出来的,这个概念的着眼点就是“内”字,试图解决的大概是农社内部合作问题。

          至于对外应该不用这么麻烦,乡贤喊一嗓子,土炮抬枪燃烧瓶就拿出来了。广东上次叫什么村来着,一下子想不起来了,起个事把外国记者还请来一大批。斗争经验那是相当的丰富。

          话说回来啊,也正是如此,外来企业和农村合作就有很多顾虑。农村熟人社会和现代契约社会还是存在一定的,这个,不契合。而这可能就是李昌平思考实践的出发点之一:强化内部整合。

          但这一点靠花钱冲个VIP会员就能做到?信这个这还不如信农村基督教会,人不收钱,送油送米还送土制毒品,婚丧嫁娶都帮忙操持。或者免费的游戏更贵?这个真要自己去调查一下,才能说了。上边说的都是闲聊,别当真哈。

          • 家园 是这么个意思

            农民的战斗力可以很强的,相比之下知识分子要软弱得多。

            比如这些年移民美国西欧的大都是高级人才,都希望“融入”当地社会。福建的合法非法移民知识水平低一点,但是人家站稳脚跟,并且不怎么在乎“融入”当地的社会,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圈子,成为当地文化的一部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