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沪港对比,老邓管治下生活水平的相对倒退 -- 陈王奋起

共:💬566 🌺3649 🌵19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8
下页 末页
      • 家园 群众不是白痴,所以你文中这个胡说八道要收回

        不论陈王说的对错,但此帖对区域和时代背景正好有两个限制条件,一个是沪港两地,一个是邓制下15年。

    • 家园 先花再提疑问。

      第五类水电燃料

      上海一般的家用电主要是照明灯、电视机、电风扁、收音机和录音机,少数家庭使用电熨斗、电吹风,电冰箱,空调,因此一般在10度以内。上海燃料以煤气为主。

      70年代一般家庭只有照明灯和收音机。电视只有极少数家庭有,每天电视节目是晚上7点开始大概9、10结束。空调、电冰箱听说过没有见过,录音机没有听说过。家里大人都是穿假衬衫领子,没有听说谁家有电熨斗,不需要。电吹风只在理发店里看得到。

      上海燃料以煤气为主?反正北京只有煤球与蜂窝煤。

      我们家里最值钱的应该是自行车、缝纫机和电子管收音机。半导体收音机都比较少。

      这个豆瓣上的回忆比较可疑。

      • 家园 你可能记忆有误。

        我邻居家拥有电视机最早的一户是79年,记得那时白天是有电视节目播放的,而且是转播外国的足球赛事,经常有担架抬人下去。

        到第2年上演《加里森敢死队》的时候,邻居家开始有第二台电视机了。

        不过这两户最先拥有电视机的人家都是托改革开放的福,两家都不是正儿八经在单位上班的。

        最早有电视机的那家差不多同时还有了单卡录音机,而且是批量的。他家专做这买卖,用单卡机在我们那换老式金戒指,一台换一个。

        另一户人家是地主出身(洗脸洗脚水从来是他婆婆倒),专门翻新旧汽车底盘,用黑油漆刷好,凉放在我们住房前面的大坪地,搞的大家做藕煤都极不方便。

        PS,我们住的是一幢三层楼房,只一个门牌号码,当年叫作向阳院。一共住了大约二十七八户人家。

        除了这两户和一户五保户是无正当职业以外,其他住户以工人居多,也有几户教师,民警,医生。那时大家收入大致也差不多,后来都是差不多的时段添置的电视,冰箱。

      • 家园 70年代末电视机上海普及度不低了

        30~50%的水平。

        燃料一般楼房普及煤气,平房还是煤球。

        上海人喜欢自己做衣服,很多人家庭备有电熨斗,反正我家就有。

        • 家园 中国电视机产量77年只有20万台,就是改开后电视才普及的

          中国电视机产量77年只有区区20万台,78年到80年产量大跃进,到80年产量已经达到了250万台。

          你说的上海70年代末百分之五十的电视机普及率,绝大部分功劳要归功于改开后的两年。改开前,产量最高的77年才二十万台,再往前就更少了。恐怕全国生产的所有电视机都给上海,都凑不出百分之三十的普及率

          通宝推:豪哥的江湖,acxp,
        • 家园 北京上海70年代黑白电视已经不少了

          不过记得是9寸居多吧。

        • 家园 感觉我好像生活在另一个平行世界的上海

          70年代中国还是物资配给的年代,物价的比对没有实际意义。上海当时大部分职工的工资在40-70之间,除了维持基本的家庭开销,谈不上有啥生活质量,举个简单的例子,基本上能喝上牛奶的家庭都没多少,你这个判断。。。我真不好评价

          通宝推:乌有用户名,
          • 家园 45块钱工资拿了十几年的遍地都是

            住房,医疗,教育确实是几乎没什么花销。但要是能从这种“没花销”,和现在房贷沉重、医疗支出高、教育支出高相比较,就得出现在生活水平不如七十年代末的结论来,那就搞笑了。

          • 家园 物资配给下也有生活质量啊

            大部分职工在40~70没错,但是住房,医疗,教育几乎免费也是真的吧。

            和现在上海每个月拿4000的相比,衣食住行生活不差吧。

            • 家园 有些生活质量很难比较,不仅仅是价格占收入比例的问题

              我家是安徽小城市。

              刚解放的时候,通自来水的房子就是好房子了。

              70年代,家里有卫生间的房子就是好房子了。

              现在房价是贵,但是哪个房子没有自来水厕所?这方面生活质量的提高,怎么比?

              物资配给下也有生活质量啊

              大部分职工在40~70没错,和现在上海每个月拿4000的相比,衣食住行生活不差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