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有必要重拾中国文化吗? -- 最爱武术

共:💬58 🌺1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能不能定义一下什么是文化,特别什么是中国文化?

      能不能定义一下什么是文化,特别什么是中国文化?

    • 家园 这样讲“继承传统文化”好像也不对。

      无法接受“文化”的地域性,因为文化的传播和流传是人的行为结果。

      三百年以前,在没有机器和电讯代步的年代,文化受人的行为地理范围的限制,地域性很强。东方文化东方人用,西方文化西方人用,别无选择。由于行为的地域性,文化也被绑起来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很少很难,导致一些民族文化的“排外性和自满性”。

      当欧洲人发明了机器代步以后,人的行为范围扩大了,欧洲文化借欧洲人的发明优势,被欧洲人带到了美洲,并在那里学会了生根,开花,结果。当欧洲人发明了电讯以后,西方文化有了“渗透”到其它文化势力范围的能力,最终推出了世界多种文化的“碰撞,交流,和竞争”的局面。为了使多种文化间的“碰撞,交流,和竞争”能够在可控制的条件下进行,提倡多元文化成了人们不得不面对的唯一选择。

      多元文化的并存和竞争,必然引起文化的生存恐慌与紧迫感。如果为了本民族文化的生存,极力宣扬“地域与文化”的关系,那么一个人离开那个地域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文化吗?如果不是,您就不得不把文化与血缘也捆绑在以起,重新回到文化的“排外性和自满性”年代。

      其实,说到底,发展才是硬道理。也就是说,只有大力发展民族文化的内容,用内容把民族文化撑起来。这内容还必须是带有普遍性的,能被其他民族文化接受,吸收,和发展的。

      说到这,俺是生气啊。一些个文人墨客,为了短期的政治需要,强力推动国情论的教育,就是要把自己的民族文化推回到“排外性和自满性”的年代,俺觉得,归到底就是对民族文化实施“自宫”的愚蠢做法。可恨,可恶,俺无奈。

      • 家园 兄台说的好,其实我在这里强调的是对失落的中国

        文化的回归,但并不是完全排斥外来文化。但我没有谈多元文化的问题,是由于中国目前的问题不是没有外来文化,其实是并不缺外来文化。关键是中国传统文化由于中国的教育系统的问题越来越处于被边遗忘的地位。实际上整个社会的趋势是越来越模仿西方文化,注意这里是“模仿”,而非文化碰撞。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传统的丢了,模仿又模仿不好,反而害了自己,这是问题的所在。

        在这种情况下,提一下重拾中国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难道不是必要的吗? 把传统文化继承好,变强才能做到真正的与其他文化能够碰撞,这时产生的恐怕才会是绚丽的火花,兄台以为呢?

    • 家园 不是重拾,而是复兴。

      中国文化的题目太大了,不敢妄言,随意写点感受。

      中国文化从表面上恐怕只剩废墟了,从白话文运动,到文革,到现在。为了把中国这条大船从自己的轨道调到和西方能竞争的轨道上来,好像一直都是在破,功过难以评述。但文化有书中记载的,也有存于民间,存于血脉之中的。这一部分个人觉得丢弃得并不多。

      现在的年轻人言必西洋,只是因为视野不够开阔,而且现有的文科体系,很多是从西洋人的视角构建的,感觉不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出国前,自己也有类似毛病。来到日本,却阴差阳错地从日本人的书中,视野里得以重新发现中国。

      其实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前,中国从来就是一个遥遥领先于世界的文明主体。当欧洲平民连圣经都无法阅读时,中国早就街市上到处都是书市。欧洲还是血源继承为主时,中国已经从平民中通过科举产生自己的官吏。这种从几千年的领先而产生的骨子里的自信,从民主中产生的内心的自由现在还牢牢的烙在我们身上。

      这些火种,我想很多人在诸多游历之后会重新被从内心里点燃。复兴之风将来会掀起。

      现在我只但愿更多的人看看四书五经的原著,在没有调查研究之前,不人云亦云地轻率地妄评祖先就好了。

      • 家园 有道理,献花!
      • 家园 说几句闲话

        说到文化,就不能不说传统。传统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习惯,时间流传得久了,也就成了传统。那么说到底,文化,其实就是习惯。

        如果文化就是习惯,那么四书五经不读也罢。无论从人口比例,还是具体的生活习惯,我们眼中的诸位先贤――知识分子和他们的四书五经似乎与习惯无关。民间都知道仁义礼智勇,都知道拜关二爷,春节吃饺子或者汤圆,然后有正月十五,有二月二龙抬头,有三月初三的王母娘娘生日,有四月的清明,有五月的端午,七七的乞巧,九九的重阳,有八月十五的团圆,但是哪一位高人可以从四书五经上找到这些习俗的出处?

        习惯是逐渐被养成的,文化也一样。需要一个特定的土壤,来培养特定的习俗。培养古代文化的环境已经不存在了,再想重温古时的文化,也是不现实的。虽然有不随波逐流的屈大夫,但最终还是投了汨罗江。已经过去的,终究不会再回来。所以,大家的眼光还是要放长远,不要老是盯着过去。明天的文化会怎样,不是在于昨天的文化有多么辉煌,而是在于今天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引导,来培养。

        几句闲话,不是针对任何人。妖道说话冲,大家多多见谅。

        • 家园 文化不应简化为习惯,而是经验的总结。

          习惯是没有经过人们头脑的思考和加工的,经验则是经过人们的思考和提炼的出的事物的规律,所以我在我的小文中给出的文化的定义是:经验的总结。

        • 家园 有时候是不是应该找一找那些传统后面的东西呢?

          忠孝礼义应该是从孔孟那里出来的。民间基本的道德标准应该是来自四书五经的。

          春节,清明等则来自传统的历法。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合适科学的思维习惯不是么?

          正因为未知空白太多,所以复兴才有必要。

          另,复兴不是完全复旧,而是螺旋式的上升。

          • 家园 兄台所说

            复兴不是完全复旧,而是螺旋式的上升

            在下非常同意

            把复兴中国文化理解完全复古,一切恢复原样是没有道理的。

            另外,“正因为未知空白太多,所以复兴才有必要”很对

            鲜花

          • 家园 是应该找寻一下那些传统后面的东西

            我们所谓的道德和仁义礼智勇,都不过是人们在生活中逐渐产生的行为准则。这些行为准则的产生由其所处的特定的社会发展和人文环境所决定。而忠孝礼义是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种道德标准,这种标准是自发产生的,为大家所承认和接受。并不是由某个人或者某个团体创造出来的。难道说在孔孟出现之前,社会上就是一片黑暗,全然没有道德标准么。很显然不是。老子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我认为还是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这些道德标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的。就是随着私有财产的逐渐累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单纯的协作关系变为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其中包括隶属关系,拥有关系,协作关系等。老子在这里的德,只不过是一种假想的理想状态。就是那种人人平等,大家密切合作,天下为公的原始共产主义状态。但是当剩余产品开始累计,私有财产开始出现之后,这种状态就被打破。这时,一位长者或者有威望的人出来维持原有的局面,这就是所谓的仁。但是当个人的欲望超过长者的约束力的时候,必须由个人加以特定的约束,这就出现了义。当义的约束作用对于某些人不再起作用的时候,强制性的礼出现了。当这些强制性的手段被人用非暴力手段的破解以及反破解,就是智。而最终的暴力手段来掠夺,以及反掠夺就是勇。这个时候国家机器开始出现,最初的奴隶制社会也开始形成。

            比较一下儒家与其他百家对于这些标准的描述和理解。我们可以发现,儒家对这些方面的了解,并没有其他的道家或者法家来的透彻和明了。而且,孔孟对于仁义礼智勇孝的看法,与现在流行的看法,并不相同。以孝的方面为例,孔子虽然赞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是并不是盲目的,无条件的。小杖受,大杖走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现在的关于道德和仁义礼智勇的各种理解,是后世根据自己的社会环境和特有的目的而逐渐累加而形成的。

            妖道说了这么多废话,就是想说明一件事情。这些道德方面的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其产生,发展的过程或轨迹的。只不过,这些标准,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大体形成了自己的轮廓和主干,以后的诸代的修改只不过是按照自己的利益或者目的而加以改善而已。

            孔孟的理论,因为作为统治阶级的理论基础,在更多意义上,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不是行为和道德准则来存在的。就像所有的意识形态一样,他们可以大大的影响,但不是决定社会行为和道德准则。行为和道德准则的存在,是由多种历史和现实原因所决定的,在这些因素里面,儒家思想无疑要占一个很重要的地位。但是仅仅有儒家还不够,以前存在的诸子百家,以及后来的佛教,尤其是禅宗,以及近代的历史和西方文化的影响,都是影响我们文化和传统形成的重要因素。

            要了解和振兴我们的文化,仅仅度基本四书五经是不够的,诸子百家,三教九流,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近代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榨何原因和后果,中国革命史和现代的各种文化思潮,都需要进行深刻而明确的研究和思考。正如我以前所说的,想要有什么样的习惯,必须有什么样的环境。如果我们向复兴中国传统文化,那么就必须从新打造一个符合传统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就目前的社会来看,这个想法是不现实的。当然,价值取向和利益引导使一切转变的基础。只要我们努力去做,也并不是不可能的。

            一点陋见,欢迎方家多多批评指正。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