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经历的改开前后的农村生活 -- 老实农民

共:💬517 🌺6785 🌵13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革时期真的“招工少数”么?

                您说“文革十年,虽然有少数招工,但主要政策是上山下乡,新增就业有限。工资也基本不增,所以这十年生活改善非常有限”,

                但是看最基本的“中国历年职工人数统计”,文革前,当以1960年为最高值,全国职工人数5969万人,其中国有职工5044万人(另有城镇集体职工925万人),直接导致三年困难时期养不起这么多吃皇粮的,被迫大规模减少职工人数,返回农村人口以千万计。

                然后1966年全国职工人数5198万人,其中国有职工3934万人,还是不如1960年,但70年就已经全国职工人数6216万人,其中国有职工4792万人,可见全国总职工人数已经超过60年,而71年的国有职工5318万人,也超过60年的最高值。

                到文革结束时的76年,全国职工人数达到8673万人,其中国有职工6860万人

                可见文革十年,职工人数增长了近三千五百万人,而同时期的知青下乡人数也就是一千几百万人,而且这一千多万下乡的知青中也有几百万人在文革期间以招工的形式返城。几个数字对比,您确信这叫“新增就业有限”?

                通宝推:纹石,五磊山,高中三年,阴霾信仰,发了胖的罗密欧,老老狐狸,谷口白云,
              • 家园 只谈gdp。

                陈王说的应当是实际增速。

                这里只说说gdp:

                一个简化的模型:从经济结构谈GDP追赶之路

                中国在85年前是采用MPS统计体系,不统计GDP/GNP

                我用53-01工业总产值和GDP平减系数算过

                • 家园 注意,我文中只说重要因素,不是唯一因素
                  • 家园 实话实说,老兄这洋洋洒洒的1600字,本狐没看明白

                    “实际购买力”,还是“实际生活水平”,还是“gdp实际增长”,您的表述我没搞清,我的回复只是针对您这段:

                    我用一个指标来说明问题,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GDP增长,我记得1950年以后几年的GDP增长是报复性增长,即使有抗美援朝,好象增长率也有20-30%,这是因为8年抗战(哦现在要算14年了)和三年解放战争对经济的摧残,因此从49年算起未必科学,如果从第一个五年计划算起,你的结论就未必成立。

                    我想表达的意思如下:

                    1、中国在85年前是采用MPS统计体系,不统计GDP/GNP,现在统计资料上公布的的85年前的GDP/GNP是后来估算的结果,一些专家认为,三十多年前GDP水平的低估使得三十多年来的GDP的增长率被夸大了。所以,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您直接比较前后三十年的GDP增长数据,可能不合适;

                    2、由于经济结构变化,简单比较前后30年GDP增长数据是不妥的。在排除统计误差的情况下,即便前30年工业、农业、服务业(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后30年,也可能出现前30年GDP增速低于后30年。

                    3、我用1953-2001工业总产值和GDP平减系数算过(注意,是53年起。50-52是战后恢复期,主要工农业产品增速非常快,到52年就基本上都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了,53年开始一五计划。由于统计体系变化,统计信息里未公布2002年以后的工业产值数据),53-78的工业产值实际年均增速9.54%,79-2001的工业产值实际年均增速8.22%。因为没有2001年后的工业产值数据,所以没做计算,但从入世后的实际情况看,02-08,应当远远高于79-01。

                    还是前面提到过的观点:

                    从84年完成公社撤销、开始城市改革到入世,这段时期实际经济发展速度,既比不上此前,也比不上此后。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数据、人口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下降数据、发电量和一次性能源平均增速、入学率和升学率提高数据、粗钢水泥三酸两碱粮食产量增速、铁路公路长度和货运周转量增速等经济社会发展核心指标,毛时代碾压邓时代,这还不算建立了独立的国防,在国际上成为有重要影响的独立一极

                    通宝推:老阿,五磊山,高中三年,苏仙岭,陈王奋起,桥上,脊梁硬,
                    • 家园 我搞工业的,80年代GDP增速低再正常不过了,同时生活水

                      平提高很快也是千真万确。

                      政府在80年代是开足马力搞消费品生产的。这是一个180度拐弯。以前是讲究奉献,讲究吃苦。经济术语就是高积累。

                      文革结束后大力发展轻工业。当时半月谈有很多文章写为什么要从偏重工改为偏轻工。基本上就是说:

                      1,发展速度快,需要资金少。做衬衣比炼钢容易多了。

                      2,能直接满足群众需要,还能搞外汇。这外汇当时是天大的事。

                      有名的电视大跃进就是这个时期的事。老邓认准了大家喜欢彩电后后动作是很坚定的,78年刚上台就

                      “决定从日本引进成套技术建设陕西咸阳彩色显像管厂(4400厂,后来的彩虹集团)。随后,国家又批准从日本引进三条彩电生产线,分别安装在北京电视机厂、天津无线电厂和上海电视一厂,并先后于1981—1982年投产。至此,通过技术引进发展彩电工业的政策逐渐形成。”

                      以前哪里会把外汇花在消费品生产上!!!都是鼓足革命干劲克服困难来着。于是呼:

                      “在巨大市场需求和较高利润的诱使下,全国各地在1980—1985年期间迅速引进了112条彩电整机生产线(另有15条黑白电视机生产线),生产出50多个品牌,但其中由中央政府审批的只有6条线。”

                      还记得当年的电视机票,自行车票,缝纫机票吗?到90年代初都逐渐消失了。因为需求可以满足了。

                      这些以前看来“没有必要”的消费品都是80年代大批上市的。

                      80年代中还要特批可口可乐内销,到了89年就大规模建厂供应大陆地区了。这都是我亲身经历的。冰激凌工业在80年代还是些冰棒之类的低档货,90年代初已经和世界水平看齐了。

                      80年代是全面从重转轻的年代。积累率低,外贸还没打开局面,所以投资率也低。再加上全面砍军品订单,总GDP增长率未必高。但是生产全面向消费品倾斜,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到90年代初街上已经有很多“面的”了。这是以前不敢想的。以前能骑自行车已经是牛得不行了。

                      80年代也是家庭电器的第一个高潮:

                      1983年洗衣机产量由1978年的400台飙升到365万台,此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大规模的技术引进热潮,大约有40多个厂家先后从洗衣机技术先进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引进技术60多项。

                      相同的还有冰箱,空调和电话都进入了家庭。大哥大是87年出现的。

                      总之80年代的消费方式变化是惊人的。同时整体经济没有理顺,浪费很大。

                      通宝推:一个地址,testjhy,让领导先走,文化体制,老老狐狸,
                      • 家园 今人不知道这都是历史的潮流,浩浩荡荡

                        文革的政治大跃进造成了政治上的空前破产,迫切需要在经济上向人民实实在在地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同时,文革对生产关系的破坏又加剧了本来已经趋于极限的原有的经济运营方式和增长模式的进一步硬直化。拐弯是一定的。这时的拐弯甚至不能说是邓多么英明伟大,他透过历史的迷雾指明了拐弯的方向,而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呼声。谁不顺应这种要求,谁就可能会是tg和共和国的罪人(哪怕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也好)。

                        如果没有文革的胡闹,也许人民的呼声还没有这么高,即使有这样的呼声也还可以继续无视(有河友谓之曰:人民的反动)。

                        今天有的年轻人,想当然,轻率的评说古人很傻,诘问为什么不继续走老路。殊不知,也正是因为文革祸害。

                        通宝推:豪哥的江湖,
                      • 家园 宝推,你这个贴和以前贴过的几十上百条彩电洗衣机生产线

                        进口,阿里斯顿九兄弟生产线进口、每年上千万吨粮食进口、几百万吨化肥进口、几万十几万辆轿车进口……,同时装备下马、军工停摆、几乎没有新的长大干线铁路通车、长江没有一座新建大桥、多年财政贸易双赤字……,两者是一致的。

                        凡事都有代价。

                        84年小平你好,89年慈禧滚蛋。

                        一声叹息。

                        通宝推:zen,阴霾信仰,年青是福,发了胖的罗密欧,
                        • 家园 几十上百条彩电洗衣机生产线针对是内销市场

                          消费对象是当时的中产阶级,一线,二线到三线的产业工人和靠地域物流首富起来的倒爷,十亿人民九亿商们。家电普及一波流,内部市场活跃,饱和后的下坡路就是原材料价格飞涨引发的通胀,三线和老工业基地因为地域限制和扩产,转型困难被冲垮。对外物流地位优越的长三角,珠三角则由于连接到近乎无限的外部市场, 活下来开始下一步进化。三线,老工业基地和农业萧条不过是一波流通胀的自然后果。

                          学会从循环角度分析经济,市场饱和->原材料通胀->企业倒闭->政治危机->地缘危机,基本规律近百年没变过,只是每次都有人说服自己觉得这次是不同。

                          通宝推:年青是福,老老狐狸,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