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对比一下中美制造业 -- 烤糊的卷子

共:💬42 🌺747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敢当,我试着说说吧。

            所谓利润,就是企业主在企业创造的价值中所占有的份额。这是我十几年前在大学里学财务基本报表的时候学到的。我没想到这个观点会对别人有启发,可能专业隔的有点远:)实际上西方主流的管理学教育的教材也不是鼓吹唯利是图的,也是在主张企业主,雇员,消费者,国家等等之间有一个利益的平衡。这种理论也不是我的原创。问题是现实中就不是这样了,唯利是图的行为经常占据上风,慢慢的很多人就混淆了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区别,以为企业主的利润才是经济活动的目的。

            实际上利润只是一种手段和机制,为的是刺激企业主投入更多的精力对社会生产进行更有效的组织。计划经济之所以在各国都搞不下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这种激励机制和手段。今天的国企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利润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我展不开说,就说两点。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利润的重要性在于,没有它,企业主就会放弃对经济生产活动进行组织,导致经济组织瓦解。最近台湾一家航空公司突然宣布解体就是个最直观的说明。就是因为没有利润,企业主自己不想干了,就把企业解散了。美国公司经常卖来卖去的,也是一样。

            还有一种情况,像美国的垄断公司那样,靠垄断市场捞取稳定的高额利润,贫富差距大得影响社会稳定。或者像中国国企一样,不需要考虑利润。这都会引起经济组织发生停滞。停滞比瓦解稍微好一点,但最后也不免被淘汰掉。

            我觉得保持变革和动态平衡的过程是最好的,不存在静态的最佳状态和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通宝推:TKwang,80后30,老调重弹,想象残酷,河区分,红军迷,梓童,阴霾信仰,李根,豪哥的江湖,老老狐狸,
            • 家园 你最后一句说得好

              “保持变革和动态平衡的过程是最好的,不存在静态的最佳状态和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但这句话,同时也点出了执政者(或者执政当局)的“能力风险”------我们假设执政者是一心为民的,对我们“被执政的小民”来说,没有“(领袖的)道德风险”。

              因为不存在“静态的,普遍适用的,一劳永逸的模型或方案”,执政者必须在公平和效率之间走跷跷板,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那么当下的政策到底对头不对头,恰好不恰好,那是无法衡量/证实的。哪怕他的政策是对的,但只要一时没有见成效,或者下面刻意歪曲,或者舆论夸大攻击,或者有谣言,都会令人民产生疑虑,令市场不安。

              所以执政者的第一能力,不是“懂经济,懂怎么管理社会”,而是懂得建立威望和说服力,当然比较书生气或者正人君子的领导,会首先试图通过“懂经济,内行”这一光明正大的路径,来建立威望。斯大林在1930年代,不是因为他懂经济,懂执政,而建立威望的,是靠大清洗来建立威望的,这一时期,苏联的经济建设仍然是突飞猛进,跨入了工业化。

              简单说,一个国家强大到一定程度后,每天都在十字路口,每天都享有前后左右的选择权,但事实就是,不管你选了哪条路,只要能坚持走下去,走到的终点其实就是那唯一的一个,哪怕你向后走,绕一个大圈还是能到前面的终点,就是费时。关键是走起来。

              我们说说唐纳怆。唐纳怆比习老总大了十来岁,他的头脑已经高度老旧,高度僵化了,他提出的治国方针,就是反动,就是向后走,但只要走得起来,坚持走,最后还是能绕回到前进的方向上。有时候硬往前闯很艰难,转身绕一绕,绕过沼泽地,或许是最优解。但我相信,他的说服力不够,他不能带领全体国民,心甘情愿跟着他转身绕行,跟着他“转进”。

              而另一方面,他对中国的挑衅(川菜电话),直接威胁了习老总的威望(说服力),而不是威胁习老总的具体哪项政策。习老总要号召大家走起来,跑起来,就绝不能容忍你破坏他的威望,政策固然是动态的(比如在南海还填不填岛?),但习老总说了要填就必须去填,这是纪律,不是动态的,是刚性的。

              所以习老总是没有选择的,既然对方无厘头地挑衅,他必须通过打击(损害)唐纳怆的威望的方法,来巩固自己的威望。有了威望,才能够管社会,管经济,驱动社会走起来。

              唐纳怆的这通电话,决定了今后4年,这2个领导人之间的“(在全球的)威望总值”,是个零和游戏,你少了就是他多了------本来不必这样的,这一天会到来但未必就是2017年。习老总剥夺唐纳怆的威望(比如在外交事务上),就更令他在国内政令不通,他最后失败的可能性比习老总要大一些。

              以上是歪楼了。我想说的是,当务之急,不是辩论“利润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之类的话题,有时候不是由利润(以及对利润的态度)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

              而你对利润的看法,正好跟我说的“县央企”现象有很大的关系,对我启发也很大,可见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再慢慢切磋。

              通宝推:桥上,普鲁托,TKwang,
    • 家园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 家园 现在的问题不是中国人骄傲了

        说实话骄傲的本钱还不是很足。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人在妄自菲薄,在受骗上当,甚至傻乎乎的把钱白送给美国人挥霍。

        • 家园 前进的太快,还没来得及完成这个精神转变

          不过我觉得这个社会的主流阶层,对这个趋势应该还是看得很清楚的。话说就算中国暂时沉沦,整个民族的内心还是很骄傲的。只是劳工阶层大概对这个问题考虑的不多。

    • 家园 成绩固然可喜,但代价也是非常沉重

      别的不说,这个雾霾啊,前两年大家还一惊一乍,现在都麻木了。

      而且,竞争过于激烈了,生活的压力太大,尤其是年轻人。

      • 家园 非洲没有雾霾
        • 家园 雾霾这件事情,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北京的雾霾有些是属于华北地区正常的冬季逆温现象,几天不刮西北风就会产生冬雾;当然有些是发电和钢铁化工的废气排放,尤其与雾滴结合后的毒害程度很大。但即便是后者,还有个新情况需要考虑,就是华北大面积的农村冬季取暖,现在很多农民家庭烧得起煤炭了。

          • 家园 小时候也烧的起煤炭啊

            小时候貌似没这么多雾霾,那时候我家在的华北农村就家家几个炉子烧,也许那时候不懂什么是雾霾!前年的元宵,APEC会在帝都,那时候取暖的炉子包括城市的暖气都还开着,那天却是瓦蓝瓦蓝的,空气污染指数经常是个位数。党中央肯定有足够的数据知道雾霾的来源,而不仅仅是华北取暖!或者说华北取暖也许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贡献点!

        • 家园 不一定

          与非洲情况类似的印度就有严重雾霾,甚至已经超过中国

        • 家园 环保部该死,竟然限制工业生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