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拍的很好,值得一看。 -- 金陵明安

共:💬238 🌺1143 🌵5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刚看完第三集,太失望了

      这是地理中国,可不是舌尖中国啊。看完了完全木有“我靠,这个我一定要吃”的感觉

      • 家园 同感,同感

        感觉和第一季的味道完全不一样了,不再详细介绍食材、菜品的制作过程、工艺这些内容,只是最后成品露一露脸,然后让我们看着它被制作者吃掉。着眼点换了的话就不要叫舌尖上的中国嘛,既然不是来说吃,而是来赞叹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改成劳动者的中国才对。窃以为,动物世界就是说野生动物的,演一出马戏不能算;新闻联播就是讲新闻的,编一段故事不能算;防务新观察就是说军事的,谈半天政治不能算;健康之路是宣扬医疗保健知识的,光是买药不能算;舌尖上的中国就是讲中国美食的,赞美劳动者的平凡和伟大,再怎么说也不能算!(除舌尖外,栏目仅拿来举例,并无评价的目的,切勿误会,以上。)

        • 家园 我也来唱唱反调

          其实舌尖这个片子有几个很明显的缺点,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视而不见。

          1,解说词水平一般。其实央视的纪录片解说词水平一向是很高的,很多专业性和艺术性并重的佳作,即使单独成文成书也不逊色。可舌尖这个片子,怎么说呢,太“白”,缺少韵味,经常是罗列一些看似对比鲜明的形容词或名词,造成一种似乎反差浓烈的效果,可实际上什么也没说。

          我这么说肯定很多人不服气,还是举例吧。比如第二季第二集《心传》中做菜籽油那段:

            对于靠菜籽油生活的徽州人来说,一切都是从榨取第一滴油开始的。木榨菜油传承一千多年的古老工艺。电力机械时代,血肉和草木之间的对决,依然焕发着原始的生命力。

            重达100公斤的撞锤,敲打木楔子,对榨膛中的坯饼施加巨大的压力。依靠这种物理压,迫使油脂渗出。反复榨打,持续3个小时,在追求利益和效率的今天,这也许是对祖先智慧最好的继承。

          不看画面,有谁能总结一下这段话到底想说什么吗?

          2,信息量单薄。其实美食这个东西,可说的真的太多了,色香味,天地人,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真的处处皆是文章。可舌尖这片子,经常是反复纠结在一些与食物关系不大的东西上,而对真正值得着墨的却浅尝则止或一笔带过。还是举上面的例子,不过四个字“重锤出油”,却罗罗骚骚写了一堆话。而关键性的食物烹制过程,常常就简单的几句“佐料的配比,适度的火候,精致的刀工……暗藏玄机。”感觉编导真的是很喜欢美食,但却不太懂得美食。

          3,视角问题。我并不认为把美食纪录片拍成八大菜系教学片、宣传片就是好的。但是怎么选材,怎么表现,实际上也体现出了编导的指导思想。比如河里的美食家、业余名厨忙总曾盛赞过的淮扬菜,在第一季和第二季都出现过,但却是同一道菜:烫干丝。其实精致的刀工确实是淮扬菜的特色,但仅拿一个烫干丝做代表,让人有暴殄天物的感觉。这就好像有人讨论美国的东西好不好吃,却只知道肯德基和麦当劳一样。

          实际上这样的问题在第二季更加普遍和严重。第二季看到现在,总体上感觉,都在表现中国人民的勤劳、善良、勇敢,内容上也大多在体现食材的来之不易,而美食似乎成了配角。我看叫“人与自然”倒更贴切些。

          为什么会这样,我猜,“舌尖”第一季本意是拍给外国人看的。这从半文半白的解说词(很多可以直接翻译成英文,都不用考虑结构的)、快速的剪辑风格就可以看出来。不料意外的在国内大火,于是上马了第二季,并试图糅合进更多的“人文性”。不过这个片子的编导陈晓卿和顾问沈宏非等,大都是京城“老男人饭局”那个媒体圈子的,从文化趣味上,属于农耕时代和工业时代、前现代和现代之间的一个夹生阶层,不中、不洋、不古、不今,四不像,倒是与如今占据主流的都市中产阶级趣味一致,因此“舌尖”系列无心插柳的火了。但一旦试图去提炼那一点“人文景观”、“言外之意”时,却不出意外的卡壳了,原因也都是一致的:火候不到,功力不逮。其实大多人喜欢的都是一种沉浸在其中的感觉,但要去抓住背后那种恒久性的东西,总少不了一段漫长艰苦的过程。而所有的工业消费品(包括文化),回避的就是这一点。

          通宝推:买卖提成,
          • 家园 恩,感觉没有用心,或者是太“赶”,很多地方感觉处理很仓促

            关于飞鱼那个,从导演解释来看,因为时间经费有限,所以就买了别人的版权镜头,就算她说的是真的,那么看到这里我就会想,时间经费有限,这是否在很大程度上就影响了剧组拍摄的质量呢?一些地方的摆拍也好,台词的平白也好,是否都有“赶工”的因素在呢?也许剧组也有难处,是因为利益摆在面前,上头领导要限期推出?仓促赶工,毁了这部片,到底对谁有好处???

            • 家园 略数一下“舌尖”第四集夹带的私货

              你这个问题有点难度,我确实不知道编导出于什么目的把片子编成这样。不过一个个拎一下片子里面夹杂的私货还是可以的。就拿第四集来说:

              1,为了照顾学琴的女儿,抛下丈夫、老人来到大都市陪读的母亲,影射中国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希望下过于功利的伦理观、教育观。

              2,为了照料坐月子的儿媳而施展厨艺,影射中国4-2-1家庭结构下复杂的婆家、娘家关系和未来可能面临的代际问题、养老问题。

              3,一个自小父母离异、由姑妈照顾大的少年,不断在远行中寻找自我。从片子看,少年的父亲大概是保安、门卫一类的职业,观众大致也能猜到父母离异的原因。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三十年经济改革下社会结构、传统价值所受的冲击。

              这一集也就那个父亲为待嫁的女儿和未来女婿煮糖水那一幕还有点温情的画面,不过我觉得还赶不上李咏在《超级演说家》中的那篇《致我的情敌》的演讲。总体上,我觉得既然你叫“舌尖上的中国”而不是“社会观察”,那么还是应以记录美食为主,即使要穿插别的,也应考虑社会影响。就这一集而言,我不觉得上述三个故事带给了人们正面价值和思考,即便部分反映了现实,也达不到陈晓卿所说的“揭秘中国人与人之间的隐秘关系”的深度。

              其实无论从美食还是伦理,还是内容和表现手法,李安二十年前的《饮食男女》都可以秒杀“舌尖”。别的不说,就片头那几分钟郎雄做菜的镜头,没有一个字的旁白,我看舌尖一二季没有哪一段能与之相比。所以我觉得编导还是不要耍小聪明,踏踏实实把美食这个主题做好了,就足够了。至于那点文人的小情怀,留着你们茶余饭后消遣好了,就不要费尽心思端到大众的餐桌上了。

              通宝推:山药糕,
          • 家园 确实这个台词常常感觉于主题隔了一层的别扭

            而且,解说人的情感有居高临下而非真正感同身受的人隔阂感

          • 家园 花一个支持

            关于解说词的问题,咱也有感觉,几组词翻来复去,什么菜品都用,很苍白。倒是旁白的声音很合适。

          • 家园 送宝,似乎抓住问题的要害了。

            送花成功。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地理中国?这倒勾起我的观看欲望了。

        一直对吃没多大热情,所好不过一大块肉。但对地理有持久热烈的爱好,偏偏这方面的片子不多。这要真是“地理上的中国”,对我来说到也满好。

      • 家园 不是吧,第3集很好啊。

        昨天晚上我也看了第3集,拍的非常好啊。

        冻豆腐,铁锅熬鱼贴饼子;春笋;虾子;山蘑菇;飞鱼;葡萄;抓饭;玛仁糖;九层皮米糕;还有螺蛳,这么多好吃的,都是美味啊

        舌尖第二季比第一季更好,堪称史诗般的纪录片了。极致的美食,只属于最勤劳的人民。这解说词多棒啊。

        文以载道。舌尖一高大上,舌尖二接地气,极致的美食,其实都是普通的食品,是勤奋劳动的杰作。

        • 家园 笋是个神奇的东西。

          清明陪丈母娘到浙江扫墓。

          当地人就现从竹林里挖了几麻袋的竹笋。其中有几颗竹笋非常大,有七八十公分长。要在菜市场看到这么大笋,谁敢买,肯定老的不行。

          拿回来烧汤,非常嫩,极好吃。和舌尖里说的黄坭拱类似。

          其实舌尖上的中国就是告诉大家,想吃好吃的东西去农村吧,整个就是农家乐的品牌广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