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拍的很好,值得一看。 -- 金陵明安

共:💬238 🌺1143 🌵5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也来唱唱反调

其实舌尖这个片子有几个很明显的缺点,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视而不见。

1,解说词水平一般。其实央视的纪录片解说词水平一向是很高的,很多专业性和艺术性并重的佳作,即使单独成文成书也不逊色。可舌尖这个片子,怎么说呢,太“白”,缺少韵味,经常是罗列一些看似对比鲜明的形容词或名词,造成一种似乎反差浓烈的效果,可实际上什么也没说。

我这么说肯定很多人不服气,还是举例吧。比如第二季第二集《心传》中做菜籽油那段:

  对于靠菜籽油生活的徽州人来说,一切都是从榨取第一滴油开始的。木榨菜油传承一千多年的古老工艺。电力机械时代,血肉和草木之间的对决,依然焕发着原始的生命力。

  重达100公斤的撞锤,敲打木楔子,对榨膛中的坯饼施加巨大的压力。依靠这种物理压,迫使油脂渗出。反复榨打,持续3个小时,在追求利益和效率的今天,这也许是对祖先智慧最好的继承。

不看画面,有谁能总结一下这段话到底想说什么吗?

2,信息量单薄。其实美食这个东西,可说的真的太多了,色香味,天地人,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真的处处皆是文章。可舌尖这片子,经常是反复纠结在一些与食物关系不大的东西上,而对真正值得着墨的却浅尝则止或一笔带过。还是举上面的例子,不过四个字“重锤出油”,却罗罗骚骚写了一堆话。而关键性的食物烹制过程,常常就简单的几句“佐料的配比,适度的火候,精致的刀工……暗藏玄机。”感觉编导真的是很喜欢美食,但却不太懂得美食。

3,视角问题。我并不认为把美食纪录片拍成八大菜系教学片、宣传片就是好的。但是怎么选材,怎么表现,实际上也体现出了编导的指导思想。比如河里的美食家、业余名厨忙总曾盛赞过的淮扬菜,在第一季和第二季都出现过,但却是同一道菜:烫干丝。其实精致的刀工确实是淮扬菜的特色,但仅拿一个烫干丝做代表,让人有暴殄天物的感觉。这就好像有人讨论美国的东西好不好吃,却只知道肯德基和麦当劳一样。

实际上这样的问题在第二季更加普遍和严重。第二季看到现在,总体上感觉,都在表现中国人民的勤劳、善良、勇敢,内容上也大多在体现食材的来之不易,而美食似乎成了配角。我看叫“人与自然”倒更贴切些。

为什么会这样,我猜,“舌尖”第一季本意是拍给外国人看的。这从半文半白的解说词(很多可以直接翻译成英文,都不用考虑结构的)、快速的剪辑风格就可以看出来。不料意外的在国内大火,于是上马了第二季,并试图糅合进更多的“人文性”。不过这个片子的编导陈晓卿和顾问沈宏非等,大都是京城“老男人饭局”那个媒体圈子的,从文化趣味上,属于农耕时代和工业时代、前现代和现代之间的一个夹生阶层,不中、不洋、不古、不今,四不像,倒是与如今占据主流的都市中产阶级趣味一致,因此“舌尖”系列无心插柳的火了。但一旦试图去提炼那一点“人文景观”、“言外之意”时,却不出意外的卡壳了,原因也都是一致的:火候不到,功力不逮。其实大多人喜欢的都是一种沉浸在其中的感觉,但要去抓住背后那种恒久性的东西,总少不了一段漫长艰苦的过程。而所有的工业消费品(包括文化),回避的就是这一点。

通宝推:买卖提成,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