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悲观看中医——从发展的角度 -- sarn

共:💬1131 🌺2386 🌵17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的意思是西医总是迷信提纯、研究

                      象石膏这种化学成份单一的无机物,它的中药药理都研究不出一个定论来,连究竟是石膏本身在起作用,还是石膏里的杂质在起作用,都搞不清楚,那么对那些成分复杂的有机物中药岂不更是望洋兴叹么?

                      不知是我表达得不够清晰呢,还是你的理解能力有问题。

                      • 家园 对未知的探索是一切发展的动力所在

                        东汉王充已经指出“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论衡》),这被认为是最早确切描述指南针的文字。中国人在千年之前已经通过朴素的实践经验发现了天然磁石的特性并用于指示方向。中国人又在建立了五行四象坐标系(东方青龙木,西方白虎金,北方玄武水,南方朱雀火,中央原点土)的基础上演化为八卦(四象生八卦)方位,再进至八八六十四卦,对应天干地支进行方位标记,配合磁化鱼形水浮针(水浮罗盘)形成了最早的导航体系,明代郑和“往还三年,经济大海,绵邈弥茫,水天连接,四望迥然,绝无纤翳之隐蔽。惟日月升坠,以辨西东,星头高低,度量远近。斫木为盘,书刻干支之字,浮针于水,指向行舟”明确记述并证实了这套体系的实用性。

                        “苏门答腊开船,用干戍针,十二更,船平龙涎屿。四十更,船又用辛酉针。五十更,船见锡兰山”;(郑和航海图十八 干戌= 307.5° ,辛酉= 277.5°)

                        但与此同时,限于对指南针运行原理的认知有限,磁针的制作工艺水平也无法保证足够的精度以及地磁极本身与南北极有偏差(地磁偏角)等客观原因,在实际运作中仍会有许多因素影响到指南针的实际效果,为了解释这些无法避免的偏差,在这套体系中也参杂了许多在当时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理论”和教条——

                        “取水下针,务要阳水,不取阴水”,“安罗经,下指南(针),须从干宫下”。下针之前,舟师必须诵读《地罗经下针神文》,拜周公圣人,李淳风仙师,定针童子、转针神郎、换水神君、下针力士、走针神兵、罗经坐向守护尊神、护国庇民妙灵昭应明著天妃等神灵,祈求“今日良辰下针,青龙下海永无灾”

                        直到清初,仍有国人相信水罗盘中必须有水,鱼针离水后即会失效。而在风水堪舆体系中,水罗盘一直沿用至今。

                        现在我们知道,指南针的作用可以用现代电磁理论予以完美诠释,其理论与其实际效果完全符合,而这些,是科学观察与实验在近百年来不断求索的结果。今天我们使用360度等分的现代磁罗盘,原理上形式上都与郑和当年所用的相去不远,所差只是制作工艺上带来的精度和稳定性。我们不会说郑和所用的水罗盘无效,但我们也不会认为上面引用框里的那些“理论”是科学而正确的。

                        不好意思,说了一大堆啰里啰唆的题外话,现在回到中医的问题上来。

                        固然,中医在历史上有体现出其客观效果,但和司南-罗盘一样,中医的体系中既有可用的验方,也有臆测的理论。了解已知的已知,确认已知的未知,探索未知的未知,对传统的经验、理论进行梳理和甄别,保留正确的,探寻其原理所在;扬弃错误的,针对其缺陷而进行补充和修改,这才是客观和科学的态度。现代药理学、生理学以致整个现代医学体系也许对于某些药物或疗法仍未能解释其作用机理,但这不是不对其原理进行研究的理由,更不是固守老祖宗的医理而认为一切依古方古典而行不需要也不接受任何科学验证的理由。在这里没有什么科学的信徒迷信提纯和研究,只有从客观的立场对传统中医体系中与已知的科学理论及客观事实不相符的部分进行质疑的求索者们。干支记录的方位与360等分度在客观上是相容的(干戌= 307.5°,辛酉= 277.5°……),而中医中真实有效的部分,也一定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予以验证及表述,否则的话,就只不过是古人建立在美好意愿之上臆测的“理论”罢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现在的问题是中医拒绝别人研究它么?

                          你这叫偷换论题,现在的问题是反中医的人不经过研究(或者说没有能力研究)就已经在宣布中医的死刑了,这不是科学的态度,恰恰是反科学的行为.

                          • 家园 中医理论、药方都放在那里,谁都能下载能研究。

                            如何阻止?中医保守派还能建立军队杀戮所有研究者不成?

                            没有足够资本投入,导致没足够多的人去研究才是主要问题吧。

                            莫非你以为楼里的这么几个中医保守派把持了中国军政大权?杞人忧天……

                            雀巢和李嘉诚合作研究中药了,也许会出现比感冒冲剂更加快餐的速溶中药: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hkstock/ggscyd/20121201/114013864763.shtml

                            还有北大搞的中药多靶点并行攻击禽流感病毒的理论研究:

                            http://pkunews.pku.edu.cn/xwzh/2013-09/06/content_278411.htm

                            淘宝合作网站:活法的中医体质自评量表

                            http://www.huofar.com/ll_tizhi.php

                          • 家园 累。删除之。

                            del

            • 家园 是么?怎么有的说不溶于水?

              我不懂这些,象马兜铃酸,有说不溶于水,有说微溶于水,到底什么叫微溶?能不能给一个具体的数据?

              • 家园 石膏成分是硫酸钙,可以从网上查到溶解度或根据溶度积数据

                计算:ksp=9.1e-6,硫酸钙溶解度约每升水溶解3e-3*136g=0.4g(25度数据). 要找沸水数据就比较麻烦了。

                如果石膏内服,胃酸会进一步曾经其溶解度。

          • 家园 补充下

            个人以为,中药西药的区分,可以根据治疗理论来分的。

            因为用药的目的不同。同一个药,你是用它来抗菌消炎的,就是西药,如果是用来祛湿祛邪的,就是中药了。

            用中医理论来治病的,西药都可以算中药。

            用西医理论来治病的,中药也是西药了

            中医西医是体系不同,争辩尚可理解,中药西药都是药,只要有作用,可以治病救人。这种辩论无益。

            • 家园 是的,象张锡纯的石膏阿斯匹林汤

              里面的西药阿斯匹林就可以被看作是一味退热的中药。

              • 家园 您是中医高级黑吧,按这个说法,石膏是万能中药

                只消做一个石膏+西药XXXX汤

                里边的XXXX可以被看作一味它对应疾病的中药

                • 家园 那是你的理解,与我何干?

                  张氏称“石膏之性,又最宜与西药阿司匹林并用。盖石膏清热之力虽大,而发表之力稍轻。阿司匹林味酸性凉,最善达表,使内郁之热由表解散,与石膏相助为理,实有相得益彰之妙”。他把阿斯匹林的性味、配伍与功效都列出来了,为什么不能把它看成一味中药?

                  另外我的说法从哪里可以推出石膏是万能中药了?中药方都是要经过实践验证的,石膏阿斯匹林汤张锡纯肯定是验证过的效的,至于石膏可不可以和别的西药搭配,那也要经过实践和摸索,你如果换一种西药和石膏搭配,产且能说出其临床的疗效,以及那种西药的性味,自然那个西药就可以看成一味中药了,这有什么奇怪的?

                  你以为你是中医粉么?可象你这种水平来粉中医,只怕连累到中医的效果要赶上十个中医黑了。

      • 家园 一句话,错的都是别人,他们永远是对的

        如题。

        这样的心态能够与追求真理解决问题的现代科技(包括现代医学)相共存才怪了。

    • 家园 给楼主:是你我悲观了,而不是中医界的人

      他们是很乐观的。看楼里的帖子,无不表现出如此的乐观,与睥睨天下的心态。

      ---- 所以,几乎的结论就是,我们这些外行,中医之外的人真的有些想多了。

      虽然我现在正在拿着外公外婆从上海新华医院拿回来的儿童回春颗粒在发愁:

      --------------------------------------

      用于急性惊风,伤寒发热,临夜发烧,小便带血,麻疹不出身热,咳嗽,赤痢,水泻,食积,腹痛。每天两次,每次0.5袋。

      这应该是常备药了吧,中医成药。顺带在药盒的侧面写到:

      贮藏:密封

      禁忌:尚不明确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

      这就是不算低的级别下(上海新华医院呢,怎么也算好医院了吧)中西医结合提供给小孩子们的药。吃吧,反正每天也那么多小孩吃过,不都没事么。

      附:小孩回国几天生病,发烧咳嗽,上医院两次。前后折腾了近两个礼拜。回来当天还在机场吐了。

      回来后再上吐下泻三天,然后就好了。这三天没吃任何药,只是按照这边儿科医生的嘱咐,按照一张单子上哪些能吃哪些少吃哪些不吃,然后就好了。

      • 家园 用不着悲观,迷信是源远流长的,科学是年轻有为的

        顺势疗法那么荒谬的东西,linus pauling还深信不疑呢,更何况河里颇有几位爱选择性的剪裁信息,跟这种人不具备理性讨论的前提

      • 家园 真是可笑,你用这个例子想说明什么?

        说明对中医不应该乐观?

        这个中成药颗粒就能代表中医?现在的中医药行业现状就能代表中医?

        你这就好象到中餐的快餐店里买一份快餐,吃了以后表示不满意,然后就对中国的饮食文化表示失望一样,未免有点所见不广了。

        中国菜本来就不适合做麦当劳那样的快餐,真正有水平的中国大厨也不会开这种快餐店。

        中医的代表剂型是经方,是汤剂,药店里那种谁都能买到的中成药,因为无须中医辨证,自然是什么病都吃不好也吃不坏的那一种了,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