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点评一下房市政策 -- 种植园土

共:💬99 🌺539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花,这个政策的目的大概不在于房价

      可能美元要升值了,有外流的趋势,美元外流相当于货币紧缩。房地产是中国最大的资本市场,打压房地产交易量可以很好的限制人民币美元的交易量,也就限制了美元外流,从而稳定国内货币供应量,否则宏观调控就是一句空话。

      当然人家设计的时候很好的区别了存量和增量的关系。成交量打压了,但是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能丢。刚需是用来拉动经济的,不是让你们这些地主地主婆套现,送孩子出国用的。

      这个政策表明,政府是非常依赖房地产建设行业的。今后10年,中国仍然会建很多房子。其实呢,算上在建的,中国人均已经40平米了。仅仅是保持现在的建设速度,10年后,中国应该有接近人均50平米的存量,美国也就65人均平米。

      看来,国家真是算无遗策,给这许多房子取暖降温所需要的能源,必定也是有所准备的。

      通宝推:brentpyz,
      • 家园 算人均没什么意义

        你和龚爱爱人均一下有意义吗

        • 家园 人均的意义在于资源消耗

          龚爱爱家房子不住人,但是冬天总不能不烧暖气吧。否则水管爆了怎么办?但是,烧水是要煤的,中国那有那么多煤去烧?就算有,敞开了烧,那么冬天里天天雾霾谁受得了?另外耕地呢?人均面积是可以反映耕地损失的。什么18亿亩早破了吧。

          • 家园 人均的意义还在于资源硬性约束

            截至2011年底,除香港、澳门、台湾之外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千万富豪人数第一次突破102万人,比上一年增加了60,000人,涨幅6.3%;其中亿万富豪人数已达63,500人,比上一年增加了3,500人,涨幅5.8%。目前,全国每1300人中有1人是千万富豪。

            中国已经有这么多富豪了,而富豪之所以是富豪在于其资源控制能力在社会生产经营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还有人认为是因为有几十套房子吗?)。未来的中国富豪的产生不太可能依据老富豪们的路数,而必须依靠全球市场全球资源在全球市场参与竞争,那种对人口红利孜孜以求的论点早该抛到垃圾堆里去。

            这个态势和我华几千年内生性的生产结构大相庭径。当然免不了有极强的买办势力企图复制伍秉鉴或者卡洛斯斯利姆埃卢,也免不了对国资国企发动一轮又一轮的攻击。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迈过这一关才能和美国谈谈“大丈夫当如是”的事情。但愿TG已经准备好迎接挑战了,不要再上演“仰望星空”的皮影戏。

            通宝推:河里的螃蟹,
      • 家园 矛盾不在于存量不足,而在于分配不均

        分配不均有两个方面

        1.地区差异导致的不均。地区差异一是资源集中的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差异;二是城乡差异。

        资源集中的城市基本按城市的政治经济地位排下来就是。基本格局就是首都、直辖市——省会、计划单列市——地级市——县城。这中间越往上人均住房面积越小,奇葩的北京似乎人均住房面积在跌,从人均21平米跌到人均19平米(户籍人口+长住人口)。这表明人口在向大城市流动,而大城市的建房事业虽然也如火如荼,但分摊到人均则远远落于地级市、县城之后。而因为地级市、县城的各类资源少产业聚集度低,就业岗位有限,造成人口稳定或外流,因而这里的建成面积品均到大城市的人头上是没什么意义的。(如果硬说要分拆大城市,疏散人口到各类地级市县城,这样就能够利用这些居住面积。这则是另外一个话题,就是大型城市、巨型城市及城市群落与星罗棋布的小城镇相比,在相同工业化消费的情况下,哪种更节省能源资源。看东亚国家与欧美的对比,我觉得可能前者更节省资源能源,因而对于中国来说,前者的路子更切实可行,即人口向大型城市聚集才是发展的方向。因而我也不明白新总理的城镇化到底是啥意思?发展成美国那样的车轮上的国家?汽油够使么?还是给私有化土地打个幌子。)大型城市中,就我所了解的,除杭州福州等少数省会以外,其余省会因其开发新区大力卖地大力盖房,其实房价近两年还挺稳定的,像成都、武汉、西安,重庆,沈阳等,楼盖得密密麻麻,还都是不顾容积率的高塔,有点空地就盖一栋,所以这些省会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也不小,而且有逐步增大的趋势。最奇葩的其实是北京,可盖楼的地其实不少,但每年的商品房供地指标很少,还都都完不成,位置也在偏远的五、六环。而三环内因为首都的因素,各类机关大院多如牛毛,路修得奇宽无比,因为景观问题还限高限容积率,又有公园、博物馆等各种公共设施,因而三环内基本没有商品房土地供应,只能二手房买卖,而北京好的资源基本又都在三环内,(北边也有一片,但房价也就追平三环内),造成三环内的房子供不应求,二手房价节节攀高。单就北京三环内来说,这个矛盾永远也解决不了。但北京6环的房价还要1万7、8甚至2万,就只能说北京政府为控制人口别有用心不供应土地了,因而北京的人均居住面积越来越小,而保定、涿州、廊坊、唐山甚至天津的高人均居住面积对此都没用,不能让北京的各苦主们享用。我的分析给出的建议就是,在北京定居无望的青年们,回省会城市可能性价比会更高一些。

        城乡差距则更简单,那种打工攒钱回乡盖三层房的行为若干年后看基本是浪费能源资源,打工的年轻人其实已经回不去农村老家了,如果不能留在打工的城市,最后基本会聚集在老家县城或地级市中

        2则是社会不公导致的分配不均。即各种稳拿们手里几套十几套几十套房子,而苦苦打拼的小青年卢瑟们住群租、住地下室、住城中村,一个月的工资却所剩无几,而且除了商品房还没有其他能够安居的路子。这样稳拿与卢瑟的平均无疑是没什么意义的,除了数字好看,谁知道接下来是否是腥风血雨呢。

        我倒是觉得,除了北京上海,大多数省会和计划单列市及一部分东部发达地区的地级市吸纳全国大部分的人口,并且在相对公平的情况下让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50,基本上房子的问题就解决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综合来看的话,增加二手房交易税目的有三个,一是打击投机,

      二是继续吃土地财政,三是进一步搜刮民财。

      增加二手房交易税短期内不仅会推高二手房价格,同时也会推高新房价格。二手房的买主基本上都是有刚性需求的人,因为新房价格太高,买不起新房,才会考虑去买二手房,能买新的,谁会愿意去买旧的呀,现在二手房交易税上去了,卖房子的人必然会把这一部分税率转嫁到买家身上去,二手房价格上涨,既然二手房价格都上涨,新房没有不涨的道理,以前是新房上涨带动二手房价格上涨,现在是倒过来了,现在想买房子居住的人可真的是举步维艰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