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这个国家会好吗: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 -- 冉重光

共:💬284 🌺1182 🌵4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 家园 用街边自动售货机替代小贩, 下雨用人工智能提价雨伞怎么算

                人工智能完全可以晴天低价,雨天涨价来为售货机主人实现利润最大化。自动售货机本身的社会劳动成本不会因为晴雨变化,就剩编程,获得晴雨信息的平均劳动?

              • 家园 按照我粗浅的理解

                供求关系的解释应该是这样的。

                在一定的局限条件下,供求曲线向右下倾斜。在这个例子里,就是在晴天的时候,同样的雨伞,在路边小贩那里出售,价格越低,销量越高,价格越高,销量越低。曲线是向右下倾斜的。

                下雨的时候,局限条件变了,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价格上涨了,其中一种解释,就是需求增加了,供应一时跟不上。根据这个现象画出的供求曲线,就是这条曲线向右移动了。

                这个仅仅是一种针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如果过不同意这种解释,也没有关系,只要你找到一个下雨天,路边小贩卖伞的价格不升反降,就推翻了,但需要切记的是,局限条件的变化仅限于晴天雨天,呵呵。

                • 家园 供给和需求是两条曲线

                  一条供给曲线,一条需求曲线,相交处为均衡价格和产量。

                  你的解释只说了需求曲线的移动,光是需求曲线解释不了价格,得是它和供给曲线的交点。一般情况下,需求曲线斜向右下,供给曲线斜向右上,所以需求增加,交点提高了,价格上涨,产量提高。从供给曲线来看,也意味着成本上升了。

                  供给曲线水平和斜向右下的时候,需求增加,价格就会不变或下降,因为相应的成本下降或不变。比如,空军招标采购新型飞机,只买10架,厂家要价每架1一个亿,要是买100架,厂家要价就降到8千万了。

        • 家园 劳动价值论和需求理论不是一个层面上的

          兄台的表述中没有分清价值和价格的概念。马克思提到的价值,更准确地说,是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使用价值,也不是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或者其他什么价值,更不是价格。价格随市场的供需关系、议价能力等等因素而变化,这一部分可以用效用理论、供需曲线等等给予唯象的解释,很直观很通俗很容易让人接受。但这些理论都不是本质性的,只能解释局部的、表象的、暂时的一些经济现象,比如你提到的雨伞问题,但对于社会层面的、长期的、本质性的东西缺乏认识。仍然以雨伞为例,其价格是随天气变化的,但长期下来,存在一个平均数,需求理论只能描述部分波动的现象,而劳动价值论可以解释这个平均数背后的隐含的意义,并且指出了其长期变化的原因--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

          举例来说吧,以金银的比价为例,历史上长期在1:12左右,而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比值不断升高,最近达到的1:50,也就是说,白银相对于黄金贬值了大约4倍。为什么?当然有人会用供需关系来解释,是因为白银产量的大幅度增加,而同时期黄金的产量增长缓慢,所银贱金贵。这么说并没有错,但我们要追问,为什么白银产量会大幅度增长?是因为现代工业改进了提炼技术,降低了“成本”--开采等量白银需要耗费的劳动时间,换句话说,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单位劳动时间可以得到更多的白银。后者才是银价下跌的根本原因。如果单单从供需关系上看,现代黄金的年产量也是大大高于古代的,但是一直没有什么太好的方法开采黄金,即便用现代工业代替人工去淘金,其成本(价值,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没有大幅度下降,所以金价一直居高不下。

          在上面的例子里,劳动价值论不但可以解释价格波动的原因,而且能给出定量的结论,即金银比价等于开采花费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之比,这是一个可供验证的数字,符合现代科学的范式。从科学范式的角度看,用天文学做比方,需求理论类似于托勒密的日心说,本轮均轮一大堆,也能解释一些现象,但极其繁琐和有限;而劳动价值论相当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不但天体的运动问题迎刃而解,清晰、简洁和准确,而且能预言看不见的行星。二者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

          我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无论是天上的星星还是地上的商品,很容易被五光十色的表象所迷惑,想当然的认定一些东西作为思考的出发点。当我们看到日升月落、繁星点点,很自然地猜想它们的运动是相互关联的,于是就试图去找出这种关联,托勒密是一位伟大的学者,但不幸的是他过于自然的把地球当作了运动的中心,把参考系的原点设定在地球上,以此为基础去描述日月星辰的运行,结果变得十分繁杂和不可琢磨。哥白尼把坐标原地放到太阳上,一切就豁然开朗了。当然,后来爱因斯坦进一步告诉大家,坐标系都是相对的,那是后话。

          在经济学上也是同样,市场上的商品琳琅满目,价格起伏波动,忙不迭地试图找出些规律,于是很自然的把卖方买方供给需求放在一起拟和,正如托勒密站在地球上计算天体的轨迹,于是就被各种令人眼花缭乱表面现象彻底淹没了。其实如果跳出市场(地球),换个坐标系去观察,以生产(太阳)的坐标去观察,就会发现,缤纷杂乱的背后的规律--劳动价值论(日心说)--带来的图景却是清晰简明的,不但能解释现象,而且能作出预言,能揭示出新的知识。正如勒维耶凭纸和笔发现的海王星的存在,马克思运用劳动价值论发现了剩余价值的秘密。相比之下,需求理论、效用学说能提供不了什么。

          最后再多说几句,很多人在考虑价值和价格问题的时候,很容易犯以下错误:

          1,把其他价值(使用价值等等)误为交换价值

          2,把(交换)价值和价格混为一谈

          3,把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理解成价格违反价值

          4,把个别场合下价格对价值(平均数)的偏离当成对价值率的否定

          5,把一切被交换的物品当成商品

          6,用非正常社会环境的场景去否定价值规律

          7,把价值形成的过程--市场、供需--当作价值形成的原因

          ......

          和其他所有科学理论一样,劳动价值论有其适用范围--正常的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商品经济,战争情况、丛林部落、情人互换信物等等情形不使用此规律。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包括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实现交换价值的载体,市场是实现交换价值的地点,供需是实现交换价值的过程,商品经济通过价格的上下波动去寻找并最终体现交换价值,从而完成个别劳动转化为社会一般劳动的过程,最终实现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和劳动成果按比例分配。

          最后两点是一切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违反劳动价值律,轻则经济危机,重则亡国灭种。这可不是什么好用不好用的问题,而是生死存亡的问题。有人可能觉得这纯属夸大其词,其实不然,试举例说明:我国原来搞平均主义,统购统销,全国统一定价,商品价格背离价值,违反了价值规律,于是工厂无力更新产品、落后产能无法淘汰,国民经济停滞不前,后来搞商品经济、市场调节,也就是按(资本主义)价值规律办事,经济发展的成果大家有目共睹。

          当然,现在经济发展又遇到问题,价值规律也是需要与时俱进的。价值规律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也有其价值规律,商品经济是实现(资本主义)价值规律的一个途径,但不是最公平的,更不是唯一的。价值规律的核心作用是:把个别劳动(张三炼铁、李四挖沙、王五摞砖)转化为社会一般劳动(盖成房子)、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每年种多少地、盖多少房子、织多少衣服)和劳动成果按比例分配(粮食给谁吃、房子给谁住、衣服给谁穿)。唯有如此,人类社会才能存在并进步。

          通宝推:蜜饯,海底鼠拨土,删ID走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老兄说的很有道理

            但是对于价值规律不能未必这一段的逻辑我还没有太看懂 不知钻石兄能否举一下具体的例子 顺便说一下逻辑关系 比如说 某场生产货物a按照价值规律应该定价为A但是因为统销统购的原因政府定价为B结果造成了原因c(为什么无力更新? 既然是统销统购全国统一分配怎么会出现无力更新的情况呢 小弟不明白)

            • 家园 大致是这样的

              举例来说,比如某产品市场销量2万件,官方定价100元。

              甲工厂厉行节约,生产成本为80元,产量1万件,利润大部分上交国家,于是工厂无力进行自我更新。就算不上交,比方说用来改造生产线,把成本进一步降低到70元,来年也还是只能做1万件,不能擅自扩大产量,也不能用降价的办法抢市场,多赚得有限,如果技改、更新的投入比较大,就无力负担了。

              乙工厂铺张浪费,生产成本为100元,产量1万件,也能过得下去,不会从市场上消失,哪怕亏损了也有国家补贴支撑(本质上来自于甲工厂的利润),来年照样用100元的成本产1万件产品。

              所以,这种情况下,甲工厂既没有动力也没有能力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乙工厂不会被淘汰。当然,国家会把收上来的利润重新分配,建立新工厂、开发新产品,不过开发任务搞不好会交给乙工厂,甲工厂反到不能进行产品更新换代。过去管这种现象叫“鞭打快牛”、“奖懒罚勤”。

              以前中国实现这种计划体制也有其必要性和好处,那时的中国严重缺乏重工业、各种工业品极度匮乏,采用统购统销、利润上交的办法可以把不多的几座工厂所产生的利润集中起来,开办新厂、办重工厂、发展社会急需的工业部门,这样可以快速地扩大工业规模,同时避免把极为有限的资源消耗在同业竞争之中。后来随着中国的工业基础逐渐建立,产品越来越丰富,这种体制的弊端就逐渐显现出来了,再后来就是改革开放了。

              实际上,上面例子中该产品的“价值”(平均必要劳动)应该是90元。市场经济条件下,甲工厂只要把价格降到95元,让价格向反映价值的方向波动,就可以把乙工厂完全赶出市场,同时自身扩大产量,增加的销量可以补偿乃至超过降价的损失,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产生更大的利润空间,让企业有动力也有能力进行更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

              PS,老兄的键盘是不是逗号键坏了,看得好累,呵呵。

          • 家园 尽管我不同意钻石兄的观点,

            但你这篇文章写的还是非常有水平,佩服,花之。

          • 家园 钻石兄让我想起安德森

            两位都对资本论研究得很透。

            这篇文章有个很有趣的观点,就是把劳动价值论比作日心说,牛顿万有引力,这么说,兄台是认为劳动价值论是一种科学理论,对吧?

            如果真的是一种科学理论,那么,兄台就要允许我不停地挑错,不要嫌我啰嗦,毕竟,科学精神就是如此,就是求错,没办法证明错的,就当作对的了。

            科学理论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可以用来解释现象,但是,只要有一个现象解释不通,(不用多,一个足矣!)我们就可以说这个理论有问题,要么,我们可以修正这个理论,要么对这个理论加上限制条件。需要提醒一下的是,限制条件加多了,这个理论也就没有什么解释力了。

            好,我啰嗦完了,还是回到正题,准确的说,是回到提问时间。

            对于雨伞的问题,有两个情况兄台没有说清楚的,何为长期?一年算不算长期?还是要10年?

            何为“必要”劳动时间?再举个例子,有两家雨伞厂,一家厂生产的雨伞长期质量不好,卖不出去,另一家厂,质量很好,长期供不应求,但是两家工人的劳动时间基本一致,你能够说这两家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一致吗?

            对于白银的例子,我也完全可以用供求理论来解释,对黄金的需求,远大于白银的需求,用这个理论来解释有什么问题呢?固然提高生产率可以解释,假如有某种新的工业应用需要大量的白银,你还能肯定黄金白银的价格比例还是如此吗?

            最后再提一个分配的问题,哈利波特的作者,不过是几年时间写了7本小说而已,居然就成为了英国的女首富,请问这个可以用劳动价值论来解释吗?

            最后的最后,要过年了,向钻石兄拜个早年,您的回帖,我可能要过完年才继续探讨了。

            • 家园 欢迎质疑,简单回答一下

              兄台说得完全正确,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劳动价值论是可以而且应该大力质疑的,即便被推翻了也不要紧,那只会更好,因为这意味着更优秀的理论诞生了,正如相对论“推翻”了牛顿力学。

              你提出的问题也很有意思,但要认真解释起来篇幅实在太大,马克思一辈子都没写完、又被恩格斯续了两厚本的内容,可不是俺一条小河鱼用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姑且最简略的说说吧。

              什么叫长期的问题--个人估计,基本上以年为单位就差不多了,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也没有做过具体的调查和测算,姑妄听之。

              雨伞厂的问题--实际劳动时间不等于“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有高下之分,实际劳动时间少于必要劳动时间的厂子可以获取超额报酬,相反的厂子就会入不敷出。上面只考虑了同质产品,如果要比较不同质量的产品,需要先说明“必要”二字的含义:只有那些被成功卖出去的产品,完成了从个别劳动到社会一般劳动的转化,被社会所接受的,才算必要劳动。劣质产品因为无人需要,其劳动不构成社会必要劳动,或者需要打个折扣,因为愿意购买的人数少,所以其中包含的“必要”劳动少。换句话说,生产劣质产品的劳动不是社会必要劳动,所以是卖不动的--不被社会所承认,也卖不出价钱--包含的必要劳动少。

              白银问题--如果出于某种需要,对白银的需求大增,短时间内无法迅速提高产量,无疑价格会上扬,这部分短期现象可以用供求理论描述。接下来必然有人投资办厂,即投入大量的劳动,生产这种有利可图的产品,一般来说,从长期看,这会导致产量上升,价格回落到其价值上,价值规律在长期和平均的意义上有效。如果产量仍然不能增加,这等于单位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增加了,价格维持在高位,同样符合价值规律。

              哈利波特的问题--从正统马克思主义来说,只有从事物质生产才算劳动,所以写书不算,问题不存在,呵呵。如果稍微冒险做一点推广的话,精神财富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妨这么算,《哈利波特》的必要劳动时间等于大家一起写书、其中出现一本《哈利波特》所需要的总写作时间,其他人一无所获,罗琳女士得到所有的报酬。这有些类似于淘金时代的情形,比方说有1万个人上山淘金,每人找了10个小时,其中一位捡到狗头金一大块,其余的空手而归,那么,这块金子的“价值”是10万个人工小时,而不是10个。

              最后,劳动价值论涉及很多概念和推理,有些需要仔细的定义和解释,有些俺一时也没想明白,等有点思路了另起个楼讨论,就不继续歪楼了,大家还是接着读楼主的精彩连载吧。

              最后之后,也顺祝新春愉快!

          • 家园 这段深有同感

            从科学范式的角度看,用天文学做比方,需求理论类似于托勒密的日心说,本轮均轮一大堆,也能解释一些现象,但极其繁琐和有限;而劳动价值论相当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不但天体的运动问题迎刃而解,清晰、简洁和准确,

            如果可以类比,现在的各种学说只要搞复杂了,多半搞错了。

          • 家园 这段真酣畅

            我反正是第一次看到劳动价值论被解释得如此流畅,不仅要送花,而且要说谢谢。

            不知道钻石兄对徐友渔的那两个问题怎么看?

            1,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建立起来以后,怎样保证政府领导人不会腐化变质、搞独裁专制,背离无产阶级专政建立的初衷?

            难道只能每个7,8年来一次自下而上的文革?

            2,把资产阶级和私有制消灭以后,不按照市场的原则来分配,怎样保证大家还有动力努力工作而不是偷懒?

            只能以三八红旗手劳动模范这样的精神刺激来鼓励?

            • 家园 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被塑造的

              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被塑造的,如同听到铃声吃东西的动物,从小到大经历的各种刺激塑造了现在的我们的思维,这思维又指挥着我们的行动,如果把人放在仅有雷锋的世界里几十年,他不想成雷锋都难。切记,我这个雷锋仅代表一种符号。

              • 家园 我同意这个说法

                不仅仅是价值观和人生观,包括世界观也是,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其实也是别人不停告诉我的。比如一出生后就告诉一个小孩地球是宇宙中心,或者上帝7天造世界,那么他也就信一辈子了。三观与周围人不同的人是很孤独的,我经常发现我就有这种感觉。

            • 家园 谢花,再多说两句

              你提的两个问题算是提到点子上了,都是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的根本问题,也是之所以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原因,包括前苏联和新中国的前三十年,都没有解决好这两个问题。究其原因,还是没有把劳动价值律认识好,把国有制、计划经济和平均主义当成了实现价值规律(个别劳动到一般劳动)的手段,以为这样就没有剥削了,其实不但仍然有剥削(国家资本主义代替自由资本主义),而且对生产的促进作用还赶不上自由资本主义,于是垮台的垮台(苏东巨变)变色的变色(改革开放)。

              至于第一个问题,腐败变质的根本原因在于剥削的存在,原来和现在的所谓社会主义,无论叫不叫初级阶段,其实都是国家资本主义,只不过剩余价值归国家所有,工人拿到的工资仍然是劳动力再生必要条件。所以太祖晚年也说,“八级工资,按劳分配,货币交换,和旧社会没什么两样”。剩余价值的产生是贪污腐败的根本土壤,贪污腐败是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只不过表现形式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合法”利润变成了非法所得,占有者从公开的资本家变成了披着共产党外衣的实际上的资本家。而对生产资料(国有企业、土地、资源)的占有,就是导致独裁专制的根源,无论这个占有者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所有这些都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靠运动解决不了,即便是千年一遇的太祖也没有办法,除非是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

              至于什么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题目太大了,俺只能随便说点不成熟的看法。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不是通过商品交换来间接实现的(市场、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而是直接实现--劳动者在劳动完成后立刻得到其价值,即用等劳交换(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代替等价交换(出卖劳动力换取工资),结果是个别劳动之间转化为社会一般劳动,也就免去了剥削,没有了剩余价值,贪污和腐败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具体实现可能是这样的:比如某工人一天做了10双鞋子,每双鞋子的社会必要劳动是10小时,扣除原料、机器折旧等等项目,新增价值为1小时,则该工人获得“10劳动小时”作为工资,不是货币工资,而是10个“劳动小时”,用它可以换取其他等值的劳动产品,比如20斤大米。当然,实发之前还需要扣税(用于国防和公共建设)和扣保险(用于医疗、养老等等)。对此一定会有人提出无数疑问和反驳,譬如如何计算小时数、管理和研发人员的工资如何计算等等,俺只能高悬免战牌,同时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共同思考这个问题。

              这同时也回答了你的第二个问题,如何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避免平均主义。等劳分配不是平均分配,仍以做鞋为例,一个心灵手巧、踏实肯干的工人每天做15双鞋,每双鞋的价值是1劳动小时(各项合理扣除后),于是得到15“劳动小时”的报酬;如果另外一个工人磨洋工,一天只做了5双,则只得到5“劳动小时”。这是真正的多劳多得,奖勤罚懒。这不等于曾经的计工分那套东西,这里计算的是“必要”劳动,不是劳动时间的简单累加,偷懒混事是不行的,也不是平均分配,如果能通过科技降低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用更少的实际劳动时间创造出包含更多必要劳动时间的产品,就能得到更多的“劳动小时”,这会大大提高劳动者的干劲和创造力。

              需要额外说明的是,这里的“劳动小时”不同于货币工资,是表现平均必要劳动的,工人直接得到其(社会必要)劳动所产生的价值,所以就不存在对剩余价值的剥削。这不是通过市场和商品去实现,否则按照市场、商品和货币工资的办法去运行,仍然会产生剩余价值和剥削。还必须指出的是,这种方式只适用于社会化大生产的部门,比如钢铁、电力等等,对小生产者、个体户和包产到户的农民等等不适用。再补充一个前提,所谓的社会化大生产必须囊括足够多数的人类社会范围,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要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才能实现社会主义,这个“大”字十分关键,小国、穷国是不行的,所以到目前为止,所谓社会主义国家都不是社会主义,至少不是马克思意义上的社会主义。

              通宝推:海底鼠拨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