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这个国家会好吗: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 -- 冉重光

共:💬284 🌺1182 🌵4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这个国家会好吗: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

    冉重光(作者ID)

    第一编 盛世危言: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崛起”

      第一章 从马克思谈起(代序)

      过去中国十年的经济表现,相对于其它国家,包括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值得骄傲。但有些方面,问题却很突出。有很多人对社会现状感到不满,甚至是很愤怒。

      2011年9月,我和一个老朋友坐在一起聊天。他说:“有一个刚从复旦大学毕业的朋友,现在北京一家报社做编辑。找了个女朋友,准备结婚。但是买不起房子,女方的家里死活不同意。他为此很懊恼。”

      在我们这个时代,这已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情况,不值得大惊小怪了。

      他又说:“现在这个社会,让很多很优秀而又踏实肯干的年轻人,对未来失去希望。这不是他们的错。但他们却搞不清楚为什么,因而把责任归结到自己头上,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他们为自己不能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而感到自责。这是在伤害一个民族的元气!”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就很气愤。

      我这位朋友很早就在北京安了家,几年前还给父母在北京买了一套,并不为自己买不起房而愤怒。他也并不认为一个人刚大学毕业就应该买房。关键是:这一代年轻人,正在对未来失去希望。他们已经感到:通往美好未来的道路正在变窄,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正在变得越来越小。

      这些年,房价上涨,消停一会儿,物价又开始上涨;物价放缓了,房价又开始上涨,一轮接着一轮,让人看不到尽头。埋头苦干的人,收入赶不上物价,更赶不上房价。相反,却有一小部分人,可以几乎不怎么努力,就可以获得巨大的财富。整个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在不知不觉中已被颠覆。

      这种情况的成因,后文会细说。但这种现象是明白无误的:

      中国经济在以有史以来最快的速度增长的同时,整个社会却普遍积累了巨大的怨气,有很多人对自己的生存状况很不满意,年轻一代逐渐对未来失去希望。勤劳致富、付出总有回报的理念正在被淹没;投机取巧、追求一夜暴富的心态正在逐步占据主流。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显而易见——分配不公。

      反对分配不公,主张分配公平,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说:

      在个人天赋、学历、经验差不多的情况下,一个人如果付出与别人相等的智力或体力上的辛苦,就应该获得差不多的回报。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

      如果社会现实和这条原则偏差太大,就叫分配不公。

      这条原则,反应了人类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比一般的法学原理或经济理论更高一级的社会基本原则,属于“自然法”。只能用它来检验理论和社会制度,而不能相反:用一种理论和制度来检验它。除非这个理论直接反应了比“分配公平”更高一级的道德法则,比如人类生命、尊严的平等,以及一些家庭伦理等等。

      就像不能因为一个地方政府的立法而推翻某条宪法条文一样。一个专家学者不能说:市场机制或者别的什么制度,已经被论证为最完美最公平的制度了,所以,只要是从这个机制里面出来的分配结果就是公平的,普通人无权质疑。

      对于这套说辞,我们可以回应说:“无论何种所谓‘完美’的制度,只要在实践中确实导致了严重的分配不公,它就必须加以改革。”

      在经济理论上追根溯源,谈到经济增长,大家会想到亚当?斯密;而谈到分配公平,则往往会想到卡尔?马克思。

      对马克思,小的时候我很崇拜。因为平时宣传的、课堂上讲的、书上写的,都是他的理论,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非常系统深刻,不服不行。所以对他用辩证唯物主义推出来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也很相信。

      长大以后,到了大学里面,突然发现老师们说的、书上写的全部换了一套新的说辞,都在说马克思的错。仔细想一下,里面确实问题很多。

      比如劳动价值论。商品里面融入了多少人类劳动就应该值多少钱么?这个跟现实差距太大。一块木板,如果一个人费劲力气把它锯成锯末,它的价值、使用价值、市场价格必然同步下降。

      所以,还是马歇尔的边际效用理论更好一些:供需关系决定价格。一件商品值多少钱,主要还是它能为消费者提供多少效用,生产成本只是一个技术制约。

      价值论敌不过效用论,这是经济学发展几百年后得到的一个共识。

      徐友渔在一篇文章里面总结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两个问题: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建立起来以后,怎样保证政府领导人不会腐化变质、搞独裁专制,背离无产阶级专政建立的初衷?第二,把资产阶级和私有制消灭以后,不按照市场的原则来分配,怎样保证大家还有动力努力工作而不是偷懒?

      他说,人类20世纪的实践证明,这两个问题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运动。

      这个批评,是很深刻的。

      看了这些东西以后,我很快就开始对马克思主义变得厌恶起来。

      但是,有一天,我去上一位研究世界经济史的老师的课,她也跟我们谈起了马克思主义。

      她说:

      “英国圈地运动时期,农民的生活确实很悲惨。耕种了多少代人的土地,地主说把你赶走就赶走,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赶走以后进入城市流浪,还要遭到酷刑。在工厂里面工作,条件确实很恶劣。很多童工啊,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大量的染上重病,很年轻就死掉了。工人的生活条件也很恶劣,没有任何劳动保障,连饭都吃不饱,十几个人挤在一个小房间里面,卫生消防措施都很差。中国现在什么血汗工厂,跟那个时候简直没法比。当时的那种状况,真的是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的。

      所以我们看马克思,要是专门看他的观点,确实不理解。不就是说资本家剥削工人嘛,工资低一点,你好好说嘛,干嘛非要喊打喊杀的?还要搞暴力革命,血流成河,才能建立理想社会。真是太极端了。

      ——但你要看马克思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实际状况。工人阶级、底层人民真的是活不下去了。工人搞暴动,并不是受了马克思的鼓动。英国纺织工人的‘卢德运动’,就是砸机器。这并没有什么理论指导。工人看到一采用新机器,自己就要失去工作,基本生活都没有保障,老婆孩子都要饿死。他们想不通这是为什么,就是觉得太不公平了,所以怪罪到机器身上。”

      这段话对我启发很大。从此以后,我才开始认真的读《资本论》。

      《资本论》这个书很厚,其中有可能三分之二的篇幅是在引用各种调查报告,说工人农民的生活如何如何悲惨,从圈地运动开始直到马克思生活年代的各种调查报告。基本都是第一手资料,可信度很高。

      后来的研究者很不重视这个部分。有些学校出版《资本论选读》,就把这些事实材料系统的删掉,光剩下理论分析。可能是有些编辑觉得:这些材料都过时了。而且,马克思引用得也太多了,看起来有点啰嗦。学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主要是学习他的理论框架嘛,这才是精华。然后用这个理论来分析现在的问题,就可以了。

      但看完《资本论》以后,我觉得这样做,就是把马克思思想中最精华、最具有永恒价值的部分给删掉了。而保留下来的,却是一些有很大缺陷的、过时的抽象理论。这是在舍本逐末。

      马克思自己说过两句话,一句叫:“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费尔巴哈哲学提纲》)” ;另一句是 “空谈和实干是不可调和的对立面(《马克思致燕妮?龙格,1881年4月11日》)”。

      这两句话反应了马克思为人做事的基本态度。

      马克思是理论家,却坚决反对空谈、提倡实干。他做理论研究——尤其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自己所看到的现实世界,而不是让自己的理论永垂不朽。

      “这个社会太不公平。占社会大多数的底层人民,一年到头辛苦工作、不得休息,却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维持,眼睁睁看着爱人、孩子、父母和他们自己死于贫困、饥饿和因工作居住环境的卫生状况而导致的疾病。但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生产不出足够的物质财富来分给大家。有极少部分人,不需要怎么辛苦就可以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也不肯多分一点点给贫苦人民。这种社会,必须要加以改变。既然和平的改变没有希望,底层人民就有权利用暴力的方式来改变。”

      ——我想,这才代表了作为政治经济学家的马克思的深层次想法。

      他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现实世界。如果世界的真实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他的理论就需要修改,一些具体的结论就会过时,或者说看起来是错误的。

      因此,如果我们把《资本论》里面反映现实的内容删掉,只留下理论分析,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就会变得很空洞,脱离实际,有些地方甚至很荒谬。

      “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唯生命之树常青。”

      这是歌德的话,马克思也曾引用过。

      那么,用这句话来检验马克思自己的理论,他会表示赞成吗?

      我想是的。

      时至今日,人类社会和经济学又发展了一百多年。要从马克思的理论中找一些错误的甚至是荒谬的地方,并不难。

      这些理论,是灰色的。

      但生命之树常青。

      现存于世上的人们,依然在生活,要为自己家人的幸福而辛苦奔波。他们为此付出的努力,应该得到公正的回报。如果这种公正得不到实现,有良知的人们,就会感到愤怒,就会为此而奔走呼告,要求改变。

      所以,我终于还是理解了、赞同了马克思。

      就像那位讲世界经济史的老师所说的:

      “如果你生活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看到那种悲惨的现实,很可能你也会跟他一样,呼吁底层人民拿起武器,跟资本家对着干。”

      郎咸平教授最近与人合作,出版了一本讨论马克思思想的书。这本书我还没来得及拜读,无法评价。但在为此书做宣传的演讲中,郎教授说,今天的全球经济危机,早就在马克思的预言范围之内。所以马克思很伟大。

      我想,马克思恐怕很难同意用“预言是否准确”来衡量自己理论对错与否。马克思对自己理论的要求是“改变世界”,而不是做空谈家和预言家。

      实事求是的讲,马克思的很多预言落空了,没有变成现实。对此,马克?斯考森在《现代经济学的历程》一书里面,一条一条的做了梳理,说马克思的哪些预测没有实现。这里不一一列举,总之就是很多。

      但是,马克思的这些预言之所以没有实现,是因为预言成真的前提条件已经被他改变了。

      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将很快走向崩溃。

      这个预言失效了。

      因为他所极力反对的那种低级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消亡了。现在的资本主义制度已在其基础上做出了巨大改变:

      针对富人的高额累计的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税普遍开征;工人的劳动权利得到了更多的保障;劳动条件改善了;童工被禁止了;工人组织工会的权利受到法律保护;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也建立了起来。今天世界各国的劳动者,获得了马克思所在的时代不可想象的权利保护。

      这种改变的原因很多。但以马克思的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显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他所反对的制度和那种制度下的当权者,因为害怕他的预言变成现实,被迫做出了改变。

      所以,马克思的预言失效了。

      但他的理论却是成功的,因为它已经改变了世界。

      简单做一下总结: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其伟大之处,体现在两个地方。

      第一,它是一种“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它建立在对社会现实非常深刻而具体的了解的基础上,包括历史的和现在的事实。其核心关注点始终是:事实是什么?应该怎么改进现实社会?而不是脱离现实去空谈理论。

      第二,它是一种“有良心”的经济学。

      它为那个时代的底层人民呼吁,要求实现社会公正。它将人类的基本道德法则置于经济理论之上,而不是相反。

      从这个角度来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难以真正驳倒的。他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在分析什么是价值、什么是剩余价值的时候,或有漏洞,有过时的地方。但这些缺陷难以动摇其根本:

      一个人付出了劳动,就应该得到公平的回报。

      如果现实是大部分人付出了劳动,却得不到公平的回报。那么,就应该想办法改变这个现实,以及造成这种现状的制度。

      ——这应该成为我们分析一切经济现实的基本出发点。

    通宝推:拈花虎,江山如此多娇,发了胖的罗密欧,上古神兵,avalon,ghui,鹦鹉螺,李寒秋,海底鼠拨土,米宝,查查,netsouth,高野谪客,脑袋,iamzlx,回旋镖,Lioncat,滴语,波波粥,西行的风,相信逻辑和常理,朱红明,哈酷,zirun99,子承父业汪文轼,芷蘅,燕人,
    • 家园 【连载32】第十一章第五六节通货膨胀的结构危害

      五、通货膨胀的结构危害

        我们前面一节分析的货币数量的增减与实际产出的变动关系是已经被主流宏观经济学所证明了的。简单来说,就是货币数量的增加,从长期来看,只能改变价格水平,不能改变实际产量。因为它在拉动需求边界上升的同时,会让劳动力、土地等各种生产的投入品价格上升,这样生产成本也会跟着上升。最后的结果就是社会生产成本曲线AC和需求边界的DF的交点只会向上移动,不会向前移动。

        这个道理很好理解:社会生产能力不提高,单纯靠多印点钞票,不可能提高这个社会最后真正生产出来的有用的产品数量。

        但是,这个分析只包含了总量增减的概念,而我们的经济在总量变化的同时,还会有结构变化一同发生。所以,还需要把结构主义的经济学思想也考虑进来。这样,通货膨胀就不仅仅会导致经济总量的增减,还会对经济结构产生影响。我们学习西方的经济理论,也不能只需要它最容易理解的微观宏观思想,也应该把它的结构化的经济发展思想吸收进来。

        为了把问题简单化,我们用前面那个生产粮食和房子的A国来继续举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1-14 A国经济的结构化的经济发展分析框架

        假设现在A国的生产能力,主要是土地和劳动力的投入,只能满足一年生产10000公斤粮食的需要。超过这个量,土地的承载力就会太大,来年肥力就会下降,生产不了那么多粮食;劳动力就会过于劳累,身体受损,第二年的生产能力也会下降。这个10000公斤粮食,就是现有生产条件下的生产-需求的平衡点。用我们的分析框架来表示,就是AC曲线和需求边界DF相交于点C。

        现在我们假设,A国有某人突然在深山里面发现了藏在里面的1000公斤黄金。于是,A国的货币数量就翻了一倍。

        发现这1000公斤黄金的人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拿出来平分,原来有1公斤黄金的,就再发给1公斤黄金。这样大家都知道手里的黄金的数量翻了一倍,于是所有价格一起上涨——粮食、劳动力、土地。相当于生产成本曲线和需求边界同时向上移动,产量还是10000公斤粮食,不过是价格从每公斤粮食0.1公斤黄金变成了0.2公斤而已。

        这种情况在现实经济中,相当于政府更换货币。比如中国发行第N代人民币,宣布1元钱可以换成2元“新钱”。这样新增的货币就完全按照原来的分配方式增加一倍,所以,不会发生任何经济结构的变化,原来卖1元的东西改成卖2元“新版人民币”就行了。

        但在现实中,货币数量的变化不可能如此平均分配。总是谁能控制中央银行或金融机构,谁就能从中多获得货币增加的好处。这种具体的分配格局我们后面再仔细分析。总之,它不可能平均分配。

        回到A国这个例子上,这种谁控制货币发行权利谁就占便宜的事情。就相当于发现1000公斤黄金的那个人,他不把发现的黄金拿出来平均分配,而是自己独吞了——这对他来说是更现实更明智的选择。

        于是,他拿着这1000公斤黄金,就不会全部拿来买粮食,让粮食上涨一倍。他会追求更高档的消费。他一个人的粮食消费还是跟原来一样,所以粮食价格不会因为他获得了黄金而上涨。

        他的选择是用来买房子。雇佣劳动力、购买土地来给自己建豪宅。于是,经济结构改变了房屋数量增加了。

        这些黄金会通过工资、地价的形式支付给A国的其他居民,最后,1000公斤黄金全部流入经济体系,导致了物价的普遍上涨。由于有很多的劳动力和土地被用来盖房子了,社会生产能力没有改变,到了第二年,用来生产粮食的土地和劳动力就不够了。粮食产量不足,就会开始闹饥荒。

        这个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修建的房子拆掉,改成土地重新耕作。但这又需要投入劳动力,需要等待一年的时间。

        所以,这种更符合实际情况的通货膨胀,它的影响就是在改变总量的同时,扭曲经济结构。制造一种短暂的错误的“价格信号”,让经济结构“优化”。但其代价却是经济资源被过多的利用于高档消费。等到问题被发现的时候,仅仅靠压缩总量是不行的,还必须改变结构。而结构的改变,比总量的压缩,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通货膨胀最大的危害,也就在于此。

        所以,通货膨胀不仅对经济发展“没有用”,只能影响价格水平而不能提高实际产量,还对经济发展“有害”,会导致严重的经济资源的配置失衡和浪费。

        ++++++++++++++正文++++++++++++++++

        ++++++++++++++正文++++++++++++++++

        六、结构化的经济发展分析框架对经济泡沫化的解释

        有了前面的基本概念的铺垫。我们开始用“结构化的经济发展分析框架”来解释一系列现实经济问题。

        我们前面提到了货币增长可以分为内生增长和外生增长两类。其中,内生增长是指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可以通过利用信贷杠杆、金融创新或加速货币流动的方式来放大货币实际供应量。

        内生因素所带来的货币供应量的扩大,不仅会改变有效需求边界,还会通过提高资本品价格来推动生产成本曲线向上移动。在此过程中,分配格局将会发生改变,资本所有者获利最大,而持有较少资产的劳动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将会下降。具体分析如下:

        社会总需求可以分为消费和投资两个部分,而消费和投资的需求弹性并不一样的。为了把二者的需求弹性特点更好的凸显出来,再把消费分为普通消费和奢侈品消费两个种类。

        普通消费的需求弹性较小,而奢侈品消费的需求弹性较大。相对于普通消费,投资需求的需求弹性也更大:人们的收入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以后,才能有余力进行投资。

        所以,可以认为需求边界大致由如图11-15所示的两条曲线组成。Xc代表普通消费品的需求曲线,Xi代表高档消费品的需求曲线(图中的长虚线)。此时,普通消费品的实际产出为价格P1在Xc上对应的产量Xn,投资品和高档消费品的实际产出为Xm。Xn+Xm=X1。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1- 15考虑消费与投资需求弹性差异的结构化经济分析框架

        (关于这个需求边界的“拆分”的概念,大家可以回头看一看前面用“恩格尔系数”和“三次产业变动的配第-克拉克定理”的例子来温习一下。)

        一般情况下,这个社会的普通劳动者工资主要用于满足其普通消费需求,或者说其普通消费需求占其总支出的比例较高;而企业家或者资本所有者由于获得了更多的收入,他们的普通消费需求占其总支出的比例相对较低,可以有更多的钱来用于投资、再投资和购买奢侈品。(穷人和富人之间这种消费倾向的差异,来源于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

        企业家和资本家在其基本消费需求得以满足以后,将进行投资和奢侈品消费。投资意味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则将会导致劳动力工资上升、资本品价格上升、企业家利润上升。

        但这种扩张并不一定是劳动力、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的等比例扩张。对单个企业而言,在达到一定规模以后,雇佣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导致的边际成本的上升比资本边际成本的上升要快得多。这种边际成本与工资水平是否上升无关(单个企业扩张不会对劳动力市场造成很大影响),而与雇佣劳动力的数量相关。

        人是活的、资本是死的。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人数的扩张必然带来管理成本的提高,多购置一台机器或多增加一间厂房使内部管理成本增加的压力则不会那么大。

        因此,如果仅考虑工资水平和资本购置的比较,在二者相等的情况下,企业家一般来说更愿意购置资本。

        这种选择对单个企业而言并无问题,但当所有企业家都按照这个原则来进行再投资的时候,问题就会凸显出来。从最终需求品的生产到中间投入品的生产,就业的扩张速度就会落后于资本的扩张。

        于是,从动态来看,在新一轮的经济扩张过程中,投资需求增加的比例将会超过消费需求的增加比例。由此带动需求边界(DF)外移,与此同时,分配结构也会发生改变。

        最后的结果就是:

        ①资本所有者的所得相对上升;

        ②企业家利润的变化难以确定,但即使企业家利润减少,劳动者也不可能从中获得收益;

        ③劳动者工资在整个经济产出的利益分配比例必然相对下降。

        因此,在人力资本没有得到有效提升的情况下,经济扩张中,劳动力成本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会不断下降。而企业家利润和资本利得之和的比例将会不断上升,且资本利得所占GDP的比例增长速度快于企业家利润。

        对这样结论的简单验证是:我国从1978年到2000年之间,GDP连续20多年基本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而我国的工资增长速度却远低于GDP的增长速度,劳动者工资在GDP中的比例呈明显的下降趋势:1978年时为15.61%,1995年时为13.54%,到2000年的时候下降到10.87%。

        由此,可以把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分为三种:企业家、劳动者和资本家(资本家这个词容易引起误解,本文所称的资本家指的是不直接从事市场经营活动的单纯食利者)。如同一个企业家可以同时也是劳动者一样,企业家和劳动者都有会拥有一定的资本,包括存款、住宅等并从中获得收益。但总的来说,大部分人的个人的身份依然是在一个短暂的时间点基本确定的,即他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被雇佣劳动、经营企业,还是获得资本利得。

        相对而言,企业家要向资本家转换比较容易。因为他们的企业家才能可以使自己获得超过平均收入的收入,这可以用于投资以不断增加个人收入中资本利得的比例。而普通劳动者要向资本家转换是很难的,因为他们的消费占收入的比例高于企业家和资本家阶层。

        此时,就会存在两个概念的转换:

        一是企业家向资本家转变。企业的经营者不再热衷于经营企业,而是投资与房地产等不需要雇佣劳动力从事生产的行业,也即向食利者阶层转变;

        二是投资活动向投机活动转变。投资活动是对购买不同的生产要素以进行生产经营产生盈利的预期而进行的。而投机活动则不需要对生产性活动进行预期,仅根据以往的资本品价格变动趋势来进行买进卖出。

        投机活动之所以能够盛行,乃是因为投机行为本身能够推动投机品价格的变化。企业家将自己的利润投入到纯粹的资本品当中去,当有很多人这样做的时候,这种购买行为不需要将通过“生产-营销”的环节即可直接给投资人带来利润。

        于是,在整个社会的产出不变的情况下,劳动者的实际收入不断下降,消费品和投资品都在不断上涨,而投资品和奢侈消费品的上涨幅度大于普通消费品。劳动者的收入本来就低,大部分收入用于普通消费,其收入弹性很小,很多吃穿用度难以因为物价上涨而同比例压缩。他们能用于积蓄投资的收入将会更少。

        而对资本家和不断向着资本家转变的企业家而言,其收入增长水平快于通货膨胀,会有更多的钱用于投资或投机,且这种行为本身就会推动其资产价格不断上涨,带来更多财富。则整个趋势的持续,就是资本家与普通劳动者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实业萎缩或者停滞不前,投机现象严重,经济体系的产业结构走向泡沫化。这种情况如图11-16所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1- 16经济泡沫化的过程与分配结构变化示意图

        在图11-16中,因投机活动利用金融杠杆或加快流通速度导致货币内生扩张,需求边界从DF向上移动到DF*,由此带动资产价格上涨,资本所有者在收益大幅度增加。

        此时,产量不变,而价格P1上升,经济体系的名义总产值增加。劳动者的名义收入跟不上价格上涨,实际收入水平下降,社会贫富差距拉大。普通消费的需求曲线Xc保持不动,而投资与高档消费品的需求曲线Xi向上移动。普通消费萎缩,而投资与高档消费品增加。

        此时,消费虽会受到抑制,但总量上未必会大幅度缩小。这种变化是结构性的:一部分人的消费剩余消失,转移到另一部分头上。

        假设在经济扩张的初期,劳动者的收入是1000元,其中有600元用于消费,400元用于储蓄或投资,而资本家或企业家的收入是2000元,其中900元用于消费,1100元用于储蓄或投资。则此时整个社会的消费比例为:(600+900)/(1000+2000)=50%。

        当价格水平翻了一倍,但是收入结构变了,工资没有上涨,劳动者的收入还是1000元,但他必须将1000元全部用于消费,因为消费品上涨了,他的消费比例上升,而实际消费水平下降了,生活质量也下降了;而资本家或企业家的收入则增加到了5000元,其原有消费900元增加到了2000元,生活水平反而提高了,剩下的3000元用于投资。则此时观察到的消费比例为:(1000+2000):6000=50%。

        则从单纯的宏观经济数据来看,消费和投资的比例没有发生变化,都是50:50。但由于结构发生了变化,收入差距拉大,劳动者消费收入比增加,从60%增加到100%,生活水平降低,资本家和企业家消费收入比降低,从45%下降到40%,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它还会造成“产业升级”的假象:低端生活必需品开支在GDP中比例减少了,而奢侈品等高端消费品的开支在GDP中的比例增加了。

    • 家园 【连载31】第十一章第三四节货币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三、社会成产成本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前面只考虑了需求的变动规律:总量增长的同时结构优化。但是,总量为何能够增长?结构为何能够优化?

        这就是我们前面一章所分析的:利润驱动下的企业家不断发挥其企业家才能,采用新的技术组织生产,压缩生产成本,以同样的成本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这也就促进了总量的提高;同时生产出能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的个性化的产品——这样就促进了结构的优化。

        在微观经济条件下,企业家即可以推动需求曲线的变动,也可以推动生产成本曲线的变动。但是,在宏观经济条件下,企业家就只能推动生产成本曲线的变动,而不能推动需求边界的变动。这个我们前面说过了,需求边界只跟货币数量有关。货币数量增加,需求边界外移;货币数量减少,需求边界内移。

        这就是说,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家之间互相的竞争改变需求曲线,只能改变彼此之间的市场份额,但不能改变整个市场的容量。在货币数量不变,而且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如果A企业的产品卖的多一点,它的竞争对手B的产品就会卖的少一点。最后,所有的企业的销量加起来,总量是不变的。

        但是,整个社会上所有企业家提高

        生产技术、压缩成本的努力,却可以起到降低整个社会生产成本、提高整个社会生产能力的效果。所以,他们可以改变整个社会的生产成本。

        这个全社会的总生产成本,其实就是社会上所有企业的生产成本的总和 。现在,我们把这个全社会的生产成本曲线画出来,它是全社会所有企业的生产成本的一个叠加。跟企业的生产成本曲线一样,它也是一条斜向上的曲线。

        这条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就是这个社会的均衡产量。如图11-7所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1- 7结构化的经济发展分析框架

        在图11-7里面,需求边界DF和社会总的生产成本AC交点是C,这个点上,生产成本正好等于需求方的支付能力。如果生产的更多,生产成本就太高了,消费者不愿意花那么多钱来购买这些商品;如果生产的更少,生产成本呢就太低了,企业家就会继续扩大生产来增加他的利润。所以最后全社会的均衡产量就会是点C在横轴上对应的X1。

        这个产量同时也包含了经济体系内部的分配关系,它包含了企业家利润、劳动者工资和资本成本。当然我们也可以进一步细分,比如资本成本包括土地、能源等等。这个具体如何细分,则取决于我们对什么问题感兴趣。

        这个分析框架,我们称之为“结构化的经济发展分析框架”。因为它不仅包含了经济总量的增减问题,还包含了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分配结构的信息。

        现在,我们把这个分析框架和图11-5反应的“恩格尔系数”的需求变动规律结合起来分析。我们还是假设整个社会的需求分为对食品和非食品的需求两大类。这个和图11-5的划分方法一样,为了让这个图看起来清楚,我们把图11-5当中的食品和非食品的两条需求曲线给去掉,大家只需要记住总需求边界DF上的每一个点,不仅代表总产量,还代表食品和非食品的产量结构就可以了。如图11-8所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1- 8生产成本变化与经济总量增长、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

        在图11-8中,刚开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也就是生产食品的生产成本很高,很多的土地和劳动力等经济资源投入进来只能生产很少食品,此时的社会生产成本曲线就是AC1.所以,受到生产能力的限制,此时的实际产量只有Xa,而且所有的产品都是食品。

        在市场竞争和利润驱动下,企业家不断运用了更好的技术来组织生产,压缩自己的生产成本曲线,同样数量的土地和劳动力的投入,可以生产出更多的食品,于是食品的生产成本就降低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成本曲线从AC1降低到了AC2。这样,生产成本和需求的交点变成了B,产量增加到了XB,而且结构也优化了,80%的产品是食品,还有20%用来生产非食品比如衣服、鞋子、皮包等普通消费品,消费者的选择更多,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企业家们又继续采用新的技术、新的生产管理模式来搞生产,生产成本继续降低,从AC2降低到了AC3,社会生产成本和需求边界的交点变成了点C,产量也增加到了XC,经济结构继续优化,非食品的产量比例增加到了40%,而且除了衣服、鞋子、皮包等普通消费品以外,还开始生产汽车等高档消费品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又提高了。

        我们的整个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以企业家为核心,通过不断采用新的技术、新的生产管理模式来推动社会总生产成本不断降低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生产成本曲线AC和需求边界DF的交点不断的向外移动,在总量增长的同时实现了结构优化。

      四、与实际产出增加相适应的货币政策

        前面说的都是黄金货币,黄金货币的数量短期内很难改变,即使有所增加数量也很少。所以需求边界的上移下移不会太明显。但是到了信用货币时代——就是政府发行没有金银储备作为支持的货币,货币数量就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动。

        从宏观经济来说,企业家只能通过推动生产成本曲线,让均衡产量沿着需求边界移动,但是不能移动需求边界本身。而只有控制货币外生增长的政府和内生增长的金融系统,才能通过改变货币数量来需求边界——增加货币供应让需求边界向上移动,或者减少货币供应让它向下移动。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就可以大致用下图表示出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1-9 政府、企业家与银行在经济发展的几何分析框架中的角色

        在图11-9里面,那个弯着身子拉动社会生产成本曲线向外移动的身影,就是企业家。他为了企业家利润的最大化,要不断的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扩大销量和改进产品结构。这样,就拉动着社会总的生产成本不断下降,生产成本与需求边界的交点也就不断向外移动。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劳动者的的权利受到了很好的保护,企业家只能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不是剥削劳动者的方式来提高利润,则劳动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也会跟着一块提高。

        另一边,政府和金融结构负责把需求边界不断的往上拉升,为经济活动提供足够的货币。因为企业家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即降低社会生产成本),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产品被生产出来。如果货币数量不随之增加,就会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市场经济是要以货币为交换媒介的,货币数量不够,商品的流通速度就会受到阻碍,经济运行的效率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政府货币当局要保证货币数量和经济体的实际产量的增加保持一致。

        这个过程我们用以下几个图来加以分解说明:

        我们先假定货币供应总量暂时没有变化,而首先是企业家则劳动了社会生产能力的提高(AC曲线向外移动)。这将会导致产量增加的同时,平均价格水平下降,也即会出现通货紧缩。如图11-10所示,当AC曲线外移到AC*之后,如果需求边界(DF)保持不变,则均衡点就会从C移动到C1,此时均衡产量增加,均衡价格水平P1下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1-10货币供应不变条件下生产能力提高的经济后果

        通货紧缩会给经济体系的运行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这是经济学理论的共识,不必再做详细讨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出现通货紧缩,中央银行就有必要通过加印货币、降低利率或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等一系列手段来增加经济体系中的货币供应量。这就会使有效需求边界向上移动,使得价格水平上升。由于存在反应时滞,如果央行等到已经出现通货紧缩之后再增加货币供应量,则如图11-11所示,有效需求边界从DF上移到DF*,由此带动价格水平上升,但同时也会增加均衡产量,此时均衡点从C1移动到C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1-11央行增加货币供应的短期经济后果

      是,这种由于货币供应增加带来的真实产量的上升不能持久。因为价格信号会进一步从最终消费品市场传达到中间投入品市场,表现为资本投入品和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则会推动生产成本的普遍增加,即生产成本曲线向上移动,这就会使均衡产量减少和价格水平上升。最终,如果新增的货币供应量正好能与社会总的生产能力的提高相符合,则均衡点会从C2移动到C3。C3所代表的价格水平与生产能力提高之前的均衡点C所对应的价格水平相同,而实际产量则与C1相同。整个变化过程如图11-12所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1-12增加货币供应的长期经济后果

        如果货币当局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能够及时的随着社会实际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在把短期的反应时滞考虑在外之后,即可观察到这样情况,即社会整体价格水平基本保持不变,而实际产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逐步增加——这就是最好的货币政策。如图11-13所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1-13货币供应量与社会生产能力同步提高的经济后果

    • 家园 【连载】第十一章第一节第二节总量与结构的关系

      第十一章 宏观基础:总量增长与经济结构的变化

        注:本章内容比较难,是全书难度最大的一章,先把全章的目录贴出来,给各位一个整体的概念:

        一、黄金货币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分析

        二、总量增加与经济结构变化的关系

        主要结论:经济总量的增长必然伴随经济结构的变化。总需求的增长必然伴随需求结构的优化(比如:收入水平提高之后,食品的需求比重会下降,娱乐休闲的需求比重会上升)。总需求曲线上的任意一个点,都包含着结构性因素。

        三、社会成产成本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主要结论:在宏观经济中,企业家的努力主要是推动全社会的生产成本曲线向前移动,以同样的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来满足社会需求。由此推动经济增长。

        四、与实际产出增加相适应的货币政策

        主要结论:货币供应应该与经济体所能产出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变化相适应。

        五、通货膨胀的结构危害

        主要结论:

        通货膨胀不仅对经济发展“没有用”,只能影响价格水平而不能提高实际产量,还对经济发展“有害”,会导致严重的经济资源的配置失衡和浪费。

        六、结构化的经济发展分析框架对经济泡沫化的解释

        七、对经济危机的经济学解释

        八、对大萧条成因的经济学解释

        主要结论:以上六、七、八这三节用前面的分析框架来分析了经济危机的经济结构根源,为本文第一编对经济危机的解释做了更深入和更严谨的分析与解释。

      第十一章 宏观基础:总量增长与经济结构的变化

        一、黄金货币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分析

        在纸币兴起以前,货币的形式一般是黄金或者白银。我们先来看一个最简单的以黄金为货币的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模型。

        因为黄金的产量很低,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整个社会的黄金货币数量可以假设基本不变的。假设在A国,全社会只有1000公斤的黄金流通,大家都拿它作为货币来买卖各种商品。

        刚开始,A国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还是农业社会,靠种粮食和捕鱼为生,每年只能产10000公斤粮食。这样,1公斤粮食的价格就是0.1公斤黄金。如果产量提高了,每年可产20000公斤粮食,1公斤粮食的价格就是0.05公斤粮食。粮食产量越多,价格越低。我们把产量和价格的关系用坐标轴表示出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1-1 整个经济体的产量-价格变动关系

        这个图上斜着的那条曲线,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需求边界(DF:Demand Frontier)”。它和粮食产量没有关系,只和货币(黄金)数量有关系。

        这条需求边界可以表达为:P=1000/X。其中的1000是指1000公斤黄金。粮食产量增加或者减少,无非就是价格的变化,最后在坐标轴上(P,X)的点,肯定还是在需求边界上的P始终等于1000除以X。产量如果只有10000公斤,那就是1000除以10000:每公斤粮食0.1公斤黄金。产量如果增加到50000公斤,那就是价格P就等于1000除以50000:每公斤粮食0.02公斤黄金。(1000,1)和(50000,0.02)在坐标轴上面的点,都必然落在需求边界P=1000/X上。所以,不管粮食产量怎么变化,这条需求边界本身不会发生移动。

        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P=1000/X这个公式的参数只有一个黄金数量:1000。这个参数不变,需求边界就不会移动。

        但是,如果这个国家的黄金数量发生变了,这条需求边界就要发生移动。如果黄金数量增加,它会向上移动。比如,黄金突然增加到了2000公斤,若粮食产量为10000公斤,每公斤粮食价格就会变成0.2公斤黄金;若粮食产量为20000公斤,则粮食价格就是变成每公斤0.1公斤黄金。此时,需求边界的表达式变成了P=2000/X。从图上来看,就是需求边界上移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1-2 黄金货币数量增加导致需求边界上移

        如图11-2所示,黄金数量增加到2000公斤以后,需求边界就从DF(斜向下的实线)移动到了DF*(斜向下的虚线),这是条件经过点(0.2,10000)和点(0.1,20000)的曲线。

        反之,如果黄金的数量减少,比如减少到了500公斤,那么需求边界就会向下移动。表达式变成P=500/X。10000公斤的粮食产量下,每公斤粮食价格将会降为0.05元;20000公斤的粮食产量下,每公斤粮食价格将降为0.025元。新的需求边界曲线会成为一条位于原来的DF下放的一条曲线。如图11-3所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1-3 黄金货币数量减少导致需求边界下移

      二、总量增加与经济结构变化的关系

        A国的居民们不可能光吃粮食,还有别的需求。特别是粮食够吃以后,生产能力再提高,就不需要继续增加粮食产量了。有这个生产能力,应该用来改善其它方面的生活水平。首先是增加一点肉蛋的生产,吃的更好一点;然后可以增加一些棉花的生产,做更保暖更漂亮的衣服来穿;然后可以占一些农用地来盖更大更宽敞的房子,住的更好一点……总之,前面的那个宏观经济模型是极为简单的,生产能力的提高就用粮食产量增加来代表,只考虑总量不考虑生产的结构。现在我们要把经济生产的结构考虑进来。

        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先不把经济结构弄的很复杂,假设A国居民的经济需求主要就是吃和住。粮食生产够了,居民就会从原来种粮食的劳动力和土地中分一点出来盖房子。比如原来是100个人100亩地,都要拿来种粮食,年产10000公斤,才能勉强填饱肚子。大家都没有时间也没有土地来盖房子,只能住在山洞里将就将就。假设黄金数量还是1000公斤,则1公斤粮食的价格是0.1公斤黄金。

        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现在生产10000公斤粮食只需要50个人和50亩地就可以了。多出来的50个劳动力和50亩土地,如果继续用来种粮食,种出来吃不完,浪费了。这50个人就在这50亩上盖房子,假设能盖50间房。

        所以,在生产能力为20000公斤粮食的情况下,真实的A过经济产出,不会是20000公斤粮食,而是10000公斤粮食加上50间房子。每造一间房子要占用的土地和劳动力,相当于生产200公斤粮食需要的土地和劳动力。这个时候每公斤粮食的价格是0.05公斤黄金,每间房子的价格是10公斤黄金。

        10000(公斤粮食)×0.05(公斤黄金/公斤粮食)+50(间房子)×10(公斤黄金/每间房)=1000(公斤黄金)

        此时,经济体的实际产出的物品价值和货币数量还是相等的。也就是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经济总量增加的同时,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关系如图11-4所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1-4 生产能力提高同时导致总量增加和结构变化

        显然,随着生产能力的继续提高,比如到了生产能力可以生产100000公斤粮食了,只要10个人和10亩土地就能生产出10000公斤粮食够大家吃了,空出来90个人和90亩土地,就可以用来盖更多的房子,比如盖上90间房。但是房子此时已经够住了,不需要再盖,多出来的劳动力和土地就可用来盖厂房生产汽车。如果黄金数量不变,每公斤粮食的价格就会下降到0.01公斤黄金,而房子的价格也会下降,汽车则被新生产出来……

        这样,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如果货币数量不变,粮食的价格就会不断下降,总产出不断增加,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所以,需求边际DF上的每一个点,它们实际上既表示了总量的含义,也包含了结构的含义。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经济产出的均衡点不断的沿着需求边界向右下方移动,总量增加的同时经济结构优化。

      这种优化的方向有规律可循。它表现了人的经济需求的变动规律:吃穿住行用,从基本的生产需求到追求高档的销售,从普遍的需求到更多个性化的需求等等。对这种变化规律的研究,在经济学上专门有产业经济学,以及一些被称为“结构主义”的经济学派来对它们进行研究。其中最有名的有两个,我们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以加强大家对“经济结构变迁”的理解。

        第一个叫“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

        恩格尔系数反应的规律很好理解:吃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必须先满足吃才能去追求其它的消费。如果社会生产能力很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社会的绝大部分资源(劳动力和土地)就都会用来生产食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增加,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源会被投入到非食品的生产中去,用来生产汽车等非食品满足人们更高级的需求。

        如果把国民经济分为两大行业:食品行业与非食品行业。这样,我们就可以把需求边界DF拆分成为两条需求曲线:食品的需求曲线和非食品的需求曲线。如图11-5所示,曲线Df代表对食品的需求曲线,曲线Du(长虚线)代表非食品的需求曲线。

        在点A,经济体的总产量为Xa,只能生产满足生存需求的食品,而到了点B,社会产量上升到Xb,Xb= Xbu+Xbf。其中,Xbu+Xbf为曲线Du和曲线Df与水平线PbB的交点所对应的产量。此时产量已经包含了大约两成的非食品和八成的食品。随着社会产量的进一步增加,到了点C,产量Xc中就包含了更多非食品,而食品的价格进一步降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1-5食品和非食品行业在需求边界中的比例变动

        而且,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货币数量不发生改变,由于生产能力提高,实际产量越来也多,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就会始终不断的下降。

        这里请大家花点时间理解一下需求边界DF“拆分”的概念。就是把社会的总的有效需求分成几个部分,比如分成食品和非食品,这样,就会得到两条需求曲线。这两条需求曲线在相同的纵坐标P值(价格水平)下,它们的产量之和等于需求边界DF对应的产品。比如上图的DF上面的点B,它在价格水平Pb时对应的产量Xb等于Pb时食品需求曲线对应的产量Xbu和非食品需求曲线对应的产量Xbf之和。

        所以,食品的需求曲线和非食品的需求曲线是由需求边界DF“拆分”而成的,反过来也可以说,需求边界DF是由食品的需求曲线和非食品的需求曲线“叠加”而成的。

        第二:三次产业变动的“配第-克拉克定理”

        所谓三次产业,就是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制造业),第三产业(服务业)。配第—克拉克定理是有关经济发展中三次产业比例变化规律的理论。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计算了20个国家的各部门劳动投入和总产出的时间序列数据之后,得出的重要结论。产业结构理论中,“配第—克拉克定理”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农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工业制造业)在国民收入的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也开始上升。

        这个变动关系也很好理解,在生产能力比较低下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要从事农业生产以保障整个社会能生产出来足够的食物,所以此时农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很高。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国民实际收入增加,只要少数人从事农业就能生产出足够的食物了,就会有更多的人从事制造业,生产衣服、鞋子、包、汽车等等,用来满足大家更高层次的需求,所以第二产业(制造业)的比重会不断上升。等到这些商品的需求也得到满足了,大家又会追求外出旅游、观看表演等更高级的享受,而且研发、设计、营销等服务从制造环节中独立出来,成为高端服务业。制造业就慢慢的变成了比较低端的产业。比如苹果公司其实并不直接生产IPHONE、IPAD等商品,它其实是一家“服务业”企业,主要负责研发、设计和营销它的产品,占据了大部分利润,而真正负责“制造”的中国富士康,只能在整个生产环节中占不到7%的份额。

        所以,全世界的经济发展都会出现这样一个规律: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的总量都会增长,但是增长速度不一样。农业增长速度最慢,比重不断下降,制造业刚开始迅速增长,比重不断上升,但是逐渐会放慢,比重会下降;服务业则始终快速增长,比重不断增加。

        这种变化规律,我们也可以通过把需求边界“拆分”成三条不同的需求曲线来加以表示。或者说,认为社会的总需求由对农业产品、制造业产品和服务业产品的需求三个部分组成,需求边界DF由D1(农业产品需求曲线)、D2(制造业产品需求曲线)和D3(服务业产品需求曲线)三条曲线“叠加”而成。如图11-6所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1- 6三次产业在有效需求边界中的比例变动

        与对图11-5的分析一样,先不考虑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所引起的价格变动,而仅考虑生产能力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在点A,由于生产能力的原因,人们的有效需求只能包括基本的食物和生活服务,而无力购买工业品;在点B,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工业品的需求比例增加,而对服务的需求比例相对减少;而在点C,人类可以更低的成本生产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则对服务的需求比例迅速增加,超过对工业品的需求。而点A到点B到点C,对第一产业产品的需求比例则在持续下降。这种结构变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第一产业比重从超过70%到现在的不足2%,美国用了接近200年的时间。1979年中国的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是30%,而现在已经下降到了10%以下;1979年服务业的比重是24%,到2006年则增加到了40%。

        上一段的分析,实际上是利用经济学的几何分析方法说明了三次产业变动规律的“配第-克拉克定理”。如果对第三产业进行再划分,分为传统生活服务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业等等,则每个子产业就都有自己不同弹性的需求曲线,并通过叠加反应到总的需求边界DF上,从而得到“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的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即需求边界上的每一个点,都不仅代表了产量的多少,还代表了产量的结构。这是一条“结构化”的需求边界。

    • 家园 【连载】第十章第九节 企业家精神的发挥和中国市场经济改革

      九、企业家精神的发挥和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成功

        华为的成长,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经济增长在微观层面的典型代表。

        另一家著名的民族企业的代表:联想公司,它的成长也和华为差不多。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改革开放前在中科院工作,后来拿着中科院给的一笔钱出来创业。中科院是控股方,柳就算是职业经理。联想最先从给美国的IBM公司做电脑代理起家。依然从IBM那里把电脑买来在国内销售,依靠市场开拓来创造属于自己的“需求曲线”。赚了一些钱以后,在市场的压力下被迫转型,开始搞自己的品牌电脑,反过来和IBM竞争。于是又创造了自己的“供给曲线”。在市场需求和生产之间寻找自己的利润空间。联想的成长过程,只需把前面几幅图里面的“小人企业家”从任正非变成柳传志即可。

        中国经济的崛起,其实就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企业家,不断的发掘市场机会、迎合消费者需求,然后引进技术、组织生产、优化管理,向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他们还要努力压缩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由此推动了经济的不断增长。为了让自己的需求曲线具有“刚性”,企业家需要创造能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的产品,这才有了我们今天在市场上能看到的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这就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

        中国经济的增长,就是一个总量不断增加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

        吴晓波在回顾中国企业发展历史的《激荡三十年》中说,过去三十年,就是各种各样的企业家把中国变成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在这里实验他们的各种商业思想。这就是一个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过程。

        这个过程,也就是通过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给予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空间的一个过程。无数大大小小的企业家,每天都在想着怎样赚钱。为了赚钱,就要想办法去满足市场需求,想办法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把产品和服务创造出来。这样多的企业家的共同努力,让整个经济体,不断的创造出更新更好的产品,不断的以比昨天更低的成本生产更新更好的产品。

        中国经济也就有了不断增长和结构优化的动力。

        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家才能没有得到认可,我们把企业家和资本家混为一谈了,只看到了企业管理者有剥削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一面,没有看到他们也有发挥创造力、为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一面。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可以用下面的图形对比来表示。

        我们把企业生产的成本分为两个部分:劳动力工资和资本成本(包括融资成本、购买机器、技术、土地等的成本)。如下图所示,阴影部分中一部分是劳动力工资,一部分是资本成本。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0-17 将成本分为劳动者工资和资本成本之后的公平竞争模型

        老板要剥削工人,就是利用“破坏力要素”参与分配,把工人提供的生产要——劳动力应该得到的报酬拿走很大一部分,造成了分配不公平。如下图所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0-18 企业家的合理利润与剥削所得的区别

        所以,我们要维护社会公平,消灭剥削,应该是通过加强劳动者权利保护来把上图中那个“破坏力要素参与分配”的部分消灭掉,让它成为劳动者的工资。让劳动者获得他付出劳动做出贡献的等比例回报。这样,企业家就不是“剥削者”而是完全的“创造者”,根据自己贡献的“企业家才能”获得回报。这就叫分配公平了。

        但是,我们的计划经济体制,把生产性要素参与分配的“企业家利润”和破坏力要素参与分配的“剥削者利润”混淆了。为了消灭剥削、维护社会公平,干脆连企业家利润也给取消了。企业家变成了行政机构的官员,作为政府派出的人来管理企业,领取和工人差不多的工资。

        把这块“企业家利润”消灭以后会怎么样呢?

        企业家为了获得利润,必须要让市场价格高于生产成本,这样就会在需求曲线和生产成本曲线之间留下一个三角形的小缺口(图中三角形ACE部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0-19 计划经济的短期效果

        取消了企业家利润之后,此时最佳的生产产量就不是点C所对应的X1了,而是生产成本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A对应的产量X2。在这个点上,产量增加了,劳动者工资上升了,资本成本增加了(由于计划经济国家也掌握了土地、金融、自然资源等资本的所有权,所以也就是国家的收入增加了)、产品价格下降了。可以说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所以,一个国家才实行计划经济的头几年,一般都会出现经济高速增长,人民收入增加,国家收入增长的大好势头。比如中国的一五计划,靠国家行政命令搞大规模建设,效果非常好。苏联在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后,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成果也令世界震惊。这种效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取得的。

        但问题是,在取消了企业家利润以后,企业家精神也就消失了!

        企业家精神是依靠利润驱动的。没有了企业家精神,工厂的管理者也就没有动力去迎合市场需求,去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以保持产品需求的“刚性”,没有动力去不断的压缩生产成本。这个经济体就失去了活力。

        因此,计划经济国家在头几年经济高速增长以后,几乎都毫不例外的陷入了停滞。因为没有企业家精神去推动它们的需求曲线和生产曲线的扩张了,它的总产量只能一次性的增加,而失去了持续发展的动力。

        在改革开放以前,有一些国际观察着喜欢把中国称为“蓝蚂蚁国家”。因为不管走到哪里,中国人都穿着一身蓝布做的衬衣,千篇一律、毫无特色。这就是没有市场竞争,没有利润驱动机制的情况下,企业家才能不能得到发挥的结果。

      • 家园 【附录】微观经济运行与外部制度的关系

        ++++++++++++++附录++++++++++++++++

          ++++++++++++++附录++++++++++++++++

          ++++++++++++++附录++++++++++++++++

          (本部分为附录,看不明白可以不看)

          附录、微观经济运行与外部制度的关系

          在标准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中,按照垄断模型的标准解释,由于垄断者面临着斜向下的需求曲线,因而具有垄断定价权,由此导致市场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从而使垄断者获得超额利润,或“垄断利润”,由此造成经济效率的损失(如图10-20所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0- 20西方微观经济理论中的标准垄断模型

          其中三角形ABC被认为是由垄断造成的经济效率的损失。但这个理论的问题在于,很多经济学家多次计算的结果也显示这个三角形所带来的“经济效率”的损失极小。如果垄断就是造成了这么一点效率损失的话,那么反垄断实在得不偿失。

          在公平竞争模型中也存在这么一个三角形ABC(见图10-1)。这个三角形并非垄断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它是市场机制本身的效率损失。它反应了市场机制内在的深刻的矛盾:握有经营权的企业家想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就不能使市场需求与边际生产能力完全匹配。

          要想企业家按照生产成本销售产品,这是不可能的。他们一定会算计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这种算计的结果,就是企业的生产能力并不会在市场需求与边际生产成本相交的点,而是一个稍微少于该生产能力的水平运行。这样的结果就是:企业家挣到了利润,而资本和劳动力有一部分没有被充分利用。

          由于斜向下的需求曲线不是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造成的,而是市场机制本身造成的:在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没有止境,企业家对利润的追求也没有止境,市场情况千变万化、企业内部管理纷繁复杂。这就使需求曲线永远不能变得平坦,平均成本永远不会刚好停在边际成本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上。一个行业进入门槛的高低,并不能改变这个现状。即使是卖面条的企业,也有资产巨大的连锁餐饮公司和街头小摊贩的差异。这种差异并不比汽车或者石油企业之间的差异小。

          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逐渐获得某一细分市场巨大份额的“垄断企业”,其行为模式与普通企业并无根本差异,仅仅是规模大小不同而已。

          对于像2002年前后的微软公司,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中占据了80%以上的份额,近乎获得了垄断地位。但这并不是电脑软件市场准入门槛太高所致。在微软公司创建的1985年,它是一家极小的以向IBM这样大公司提供外包服务的公司,与当时市场上众多的电脑软件企业并无太大区别。在这个数量众多、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微软似乎是面对着一个接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

          但不知道为什么,它竟然没有获得“平均利润”,而是迅速成长壮大。等它大到一定程度以后,在这个市场上仅有苹果公司等少数几家企业能与之竞争,于是似乎它又进入了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或者“垄断竞争市场”。

          在这个市场上,微软还是没有由于竞争而使“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而获得“平均利润”,反而利润越来越多。最后终于成为了“垄断企业”。这个过程,与萨缪尔森所描述的由于个人电脑市场进入门槛降低,而逐渐从不完全竞争市场变成完全竞争市场的趋势,完全相反。

          这个过程中,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成了世界首富,全世界都可以以比1985年低得多的价格购买到性能好得多的个人电脑操作系统了。那么,这个由“垄断”带来的损失到底在哪里呢?

          微软公司能够成长壮大,主要是由于这个市场不够完善造成的呢?还是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创业者和管理层的企业家才能造成的?答案毫无疑问应该是后者。

          随着苹果公司推出平板电脑IPAD,以及Google公司推出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安卓以来,微软公司在Windows操作系统的垄断地位已经岌岌可危。看来,它又逐步的从“垄断企业”要被打回“不完全竞争市场”了。

          显然,要用现有的微观经济模型去分析一家企业的成长,就得不停的从完全竞争模型、不完全竞争模型、垄断模型中间跳来跳去,而且现有理论也无法解释这种“跳跃”是如何发生的。其实,这就是一个企业家开拓市场、优化生产过程,从而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过程。

          至于“垄断价格”高于“市场价格”的分析。在没有行政干预的情况下,细分市场垄断程度最高的企业可能要数2005年左右中国的腾讯公司。它在中国网络及时通讯市场上所占的份额接近100%。而且,打破这种垄断地位的壁垒很高。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之间的手机可以互相接打电话,但不同的聊天软件之间不能相互交流,这让竞争者根本没有机会来争夺市场份额。但是,这款聊天软件“腾讯QQ”的使用价格一直都是0。作者本人使用这个软件十多年了,从来没向腾讯公司支付过一分钱。如果价格为0也算是垄断价格的话,那市场价格岂不是应该是负数?

          而且,跟微软公司一样,腾讯公司自从诞生以来,包括获得垄断地位以后,效率的改进速度都十分惊人。从最简单的文字交流,到发送文件,但支持图片和表情,到语音聊天,到视频聊天,到远程协助……所有与网络交流有关的新技术,只要一成熟就马上加入到新一版的QQ软件进去。由于这些改进,十多年前只有在科幻小说里面才能看到的情节在不断的在变成生活常识。这是为什么?

          世界上并没有“看不见的手”。各种资源是通过企业家才能与各种制度安排(它们主要来源于政治家和学者的创造性)组合起来进行生产、分配和交换的。亚当?斯密在提到“看不见的手”的时候,不过是在打一个比方。而后世的西方学者则不断把这个形象的比喻神圣化,试图使之成为一种脱离人性的客观存在的东西——就好像神的安排一样。经济学就是用数学规律而不是对人性与现实的理解来寻找或是“模拟”这双“看不见的手”。

          在经济体系中,没有“看不见的手”,只有“看得见的人”和“看得见的制度”。

          企业家通过其才能,把各种资源组合在一起,然后又运用其才能,把产品销售出去。每一个企业家都可以视为一个平面中的圆圈,他要处理来自里里外外、四面八方的各种问题——进货、生产、销售、资金流……等等,才能与周围的圆圈建立起联系。这中间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发挥极大的创造力,然后才能让所有的圆圈都连接起来,一环扣一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资源不断流动组合的经济体。

          这就好比这样一种鼓励团队配合的游戏:20-30人侧身站成一个圆圈,靠的很近,每个人的脸都对着前面那个人的后脑勺,然后同时坐下。结果是所有人都坐在背后的那个人的大腿上,谁也不会摔倒。这个圆圈,就是一种“制度安排”。同时坐下的人之间的默契则是大家都不会摔倒的保证。在这里,不存在一双 “看不见的手”把所有人托住,一切都是看得见的。

        微软公司从来都不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垄断企业”。它所面临的竞争是多维度的,比尔?盖茨曾言,微软公司的竞争对手不仅是网景、苹果这样的公司,还包括诸如高盛、摩根斯丹利这样的投资银行。前二者是跟微软抢市场,后二者则与微软抢人才——因为他们能开出比微软更高的薪水。则以微软公司为例,其实际面对的市场状况可以表示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0- 21以微软公司为例说明企业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这个模型(图10-21)与传统微观经济模型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使市场制度“外部化”了。从“看不见的手”变成了“看得见的制度”。市场机制的运行是需要成本的,制度也不是看不见的。在企业内部,企业家的改变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努力,也是看得见的。市场上一个一个的企业,通过各种竞争性的制度安排连接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0-21所示,微软公司的经营者们同时面对来自三个方面的压力:商品市场的竞争、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和资本市场的竞争。在每一个市场中竞争不利,要么导致需求曲线萎缩,要么导致成本曲线萎缩,从而降低企业利润。

          而图10-21中所示的各种制度,其运行都是有成本的,且各自的成本各不相同,因而不能被简单的整合到一个“供需结构图”当中来。比如商品市场的竞争,微软公司提供的产品与苹果公司提供的产品,其在多种维度上存在差异,并非完全替代关系,而是一种不完全替代。

          这种不完全替代的程度,既与产品本身相关,也和市场环境密切相关,包括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传统的店铺式购买的消费者很难将其使用感受广泛传播,而在亚马逊等网站购物的消费者则很容易通过评论的方式让更多潜在的购买者看到这种信息,从而增强不同商品之间的可替代性)等等。而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和资本市场的竞争都是如此。

          图10-10所示模型,将“制度”从微观经济分析中凸显了出来。在传统的微观经济分析中,制度与微观经济模型无法结合。

          当经济学家讨论微观经济模型时,实际上是基于一整套不可能存在的理想制度为前提。而当制度经济学家讨论制度的时候,则会完全抛开微观经济模型。二者的关系,可以在图10-20中得到很明白的说明。

          整个经济体的运行,可以做如下简单的图示(图10-2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即一家一家的企业,其内部由企业家进行管理和控制,组织生产并进行销售,而外部则被制度环境所“包裹”,不同的企业之间,通过各种制度设计展开多维度的竞争。

          在这里,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提到的“企业内部制度的边际成本正好等于市场机制运行的边际成本”的思想得到了很明白的展示。图10-22中,制度运行的边际成本与企业内部运行的边际成本暂时相同,一旦外部制度的效率提高,则企业就会“分拆”其内部业务,将业务外包;一旦企业的内部效率得以改进,内部效率高于外部效率,企业就会发生兼并,将以前由价格机制所调整的商业关系内部化。

          假设位于图10-22中间的那家企业,企业家才能突出,使企业经营的规模经济边界大为扩张,而右上角的另外三家企业则经营不善,于是通过兼并将外部的制度环境内部化,其结果如图10-23所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0- 23企业兼并的结果示意图

          微软公司和本文前面所讲的那家成功的校园复印社,都是按照从图10-22到图10-23的路径不断发展壮大的。

          虽然微软公司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上占据了巨大的市场份额,但却无时无刻不处于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之中。腾讯公司虽然在网络即时通讯市场占据了绝对优势的份额,但它是一家上市公司,如果它的盈利能力或者说发展前景落后于其它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就会让腾讯获得融资的成本增加。所以,从广阔的意义上说,腾讯公司的竞争对手可以间接的包括所有上市公司。而且,那些投资机构也随时准备把资金投给腾讯公司潜在的竞争对手,这让它绝不敢掉以轻心。在垄断个人通讯市场多年以后,人人网和新浪微博的崛起——它们用一种不同的理念实现了个人网络通讯,腾讯公司的垄断地位被打破了。正因为如此,腾讯公司才始终保持着对其服务高效的改进。

          通过公平竞争成长起来的企业,在企业家才能达到极限之前,不会因为市场份额的扩张而变得没有效率。市场份额的大小与定价权的大小,并非垄断企业效率低下的原因。我们所能观察到的效率极为低下的垄断企业,基本都是非公平市场竞争的结果,最主要的莫过于行政垄断。比如计划经济时代的各种大型国营企业。

          IBM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一度垄断个人电脑市场,他们试图用一些不公平的手段来打击那些弱小的竞争对手,比如让自己的系统接口与其它公司的产品不兼容等等。杰克?韦尔奇在回忆录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IBM公司告诉他,他们拒绝卖给通用公司一种新的电脑设备,原因是通用公司购买了IBM的竞争对手的另外一种设备。最后的结果,是IBM公司的市场份额急剧萎缩,一度接近破产的边缘,为英特尔、微软、苹果等现在鼎鼎大名的企业成长提供了极好的机会。一个崭新的信息经济的时代,很快来临。这样看来,我们反而应该“感谢”IBM公司的“垄断”。它并未使经济效率降低,反而为经济模式的革命性变化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在没有行政干预的情况下,一家公司想要搞垄断,无异于螳臂当车。

          而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的那些垄断企业,无论效率如何低下,行政权力都保证了它们不会遇到强有力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才会使企业家才能消失,经济丧失活力。

          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市场份额所代表的“垄断”,并不需要去“反”。真正需要“反”的,乃是行政垄断。而行政垄断的问题,主要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或者说代理问题。由于缺乏竞争,国有垄断企业的管理者可以天天大吃大喝,把研究内部管理和开拓市场的精力用来出国旅游,国有企业下面的雇员们也可以有样学样,在上班时间打毛衣甚至打麻将。所以,国有垄断企业的主要问题不是它的产品价格高于一个理论上的“市场价格”,而是由于缺乏竞争使代理人成本突出,内部成本失去控制,从而导致企业效率低下。这才是垄断所带来的最主要的问题。

    • 家园 很有新意,去当当买了实体书看

      新浪博客上的同名博客是作者的吗?上面都是高考和教育,有点奇怪。

    • 家园 【连载29】第十章第八节 企业家才能如何推动经济发展

      八、企业家才能的内涵与经济内生增长的动力来源

        我们对企业家才能做一个归纳:企业家才能,就是克服各种实际困难(用经济学术语来说就是克服交易成本)、改进企业所面对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创造力。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曾经将企业家精神归纳为5种情况,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类:改变需求曲线的行为和改变供给曲线的行为:

        1.采用一种新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新特征(前者是创造新的需求曲线,后者则通过降低产品的可替代性使现有的需求曲线变陡);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改变供给曲线,如果是改变资本与劳动力的比例,则是改变供给曲线的斜率,如果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则使供给曲线外移);

        3.开辟一个新市场(使需求曲线外移);

        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

        (改变供给曲线,降低成本,扩大成本与市场价格的差距);

        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改变供给曲线)。

        熊彼特说“我们所叫做的企业家,不仅包括在交换经济中通常所称的‘独立的’生意人,而且也包括所有的实际上完成我们用来给这个概念下定义的那种职能的人,尽管他们是(现在逐渐变成通例)一家公司的‘依附的’雇佣人员”。

        也即企业家精神不仅企业的管理者可以有,企业的所有人员——只要他们发挥创造力改变了企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就都可以说他们有企业家才能,而且也可以分享“企业家利润”而不是劳动力工资。企业的老板的收入也有一部分作为无创造力的劳动投入的工资,而大部分企业的员工除了固定工资以外还会有奖金或某种“提成”,如销售提成和绩效工资,这是对他们企业家才能的回报。

        但是,我们又不能同意熊彼特关于“创新就是创造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的观点。他引用萨伊的定义并表示赞成:“企业家的职能是组合生产要素,把它们放在一起。”

        这句话并不全面。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企业家的职能是组合生产要素和开拓市场。创新除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改变供给曲线以外,还包括了改变需求曲线的行为:这不是在创造新的生产函数,而是在开拓市场。企业并不仅是一个生产函数,它还要负责把它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出去。

        市场竞争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稳定是偶然的,变化才是必然的。企业家精神必须时刻保持。一旦企业家精神丧失,企业的需求曲线就会变得平坦,利润就会减少和消失。

        但是,人的创造性很难用数学模型来加以规范,如果把制度因素等更复杂的问题考虑进去,模型就会复杂得无以复加。这个问题,如果承认人的创造性是不可在数学上提前预知的话,也就不成其为问题了。

        也即说,资源的组合,不仅是数学上数量之组合,不是“30%的资金购买土地+30%的资金购买机器+40%的资金支付劳动力工资”这样简单。资源的组合,是企业家运用其创造力,克服各种交易成本而建立起来的。每一个企业,其资本与劳动力的组合方式都不完全相同。在每一个现存的点,都可能存在规模经济消失、边际效益递减的情况。

        但是,企业家才能可以改变这种情况,使资源组合的规模经济边界扩大。而这种边界能否扩大、能够扩大到多大,无法在数学上定义,也无法被经济理论提前预知。

      资源组合的规模经济边际,是企业家创造的。

        以汽车产业为例。一般认为,汽车产业规模效应的下限是30万辆左右,但上限则无法确定。2007年世界上最大的三大汽车集团,丰田汽车年产量950万辆,通用汽车年产量930万辆,而国内年产量最大的上海通用年产销量约40万辆,最小的就更少。

        这样巨大的差距到底是什么造成的?丰田汽车公司并非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年产量900万辆,而是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成长壮大。则汽车生产的规模边界,即与过去几十年汽车生产技术的进步有关,更和丰田汽车公司不断变革自身生产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丰田模式”。对一家汽车企业来说,它的产量在30万辆到900万辆这样一个巨大的区间内,规模经济的边界在哪里?它的边际成本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的交点在哪里?这主要不是现在人类的技术水平决定的,主要也不是可获得的资本和劳动力数量决定的,而是这家企业的管理者的企业家才能所决定的。

        生产汽车的利润很高。但是现在拥有一笔巨大的资金,就可以买地建厂、购置生产线、招工生产,然后去“摊薄”丰田、通用这样的汽车巨头的“超额利润”,最终和它们共享“平均利润”吗?答案是,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大部分人不行,也即只有具有极强的企业家才能的人才有可能。

        因为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决定了:那些不能扩大规模经济边界的企业,其利润空间将会被竞争者逐渐蚕食,直至破产或者被兼并,只有那些能够不断创新、不断扩大规模经济边界的企业能够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如果一个产业本身的规模经济技术上限已经达到,企业家就会转而投资于别的产业。

        则在宏观经济制度较为稳定的前提下,经济增长在微观层面可以描述为:由企业家在市场竞争机制下,通过创造性的开拓市场和优化资源组合,推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不断外移所带来的服务或产品的产量增加。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0-14企业家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模式

        如图10-14所示,企业家通过开拓市场,可以将需求曲线从D外移到D*,意味着他可以以同样的价格销售出去更多的产品;同时,他也可以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机制、生产流程、进货渠道、用工成本等方式将供给曲线外移到S*,即可以以同样的边际成本生产更多的产品。则最终可以在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ECE*C* 。其经济后果就是产量从X1增加到X*1。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就是企业家在利润动机的趋势下、在资源约束条件下,推动了经济增长。

        至于企业家到底是如何改变微观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并不属于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而应该是管理学和市场营销学的范围。经济学家在此不宜越庖代俎。如果这种学问可以被标准化,它立即就会被模仿或复制,从而使创造者在市场竞争中丧失优势。企业家必须继续创造出一些非标准化的东西出来以获得新的竞争优势。经济学家永远只能对已经被创造出来的问题加以研究,而永远无法将创造力本身变成数学模型加以研究——除非企业家的创造力彻底枯竭。

        在一个存在交易成本的、更为真实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家通过创新来克服交易成本来组织生产和开拓市场,优化劳动力与资本的组合来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的规模经济边界。在市场竞争机制下,做的最好的企业家将获得最大的企业家利润,而做的不好的企业家就很难获得超额利润,甚至可能倒闭破产。通过这种优胜劣汰的机制,整个经济体系不断的挑选出最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物来控制生产要素的组合以组织生产,并通过创新推动经济不断增长和结构优化。

        从长期来看,企业家的创新行为(不仅是工厂老板一把手,而是所有经济参与者的创造力。如果一个工人不仅提供标准劳动,而且能够发挥创造力,创新出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或提高销量的方法,那他就发挥了企业家才能,进行了企业家创新,并且应该以奖金股权等方式分享企业家利润),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 家园 本节附录

        ++++++++++++++附录++++++++++++++++

          ++++++++++++++附录++++++++++++++++

          ++++++++++++++附录++++++++++++++++

          附录: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高速进步的经济学解释

          为什么中国沿海那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老板们对生产产品的工人如此苛刻,而对销售人员如此慷慨?因为生产产品是基本不需要什么创造力的。而销售则是在与人打交道,需要处理千变万化的市场情况,这是需要企业家才能的。这是一种改变需求曲线的行为。扩大销售,就意味着需求曲线外移,可以增加企业家利润。而销售人员的“提成”,就来自由于需求曲线改变而增加的这部分企业家利润。

          这也就解释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每一家企业都会有销售部门?因为所有的企业都必须努力改变自己所面临的需求曲线,这种改变是需要成本的,也就是说光把产品生产出来还不行,还必须克服市场交易的成本把产品卖出去。这里的交易成本包括信息成本(把产品信息传达给潜在的消费群体)、谈判成本(在价格、售后保障、付款方式等方面达成一致)等等。

          在标准的经济学教材里,企业是不需要有销售部门的,企业只是一个生产机器(或者说生产函数),把劳动力、土地和资本投入进去,它就会生产出市场需要的产品,然后就完了,“看不见的手”将会安排剩下的一切。

          对公平竞争模型稍加深入的分析,就不难得出一个现实中常见的企业结构:销售部门负责推动需求曲线外移,财务(降低资金运行的成本)、管理(降低协调成本)、研发则负责改变供给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

          这样,我们就可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英国圈地运动时期,大量的失地农民被迫进入城市成为雇佣工人。企业家们可以以极低的工资雇佣到他们想要的任何数量的工人,也就是说劳动力的供给几乎是无限的。但与此同时,企业家们却非常热衷于采用节约劳动力的新技术,或者说非常热衷于投资改进生产效率,这是为什么?

          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围绕这个问题大家争吵不休、莫衷一是,始终不能给出很好的解释。以至于很多人还认为此时的企业家有一种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技术偏好”,也就是说他们突然不想多挣钱了,而以改进技术为荣。

          这个问题,其实只需要承认每个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都是一条斜向下的曲线就可以做出解释,或者说只需要承认企业开拓市场是需要成本的就行了。

          在公平竞争模型中,我们先不考虑购买机器的边际成本,而假定此时的企业的生产成本完全由雇佣工人的工资决定,在面临无限的廉价劳动力的情况下,企业可以用不变的价格雇佣到任何数量的工人,以不变的边际成本生产任何数量的产品。也就是说,我们假设这时企业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平坦的直线,平均成本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重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0- 15企业面临平坦的供给曲线时候的企业家利润

          此时,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企业的供给曲线是平坦的,但是它绝不会无限的扩大产量(在完全竞争模型中,由于需求曲线也是平坦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变成了一条曲线,这时将得不到任何结论)。因为企业面临一条斜向下的需求曲线,所以它的最佳产量仍然是确定的,就是供给曲线S和边际收益曲线M的交点B。在此时,无限的劳动力供应就失去意义了。企业家即使招聘更多的工人生产更多的产品,他也卖不出去,或者说无法以高于成本的价格把这些新生产的产品卖出去。

          但改进技术就不一样了,它会使供给曲线向下移动。也就是同样产量的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降低,从而同时增加销量和单位产品的利润(如图10-18,供给曲线S向下移动到S*的位置。此时,EF>BC,FP3>BP2,因此,长方形EFP3P4的面积也就大于长方形BCP1P2的面积)。所以,圈地运动时期的企业家的本性和现代企业家相比并没有发生变化,他们并不比现代企业家更加热爱技术进步。真正的原因是:改变需求曲线需要成本。只要开拓新的市场的成本高于改进技术的成本,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采用新技术。考虑了预期之后——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家预期开拓市场的成本高于改进技术的成本——他们就会投资于研发或购买新技术。简而言之,在一个真实的市场环境中,相对于企业家的利润而言,劳动力和技术是不完全替代的。这里,改进技术的成本不能与增加劳动力的成本比较,而应该是改进技术的成本与开拓市场的成本比较。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0- 16技术进步导致供给曲线向外移动并增加企业家利润

          实际上,即使劳动力无限供给,企业家也不可能面对一条完全平坦的供给曲线。因为资本和劳动力也是不完全替代的。

          在不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资本和劳动力的比例似乎可以随意调整。但是,作为物的资本和作为人的劳动者存在一个关键差别:一个没有自由意志、一个有自由意志。

          资本的规模增加不会使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快速上升,但一个企业所管理的劳动者的数量的上升则会使人员协调的边际成本快速上升。在考虑到企业内部运转的交易成本之后,只要企业的人员数量达到一定规模(这个规模使得每增加一个雇佣工人的边际成本高于融资购买新机器的边际成本),企业家实际上几乎总是愿意采用劳动力节约型的技术。

          因此,由于交易成本的真实存在,对企业家而言,技术、资本、劳动力是不完全替代的。所以,在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情况下,企业家将仍然热衷于改进技术、购买更先进的生产设备。

          这样就为一个在圈地运动之后数百年在中国发生的现象提供了一个很合理的解释: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几乎无限,农民工工资十多年没有实际增长的情况下,中国沿海的那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效率却始终在以一个惊人的速度增加着,甚至比那些劳动力成本很高的发达国家的企业增加的还要快。在珠三角,那些从中国最落后的农村出来的文化程度很低的小老板们显然不会有以采用新技术为荣的觉悟——他们都是这个世界上最讲求实效的一群人:只要能挣钱的事情就干,挣不到钱的事情就不干。对这些企业家来说,推销产品开拓市场是很花钱的。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生产成本再低也没有用。所以一方面要跑销售提高销量,另一方面对于现有销售渠道能卖出去的那部分产品,则用的劳动力越少越好、成本越低越好。

    • 家园 【连载28】第十章第七节 企业家利润长期存在的原因分析

      七、企业家利润长期存在的证实与原因分析

        对于上一节的分析,可以以网络购物的数据来做一个初略的实证。

        网络购物是一种交易成本很小的交易方式,看起来非常接近古典经济学家所描述的完全竞争市场。在淘宝网上,买家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极快的找到数十上百个销售同样商品的卖家,比较价格然后购买。由于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担保,交易的风险很小。无论买家在哪家店铺购买,其交易成本看起来都很低而且很一致,即“搜索成本+价格+邮费”。而邮费也基本全国统一:快递费每公斤10元人民币左右。无论从广州到北京一千多公里的路程,还是从广州到深圳几十公里的路程,基本都可以做到当天发货第二天送达,时间成本也相差不大。

        在此情况下,卖家之间的竞争会不会导致“超额利润”或“企业家利润”消失呢?

        以一种标准化程度最高的产品为例:日本佳能公司生产的新单反相机600D。之所以选择单反相机,有几个因素:

        首先,它代表了人类目前消费类工业品的顶级品质。日本人在数码相机领域以其极为可靠的品质把别的国家的相机生产商击败,占据了几乎全部的市场份额。而单反相机又是消费类相机中的高端产品,做工极为可靠,故障率非常低。

        其次,售后服务主要由佳能公司提供。淘宝网上的卖家不需要提供维修服务(他们一般都只提供七天退换货的保证)。这种产品可以看成是接近于完全同质的,也即消费者无论从哪个卖家那里买到佳能600D相机,都是同样的东西。

        第三,由于单反相机对生产工艺要求极高,此领域不存在假冒产品。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不可能买到假冒的佳能单反相机。这样,消费者与卖家之间的信息差距很小。本文在做数据采集的时候,600D相机刚刚上市,也暂时不会出现翻新机(以用过很长时间的旧机器冒充新机器)。

        在这样一个价格比较如此容易、信息获取成本这样低、商家数量有这么多、产品几乎完全同质的市场里面,能观察到商家的利润趋于平均么?或者说,能观察到一种接近完全竞争模型所描绘的那种竞争结果么?

        通过淘宝网的搜索引擎和销量排序,在2011年6月21日下午4点21分可获得如下数据:

        1.在淘宝网的“佳能600D套机”(也即机身和原厂镜头18-55 IS一起出售)这个名录下,共有534个销售条目,包括了325个卖家。

        2.这325个卖家的销售价格略有差别,但是总体而言单机不含镜头的价格在5000元左右,套机(含镜头)的价格都在5500元左右——公开的竞争让价格比较接近。

        3.销量最大的卖家并不是价格最低的,而销量最小的也不是价格最高的。

        4.销量整体而言呈现金字塔分布。一个月内销量超过400台的有2家, 300至400台的有2家,100-300台的3家,50-100台的4家,2-50台的17家,1台的22家,剩下的275家在一个月内没有一台成交记录。

        第4点看起来完全违背了完全竞争模型所希望得到的结论——自由竞争将会导致平均利润。通过对别的单反相机、别的非单反数码相机,以及一些不太同质但极为简单的日用品比如只卖一两块钱的白布手套(由于几乎没有技术含量,可以认为卖家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接近完全竞争的),所得到的结果完全一样。对国外网络交易网站EBAY的分析也是一样的。

        这个结论是如此明确和普遍,所以没必要再举更多或更精确的数据来说明了。任何人都可以随时上网打开淘宝或EBAY,随意挑选一个产品类目进行验证。几乎所有的产品类目下都会存在这样的规律:销量呈金字塔结构排列。

        其间的原因,不在于卖家所销售的产品有好有坏,而在于卖家销售才能的差异。销售才能,是企业家才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家改变他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的一种能力。这种才能是不同质的、千差万别的而又是难以模仿和复制的。

        什么样的卖家能够卖出更多的产品呢?本文主要讨论抽象的微观经济理论而不研究市场策略,因此只给出一些显而易见的直观的观察结果:

        ——那些把网页装饰得更漂亮的,网页上提供了大量的丰富的甚至具有煽动性的信息的卖家往往能卖出更多的产品;

        ——那些从早到晚都保持及时网络通讯工具在线的卖家。由于买家可以随时与之沟通,商讨具体的交易条件,他们就会比那些不怎么上网的卖家卖出更多的商品;

        ——那些更懂得沟通技巧、善于谈判的卖家也能卖出更多的商品,等等。

        这些,都可以看成是企业家创造或改变自己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的才能。

        总之,在市场上,厂商不能指望只需要标出与别人同样的价格就把东西大量的卖出去,而必须想办法推销自己的产品。如果企业家真的像完全竞争模型所描述的那样只管埋头生产而不顾市场需求,企业就很有可能会破产。

        同时,竞争中的“马太效应”也显而易见:那些销量较大的卖家由于有很多的成交记录、有很多买家的评价,也就容易卖出更多的产品。

        如果网络购物看起来不能很好的代表现实的话,可以再来看一个身边的实例:

        在每个大学校园里面都有很多小型复印社。由于学校里面复印打印的量非常大而校园又很小,同一个校园内有很多很小的复印社在进行竞争:他们的价格都差不多,也很便宜,单张复印或打印的利润都很薄。

        在这种情况下,校园复印社是不是都在分享平均利润呢?

       从单价来看是这样,但由于每个复印社的经营者所占据的地点不同、服务态度、效率以及揽活能力的差异,他们之间的竞争同样不会导致利润趋同。

        2000年,作者刚刚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本科学习的时候,在西区有一片破旧的平房区,被称作“便民市场”,里面有各种廉价的餐饮、书店和复印社。我时常去其中的一家打印复印,老板是姐弟两个,还有弟弟的女朋友,总共三个人。

        他们家的价格跟别家一样,我一直选择在这家打印是因为它挨着一家小书店,在等待复印的时候可以到旁边的书店翻翻书。而且跟老板熟了以后,也可以节约“谈判成本”——每次复印之前根据自己复印的数量都可以大概知道自己能够得到什么样的折扣。

        后来便民市场拆迁改造,这家复印社也搬走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人民大学实验楼的一间小房子里面见到了那个弟弟的女朋友。她告诉我他们在这个小房间临时接一些业务,现在正在寻找更大的营业场地。

        又过了一年多的时间,我又发现他们家搬到了人民大学东区的另一个便民市场。这时,弟弟和他女朋友结婚了,营业场地稍微变大了一些,雇了三个人在经营,夫妻两个做老板。姐姐做别的生意去了。

        又过了几年,东区的便民市场也拆迁改造,他们又搬走到人民大学南门外的一家民居继续办复印社。很巧的是,我硕士毕业后也在人大南门外租房居住,所以在打字复印的时候又找到他们家去了。

        这时已经是2007年,他们的营业面积已经增加到了大约100个平方米,添置了大型的印刷机、装订机,电脑、打印机、复印机都购置了很多,可以制作很漂亮的彩页,服务流程也优化了,雇佣了七八个员工,每天都忙成一片,晚上十点过去还在加班。这时他们有了小孩,老婆一边照顾小孩一边盯着员工干活,老公则买了一辆中级商务车天天在外面跑业务揽活。

        他们的业务还是以人大为主,主要是给人大的师生制作论文、印刷会议资料等等。但来自别的单位的业务也在快速成长,营业额已经相当可观,收入水平应该是很高了——至少肯定远远超过校园里普通的复印社。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增长中一个很普通的白手起家的企业家成长的故事。这个复印社到底如何成长起来的?如何拉到更多的业务?如何克服几次搬迁带来的麻烦?怎样找到更合适的经营地点?

        这些细节都无法知道。但可以明显看到:即使是利润很薄竞争很充分的校园复印社,也面临着非常复杂的经营状况,才能出众的企业家可以赚取相当丰厚的利润并且发展壮大。才能一般的人可以继续维持,而经营不善的复印社将会关门。

        虽然不知道确切的比例,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个市场中,竞争不会使所有的复印社经营者所获得的利润趋于平均。

        从2000年到2007年,校园打字复印市场的竞争使得复印的平均价格从每页0.1元左右下降到0.08元左右 ,下降了20%,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这个下降比例将会更大。如果有复印社想收取每页0.2元的复印费,它很有可能失去所有客户。看起来竞争使得“超额利润”消失了而达到了“平均利润”。

        但这只是一个单位价格带来的假象。由于每个经营者的企业家才能不同,他们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也不尽相同,由需求曲线带来的边际收益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所代表的业务量也就不同,因此也就获得了各自不同的利润。在打字复印价格不断下降的同时,作者所观察的这家夫妻店却不断的赚到了更多的利润。这里面就包括了他们开拓市场和降低成本而获得的“企业家利润”,或“超额利润”。

        这个事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不能被解释为“特例”。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奇迹,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些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们在竞争中发张壮大的结果。

    • 家园 【连载27】第十章第六节 企业家利润与企业家才能的关系

      六、企业家利润与企业家才能的关系

        任正非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巨大的回报。这种回报,现在的主流经济学理论解释起来有很大的困难。因为,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竞争会让利润趋于平均。为什么总会有那么少数的大企业和大企业家能够获得“超额利润”呢?这是由于市场竞争不充分所致吗?

        企业家利润是客观存在的,动态的竞争会让某一些企业家的利润减少甚至消失。但从整体来看,竞争为何并没有使企业家利润消失?

        其间的原因,我以当今世界上最富有的两个人,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为例来进行分析。

        二人所从事的行业都是充分竞争的——软件产业和投资行业有无数的企业,有无数从世界一流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跻身其中,有大量的资金涌向这两个行业。但几十年过去,人才和资金的流入,都没有让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获得的超额利润消失——不仅没有摊薄,反而越来越多。而这两个人,都是接近于白手起家,在一个非常公平的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并非因为垄断。这样的例子并非特例。大部分知名企业家都是靠竞争积累起巨额财富,竞争并没有让他们的超额利润消失。

        萨缪尔森在他的著名经济学教材中谈到由于竞争而导致超额利润消失时候说:

        “这一分析结果可以很好地用来解释个人电脑市场。最初,电脑厂商,如苹果公司和康柏公司,赢得很大的利润。但后来随着个人电脑产业进入壁垒的不断减少,许多小企业也进入了这个市场。今天,这个产业有为数众多的企业,每一家只在市场中占一小部分份额,尽管它们不停努力,但仍然无法赢得与其努力相称的经济利润。”

        如果这一说法成立,苹果公司的经济利润由于“市场壁垒的不断减少”将会被降低甚至消失。但是,2011年,苹果公司已经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企业。在这期间,有无数的中小电脑企业诞生、壮大、破产,并未让苹果公司的超额利润消失,苹果公司乔布斯本人也成了亿万富翁。成百上千的个人电脑企业的老板的资产加起来也不如他一个人富有。所以,萨缪尔森的经济理论分析固然严谨,但所举的这个例证却与实际情况不符——激烈的竞争并没有让苹果公司的超额利润完全消失。

        实际上,在任何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都不难发现这一的现象:竞争使不同企业或企业家获得的利润差距趋于扩散,而不是收敛。

        造成这样的事实的原因是:资本和普通劳动力获得的回报会趋于平均,而企业家才能的回报则不会趋于平均。

        资本和普通劳动力可以近似的理解为具有同质性的东西。因此,资本之间的竞争和普通劳动力之间的竞争,会使得它们的回报趋同。但企业家精神或者说企业家才能,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它不能被复制,也无法被替代,因而也就无法通过竞争使它们的回报趋于平均。

        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行业:比尔?盖茨从事的软件产业和巴菲特所从事的投资业。这个行业里面的人的创造力并不相同,可以大概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是盖茨和巴菲特这样的顶尖人物,第二个层次的是该行业的一流企业家,第三个层次的是普通企业家,第四个层次的是这个行业的普通从业人员。

        这四个层次人物所具有不同的企业家才能,而这种才能很难被复制和替代。于是就会出现如下现象:第四个层次的人才的流进和流出,难以摊薄前面三个层次的人物所获得的企业家利润。同样,第二第三层次的人才的流进和流出,也难以对盖茨和巴菲特这样处于第一个层次的人的企业家利润产生影响。

        只有处于同一层次之间的人,才能进行有效的竞争。不断的会有处于底层的人物,通过自身的奋斗进入更高的层次,但这种人始终只会是凤毛麟角。四个层次的格局总体而言是十分稳定的。

        如果把微软交给一个处于第二或第三层次的人物打理,他就难以取得像比尔盖茨这样的成就,并可能会最终把微软变成一个第二流的企业。

        人类的创造力千差万别,可以分为很多个层次。整体而言,这两个行业的人的收入水平将表现为一个典型的金字塔结构。竞争并不能改变这种结构。而且,由于处在较高层次的人会拥有越来越多财富,可以用更多的部分进行投资,也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不同层次之间的财富差距将会拉大。

        总而言之,竞争的最后结果将会是这样:

        企业家才能处于同一层次的人分享差不多的企业家利润,无论他是做软件还是做投资还是卖报纸(比如《华尔街日报》)或者卖汽水(比如可口可乐)。那些处于才能处于较高层次的人,都会成为亿万富翁.

        在同一个行业,企业家才能不同的人则分享不同的利润,竞争不会使利润趋同。较低层次的人才或者他们掌控的资金在一个行业进出,不会对较高层次的人物在这个行业所获得的利润构成威胁。

        如果一个行业成为夕阳产业、无利可图,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发现转行的交易成本小于因停留在某个行业带来的利润的减少,他们就会立即进入新的、利润更为丰厚的产业。

        因此,总体而言,标准化的资本和普通劳动力的所有者收入会趋于平均化,而无法标准化的企业家才能所带来的收入则不会出现平均化的倾向。

        ——人是具有多维度思考方式的物种。为避免将经济研究的范围无限扩大,一些非理性的因素如情感、伦理等可以仅作为经济现象的背景,暂不考虑。一些宏观的制度因素在一定情况下,也可认为其处于整体的暂时的稳定状态。但有一个因素不应从微观经济研究中分离出去,这就是人的创造性。

        现实中的人是有创造力的,这是人与其它动物最根本的差异之一。不同的人在创造力上的差异,往往决定了其经济活动中取得的成效。以创造力为核心的人类经济才能,在所有经济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不能将企业家才能和普通劳动力混为一谈,以此来简化经济分析。若如此,经济分析就会失去灵魂。

    • 家园 嗯。第一次回帖
    • 家园 就凭这句话,您还是少说马克思的对错

      比如劳动价值论。商品里面融入了多少人类劳动就应该值多少钱么?这个跟现实差距太大。一块木板,如果一个人费劲力气把它锯成锯末,它的价值、使用价值、市场价格必然同步下降。

      马克思说,一个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看起来您确实不能理解这个所谓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所谓的第三产业价值论颠覆了劳动价值理论,已经被社会现实证伪。现在欧美的困境在于,第三产业价值虚高,挣得多,干得少。如何不赤字?尤其是现在对于第三世界的巧取豪夺实质性的收到了抵抗,所以出现了天大的窟窿。

    • 家园 【连载26】第十章 微观基础:企业家精神与中国市场经济

      五、“头顶需求,脚踩成本”的企业家(华为老总任正非)

        我们看上面的图,企业家的利润,被需求曲线和成本曲线夹在中间,一旦成本上升或者需求下降,他的利润空间就会被压缩。如果需求曲线下降,降到了成本曲线下面;或者成本曲线上升,升到需求曲线的上面,企业家的利润就会变成0甚至是负数——也即出现亏损。长期这样赚不到钱,他就只能关门大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0-11 企业家与公平竞争模型

        在上面这幅图中,中间的那个小人就代表企业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提高自己的利润(增加图中虚线框部分的面积)。为此,他努力向外推动企业的需求曲线——也就是开拓市场,脚踩自己的生产成本曲线——也就是控制成本,从而保卫或者扩大自己的利润范围。

        同时,他也面临着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对手不断改进产品的质量、降低产品价格来和他争夺市场。如果他不能及时进行创新,采取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改进企业内部管理和提高生产技术,他的需求曲线就会变得平坦(更容易被竞争对手的产品替代)或者向内部移动(市场空间狭窄、销售渠道不畅)。

        在利润驱动和市场竞争的内外动力共同作用之下,市场上的企业家们,就不断的进行创新,创造各种各样符合消费者个性需求的产品出来满足市场需求,不断采用新的技术和优化内部管理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满世界的去开拓市场、建立销售渠道……

        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步一步的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就是逐步释放这种“企业家才能”来推动经济发展。

        我们以现在中国最大的通讯设备制造商华为公司的成长为例来说明上面的分析。

        华为公司的创始人叫任正非,是一个转业军人。改革开放初期,到深圳创业,于1987年建立华为。最开始做的事情,是给国外的通讯设备制造商做销售代理。按照一定的价格把国外的交换机(一种建设电话手机网络必须的通讯设备)买回来,然后在国内把它们销售出去,赚取一点中间价差。由于产品的购买价格是一定的,比如20万元。假设不管它卖出去多少台,每台的进价都一样,都是20万。所以,它此时的平均生产成本曲线是一条水平的曲线。

        买进来以来,华为公司要想办法把这些设备推销出去,主要是卖给各地的电信局。这种“跑销售”的行为是一种改变需求曲线的“企业家行为”,它有效降低了市场的交易成本,使得交易得以达成。销售搞的好,就能多卖,或者卖个好价钱。所以,华为此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斜向下的、可以因为市场环境和企业家才能的力量而移动的曲线。如下图所示,站在需求与生产之间的那个人,就是以任正非为代表的华为企业家

        ——这个企业家,此时正在手脚并用,抵制市场竞争给他的需求曲线带来的压力,压住进货成本,保住自己的利润。他夹在需求与生产成本之间,寻求自己的生存空间,一旦这个空间被压缩得没有了,他就会被“夹死”,十分可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0-12华为作为代理销售公司时候的需求曲线与成本曲线

      刚开始,华为公司的利润不错,但随着干这行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小的代理公司都从国外进口交换机来跟华为公司强生意,拼命压低销售价格。这样,市场环境就恶化了,需求曲线被大大的压缩,利润空间变小。

        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任正非就被迫要让华为公司转型。从一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的代理公司,转变为一家能自己生产交换机的高科技公司。这样做很辛苦,风险也很大,但市场逼着他转。任正非经营多年的利润全都拿出来搞研发,而且还贷了1一个亿的高息贷款。据说,做此决定之时,任正非跟他的创业团队说:“搞不成,我就从楼顶跳下去;搞成了,我们就在楼顶上晒钞票,免得太多了堆在房子里发霉。”

        ——市场竞争就是这样,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给企业家巨大的压力,也给了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企业家才能搞销售、搞管理、搞研发的巨大动力。

        经过辛苦的研究开发,华为终于研制成功了自己的交换机,成本不到国外同样产品的五分之一。于是,它们的生产成本曲线立刻大幅度向下移动,假设从20万元降低到了4万元左右。

        由于是自己搞生产,生产组织管理成本等等就出来了,这个时候华为的生产成本曲线就成了一条斜向上的曲线——如果生产规模超过了它的正常生产能力、需要加班加点的生产,它每多生产一台程控交换机,成本就会增加。

        研发成功以后,华为公司的需求曲线和生产成本曲线变成了这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0-13华为可以自己生产程控交换机之后的需求曲线与成本曲线

        跟前面那幅图相比,成本曲线变成斜向上的了,成本(阴影部分)大大降低,利润扩张。任总的日子立刻就更好过了。

        华为自己生产的程控交换机,跟国外生产的质量上有差距。但由于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即使以更低的价格也能赚到更多的钱。华为的利润空间还是增加了。它不仅包括了销售的利润,还有生产的利润。此时作为企业家的任正非所赚到的钱,就是他开拓市场和组织生产研发的才能的回报。

        有了生产成本的优势,华为公司的推销员开始全国跑,向各级电信主管部门推销自己的产品。中心城市的电信局比较有钱,也更信任国际知名品牌,这方面华为公司缺乏优势。任正非便制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销售战略,重点打开市县一级市场。这些地方的电信局钱不多,又想发展本地区的通讯网络,廉价的国产货就是很好的选择。

        能够跳出中心城市的激烈竞争,到小城市小县城去开拓新的市场,建立了全国性的销售服务网络,也就大大拓展了华为公司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同样的价格可以卖出去更多产品)。

        同时,为了降低因企业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成本,任正非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来帮忙制定《华为基本法》,完善了华为公司内部的组织管理。通过类似的一些措施,管理结构理顺了,可以雇佣更多的劳动者而不会导致“边际成本”过高。技术研发和管理效率的改善,大大提高了华为公司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原来可能一年只能以合理的成本生产100台程控交换机,现在可以同样的价格生产1000台了。于是,华为公司的生产成本曲线也大大的向外移动了。

        就这样,通过一点一点与对手的竞争和自己的开拓,华为公司逐步成长壮大。从一家微不足道的小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到2010年,年销售额超过了284亿美元,雇佣人数超过11万。2011年,华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二大电信基站设备供应商。

    • 家园 【连载25】第十章 微观基础 企业家精神与中国市场经济

      三、企业家创造并改变需求曲线和生产成本曲线

        在一个产品被真正生产出来之前,不可能存在对它的“有效需求”。在真实的世界中,每个企业生产的产品都不完全相同,哪怕生产衬衣或烧制砖头的企业也是这样。

        比如电脑。在电脑能够被企业家以极为便宜的价格生产之前,并不存在对电脑的大规模的“有效需求”。只有在电脑被生产出来了,这种需求才变得具体而现实起来。企业家大胆的对市场进行预测,投入资金进行生产,然后进行宣传、推销、保证质量、提供售后服务,最终创造了对电脑的真实有效的需求曲线。

        具体到一家企业而言,不管它卖包子还是卖核反应堆,企业家都要先考虑是否存在这样的潜在需求,然后生产。“潜在需求者”对于最终将会购买怎样的具体的产品,并不明确。在“潜在需求”和“潜在产品”之间,是企业家的活动空间。由于人类的需求实际上是无限的,因此哪一种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水平和企业家的创新。

        企业家不仅创造他所面临的需求曲线,而且会不断的改变着他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如果他善于宣传和包装,那么他可以把他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向外移动,扩大销量或者提高价格。

        比如卖包子的老板。如果他能够找到最佳的人员流动的十字路口,他也可以大大的改善自己面临的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向外移动,代表同样的价格可以卖出去更多的产品),7毛钱可以卖出去150个包子,而不是6毛钱卖出去100个包子。这样他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就是虚线方框的面积(对于价格减去生产成本乘以销量)变大了。这种变化从下面两幅图的对比可以直观的看出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0-3 在角落里卖包子的老板面临的需求曲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0-4在繁华路口卖包子的老板面临的需求曲线

        这种创造和改变需求曲线的行为,对卖核反应堆和卖包子的企业家而言,都至关重要。

        此外,平均生产成本曲线(也叫供给曲线)也是由企业家创造和改变的。

        这个更容易理解一些。企业家如何购买土地、机器,如何找到合适的人来生产和协助他管理企业,他的产品要与市场上的产品有什么区别……他的这些管理才能决定了这家企业以怎样的边际成本来生产产品。即使是最简单的组装加工企业之间,他们的管理风格、规章制度、用人原则都不会完全相同,生产成本也不一样,企业家个人所获得的利润也不一致——在一个产品真正的被企业家生产出来之前,生产一个产品的边际成本不可能被准确预知。

        企业家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加强管理来推动生产成本曲线AC向外移动:也就是同样的成本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比如卖包子的老板可以通过培训工人,提高他们的熟练程度,原来一分钟才包一个包子,现在一分钟可以包两个包子了。他每个小时给工人的

        工资不变的话,分摊到每个包子上的成本就会下降。

        同样的成本P,生产更多的数量X,企业家的生产成本曲线就向外移动了。

        移动之后,老板的利润也会增加。也如下图所示。同样数量的包子卖出去,价格不变,生产成本降低了(阴影部分面积减少),利润就增加了。这个很好理解,无需进一步说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0-5工人不熟练时包子铺的利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0-6工人经过培训后包子铺的利润(生产成本曲线下降)

      四、房地产的“刚需”与企业家利润

        前几年房地产市场火热的时候,大家常说一个词:刚需。也就是“刚性需求”的简称,形容那些需要自住的购房者急需买一套房子,房价高一点低一点都要买,这种需求非常的“刚性”。

        这种“刚性”的概念反应到需求曲线上面,就是价格变动很大,而需求量变化不大。房子涨50%还是跌50%,对自住者来说,他都要买,也就是贵了就买面积小一点的,便宜了就买面积大一点的。

        相反,汽车的需求就不怎么有“刚性”,而是有“弹性”,也即可买可不买。价格贵一点,买车的人就会少很多;价格降下来,买车的人就会增加。如果有的汽车品牌涨价50%,销量就会下降得很厉害——大家都去买别的牌子的汽车了。

        我们还是用两幅图来表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0-7房子的刚性需求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0-8 汽车的弹性需求

        一般来说,基本的生存物资,包括粮食、水、住房这些东西的需求比较“刚性”,因为它关系到人的生存,价格高也得买低也得买。高级一点的非必需消费品,比如汽车、化妆品、数码相机这些东西,它的需求就比较有“弹性”,价格便宜了,买得起就买;价格太贵,买不起就算了。

        对企业家来说,肯定希望自己的产品比较有“刚性”而缺乏一点“弹性”。因为这样他的产品就可以卖高价,多赚些利润。

        生产化妆品的企业改行盖房子,跨度太大。一般的做法是让自己的产品变得难以被同类产品“替代”。需求曲线向下,主要是替代效应造成的。只要不太容易被替代,产品就会比较有“刚性”。具体方式包括:更贴合消费者的需求、包装的更加精美、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等等。

        比如,可口可乐公司的汽水不仅好喝,而且还有代表了美国式的消费文化,这样在中国就会有一批向往这种文化的年轻人对其有品牌偏好,即使别的厂家生产出和可口可乐味道完全一样的汽水出来,也无法做到跟可口可乐“同质竞争”,而只能和另外一些没有这种文化意味的普通饮料“同质竞争”。于是,可口可乐公司就比别的饮料更陡的需求曲线。他们要么可以以更高的价格销售产品(这被称为“品牌溢价”),要么可以保持价格不变但卖出更多才产品。总之,就是可以比别的饮料企业赚取更多的利润。

        反之,那些在市场竞争中无法使自己的产品脱颖而出的企业,将会使自己面对的需求曲线越来越平坦,利润空间也就越来越少。(在生产成本曲线不变的情况下)需求曲线斜率的变动对企业家利润的影响,如下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0-9 需求刚性时候的企业家利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0-10 需求非刚性条件下的企业家利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