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的帝国主义观 -- cmosplay

共:💬174 🌺614 🌵1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我的帝国主义观

    现在帝国话题比较热门,大家众说纷纭,派别林立。

    按前景分,一派认为中国走帝国路线能走通,一派认为走不通,是死路,活路派没有几个人,大部分人都属于死路派,俺也属于这一派,帝国主义肯定是死路一条。

    按态度分,一派认为应该支持中国走帝国路线,包括认为能走通的人和认为虽然走不通但现在也没有更好出路的人,一派认为应该反对中国走帝国路线。两派的人数对比不太清晰,找不着怎么发投票贴了,这个问题先放一放。

    虽然争论得很热闹,但很多都是在自说自话,自己画靶子自己打,论坛里对帝国路线的定义根本就不统一,各方都是按自己的理解和需要去解释帝国路线,再论证其可行性或不可行性。

    我要阐述自己的帝国主义观,当然要先说明我对帝国的定义,政治观念我很愿意学习列宁,这里当然也采用列宁当年的定义,即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高级阶段。

    那么从定义就可以推出公理1:在帝国主义时代,世界上只存在3种国家:

    1.帝国主义国家

    2.帝国主义国家的附庸国和殖民地

    3.独立于帝国主义体系之外的国家

    在列宁时代,英美法德意日是帝国主义国家,苏联是独立于帝国主义体系之外的国家,其他都是帝国主义国家的附庸国和殖民地,位于金字塔的底端,承担向上输血和接受自上而下转嫁经济社会危机的义务。

    由于整个世界在18、19世纪已经被分割完毕,而帝国主义的扩张本性与生俱来,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爆发争霸战争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是欧洲大国两败俱伤,美国渔翁得利,称霸全球。

    战后美国奉行新帝国主义路线,手段高明,效果突出,这方面的分析文章很多,内容很全,我不多说了。

    我只说战后世界格局的变迁,美国率领英法德日意,搞了一个大的帝国主义体系,美国在金字塔顶,其他先进工业国和兄弟国家(必须是资源丰富而且同文同种才行)在塔身,其他落后国家在塔基。

    苏联带领一些国家搞了个小体系,苏联修正主义就是帝国主义的变种,只不过体系小,人力物力资源少,发展潜力也不足,体制机制也缺乏活力,长远的发展前景比较黯淡。

    中国和印度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泥潭中爬了出来,成为真正实现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其中中国在两大体系面前都遭遇了闭关锁国的待遇,被迫独立于帝国主义体系之外,自己勒紧裤带备战备荒的同时在外面搞了一个小圈子,支援了一些落后的兄弟国家;印度则受到两大体系的全力支持和拉拢,如鱼得水,同时自己也搞了一个小圈子,日子过得不错,命好是天生的,这个羡慕不来的。

    话说中国遭到整个世界的封锁,自己家底太薄,又要花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确保国家安全,又要花人力物力资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条路实在太难走,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统治者在断定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之后,做出了一个历史性的决定。

    简单地说,就是世界大战不会开打,中国一时没有亡国灭种的威胁了,这是个新情况,新机遇,要抓住,要转型。中国不做第3类国家了,要融入帝国主义体系,做1、2类国家,争取做1,不行就2。这个决策,在国内得到了压倒性多数的支持,毕竟勒紧裤带的日子实在太难受了,人之常情嘛。

    融入哪个圈子呢?当然是美国圈了,联曹灭吴嘛,比较容易,阻力最小,艰难的路走多了,是人都想走走捷径的。正好美国也同意中国加入美国圈,共同对付苏联,双方一拍即合。随着中美建交的掌声和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枪声,中国正式加入美国主导的帝国主义体系。

    前面说了,体系内国家分3等:

    1等国家是美国,输出美元,向外转嫁经济社会危机,输入一切有用的人力物力,剥削、掠夺2、3等国家。

    2等国家是工业国和兄弟资源国,工业国输入资源,输出工业品,兄弟资源国输出资源。

    3等国家是落后国,输出一切有用的东西,输入一切有害的东西。

    中国刚进门时是3等国,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就是大庆的石油,但是进了门,拜了山头,西方的闭关锁国政策也就松动了,允许中国的工业品输入了,随后中国的制造业依托庞大的海外市场迅速发展起来。经过三十多年的辛勤建设,现在中国已经混成2等国家了,只不过没有其他那些老牌的2等国家富裕,但也已经是一个简化版的帝国主义国家了。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高级阶段,自从中国三十多年前几乎一致决定融入帝国主义体系,走资本主义道路以来,摆在中国面前的出路就只有两个:

    1.帝国主义国家。

    2.帝国主义国家的附庸国和殖民地。

    倒不是没有其他出路,而是不会选择其他出路。俺没有啥大见识,但是附庸国和殖民地的路俺还是不愿意选的,愿意选的路又不可能实现,只能认可先在帝国路线上走一走看一看了,反正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基本上应该是走不成的,沙皇俄国当年不就没走通嘛。如果中间发现任何能够转向走理想道路的机会,那还是要竭力搏一搏的,没有也没办法。

    其实附庸国和殖民地听说也不错,每个国家里面都能养肥一大批买办,帮助宗主国维持当地秩序,掠夺当地资源向西方输出,同时可以自己截留一批资源,养肥自己,而且还能繁荣一些资源流动的管道枢纽,比如解放前的上海,这种日子也是相当不错的。

    这样看来现在有些拼命反对帝国路线的人就很有意思了,在几乎一致同意(好像马前卒一直就不同意,多年来一贯持反对帝国主义路线的人的立场清晰,虽然气节可嘉,但确实没啥意思,还是立场突变的人有意思)中国要成为帝国主义国家或者帝国主义国家的附庸国和殖民地后(年纪小的是由父母代为决策的),突然转变立场,提出坚决不做帝国主义国家了,希望能够彻底堵死两条路中的一条,只留下唯一的一条路,有意思。

    关键词(Tags): #帝国
    • 家园 什么叫帝国?

      按照物理学原则,一个耗散系统必须要有持续的负熵输入,才能维持自身的稳定。这个系统的稳定是建立在总体的熵进一步升高的基础上的。

      看起来这个理论用在社会结构上也一样成立。负熵=社会资源*流通程度。社会资源包括物质财富比如土地房车家电衣食,也包括抽象的财富比如社会地位。流通程度,就是社会阶层固化的程度。

      我们可以把社会结构进行拆分。在全球的背景下,我们按照国家来划分。

      如果以国家为基本单位,对人类社会这个系统进行观察,看到的就是“三个世界划分”,美国处于食物链顶端,英法德日意加处于中层,它们从底层的第三世界吸取负熵,维持自己的稳定,具体来说,就是可以为他们的底层提供社会福利,为他们的中层提供“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以及为他们的上层提供资本扩张的能力。

      那么底层的第三世界怎么办?他们没有负熵输入,而且还要消化西方人排泄出来的熵。他们本身又很少有工业基础,社会制度一般也比较落后,也就是说他们本身的熵就很高。

      底层的第三世界怎么办?

      在全球背景下,中国(东亚)历史上其实更像一个大号的半岛,与外界交流很少。基本上可以按照一个独立的系统来看待。看我们的历史,就是一个崩溃/重建的循环。这是因为我们的系统没有外来的负熵输入——

      在我们国家的内部进行拆分,一个通常的拆分方式就是“阶级”。上层/中层始终从底层汲取负熵以维持自身的稳定,这个过程只有快慢程度的区别——比如说九品中正制下汲取的就快一点,科举制就慢一点——不大可能有方向上的调整,历史上成功的改革都只是在速度上做文章,想调整方向的改革都失败了。如何把中上层沉淀的社会资源释放出来进入流通,从历史上看,这个问题目前好像只有一种方式。最近我们曾试过其他方式,最后被认定是失败了,这次失败不久前还被我们的上层重新搬出来当作石头砸人。

      在这种封闭系统的情况下,系统崩溃只是个时间问题。维持的长一点的情况,一般是发生了这么几种情况:

      1,生产力有阶跃式的提升。比如明朝从海外引入土豆和玉米;比如克林顿弄出个信息产业。这个相当于系统的负熵突然急剧增加。

      2,某种形式的社会资源的释放。比如汉武帝时期一系列政策,导致作为社会中层的商人阶级完全破产,以及人口的大量死亡,而后就有昭宣中兴。

      第二点如果不可控,那么就是周期律。人口大量死亡,社会资源缓和:土地不再稀缺;社会结构对各个阶层而言都有大量的上升空间——所以我们看到新的朝代建立后一般有50年的上升期。这个上升期是用前面的社会资源的释放换来的,如果这个释放的程度不够,你这个社会后面就会迅速进入拐点,比如两汉交替,司马篡魏,还有雄奇公的黄金十年;我们最近的一次改革,虽然失败了,但是对社会资源的释放这一点,在死人不多的前提下,干的很不错。

      目前看起来,我们这个封闭系统又一次走到拐点了,如果得不到外部负熵的输入,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很多次会发生什么了。区别可能在于,由于需要承担对西方的负熵输入,这一次的崩溃过程我们很难能像历史上那样撑200年,没准大家伙儿能活着看到。

      历史上那些有名的帝国全都过眼云烟了,这个基本上是因为他们犯了同一个错误:他们总是倾向于把自己控制的外部系统纳入自己的系统内部,他们忘记了自己的本来目的其实是为了获取负熵输入。把外部系统纳入自己的系统,一方面增强了继续获取负熵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获取负熵的下限。当这二者平衡的时候,这个就是“帝国的边界”。

      “平衡”,多TM脆弱的一个词啊。帝国不是饿死就是撑死,但终究是饿死的。

      搞死老美最快的办法:今天晚上中国宣布成为美国的一个州,明儿早美国就崩溃了。

      回到一开始的那个问题上来,底层的第三世界怎么办?

      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看样子只有这样:

      1,对内压榨底层

      2,阶跃式的提升生产力

      3,获取外部负熵输入

      .......然后呢......然后我们都是死人。

      通宝推:海峰,夜如何其,我们的田野,某人a,李根,
      • 家园 资本主义全球化大生产的背景下,中国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

        所以,中国崩溃的拐点远未到来,实际上是由于中国加入了整个资本主义的循环体系,使美国崩溃的时间大大提前了。

        至于第三世界,第三世界最好的选择就是成为中国的一部分,让中国完成把全人类社会整合成一个封闭系统的任务。然后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重演帝国崩溃/重建的循环历史。

        • 家园 罗姆尼,中国人民支持你

          外部负熵输入减少,对底层汲取增加,希望美国能早点儿重启。

          至于第三世界,早点转向的大概还有可能被纳入系统,晚一点的就只能作为外部系统被汲取。在中国真的能撑到老美倒下的前提下,我可以和你打赌,我们做的不会和美国人有什么本质区别。

          • 家园 美国重启?美国这种毫无根基的国家没有重启的可能性

            美国只有一个结果,崩溃,彻底的崩溃。

            从底层汲取负熵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和美国当然没本质区别,但手段区别大了。欧美这种体系,从本质上来说,是把底层排斥在外面的。他们会从底层汲取负熵,但从来不会把底层真正纳入系统。这就是西方人的系统一旦崩溃就不能重建的原因。

            中国的体系,是一种彻底把底层纳入系统的体系。中国人的系统,没有所谓的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第三世界国家,只有至高无上的中央和亿万蝼蚁般的子民。说白了,在中国,本质上只有阶级区别,没有民族宗教种族区别。马克思这套理论,是天然符合中国社会的理论。

            • 家园 美国是个毫无根基的国家?

              煤炭美国年产10亿吨,中国年产35亿吨,看上去中国很厉害,是不是?这样就可以有底气说美国没有根基了?

              且慢。

              美国煤矿从业人员12万,中国煤矿从业人员500万。也就是说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年产煤炭8333吨,而同样一个中国煤矿工人只能年产700吨。

              这个根基怎么比?

            • 家园 美国崩溃了他的核武器会怎么处理?
            • 家园 我很赞同你的民族优越感

              这个是必要的。但是具体到你的这两点,不认同。

              1,到那个时候,如果我们的手段与西方有区别,那也是因为我们的实力相对不足。

              2,中外的社会结构也没什么本质不同。就像我刚才表达的:社会结构是一个网络,起决定作用的,是网络上的那些节点,这些节点就是中上层。能自主发送信息的,是上层;接受信息并负责转发的,是中层。我们通常说的“系统”,一般来说其实指的是这些节点,并不包括node下面的leaf(下层)。“至高无上的中央和亿万蝼蚁般的子民”,这个模型基本上是完全错误,中外历史上从来没见到过。

              • 家园 中国的社会模型中,中层是完全依附于上层的

                中层这个结构虽然存在,但其实是那个至高无上的中央的一部分。西方的体系,下层你可以忽略。因为西方那个体系,最下层本身并不在系统中。但中国的社会模型,你不能忽略下层,因为中国社会,最上层和最下层往往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两头大中间小,这就是所谓的三明治社会。把中国社会模型简化成至高无上的中央和亿万蝼蚁般的草民是可以接受的。

                还有,民族优越感这个词,不恰当。其实是文明优越感,我们和西方不仅仅是民族不同,实际上整个文明结构完全不同。你不能把中国看成一个国家,中国其实是一个文明。

                • 家园 上下层互换这种事我不太相信

                  刘邦萧何是秦朝官员,朱元璋依靠刘伯温等人,而且他死后就是一场内战,说明他还是不能建立一个稳定的国家,西方更是依靠少数人来统治,虽然有民主,但老百姓好骗,如果骗不了了,也就离灭亡不远了。

                  • 家园 凭什么不信,有谁家是一直上层的么

                    说上下层互换,也不是立刻就换的,是在漫长的时间里,逐渐换的。曾经的上层,咱们从秦始皇算起,到满清最后一个皇帝,他们的后代,如果还有后代的话,不都成了下层普通劳动人民了么,有谁家是一直上层的么。

                    唯一能够延续到今天的上层,也就是孔子家的某一支。而且这一支的祖先,还是汉朝时候某个皇帝认定的,谁知道是真是假啊,在皇帝认定他家是孔子直系后代之前,他家也是下层啊。而且中间在某个朝代,孔子直系传人的名头,还被皇帝从某一支剥夺,给了另外一支。所以孔家传下来的这一支也不是一直上层的。至于现在,孔家也就基本算是普通劳动人民了吧。顶多就是沾点儿祖先名气的光,但是怎么也算不了上层了吧。例如孔庆东,你如果说他是上层,只怕他自己都要跳起来反驳你了。

                    至于现在的上层,有谁家上查五代,没有做过农民的吗?甚至绝大多数,只要上查三代,就当过农民。就拿咱们红朝这几个86做例子好了,只有现在这个习算是出身最上层了的吧,但他也在农村劳动过5年呢。前面几个86都是出身中下层的,那不用说了。

                    • 家园 什么是“上下层互换”

                      没有谁一直是上层,下层也有机会,这我同意,不过“上下层互换”给我的感觉像是下层都变成上层,上层都变成下层,不通过中层,也不只是上下层混合,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孔子也就是和贵族沾点边,是不是上层我真有点怀疑。

                • 家园 “上下层互换”

                  是系统重启时候才有的现象,不是系统正常运行时的现象。

                  中国历史上的中层,基本就是大大小小的官僚,以及地方宗族领袖,即所谓豪强。除非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一般情况下,中央事实是拿中层没什么办法的。作为中层的节点不一定非要和你对着干,它可以选择把你的信息弄走样、夹私货、把你的信号幅值减弱....手段太多了。都不用看古代,即便现代通讯手段这么发达了,仍然有政令不出中南海的笑话。中国历史上的中层依附上层,主要是为了取得政治合法性,别高估那个“至高无上的中央”。

                  我们比西方好一点,在于传统上中央的权威的确比较高。西方的上层必须获取中层的支持,不然自己就得垮台。我们的上层至少在明面上可以不鸟中层。

                  • 家园 关于这点,提供一些想法

                    虽然人类作为一个“类”本质上确实没有太大差别,不过用于社会组织的主要手段,中西方确实是不同的。如果把儒家和罗马法的原则作一个简化,那么中西方主流处理伦理和政治关系的原则可以说分别是从家庭(氏族、宗族)或者是契约。早先人类社会所赖以组织的方式其实是两种原则兼而有之。宗族家庭的方式便于大规模的生产协作;而契约方式则是逐渐随着交换的发展才开始出现。关于这点逐渐随着各自文明按照自身的地缘条件就发展出了不同的趋向——便于灌溉和相对不利的物流商业条件(黄河一直都是水患的制造者,早期中国祖先的物流资源也非常匮乏;运河和漕运的大发展几乎是和中国的商业兴盛同步开始的)和大量适合耕作的平原等自然条件,使得中华民族主动选择以家庭为原则的伦理政治组织方式,以至于后来产生了极端的农本商末思想;而西方则依托地中海优良的物流贸易条件,部分地区通过大力发展商业文明也可以过上不错的日子。

                    因此我们在谈中西方的社会组织形式时不能简单以上中下的方式论之,要知道宗族/家庭在中华,契约在西方的主导性规范作用。西方的社会组织是以各式各样的契约所组成的网络,上到帝王,下到佃户,即便尊贵的君王亦要受到契约的约束,西方人永远不会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想法。这样一种契约网络的社会组织方式,在今天西方其主要内容仍然没有本质变化。而这样一种契约网络的方式就缺乏君主对于基层组织的直接干预,西方封建制度当中有一条“我的臣从的臣从不是我的臣从”,因此西方按照这样一种方式所形成社会网络,其上层和下层确实是需要一个中间阶层进行上下沟通。

                    而回到中华民族,我同意洒落的看法,确实上下是有分裂的。中国的方式也不完全是宗法制国家,典型以宗法制治国的朝代是西周。后来中国的中央集权方式实际上是制造了一个专事政府机构运转的官僚阶层,虽然在最初这个官僚阶层和士有着高度重叠。宗法制虽然不是官僚制度的组织方式,但却是整个社会评断善恶的制度和文化基础,并且在实际的层次上进行着基层社会的组织。“庠序之教”就具体体现了宗族社会对基层社会的自我治理。

      • 家园 说到底经济社会层次的负熵本质上还是来源于

        物理世界的负熵。经济结构能够经历崩坏重组的循环所不可忽视一点的就是有来自系统外的负熵输入,否则经济社会本身的耗散结构也会经历自己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即普遍均质社会,实际上热寂下的普遍均质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实际面貌,从这个意义上讲,共产主义确实是人类的终结,但这个终结却不是想当然的“物质极大丰富”,而是消灭了势差之后的一片死寂,是人类社会彻底的毁灭。

        然而就物理世界持续输入的负熵而言,科技的进步带来了利用新的负熵形式的可能性,同样也为社会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实际上人类对能源利用的突破可以作为一些重大社会变革的参照,世界上的每一次社会/经济危机总会或多或少被体现为能源危机。那么我们需要追问的一个问题,是否人类可以不断发现新的可持续提供负熵的手段?似乎质能方程向我们昭示了一种似乎取之不竭的能源前景,不过即便如此,就长期而言这样一种方式似乎也终究有枯竭的时候。按照整个物理世界的热寂前景,那么可持续输入人类社会系统中的负熵终归也是有限的,这样一个热寂前景其实预告了共产主义社会即人类终结的来临。但是人类终结的到来大概要大大早于宇宙的热寂,人类或许会因为一个小不在意的能源瓶颈就提前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

        可以回顾马恩的共产主义理论,普遍的革命高潮实际就是阶级矛盾的普遍激化,基于能量上的视角其实就是社会系统暂时缺乏了负熵输入的新手段。所以每当我们觉得革命高潮来临的时候,出现了重大的科技革命,资本主义又得以延长寿命。换个角度来说,共产主义就能量视角而言,并非是什么大同世界的美妙前景,而实际上是在缺乏有效的系统外负熵输入条件下,人类寻求自我毁灭的方式,这个方式就是通过消灭社会经济领域内部的负熵来实现的。所以幻想共产主义社会的田园牧歌式景象的人们大可以洗洗睡了,共产主义最后达成实际上是一种暴烈的人类终结,人类不以物理负熵来维持社会经济系统的耗散结构,就必须以消灭这个耗散结构为结束。

        帝国主义,是耶,非耶?不过就是为了眼下的生存,太长久的事情,我们实在顾不过来。这也确如凯恩斯所言“长期看来,我们都是要死的”。在当下这个时代,负熵输入的方式尚未有突破性的成果之时,帝国只是一种让我们能够获得较强的内部组织方式并尝试杀死我们的竞争对手以期从他们那里获得当下阶段而言有限负熵的行动。我们只是为了活命。我们也本质上尊重对手期望活命所做的努力,但是对手终究是对手,为了有限的负熵大家是可以争个你死我活的。

        通宝推:海峰,某人a,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