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苍狼与白鹿4中的历史 -- 五藤高庆

共:💬627 🌺3400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2
下页 末页
            • 家园 科技发达所致

              比较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展过程,我的观点是目前伊斯兰教已经走到伊斯兰 新教革命 的路上了,但是现在的条件和伊斯兰教的特点,使它很难像基督教那样在革命之后转向世俗化,所以....前途难料

              基督教最不宽容的时候,其实反而是宗教革命前后,因为当时印刷术的普及使得原来各地 因地制宜的传教方式和圣人崇拜(也就是基督教和欧洲原始多神教妥协的部分)显得非常的不符合基督教原始的精神,于是不论是新教派还是改革后的天主教,都加强了回归原典的措施,于是压迫犹太人、火焚异端、猎巫等行为都泛滥;而且当时文化传播技术发展,使得更多的社会阶层可以参与这些宗教疯狂行为

              目前伊斯兰教也是如此,古代在中国的伊斯兰教,也都适应中国的国情作了很多妥协,现在么,人家去中东取回真经,自然要原教旨咯

              而且,中国的伊斯兰教还有个民族问题夹在里头。按说,现代的、马克思主义的也好、西方的也好,民族都和宗教信仰是有区分的,但是在伊斯兰教世界及其周边,本来伊斯兰教就是界定人群的最基本方式。结果目前中国西北各少数民族,很多都被认为是应当全民信伊斯兰的,这才是最可怕的一点;很多少数民族的TG干部,也被默认为兼有教徒的身份,这岂不滑稽。

              其实作为中国目前的正宗信仰,政府应该大力推广无神论和科学,至少破除某些民族必信某种宗教的误区思想,大力提倡这些民族的人改信

              其实,很多民族习惯和信仰本是对冲的,也不知怎么被神棍搅和到一起了。如北方游牧民族嗜酒,可是还是有不少信回教的,信归信,酒照喝不误,其实喝酒的穆斯林是好穆斯林

              权延赤作 酒神(后来改编成狼毒花那个),里面向他称颂长发的,就是一个嗜酒如命的回族人

              • 家园 其实我觉得穆罕默德不让喝酒是由于阿拉伯半岛特定的气候地理

                阿拉伯半岛从来就是缺水的,大面积的沙漠,种粮食估计没什么收成,即便有收成人吃还不够。果树需水量更大,因此也无法种果树。没有粮食和水果,酿酒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贝都因人就不喝酒了。这本来就是一因地制宜的习惯,结果被老穆加入自己的语录中,被一群绿教徒奉为圭臬,在瓦哈比们的嘴中成为至高无上的准则,实在笑话!

                • 家园 看了一遍<布哈里圣训>,老穆就是一碎嘴子

                  关于阿拉伯人的一切行为都借安拉进行了安排——包括床第之间。开篇就是大净小净,忽然想起这是人之初就必须学会的东西啊!之所以它能深入人心就在于它和阿拉伯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一定程度上,作为阿拉伯人,他无法逃脱古兰和圣训的规范,久而久之当然觉得是理所当然了。不吃猪肉不饮酒最初有经济上的理由,为了给这种上不了台面的理由一个合理的说法,于是把这种缺乏变成了禁忌,继而把禁忌变成了一种道德优势。

                  其实老穆很喜欢吃甜食,尤其是蜂蜜,还有椰枣泡的水——有没有发酵?

                  说到吃,可以吃野驴不能吃家驴,为什么?

                  不能吃自死物但可以吃大海里抛出来的大鲸。

                  一个牧羊女发现一头羊快死了,情急之下,一刀把它宰了,这就可以吃了,简直是和死神赛跑!

                  一群人去朝拜,都已经受了戒,就不能杀生了,就连指示、递工具都不行。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们发现了一头野驴,于是大家什么都不说,只是死死地盯住唯一一个没受戒的人——很有画面感啊!而且这些人不能向他示意野驴的方向,而只能盯着他。这个人翻身上马去追野驴,发现没带长矛,向其余的人要求递一把又被拒绝。最后他只好用弓箭射死了野驴并把它拖回来。结果大家欢天喜地煮驴肉,不管受戒没受戒的统统可以吃。

                  感觉上,老穆有点象所谓的周公制礼,在阿拉伯人从蒙昧时代向理性时代转变的时候出现,对整个社会的运作都做出了规定,而不仅仅是一个传道师。宗教和生活习俗紧紧地锲合在一起,从而使得阿拉伯人纵然能够摆脱他的宗教思想,也无法摆脱社会习俗。

                  • 家园 关键在他的民族是游牧民,不把呆板具体的规定写进书很难驾驭

                    游牧民的特点之一就是天生散漫,没有严酷而严格的规定他们就是一帮乌合之众,历史上凡是很厉害的游牧民族多半都有一个严厉善于组织的君主乃至法典,如成吉思汗和他的《大扎撒》。

                    对于野蛮的游牧贝督因人,伊斯兰教义也许是文明的东西。但对于已经高度文明化的定居民族如波斯人,接受这种东西就是相当痛苦的过程,有反弹是必然的。为何后世波斯系民族多半信什叶派?窃以为什叶派和逊尼派表面上好象是很世俗的权力分配争议,但实际上却隐含着某种接近本质性的教义争议,按什叶派的说法,十二伊玛目是先知的真正传人,并且还会隐遁,隐遁后还会转世为马赫迪(即救世主,凡是信这种未来神的教多半造反者不少,如信弥勒的白莲教),甚至有的派别认为伊玛目就是安拉的化身(这就有点像基督教了),比穆罕默德还高,还有的派别认为经书的字面意义并不重要(所谓“内学”,这种玄的东西一看就是定居的文明民族喜欢搞的,如禅宗……),主张废除伊斯兰教法,不要清真寺......这就实际上为后世出来新的传人埋下了伏笔,后世的人完全可以出于自己的目的而修改教义。而逊尼派坚持正统性只在开始那几个人,穆罕默德只是代言人而不是神,伊玛目更加没有神性,等等,实际上多半就企图坚持游牧民那套原教旨的生活方式。因此后世什叶派为何多出异端(如巴布教)以及一些有趣的习俗,就一点不奇怪了。例如,什叶派国家还有一个很古怪的东西,就是承认临时婚姻,男女双方协议好一个期限,在期限内共同生活至期满就可以解除关系,这种“前卫”的东西貌似连欧洲国家都很少有的……

                • 家园 你忘了枣椰了

                  就是伊拉克蜜枣,阿拉伯人为数不多的作物,含糖分很高,可以酿酒,按照传述的故事,默罕默德本人也喝一种叫枣醴的轻度发酵的酒精饮料,就是以枣椰为原料的

                  然后,现在马来西亚等伊斯兰国家连食品加工过程中用到的作为溶剂的酒精的残留量也要查,要求至少低于50ppm(万分之零点五),真变态(我是做食品检测的,见过这种样品)

                  贝都因人在蒙昧时代(老穆之前)喝酒,喝得很厉害;之后,也喝.....

                  没有酿酒条件的地方,只要有条件,嗜酒的家伙也会很多——西方殖民者骗印第安土著和黑叔叔的利器之一就是烈性的蒸馏酒

                  • 家园 枣椰是两河流域的

                    阿拉伯半岛上能生长吗?

                    古代的主要饮酒民族都是能自己酿酒的,东亚的谷物酿酒、波斯希腊罗马的葡萄酿酒、河中和草原地带民族的马奶酒……所以现在维族、哈族人都是喝酒的,因为有酿酒的历史。

                    没有生产,又没有输入渠道——穆罕默德创教的时候,还不是西方殖民者活动的时代,没有来源,酿酒势必占用粮食或者水。这都是阿拉伯半岛的稀缺资源,所以被禁也是可能的。

                    • 家园 阿拉伯半岛上有绿洲的

                      “阿拉比亞的特産植物,當以棗椰(date-palm)爲第一。椰棗是最普通而且最有價值的水果,也極好吃。椰棗和奶是貝杜因人主要的食品,除駝肉外,椰棗是他們唯一的固體食品。椰棗泡在水裏,泡到發酵,就成爲他們喜愛的飲料——棗醴(nabīdh)。棗核磨碎後,做成餅,可以喂駱駝。佔有“二黑”(al-aswadān)——飲料水和椰棗——是每個貝杜因人夢寐以求的理想。相傳,先知曾吩咐阿拉伯人說:“你們要尊敬你們的姑祖母——棗椰,因爲棗椰和人祖阿丹(亞當),是用同一的泥土造成的”。阿拉伯的著作家曾統計麥地那地方各種的椰棗,共計有一百種。”

                      大部分阿拉伯半岛的作物来自新月沃地,但半岛上有很多绿洲,除了农业发达的也门。麦加附近的塔伊夫也是著名的绿洲,园艺很发达。

                      “園藝植物,以塔伊夫的葡萄爲最有名,那是第四世紀時從敍利亞傳入的,葡萄可以製造含酒精的飲料——葡萄醴(nabidh al-zabib)。但是,阿拉伯的詩人所歌頌的酒(khamr),卻是從豪蘭和黎巴嫩輸入的白蘭地。油橄欖是敍利亞的土産,希賈茲地方沒有這種植物。阿拉比亞的綠洲所出產的水果,有石榴、蘋果、杏子、巴旦杏、桔子、檸檬、甘蔗、西瓜、香蕉等。這些水果,大概是奈伯特人和猶太人從北方傳入的。”

                      所以阿拉伯人在蒙昧时期确实喝酒,除了自己酿制简单的棗醴(低酒精含量,类似格瓦斯之类的),他们也是商人,所以从地中海沿岸进口酒类。接近新月沃地的阿拉伯部落,更是出现很多以吟诵 饮酒诗而知名的 酒诗人

                      建立阿拉伯帝国之后,其实大部分人也不遵禁令,“放蕩的詩人艾卜努瓦斯,是哈倫的清客,是哈倫在夜間化裝出遊時的伴侶。”这个努瓦斯就号称“酒诗人”

                      作了帝王的哈里发就更是如此:“穆阿威葉的兒子葉齊德,是哈裏發中可以確定爲醉鬼的頭一個,他曾獲得“酒徒葉齊德”(Yazīd al-khumūr)的稱號。他的鬼把戲很多,其中就有這麽一件:他馴養了一隻得寵的猴子,名叫艾卜蓋斯,教它參加自己的酒席。相傳葉齊德每天喝酒,韋立德一世只要隔一天喝一次就夠了,希沙木是每星期五喝一次,就在舉行聚禮後喝酒,而阿卜杜勒麥立克每月只喝一次,但是喝得很多,以致不得不用吐劑把肚腹裏的酒肉倒出來。葉齊德二世迷戀他的兩個歌妓賽蠟梅和海巴伯到了這樣的程度,有一天,他跟海巴伯玩耍,扔一顆葡萄到她嘴裏,她被那顆葡萄噎住了,那位多情的、年輕的哈裏發幾乎急死了。他的兒子韋立德二世(743—744年在位)繼承了他的這種嗜酒的性癖,且有過之而無不及。韋立德二世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浪子,據說他慣于在酒池中游泳,他狂飲酒池裏的酒,以至能顯然看出酒的平面下降。相傳有一天韋立德翻開《古蘭經》,看見這樣的詞句:“每個頑固、高傲的人,都失望了。”他用自己的弓箭把《古蘭經》射得破爛不堪,還用自己所編寫的兩句詩向《古蘭經》挑戰哩。”

                      所以其实....喝酒在古代阿拉伯世界是个很平常的事情,既有酒可喝,也有很多酒鬼。

                      以上段落,都引自希提的“阿拉伯通史”,

                      喝酒的穆斯林是好穆斯林

                      通宝推:二手玫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